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jié)兩度探訪惠山古鎮(zhèn),這里有無錫的根脈和靈氣?;萆焦沛?zhèn)景區(qū)遠遠不止一個古鎮(zhèn),其占地面積廣達3.5平方公里,分為文物古跡區(qū)、錫惠名勝區(qū)、歷史文化街區(qū)和山林保護區(qū)。景區(qū)內(nèi)有200多處景點,時跨千年歷史?;萆焦沛?zhèn)景區(qū)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 <font color="#b06fbb">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的五項桂冠</font> 古鎮(zhèn)擁有很多歷史文物,景區(qū)內(nèi)有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寄暢園、惠山鎮(zhèn)祠堂、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惠山寺經(jīng)幢。另有二泉書院等4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龍光塔等13處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惠山古鎮(zhèn)南側(cè)的京杭大運河,古鎮(zhèn)的錫山門和青山門都在運河附近。</font> 景區(qū)內(nèi)著名的景點有良渚錫山先民遺址、戰(zhàn)國時春申君飲馬處、南北朝時期惠山寺廟園林、唐代天下第二泉、宋代金蓮橋、明代寄暢園、愚公谷,明代二泉書院和碧山吟社,還有自唐至民國的108個祠堂?;萆侥嗳撕突萆綇R會則體現(xiàn)了無錫的鄉(xiāng)風民俗。 <font color="#b06fbb">這里是無錫</font> <p class="ql-block">古鎮(zhèn)景區(qū)正在舉辦菊展,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造型多姿、色澤多彩、花韻多態(tài)的品種菊花,讓我看得眼花繚亂大飽眼福。本文不妨借幾朵婀娜嬌艷的鮮花,作為每個小節(jié)的開頭。</p> <font color="#ed2308"><b>一、惠山古街</b></font> <font color="#b06fbb">雍容華貴</font> 歷史文化街區(qū)由繡嶂街、秦園街和寺塘涇河兩側(cè)的河塘圍合而成,傍及聽松坊街區(qū),是江蘇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qū)。2011年,無錫惠山老街被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font color="#b06fbb">惠山古鎮(zhèn)秦園門</font> <p class="ql-block">惠山直街長300多米,在清朝年間稱為繡嶂街,原來的路面狹窄,于1954年拓寬,改稱現(xiàn)名。它應該是惠山古鎮(zhèn)的主街,兩邊各種店鋪林立,還有很多祠堂。游客從東面進入古鎮(zhèn)后,順著惠山直街一直往西走,就是惠山寺、寄暢園和錫惠公園。</p> <font color="#b06fbb">惠山直街的東段</font> “人杰地靈”牌坊位于古鎮(zhèn)的直街與橫街交界處,據(jù)說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了。正面的“人杰地靈”為明代鄒德基所寫,背面的“巖壑夔龍”系明代嚴世蕃所寫。 <font color="#b06fbb">人杰地靈牌坊</font> 古鎮(zhèn)的一頭是漫長的歲月滄桑與厚重的歷史底蘊,另一頭是時尚的現(xiàn)代生活與多元的城市繁華。古街上熙熙攘攘游人很多,挨挨擠擠客流不斷。 <font color="#b06fbb">古鎮(zhèn)東門的游客</font> 景區(qū)數(shù)據(jù)顯示,來古鎮(zhèn)的游客中19歲至35歲的年輕游客超過六成。在老街漫步及中午就餐時,我們遇到很多江蘇省南菁中學高二年級的師生,古鎮(zhèn)上洋溢著他們的青春活力。 <font color="#b06fbb">古街上洋溢著高二學生的活力</font> 2012年,無錫惠山祠堂群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萆届籼萌憾噙_108處古代祠堂和部分遺址,其建筑總面積達4.7萬平方米,建筑年代以明、清及民國各時期為主體。 <font color="#b06fbb">范文正公(北宋名相范仲淹)祠</font> 這些祠堂中,保存較為完好的祠堂50余座,局部改建的祠堂40余座,尚有經(jīng)資料查證的10余處祠堂遺址。祠堂建筑形制多以江南民居的硬山式為主,也有一些形制較高的歇山式廳堂。 <font color="#b06fbb">呂東萊先生(南宋理學家呂祖謙)祠</font> 張載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和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他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名言,歷代傳頌不衰。 <font color="#b06fbb">張明公(北宋張載)祠</font> 古街上的張中丞廟初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主祀唐安史之亂時的御史中丞張巡,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廟內(nèi)平臺上的兩棵明代古銀杏蒼勁有力,樹下有明萬歷十五年的通靈泉。 <font color="#b06fbb">張中丞廟內(nèi)的明代古銀杏</font> 惠山歷史文化街區(qū)的留耕草堂、顧可久祠、王恩綬祠、陸宣公祠、楊藕芳祠,均為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惠山鎮(zhèn)祠堂”的組成部分。 <font color="#b06fbb">馬文肅公(明末翰林院殉節(jié)官員馬世奇)祠</font> 古鎮(zhèn)上的張文貞公祠、倪云林祠、薛中丞祠、周濂溪祠則屬于江蘇省的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倪云林(元末畫家倪瓚)祠</font> <p class="ql-block">蘇南地區(qū)水網(wǎng)密布,以前交通不便,客貨運輸主要靠水路,所以這一帶的古鎮(zhèn)都靠著河流。但我第一遍游覽古鎮(zhèn)并未走到河邊,第二遍時間寬裕了,才到河邊走走。</p> <font color="#b06fbb">華燈初上的寺塘涇河</font> 與周莊、同里等古鎮(zhèn)略有不同的是,那些古鎮(zhèn)的中心區(qū)域都靠緊著河,而惠山古鎮(zhèn)的河邊似乎并不是最繁華的鎮(zhèn)區(qū)。 <font color="#b06fbb">樹護橋,橋依樹。</font> 溪山第一樓是紫陽書院的核心建筑,其歷史可以追溯至元代,到了明代這里成為棲隱園,清康熙年間這座園林被改為紀念朱熹的朱文公祠和紫陽書院,后又被改為鹽務公所等。按照原圖重建的溪山第一樓,其前側(cè)為花崗巖石柱的過街樓,帶有碼頭,后側(cè)則是全木結(jié)構(gòu),樓頂為歇山式丁字脊。 <font color="#b06fbb">河邊的溪山第一樓</font> 楊藕芳先生祠祀楊宗瀚,字藕芳,早年入李鴻章幕任章奏,1885任臺北道員,總辦臺灣水陸商務和洋務,兼辦臺灣開埠。1890年任上海機器織布局會辦,回錫后與兄楊宗濂創(chuàng)辦業(yè)勤紗廠,為無錫近代首家紡織廠。<br> <font color="#b06fbb">西洋風格的楊藕芳先生祠</font> 惠山古鎮(zhèn)不僅有文化脈絡(luò)的傳承,也有煙火氣的市井生活,街頭巷尾的市井氣息從未在這里消失?!皼]有人能餓著肚子離開惠山古鎮(zhèn)”,這句話的背后充溢著煙火氣和人情味?;萆焦沛?zhèn)也確實能滿足吃貨們的味蕾,不光是花式品種繁多,價格也很實惠。 <font color="#b06fbb">兩張餐飲小票</font> 街上看到一位游客的挎包,初看以為是裝飾,沒想到小腦袋卻晃了晃,而它的手和腳都是假的。景區(qū)里沒看到有遛狗的,估計不允許,其主人就用了這么個真真假假的障眼法。 <font color="#b06fbb">真真假假的汪星人</font> 夜晚的老街華燈齊上,空中掛出了一串串燈籠,建筑物也用燈飾勾勒出線條。老街的晚上沒有白天那樣熱鬧,祠堂都關(guān)門了,餐飲店堂里沒有太多的顧客?;萆嚼辖炙坪鯖]有居民住戶,也沒看到民宿旅館,這樣也就減少了人氣。 <font color="#b06fbb">入夜的古街</font> 錫山頂?shù)凝埞馑翢袅?,在夜空里宛如一座燈塔。街上傳統(tǒng)的白墻房舍也有燈光裝飾,與遠處的高塔遙相呼應,淡雅而寧靜,明亮而柔和。 <font color="#b06fbb">民房與古塔</font> <div><b><font color="#ed2308">二、惠山古寺</font></b></div> <font color="#b06fbb">金光熠熠</font> 直街的西端是個小廣場,從這里繼續(xù)直行就是惠山古寺,往南就是錫惠公園,往北就是寄暢園。游客進入這些景點都得買門票,當然70歲以上的游客免票。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的山門</font> 文物古跡區(qū)包括惠山寺廟園林、天下第二泉及庭院、寄暢園、二泉書院、碧山吟社、華孝子祠、愚公谷等景點,薈萃唐代至今的名勝古跡和文化遺產(chǎn),展示了寺廟文化、茶泉文化、古典園林、書院文化和祠堂文化,這里是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的核心和精華。 <font color="#b06fbb">寺院主干道的金秋菊展</font> 1954年修建惠山寺古華山門時,埋于地下的唐、宋石經(jīng)幢被挖出并修復。2013年5月,惠山寺經(jīng)幢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惜兩座經(jīng)幢分立于檢票口的兩側(cè),布局不甚妥當。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宋石經(jīng)幢</font> 上圖中,南側(cè)為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高6.26米,建于唐乾符三年(876年),遍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北側(cè)為“普利院大白傘蓋神咒幢”,高6.22米,建于宋熙寧三年(1070年),上刻《大白傘蓋神咒》并附后記。 <font color="#b06fbb">八百多年歷史的金蓮橋</font> 惠山寺又稱慧山寺,位于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的文物古跡區(qū)內(nèi),始建于南北朝。初為歷山草堂,南朝宋景平元年(423年)改建為佛教場所,唐大中至咸通年間改稱惠山寺。在太平天國運動中被毀,2004年修復完成,恢復宗教活動。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天王殿</font> 惠山寺背靠惠山,呈東西走向,建筑分為中路和北路。中路包括惠山寺經(jīng)幢、天王殿、金蓮橋、御碑亭、大同門、大雄寶殿等。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大雄寶殿</font> 由大雄寶殿北側(cè)的不二法門,可達惠山寺北路建筑群,包括羅漢堂、大悲閣、藏經(jīng)樓、地藏殿、五觀堂、惠山寺圖書館等。2002年,惠山寺廟園林獲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北路</font> 惠山寺古銀杏相傳植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是無錫市樹齡最長的古樹之一。樹高21米,樹干直徑近2米,腰圍需4人合抱。樹上的寄生植物“薜荔”也逾200齡。樹之北側(cè)石刻“俯察仰觀”系道光年間邵涵初篆題。 <font color="#b06fbb">惠山寺大同殿前的明代古銀杏</font> 惠山寺有清乾隆帝御筆詩碑亭,詩曰“九隴重尋惠山寺,梁溪遐憶大同年??芍喾浅W。┯辛秩?zhèn)自然。所喜青春方入畫,底勞白足試參禪。聽松庵靜竹壚潔,便與烹云池汲圓。” <font color="#b06fbb">清乾隆帝御筆詩碑</font> <div><font color="#ed2308"><b>三、天下第二泉</b></font></div> <font color="#b06fbb">粉色浪漫</font> 惠山寺的南側(cè)就是惠山泉,其庭院由泉、池、亭臺、碑刻組成,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于2006年5月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天下第二泉的入口</font> 相傳惠山泉是唐大歷年間無錫縣令敬澄派人開鑿,泉水含礦物質(zhì)多,水色清純,甘冽可口。唐代茶圣陸羽認為“惠山石泉第二”,從此惠山泉以“天下第二泉”享譽四海。 <font color="#b06fbb">第二泉上方的陸子(陸羽)祠</font> 據(jù)說茶圣陸羽在訪遍天下名泉后,根據(jù)泉水品質(zhì)評出了十大名泉,分別為廬山谷簾泉、無錫惠山石泉、蘭溪石下水、余杭陸羽泉、揚州大明寺泉等,隨后劉伯芻等茶人均推惠山泉為天下第二泉。 <font color="#b06fbb">二泉與惠山寺一墻之隔</font> 陸羽評泉是根據(jù)泡茶之水質(zhì),若論水量和景觀,則天下第一泉應為濟南的趵突泉。第一泉雖有爭議,惠山泉的第二泉排名倒是穩(wěn)固的。 <font color="#b06fbb">趙孟頫書寫的“天下第二泉”</font> 宋徽宗曾將二泉水列為宮廷貢品。蘇東坡吟有“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之佳句。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寫了“天下第二泉”五個大字,完好地保存于泉亭后壁上。 <font color="#b06fbb">惠山泉的上池和中池</font> “二泉”分為上、中、下三池。上池呈八角形,由八根方柱嵌條石為欄,池深三尺余。中池緊挨上池,呈長方形。至宋代又在下方開一大池,呈正方形。 <font color="#b06fbb">惠山泉的下池</font> 中池泉水通過石龍頭(螭首)下注到大池中,構(gòu)成“螭吻飛泉”勝景。池前建有供人品茗的漪瀾堂,蘇東坡曾詩曰:“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font color="#b06fbb">銀杏出墻</font> 惠山泉名重天下,四方茶客不遠千里前來汲取二泉水。唐武宗時的宰相令地方官通過遞鋪把二泉水送到長安供他煎茗;南宋皇帝趙構(gòu)南逃途經(jīng)無錫,仍有雅興到惠山泉品茗,泉旁的二泉亭就是當年地方官為迎接趙構(gòu)所建。 <font color="#b06fbb">秋日的畫框</font> 北宋時京城一些顯貴名士也不惜以舟車載運惠山泉水至開封;惠山泉水甚至成為饋贈禮品,據(jù)說歐陽修為了酬謝蔡襄寫序,精心準備了4件禮品,其中一件就是惠山泉水。 <font color="#b06fbb">二泉后園的銀杏</font> 惠山泉水無色透明,甘美適口,系泉水之佼佼者。其原因是惠山的巖層過濾了地下水,已除去水中雜質(zhì)。泉水所含礦物質(zhì)有鈣、鎂、碳酸鹽等及微量氡氣,水高出杯口而不溢,水質(zhì)清澈透明而無有害物質(zhì)。 <font color="#b06fbb">秋葉下的二泉亭</font> 惠山泉還孕育了民間藝術(shù)家阿炳和名曲《二泉映月》,清光緒年間的阿炳原名華彥鈞,雙眼失明的他對二胡演奏造詣深高。據(jù)說他常在夜深人靜時摸到惠山泉畔,聆聽那叮咚泉聲,手掬清涼泉水,神接皎潔月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崇安寺的阿炳塑像,阿炳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 《二泉吟》歌詞:“風悠悠,云悠悠,凄苦的歲月在琴弦上流。恨悠悠,怨悠悠,滿懷的不平在小路上走。啊,無錫的雨,是你肩頭一縷縷難解的愁。惠山的泉,是你手中一曲憤和憂。 <font color="#b06fbb">圓形的伴泉門,右側(cè)是萬卷樓。</font> “夢悠悠,魂悠悠,失明的雙眼把暗夜看透。情悠悠,愛悠悠,無語的淚花把光明尋求。啊,太湖的水,是你人生一杯壯行的酒,無語的淚花把光明尋求,二泉的月,是你命中一曲不沉的舟?!? <font color="#b06fbb">二泉的紅楓</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古典園林</b></p> <font color="#b06fbb">絲絲入扣</font> 在二泉景點的東側(cè)和惠山寺的南側(cè),有一大片幽靜精致的古典園林,它們有著厚重的歷史故事和廣泛的知名度。雖然它們在歸屬上也是錫惠公園的組成部分,還是值得單獨成節(jié)來敘述。 <font color="#b06fbb">天下第二泉與古典園林之間的游客步道</font> 愚公谷曾為惠山寺僧人居所,名聽泉山房,后易名龍泉精舍。萬歷十五年(1587年)由湖廣提學副使鄒迪光回錫后購得,依山取勢修筑園林,歷時十載而得六十景,借柳宗元“名溪為愚溪,丘為愚丘”之意,取名愚公谷,與名公卿士游宴其中,在園中蓄家班,唱昆曲,一時勝絕吳中。 <font color="#b06fbb">郭沫若書額的愚公谷</font> 1958年無錫市人民政府撥款于愚公谷舊址構(gòu)建新園,占地40余畝,沿用原名,由郭沫若書額。今存黃石水池,石公墮履處石梁、古銀杏、古玉蘭各一,彌足珍貴。1983年11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愚公谷園景</font> 華孝子祠始建于唐朝,祀東晉無錫孝子華寶。門前立四面牌坊,俗稱無頂亭,木石結(jié)構(gòu),藻飾精美,系華氏宗族旌表忠孝節(jié)義及科第功名的紀念建筑物。祠內(nèi)有明代的石橋、楠木享堂,內(nèi)壁嵌明清碑刻35方,有珍貴的《真賞齋法帖》及文徵明所繪《紡績督課圖》。 <font color="#b06fbb">唐代風格的華孝子祠</font> 南齊建元三年(481年),齊高帝賜華寶故宅“孝子”額,此載《南齊書》。唐時建專祠,內(nèi)塑童髻長須華寶像。該祠屢有廢興,現(xiàn)建筑始于明,保存完整,1983年11月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祠門牌坊式,廡殿頂,置竹葉瑪瑙地盤陀石。西堍有八角形石黿池,池壁飾石螭首,吐納二泉水,故名雙龍池。 <font color="#b06fbb">八角形石黿池和楠木享堂</font> 碧山吟社創(chuàng)建于明成化年十八年(1482年),宋代秦觀的后裔秦旭在惠山北麓購置山地,建房筑亭,引泉浚池,與無錫九位老詩人結(jié)社。初名十老社,后稱碧山吟社。 <font color="#b06fbb">碧山吟社</font> 明代書畫家沈周所作的絹本畫卷《碧山吟社圖》長2米,寬0.3米,畫的右上角有乾隆的御筆題詩。詩社在明清兩代幾經(jīng)荒廢,秦家后裔幾經(jīng)修繕復社。民國初修建惠山小學,發(fā)現(xiàn)文征明題字匾,方知原址。50年代起得到修復,亦有錫邑詩人活動。 <font color="#b06fbb">碧山吟社的庭院</font> 1986年1月復社,碧山吟社逐年壯大,至2014年底會員近200人,吸引了不少青年詩人加入。詩社每年結(jié)集《碧山吟草》,半年出《無錫詩詞》刊物。碧山吟社是當今格律詩壇牌子最老,而且還鮮活存在詩社。 <font color="#b06fbb">游客在碧山吟社附近拍攝紅楓</font> 張義士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祀明義士張翼。張翼是無錫人,元末朱元璋與張士誠爭奪無錫城,張翼以平民之身份自告奮勇勸降張士誠部將莫天佑,而使無錫城免遭屠城,百姓得以保全?,F(xiàn)存建筑為一幢三開間,后有水池花園。 <font color="#b06fbb">張義士(明義士張翼)祠</font> 惠山文物古跡區(qū)的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等,都是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文物古跡區(qū)的紅葉</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錫惠公園</b></p> <font color="#ed2308">針之柔</font> 錫惠公園也就是錫惠名勝區(qū),占地90公頃,是國家重點公園,也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的組成部分。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景點都屬于錫惠公園的范圍,雖然這些景點的歷史都很悠久,錫惠公園自身卻于1958年才建。 <font color="#b06fbb">錫惠名勝</font> 錫惠名勝區(qū)的主體是錫惠公園,包括錫山、映山湖、錫山先民遺址、黃公澗、龍光塔、杜鵑園和游樂休閑設(shè)施,其間有大片的疏林草坪點綴于山林之間。 <font color="#b06fbb">錫惠公園的濃烈斑斕</font> 錫山系惠山的東峰,高僅75米,周圍約1.5公里。據(jù)唐朝陸羽《惠山寺記》載:山東峰,當周秦間大產(chǎn)鉛錫,至漢興錫方殫,故創(chuàng)無錫縣,屬會稽。后漢有樵客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沴(li),天下弊;無錫乂(yi),天下濟?!? <font color="#b06fbb">錫山的山腳坡道</font> 此所謂錫山和無錫的傳說,為歷代縣志所載。亦有“無錫錫山山無錫”的民諺流傳。錫山之巔有龍光塔,是無錫城市的標志,塔四圍有古龍光寺。山上有名勝古跡,有石浪庵、錫泉、夢神殿遺址和晴云亭、觀澗亭和吳文化福壽天地等景點。 <font color="#b06fbb">錫山之巔龍光塔</font> 錫山先民遺址位于錫山南麓,原動物園猴山周圍,為一土墩,立有標志碑。1954年在此地發(fā)現(xiàn)的錫山古文化遺址是一個很大的居住遺址,灰層堆積厚,有不少的稻谷凝塊,當時應已生活安定,并有較發(fā)達的農(nóng)業(yè)。 <font color="#b06fbb">錫山先民遺址</font> 另外還于此地出土施墩漢墓,隨葬品有泥質(zhì)灰陶簋、鼎、鈁、杯及陶俑等。2010年秋,在錫山東南麓廣約10萬平方米的錫山先民遺址上又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文物堆集,紅燒土、漢墓、仿輪、玉鉞、船形館、唐惠山寺僧人墓志銘、水井、韓瓶、古河道、稻田……年代為距今7000年至4000年。 <font color="#b06fbb">金黃與碧綠</font> 黃公澗又名春申澗,位于錫惠公園內(nèi),以戰(zhàn)國時楚國的春申君黃歇在此飲馬而聞名。無錫所在的江東吳國曾是戰(zhàn)國時期春申君黃歇的封地,春申君曾經(jīng)在惠山這條澗內(nèi)飲馬,所以這里就被稱為“春申澗”。 <font color="#b06fbb">戰(zhàn)國時期的春申君飲馬處</font> 黃公澗是無錫觀賞山洪瀑布的著名景點,每當黃梅季節(jié)或大雨過后,黃公澗的山澗水從半山泄瀉而下,激流飛濺而成奇觀。澗水里的臥云石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錫惠公園的秋色</font> 1979年開辟了一座以無錫市花命名的杜鵑園。中國杜鵑園是以無錫市花杜鵑為主的花園,利用惠山東伸之山崗坡地構(gòu)筑而成。曾獲國家園林優(yōu)秀設(shè)計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獎。杜鵑園現(xiàn)有鑒塘、躑躅廊、月洞門、醉紅坡等。 <font color="#b06fbb">錫惠公園里的中國杜鵑園</font> 惠山古鎮(zhèn)的文物古跡區(qū)、錫惠名勝區(qū)、歷史文化街區(qū)和山林保護區(qū)這四個功能區(qū)中,山林保護區(qū)的面積最大,包括春申澗、春申君飲馬處、臥云石、南泉、東坡題刻、棋盤石、頭茅峰等景觀,還有大片的山林、奇石及流泉。 <font color="#b06fbb">惠山的登山道</font> 惠山登山口雖然在錫惠公園里,惠山森林公園卻是另外一個景區(qū),它比錫惠公園大得多,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3.6公里,周長13.3公里,總面積933公頃?;萆降淖罡叻搴0?28.98米,譽稱“江南第一山”,1993年5月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font color="#b06fbb">映山湖和惠山</font> 映山湖是錫惠公園里的人工湖,開鑿于1958年,面積1.2公頃。映山湖的開鑿,為錫山與惠山之間開辟了既有山色又有湖光的佳境,把惠山和錫山融合為一個整體景觀。 <font color="#b06fbb">錫惠公園的鮮花草坪</font> 惠山的得名是因為古代西域和尚慧照曾在附近結(jié)廬修行,古代“慧”“惠”兩字通用,便稱為惠山。登上山頂可俯瞰無錫風光,眺望太湖煙波。新茶時節(jié),公園舉辦惠山茶會,園內(nèi)遍布茶亭。 <font color="#b06fbb">新茶時節(jié)的惠山茶會</font>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六、寄暢園</b></p> <font color="#b06fbb">卷卷涓涓</font> 惠山寺北側(cè)的寄暢園又名秦園,位于惠山古鎮(zhèn)景區(qū)的文物古跡區(qū)內(nèi),占地面積僅15畝。于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font color="#b06fbb">橫臥湖面的蒼勁</font> 寄暢園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是無錫市唯一的明代古典園林,與南京瞻園、蘇州留園和拙政園并稱為江南四大名園。 <font color="#b06fbb">古樹白墻</font> 當年北宋詞人秦觀的后裔秦金購得惠山寺僧舍,在此處壘山鑿池辟為私園,初名鳳谷行窩,后借王羲之“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之詩意,改稱寄暢園。 <font color="#b06fbb">寄暢園秋色</font> 1952年秦氏后裔將寄暢園獻給國家,無錫市人民政府進行修復,再現(xiàn)了該院全盛時期景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涵碧亭</span></p> 寄暢園是山麓別墅式古典園林,由門廳、法帖碑廊、秉禮堂、碑墻、九獅臺、八音澗、梅亭、嘉樹堂、涵碧亭、七星橋、知魚檻、凌虛閣等景觀組成,是江南私家園林的集大成者。 <font color="#b06fbb">七星橋</font> 清朝康熙、乾隆兩帝分別七次駕臨惠山,乾隆帝曾八次到訪寄暢園,評說“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乾隆帝還在北京頤和園里仿造了寄暢園即“諧趣園”。 <font color="#b06fbb">知魚檻</font> 《游寄暢園題句》是清代詩人弘歷即乾隆皇帝的作品:煙溪又復泛梁鴻,路側(cè)名園曲折通。新景林嵐六塵表,昔游歲月寸心中。清泉白石自仙境,玉竹冰梅總化工。小憩便當移蹕去,一聲定磬下花宮。 <font color="#b06fbb">寄暢園的紅葉</font> 寄暢園現(xiàn)有康熙、乾隆御題的“山色溪光”“玉戛金摐”等法帖碑廊,另有碑刻244方,還有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12棵 。 <font color="#b06fbb">錦匯漪</font> 寄暢園將園外景色借入園中,采用本地黃石疊砌假山,借惠山東麓山勢作余脈狀,增加了園景深度。園景圍繞著錦匯漪池水展開,從湖面可遠眺錫山和龍光塔,園內(nèi)因此顯得開朗。 <font color="#b06fbb">秋滿寄暢園</font> 寄暢園的創(chuàng)建人秦金生于1467年,字國聲號鳳山,明代常州府無錫縣(今無錫市)人,弘治六年進士,歷任河南提學副使,改右參政。明嘉靖初年,以爭大禮忤帝旨,嘉靖六年自陳歸鄉(xiāng),后再起為南京兵部尚書。秦金寫有《風谷行窩》一首:名山投老住,卜筑有行窩。曲澗盤幽石,長松育碧蘿。峰高看鳥渡,徑僻少人過。清夢泉聲里,何緣聽玉珂。 <font color="#b06fbb">借景龍光塔</font> 寄暢園的西南側(cè)是二泉書院,與寄暢園和惠山寺都只一墻之隔。唐相李紳15歲從無錫梅里到惠山讀書,一讀就是十年。由于家境貧寒,他在惠山寺中找來經(jīng)書,以紙背作文稿。 <font color="#b06fbb">二泉書院</font> 元和六年(811),李紳成為無錫歷史上第一個進士。李紳一生歷仕五朝皇帝,在唐武宗時為相四年。在二泉書院讀書時,深知農(nóng)民疾苦,寫下“憫農(nóng)”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鼻Ч琶洌鷤髡b。 <font color="#b06fbb">惠山古鎮(zhèn)的調(diào)色板</font> 我們約略在惠山古鎮(zhèn)走走,只是走馬看花參觀游覽了一部分景點?;萆焦沛?zhèn)這樣一個占地廣大、內(nèi)涵豐富、形態(tài)多樣、歷史悠久的古鎮(zhèn),必得多來幾次,值得反復品鑒。 (End) 澄江海鋒感謝您的閱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8h6ggon"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秋賞秋英</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8655ntz"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杭州三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801domv"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摩洛哥,魔力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672r3tp"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盛夏圓夢黑龍江</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50xu4nn"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奉獻社區(qū)五十五年的母親</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