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瓊瑤真名陳喆,生于四川成都。民國詩人徐志摩的外甥女,金庸先生的遠房親戚。母親出身名門之后,父親是著名歷史學家。瓊瑤一生之中多次自殺,這次終于“成功”了。很多網友評論,把瓊瑤自殺描繪的灑脫豁達。人的出生到死亡都是自然規(guī)律,即使是痛苦的時候也是人生體驗之一。以這種自殺的方式給自己以體面的走,我個人是理解她的做法和邏輯的,但其行為我是不贊成的。瓊瑤年輕時寫作是為了謀生計,起初寫的作品并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當她發(fā)現年輕人喜歡看有關愛情的言情小說時,遂改變筆鋒專注寫言情小說。實際上很多作家無論是古龍、金庸等,一開始都是寫言情小說或色情小說。此后她的作品紅遍海峽兩岸,也印證了她的選擇,本質上世人不為情字就為利字。</p><p class="ql-block"> 16歲時瓊瑤數學考試得了20分,被母親狠狠的責罵后選擇了自殺,被救回。19歲時,求愛44歲語文老師。遭到拒絕后再次自殺,又再次被救回。21歲時與父親的朋友慶筠相愛后結婚,25歲時與有家室的平鑫濤成為地下情人關系。1964年瓊瑤與丈夫慶筠離婚,1976年平鑫濤離婚。而后等待三年,41歲的瓊瑤與平鑫濤結婚。2016年平鑫濤患老年癡呆癥,瓊瑤主張放棄治療,與平鑫濤原配的的子女發(fā)生爭執(zhí)鬧到公堂。平鑫濤的原配妻子叫林婉珍,家境優(yōu)渥生活愜意。為了窮小子丈夫平鑫濤的事業(yè),她辭去了自己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剛開始時丈夫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并未有起色,家里經常入不敷出。林婉珍省吃儉用默默的支持丈夫的事業(yè),換來的是丈夫的背叛。瓊瑤是著名作家,其作品中把小三上位描寫的成功勵志,把原配描繪的一無是處,小三的結局往往都是美好的大女主人設。平鑫濤不知感恩妻子,上岸先斬意中人。廣大網友把這種方式,叫做愛情?瓊瑤在自傳中把自己與平鑫濤的“愛情”描繪的感天動地,仿佛天造地設的一對。林婉珍被搶走丈夫,還被瓊瑤的粉絲罵不寬容。他們認為不合適的人在一起是痛苦,平鑫濤和瓊瑤才是真愛。那時默默支持丈夫的林婉珍是相信愛情的,平鑫濤的背叛震碎了她的三觀,毀了她對愛情的憧憬和渴望。</p><p class="ql-block"> 竊以為,這是什么樣的狗屁畸形愛情。破壞彼此家庭,最終導致各自的孩子都成了單親,你們管這個叫愛情?瓊瑤的丈夫慶筠做錯了什么?平鑫濤的賢妻林婉珍一心為夫為家,她又做錯了什么?世人總是眼拙只看人的成就而看不到人的本質品行??傄詾槿绔@至寶,總以為付出能讓對方感動,到頭來只感動了自己。瓊瑤拋夫棄子與平鑫濤拋妻棄子不僅是為“愛情”也是為了各自利益,瓊瑤認識平鑫濤時,他在創(chuàng)業(yè)階段。開創(chuàng)《皇冠》雜志,一個作家一個是雜志社的老板。如果非得以,都是一個圈層的人,有共同話題來解釋他們的故事,邏輯上也能解釋的通。</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粒微塵,評論功成圓滿的瓊瑤阿姨之功過,也泛不起浪花來。他人觀花不涉我目,他人碌碌不涉我足。我習慣用文字記錄我當下的認知見解,也習慣了幾年之后再翻出來看看。那時的我還會堅持當下的看法嗎?從2007年堅持寫到現在也有數百篇了,當不得吃喝就是個精神食糧。沒想過成作家,就是思想的泄洪罷了。我曾經相信愛情,現在依然如此。在我世界觀里的愛情,不是昏頭昏腦盲目的愛。是帶著欣賞和喜歡,若只喜歡皮囊,色衰而愛弛。若喜歡皮囊更喜歡人品和認知,方能久遠。如果真不合適可以和平離開,然后再找尋彼此合適的那個人。瓊與平這種方式對原配極不尊重的行為,我表示遺憾。沒有人天生就要求婚姻,就連道德觀念都是人感知天地大德之后自己發(fā)現的。沒有人要求必須要這樣做,必須要那樣做。你可以隨意活,想怎么死怎么活也是自己的權益。人生而不平等,在靈魂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愛情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而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尊敬。我認為,那種另一半得了重疾,不離不棄的叫做愛情。那種妻子毀容,丈夫依舊沒有改變初衷的愛,叫做愛情。愛情就像一個水缸,只有相愛的兩個人不斷的往里注水,這才有了愛情。愛情是彼此付出,不是索取和犧牲。有愛情就好好珍惜和維護,沒有愛情就盡責維護好家庭。不希望愛情到最后變成,貌合神離、同床異夢,二人世界的孤獨患者。我單身但我不覺得孤獨,我心中也不缺愛。我是個正常人,還沒有進化到不需要女人走入我的生活中,但有一點我給自己設置的原則,那就是斷除與有夫之婦的交流。從源頭上讓自己不起心動念,我知道自己是個俗人,我能做的是做好自己。這世上的事無非也就三件事,你的事我的事和老天爺的事。誰的事誰自己管就好,時間只有過去當下和未來,我能做到的就是當下。就像現在,我沉浸在思想泄洪當中,全然忘卻這會已經深夜了。</p><p class="ql-block"> 那么,最后就畫上個句號早些休息吧!在這個二元對立的世界,沒有什么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我也只是在追尋自己的道。哪怕是大富大貴,哪怕是窮困潦倒,我的初心永遠不會變。前路漫漫或是康莊大道或是布滿荊棘,我都準備好了接受,我是來體驗人生的,不是來演繹完美人生的,就是吃苦受累也是我的劇本體驗。</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上官錦輝、出生在一個埋葬女皇武則天的風水寶地乾縣,自幼喜好觀察事物、愛思考愛動腦。受外公言傳身教喜好看書看報。心思細膩,思維跳躍。喜好用文字記錄情感和思想。文字本身是枯燥的,當我們注入了思想和情感,它就是有生命的、有活力的、讓靈魂變得有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