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腿漁鸮(學名:Ketupa flavipes)是鸮形目鴟鸮科漁鸮屬的鳥類。別名: 黃腳鸮。大型罕見的貓頭鷹,具有黃色的眼睛和獨特的黃色腳。分布于喜馬拉雅山脈至東南亞地區(qū),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區(qū)茂密森林旁的溪流畔,屬于留鳥。作為古北界特有鳥類,黃腿漁鸮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p> <p class="ql-block">黃腿漁鸮擁有寬闊的黃色眼睛和朝向側(cè)面的耳羽,體長48至58厘米,體重平均約2.4千克。上體呈橙紅色或黃褐色,帶有寬大的黑褐色條紋,肩羽和翼覆羽帶有多量的淡黃色色彩;翅膀和尾巴具深褐色條紋;喉嚨處有明顯的白色斑塊;下體橙紅褐色,帶有深褐色條紋,胸羽的條紋最寬。腿腳部分覆蓋羽毛直至一半以上,顏色為綠色黃色,腳趾為綠色黃色,爪為灰角質(zhì)色。</p> <p class="ql-block">棲息于深邃、樹木茂密的峽谷、溪流兩岸和池塘周圍,偏好靠近流水的舊生闊葉林地帶。活動范圍從平原到海拔約1500米的地區(qū),有時可達2100米的喜馬拉雅山麓。夜間和黃昏時活躍,以魚為主食,也會捕食甲殼類、螃蟹、嚙齒動物、蜥蜴、大型甲蟲,甚至獵殺較大的鳥類,如雉雞、野雞和松雞。捕食方式是從棲木俯沖,捕捉水面附近的獵物。</p> <p class="ql-block">今年十一月中旬,攝于江西省武寧縣。為拍到此鳥,不惜驅(qū)車單程九個多小時,來回一千七百多公里。在寒夜守候了兩晚,第一晚全神貫注整夜到天明,卻一無所有。蒼天不負有心人,第二晚竟同時出來一對,讓我終于一睹芳容,頗感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