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世界著名伽藍(lán),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洛陽白馬寺建立之后,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洛陽白馬寺也因此被認(rèn)為是中國佛教的發(fā)源地,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br>洛陽白馬寺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占地面積約為200畝,現(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nèi)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洛陽白馬寺山門即寺院的大門。為牌坊式拱券三門洞,中門洞高3.08米,寬2.35米,深3.60米,兩側(cè)門洞較小。正面鑲嵌“白馬寺”匾,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原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吧介T”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征佛教“空門”、“無相門”、“無愿門”的“三解脫門”。 來的不巧,白馬寺的藏經(jīng)閣、齊云塔院正在維修沒有開放,我們跟隨著游人的方向,我們進入了泰國佛殿苑和印度佛殿苑,這里的東南亞異域風(fēng)格,吸引了眾多游客,我們也來此拍攝打卡,作為此行的最后一站留念。 這天天氣陰沉不給力,我用美圖秀秀把北京天空置換了一下,照片也頓時明亮了起來。 <div>《紅與黑》</div>珊瑚妹妹這張照片我超喜歡。一襲黑色衣裙,背景是白墻、紅色門窗加金色邊框,這不就是法國的一部書名嗎? 要離開了,回眸再望一眼千年古剎,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div>汪國真先生說:</div><div>我喜歡出發(fā)。</div><div>只是到達(dá)了的地方,都屬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高,那水再秀,那風(fēng)在溫柔,太深的流連便成了一種羈絆,絆住的不僅有雙腳,還有未來。</div><div>是呀,未來我們還有許多山水要去看。六十幾歲的人了,到底還能走多遠(yuǎn)?不問雙腳,只需喜歡就出發(fā),跋山涉水,喜歡就好。</div> 早晨出游前我們就把行李放在酒店前臺寄存,因酒店就在火車站對面。參觀完白馬寺回到洛陽城,看看時間還早,我們就順路去了一條小吃街,邊走邊看,邊吃邊玩。<br>在這里滿街都是穿著漢服的游人,我們仿佛再一次穿越回到大唐盛世,來來往往的美女如織,這里的人美唐服也更美。孫女給我發(fā)來視頻,我給她現(xiàn)場直播街景,孫女大叫:奶奶~我也要穿這樣的漢服! <p class="ql-block">在路邊點了煎餅果子,小伙子干凈利索,煎餅果子也特別好吃。</p> <p class="ql-block">吃完了煎餅果子,再喝一杯洛陽的奶茶</p> <p class="ql-block">在洛陽火車站里留影,我們啟程回家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