<p class="ql-block"> 清晨,天空泛著紅暈。<span style="font-size:18px;">靜靜的窗外,</span>樹葉染著秋色。今天是意大利之旅的第二天。昨天羅馬的印像還歷歷在目,今天的旅程又即將開啟,心中縈繞著喜悅與向往……</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你好啊!你又送上一個燦爛的陽光,伴我們踏上新的旅程,去我們心之所往的歷史文化名城——佛羅倫薩、比薩。</p><p class="ql-block"> 上午8:00準(zhǔn)時出發(fā)。一路上,秋色宜人、風(fēng)景獨(dú)好。</p> <p class="ql-block"> 車窗外風(fēng)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 地平線像交織起伏的波浪。</p> <p class="ql-block">??大巴行駛1.5小時后,坐上??輕軌二十幾分鐘,我們便到了意大利佛羅倫薩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 佛羅倫薩,徐志摩筆下的“翡冷翠”,文藝復(fù)興的搖籃、歌劇的誕生地,我心中的浪漫藝術(shù)之都。</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角,一座壯觀的建筑群映入眼簾,<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母百花大教堂就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歐洲第四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它由大教堂、鐘樓與洗禮堂三部分組成,建筑群于198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是佛羅倫薩的標(biāo)志性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大教堂前的我是那么地渺小,脫帽才能仰視這個華麗的巨人。</span></p> <p class="ql-block"> 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外立面是典型的意大利哥特式建筑,由建筑師阿諾爾福?迪坎比奧設(shè)計。 外立面有著三色漂亮花紋,是用華麗的卡拉拉白色大理石、普拉托的綠色大理石和馬雷馬的粉紅色大理石鑲嵌。教堂的穹頂是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意大利建筑師菲利波·布魯內(nèi)萊斯基設(shè)計,</span>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砌穹頂,其宏偉壯觀令人嘆為觀止。整座教堂又被稱為“文藝復(fù)興的報春花”,集意大利建筑設(shè)計師集體智慧于一體,從13世紀(jì)到15世紀(jì),修建了200年。</p> <p class="ql-block"> 與大教堂緊挨著的喬托鐘樓,是一座在意大利并不很多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哥特式建筑</span>,這座鐘樓約有13.7米見方、84米高。鐘樓的設(shè)計者,不是別人,正是意大利文藝復(fù)興初期一位與詩人但丁同時代的大壁畫家喬托,故又名喬托鐘樓。從1384年起,三年后建成。</p> <p class="ql-block"> 擁有“天堂之門”的洗禮堂,又名圣喬萬尼洗禮堂。洗禮堂建于公元5世紀(jì)—8世紀(jì),佛羅倫薩現(xiàn)存最古老的建筑,據(jù)說它的建造歷史可以追述到1400多年前,詩人但丁以及美第奇家族的成員,都是在這里受洗。</p> <p class="ql-block"> 這扇金色的門,被稱為“天堂之門”</p> <p class="ql-block"> 佛羅倫薩還有一個不能錯過的地方,意大利最迷人的廣場—佛羅倫薩市政廣場。它不僅是佛羅倫薩歷史的見證者,更是藝術(shù)的殿堂。廣場自1268年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廣場上那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雕像,每一座都有故事,都出自世界藝術(shù)大師之手。</p> <p class="ql-block"> 科西莫一世的騎馬青銅雕像矗立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廣場中央。</span>他1537至1574年間曾擔(dān)任佛羅倫薩公爵,并在1569年擔(dān)任第一代托斯卡納大公,是詹博洛尼亞的雕塑作品。由斐迪南一世·德·美第奇為紀(jì)念他的父親科西莫一世公爵而建。</p> <p class="ql-block"> 建于1376年的傭兵涼廊,里面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海神噴泉》由巴托洛米奧·阿曼納蒂(1563–1565)及其助手詹波隆那打造,暗喻佛羅倫薩的海上統(tǒng)治權(quán)。</p> <p class="ql-block"> 一座建于十三世紀(jì)的碉堡式舊宮,維奇奧宮(現(xiàn)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意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市政廳左側(cè)是米開朗基羅的杰作《大衛(wèi)》的復(fù)制品。像高2.5米,用整塊大理石雕成。創(chuàng)作于公元1501—1504年,真品現(xiàn)收藏于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xué)院,象征著精神。</p> <p class="ql-block"> 舊宮右側(cè)的大力神雕像《赫拉克勒斯和凱克斯》,高5.5米,是齊奧?邦迪奈利創(chuàng)作于1530年,象征著力量。</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隨處可見栩栩如生的雕塑,儼然成了佛羅倫薩<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副其實(shí)的</span>露天雕塑博物館,每天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p> <p class="ql-block"> 走進(jìn)市政廳暨維奇奧宮,因?yàn)槊赖谄婕易逶诎岬奖烫釋m前就住在這里,所以還被稱為“舊宮”。門楣上藍(lán)色部分是佛羅倫薩的市徽——獅子守衛(wèi)百合花。</p> <p class="ql-block"> 中央有一個開闊的中庭,四面是一圈連拱的優(yōu)美圍廊。</p> <p class="ql-block"> 穹頂上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獅子,象征著佛羅倫薩的守護(hù)神。</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鮮花之城”的大街上,如同穿越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回到了文藝復(fù)興時期,深深地被一種浪漫與藝術(shù)、宗教與文化的氣息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驅(qū)車一小時左右,前往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去一睹比薩斜塔的風(fēng)采。</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城門和城墻</p> <p class="ql-block"> 我們還未進(jìn)城門,遠(yuǎn)遠(yuǎn)就看到了歪斜的斜塔矗立在碧綠的奇跡廣場上,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比薩斜塔座落在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比薩大教堂的后面。由建筑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dú)立式鐘樓,為羅馬式建筑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它的體量有多大?度娘說:斜塔從地基到塔頂高58.36米,從地面到塔頂高55米,鐘樓墻體在地面上的寬度是4.09米,在塔頂寬2.48米,總重約14453噸,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處。圓形地基面積為285平方米,對地面的平均壓強(qiáng)為497千帕。斜角度3.99度,偏離地基外沿2.5米,頂層突出4.5米。</p> <p class="ql-block"> 人們不禁要問,它為什么斜而不倒呢?度娘說:比薩斜塔塔身由于地基土層結(jié)構(gòu)不均勻,建造的第二年就發(fā)現(xiàn)了傾斜,<span style="font-size:18px;">1178年開始</span>從三層傾斜,由于戰(zhàn)爭等各種原因,建建停停,歷時一個多世紀(jì),直到完工還在持續(xù)傾斜,斜塔建造工程間斷了兩次很長的時間,這期間,建筑師們也動足了腦筋。直到1992年,成立了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向全球征集解決方案,2001年,比薩斜塔修復(fù)工程完成。</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另一個原因,是</span>斜塔塔身的每一塊石磚與石磚間的巧妙粘合,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可以說這每一塊<span style="font-size:18px;">石磚都是一塊石雕佳品。</span></p> <p class="ql-block"> 比薩斜塔被譽(yù)為中世紀(jì)七大建筑奇跡之一。它斜而不倒的優(yōu)美造型在全世界獨(dú)一無二,是聞名世界的經(jīng)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我也來一張每個游客必拍的游客照??</p> <p class="ql-block"> 緊挨著斜塔的是比薩大教堂、洗禮堂,此時西斜的暖陽,給這個建筑群度上了金色的琉璃。</p> <p class="ql-block"> 比薩大教堂是羅馬式建筑風(fēng)格的典型代表?,它始建于1063年,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謹(jǐn)主持設(shè)計,是中世紀(jì)建筑藝術(shù)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它的立面以卡拉拉的明亮大理石為材質(zhì),整體偏向白色,并由灰、白相間的大理石砌筑,在雪白的整體外觀中,蘊(yùn)含著豐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位于城門進(jìn)口處左邊的第一幢圓形建筑物,就是始建于1153年的洗禮堂(Battistero)。采用羅馬式和哥德式混臺風(fēng)格,擁有一個直徑 35公尺的巨大圓頂,和四座雕刻精致的大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想,此時此刻的它,該是最美的展示吧,欣</span>賞它如同在欣賞一件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2月 比薩大教堂廣場(包括大教堂、洗禮堂、比薩斜塔和墓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第11次會議批準(zhǔn)作為文化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 我沿著廣場走了一圈,可謂是移步換景。難以想象的是,歷經(jīng)幾個世紀(jì)風(fēng)雨戰(zhàn)爭考驗(yàn)的建筑,如今風(fēng)采依然,真讓我們這些后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用一份意大利面作為晚餐,給今天的快樂之旅劃上句號吧。(待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