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皖南秋拍返程,停留南京有半日閑暇時光,在賓館傍小吃街吃完早餐后,坐地鐵來到燕子磯公園,燕子磯公園,位于南京幕府山東北角。“磯”指的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灘。燕子磯海拔36米,直插大江,三面凌空,形似一只燕子展翅欲飛,故而得名。南京燕子磯與湖南城陵磯、安徽采石磯并稱長江三大名磯。又因為清朝潘次耕題寫“臨江峭壁不知數(shù),第一玲瓏燕子磯”,因此燕子磯又有“萬里長江第一磯”的美譽(yù)。</p> <p class="ql-block">早上細(xì)雨蒙蒙的原因,公園基本沒有人,就我和老伴。走到半山腰,只見一圓門,上書“南巡蹬道”四個大字。乾隆六下江南,五登燕子磯,均由此路登上磯頂,因此被冠之“南巡蹬道”。我們就沿著乾隆南巡蹬道,向江邊漫步而行,游覽園內(nèi)的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順路上行,可以看到一個重檐攢尖頂?shù)挠?。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登臨燕子磯。公元1751年當(dāng)乾隆皇帝第一次來到燕子磯,就被這里壯麗的景色所陶醉,御筆書寫了“燕子磯”三個楷書大字,并乘興作詩一首:當(dāng)年聞?wù)f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村耕鑿久相安。地方官員為了恭維皇帝,就在燕子磯上建亭立碑,把乾隆帝的題筆刻于碑上。</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四面碑文</p> <p class="ql-block">因為獨特的地理條件,燕子磯自古就是古人臨江懷古的風(fēng)雅之地。當(dāng)?shù)貍髡f,1300多年前,大詩人李白就曾來過這里,據(jù)說他曾在燕子磯以石為樽江水為酒,把酒問天,結(jié)果喝出了一個吞江醉石的故事。600多年前大明王朝的老大朱元璋帶著一干兄弟就是從燕子磯登岸,進(jìn)入了南京城,開辟了大明王朝。270年前大清朝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游玩,其中五次來到燕子磯…至今這幾位爺在燕子磯留下的痕跡,都還能讓現(xiàn)在的游客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 97年前的1927年3月,安徽人陶行知來到南京城北,創(chuàng)辦了曉莊實驗鄉(xiāng)村師范學(xué)校。他的學(xué)校離燕子磯不太遠(yuǎn)。所以陶先生常來燕子磯游玩。他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年輕人因受生活、家庭或事業(yè)的困擾而來到燕子磯投江輕生。陶先生為此很是心痛。于是他請人在燕子磯上作了一塊大木牌,在木牌上陶先生寫下了勸喻輕生者的“想一想,死不得”六個大字。陶先生還在大字下面寫了幾行小字,大致的意思是:“人生為一大事而來,當(dāng)做一件大事而去。你年富力強(qiáng),有國當(dāng)救,有民當(dāng)愛,豈可輕生?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輕于鴻毛,與其投江而死,何如從事鄉(xiāng)村教育為中國三萬萬四千萬同胞努力而死!”</p><p class="ql-block">我相信陶先生這些情真意切的話一定是拯救了不少沖動迷茫的年輕生命的。在我的心里,這樣的大慈悲,遠(yuǎn)比矗立在燕子磯頭御碑亭里,乾隆老爺子的那些廢話要有意義得多。當(dāng)年陶先生豎的那塊木牌已經(jīng)無尋蹤影了,好在后人尋得陶先生的手跡,把這六個字刻成石碑,佇立在磯頭以志紀(jì)念。</p><p class="ql-block">在我看來,這是燕子磯最珍貴的文物和遺產(chǎn)。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再去燕子磯尋死覓活了,但是這句話放在當(dāng)下,也是意味深長的。</p> <p class="ql-block">靠近磯頭還有一塊酒樽石,因為石頭外形像飲酒的酒杯而得名。據(jù)說李白一生好酒,常在痛飲之后寫出驚世之作,故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說。當(dāng)年李白官場失意,自采石磯乘一葉扁舟順流而下抵達(dá)燕子磯后舍舟登陸,坐立磯頭,月下獨酌。面對著滾滾長江想起自己的平生不得志,不能展示一生抱負(fù),于是舉杯狂飲,不覺酩酊大醉。頓生奇怪想,想把酒樽石為杯,長江當(dāng)酒,要醉吞長江。后人因此稱此石為“吞江醉石”。</p> <p class="ql-block">不遠(yuǎn)處山巖上有一片礫巖,這些形狀各異的巖石中有一塊礫巖石,內(nèi)凹外圓,酷似古代酒樽,故名“酒樽石”。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一個月白風(fēng)清的秋夜,他又泛舟江上,登臨燕子磯,獨覽月夜江天,徘徊于酒樽石旁,對江酹月,把酒問天,在崖壁上揮毫題了“吞江醉石”四個大字,留下了千古佳話。有人認(rèn)為,這是李白把燕子磯比作欲醉的巨人,以酒樽石為盞,長江水為酒,欲醉吞長江,以此神繪了燕子磯三面環(huán)水、兀立江中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望滾滾長江東逝水,江中的船舶、對面的八卦洲、東面的長江二橋、眼底的輪渡碼頭均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這就是“燕磯臨流”,是燕子磯的一大景觀。當(dāng)你佇立磯頭,俯覽長江,只見江天一色,煙波浩渺,浩浩蕩蕩,蔚為壯觀,真是賞心悅目。</p><p class="ql-block"> 眼前濤濤江水,穿梭往來的輪船宛如一葉小舟,對岸隱隱約約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如海市蜃樓般,令人心神舒暢。</p> <p class="ql-block">從磯頭向下走可以看到燕子磯大屠殺紀(jì)念碑。1937年南京城破后,日軍一個騎兵營尾隨逃難的軍民追到燕子磯。當(dāng)時正值隆冬枯水季節(jié),江面上的船只早已逃到江北,數(shù)萬逃難人群一時陷入進(jìn)退兩難的絕境。日本騎兵就把機(jī)槍架在山頭,對著江邊人群猛烈的掃射。在這場血腥的屠殺中有近五萬多的同胞血染江灘?!八械氖w或漂浮江面,水為之赤。或堆積沙灘,雨淋日曬。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此處積尸還無人過問,惡臭氣味遠(yuǎn)聞數(shù)里之外?!?lt;/p> <p class="ql-block">碑文看了兩遍,沉痛哀悼。八十七年過去了,所有的痕跡都已消散,字里行間流露的慘況卻映在腦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途經(jīng)夕照樓,這里是燕子磯的歷史文化展廳。從梁朝到現(xiàn)代,展示了文人墨客書寫的與燕子磯相關(guān)的詩詞佳作。</p> <p class="ql-block">通過大屏和展板介紹,對景區(qū)的知名景點和歷史淵源有了較多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出了展廳,沿著一條蜿蜒窄道,小心翼翼地順巖坡而下,來到了“摩崖石刻”。</p> <p class="ql-block">這是邀請了趙緒成、蕭平、張仲林、季公、梁宗亨等當(dāng)?shù)刂臅遥瑢⒚魈嬷煸?,清朝康熙、乾隆皇帝和歷史上文人墨客吟詠燕子磯的詩詞,用不同格式的字體,鐫刻在山崖石壁上,成為一道別開生面的風(fēng)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上刻寫著歷代名人對燕子磯的題詠。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詩句最醒目。</p><p class="ql-block">朱元璋詩句</p><p class="ql-block">據(jù)說朱元璋稱帝后,經(jīng)常微服私訪。一日朱元璋來到燕子磯,剛好遇到一群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在此吟詩作賦。其中有一個考生說道“燕子磯兮一秤砣”,此言一出,別的考生都無言以對,再也想不出好句子來接下去。朱元璋卻很快想出來下面的詩句:“燕子磯兮一秤砣,長虹做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鉤掛,秤我江山有幾多?!边@首詩雖然是一首打油詩,但是氣魄宏大。語句雖然遠(yuǎn)遜毛澤東主席的“北國風(fēng)光,千里繽紛,萬里雪飄”,但也顯露出朱朱元璋這位開國之君的霸氣。</p> <p class="ql-block">越過一座石拱橋,就來到了“觀瀾亭”。這里是觀賞“燕磯夕照”的最佳地點。</p><p class="ql-block"> 站在燕子磯臨江的觀瀾亭,三面臨水,長江在這里繞了一個彎,江面無比開闊,左邊遠(yuǎn)處長江大橋如飛虹跨江而過,看不見對岸,江中的巨輪也如一張葉子,漂移在水中,這就是長江的氣概。</p> <p class="ql-block">站在亭上,向北側(cè)抬頭既望整個燕子磯全貌,壁立千仞,也了然此亭的意義所在。</p> <p class="ql-block">燕子磯鰣魚:鰣魚屬洄游性魚類,在固定時間由大海進(jìn)入長江溯流產(chǎn)卵。鰣魚的“鰣”字,就是因其定時入江而得名。鰣魚是長江三鮮之一,味鮮肉細(xì),并且在蒸熟的時候有一種撲鼻而來的獨特的香味。另外鰣魚蒸出的魚油用于治療水火燙傷,療效特好好。明清時期,燕子磯被定為鰣魚的進(jìn)貢之地。每年春夏之交,人們便忙著捕鰣進(jìn)貢?!敖鹋_鐵翁路三千,卻限時辰二十二”,就是說進(jìn)貢的鰣魚必須在兩天之內(nèi)快馬三千里送到紫禁城?!叭笋R銷殘日無數(shù),百計當(dāng)求鮮味在”,每年鰣貢死傷人馬不計其數(shù),百姓官員叫苦不迭。后山東按察使冒死進(jìn)諫“天廚滋味萬品,何取一魚?”康熙也是一代明君,于是朱筆一批,從此免了此地鰣貢。這件事發(fā)生在1684年,也就是在這一年,康熙南巡來到南京,也可能康熙下江南就是為了品嘗鮮美的鰣魚,這也成為了一個永遠(yuǎn)解不開的謎團(tuán)了。令人遺憾的是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在長江里已經(jīng)找不到鰣魚蹤跡了?,F(xiàn)在人們吃的鰣魚其實是美洲鰣魚。隨著長江禁漁和長江保護(hù)措施的相繼實使,希望能在長江中見到鰣魚美麗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時間匆匆而過,步出燕子磯公園,回頭望去這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點戀戀不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