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英國行(六)

好鳥枝頭

<p class="ql-block">著名盲人作家海倫?凱勒 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中寫道,“如果擁有三天光明,我會選擇一天去博物館,看看人類發(fā)展進(jìn)步的奇觀,那些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那么多的歷史年代,怎么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dāng)然是通過參觀博物館?!?lt;/p><p class="ql-block">英國有許多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幾乎每位游客的行程中都會包含一兩個博物館,既便沒有特意安排,旅游過程中也會遇到讓人感興趣的展覽館和博物館,我們在英國除了參觀預(yù)約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英博物館,還在旅途中順道看了兩個中小展館,這些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的,大英博物館是饕餮大餐,前面小展館的照片算是餐前小菜吧。</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八,展覽館和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1,蝴蝶展覽館</b></p> <p class="ql-block">??蝴蝶展覽館是我和女兒參觀丘吉爾莊園,乘坐莊園小火車時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的。這個小展覽館屬于丘吉爾家族莊園的,規(guī)模不大,但是在這里我頭一次看到一些漂亮的蝴蝶,不是標(biāo)本,是近距離接觸的活體蝴蝶。</p> <p class="ql-block">??這里都是一些名貴的蝴蝶品種。</p> <p class="ql-block">??像條魚似的掛在蓬頂,叫貓頭鷹蝴蝶,身上的不是眼睛是花斑。</p> <p class="ql-block">??長得好看,還有個好聽名字伊莎貝拉蝴蝶。</p> <p class="ql-block">??它們是吃水果和奶酪長大的。</p> <p class="ql-block">??住在四季恒溫的暖棚里。</p> <p class="ql-block">??這些洋蝴蝶,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養(yǎng)在深宮人未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士兵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這是在白金漢宮附近偶遇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白金漢宮旁邊</span>駐扎著負(fù)責(zé)保護(hù)國王和皇宮的精銳士兵,有五個軍團(tuán)。這里有個衛(wèi)兵博物館,收藏了近衛(wèi)軍三百多年的獨特藏品以及從英國內(nèi)戰(zhàn)到阿富汗戰(zhàn)爭的歷史,包括武器、后勤、服飾等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展示的制服和裝備,記錄了五個軍團(tuán)的著裝演變。</p> <p class="ql-block">??如今游客能看到的衛(wèi)兵紅色制服和黑色帽子,那是當(dāng)年的實戰(zhàn)制服。士兵們就是這樣敲鑼打鼓穿著支支愣愣的參加戰(zhàn)斗的。</p> <p class="ql-block">??紅色外衣、熊皮帽子和樂器,如今已是皇家衛(wèi)隊禮儀的標(biāo)配。</p> <p class="ql-block">??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穿過的軍服。</p> <p class="ql-block">??退伍老兵充當(dāng)義務(wù)講解員。</p> <p class="ql-block">??有許多戰(zhàn)爭中的文物,如繳獲的戰(zhàn)利品,使用的軍事工具等。特別是,南丁格爾都知道吧,這里有她在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寫的病歷本和巡房時提的夜燈等物件,非常珍貴。</p> <p class="ql-block">??還有介紹近衛(wèi)軍參加過的歷次戰(zhàn)爭,勿庸置疑,能在這里展出的戰(zhàn)役,都是以勝利告終的。這是1854 年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阿爾瑪河戰(zhàn)役時英軍挽救衛(wèi)隊旗幟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衛(wèi)兵在博物館里穿著正式禮服走來走去,吸引游人眼球。</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這里可以隨便拍照,有幾個孩子在等著要跟衛(wèi)兵和后面的坦克拍照。</p> <p class="ql-block">??紅臉蛋衛(wèi)兵聽說我也想跟他合影,還遞給我一把槍,真槍,挺重的。</p> <p class="ql-block">??想跟門口的衛(wèi)兵合個影,剛剛他還跟女兒說笑呢,照像時立馬憋住變得一本正經(jīng),很搞笑的。</p> <p class="ql-block">??我也得寸進(jìn)尺的伸手摸了摸他帽子上的鴕鳥毛,他仍不為所動,也就是看人家隨和我才敢這樣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大英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英博物館是世界首個公立國家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創(chuàng)建于1753年,之后便對所有“好學(xué)求知的人”免費開放。博物館擁有超過八百萬件藏品,從人類早期的石器工具到21世紀(jì)的版畫作品,跨越整個世界文明和人類200萬年歷史,凡</span>來英國旅游,大英博物館是必來的景點。</p> <p class="ql-block">??來參觀的人很多,排隊的都是事先有預(yù)約的,進(jìn)門還需要經(jīng)過安檢才能進(jìn)到館內(nèi)。</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外觀是仿希臘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博物館內(nèi)部體量宏大,有古埃及、古希臘羅馬、亞洲、中東、非洲、美州、歐洲等10個分館,90多個展廳。</p> <p class="ql-block">??進(jìn)來直奔中國館。走進(jìn)中國館33號展廳,迎面是一面明代龍紋琉璃壁,一共四組20塊,并列鑲嵌在墻上,兩條青龍兩條金龍,蓮花精美,騰龍威猛,非常漂亮,色彩和品相都極為完好,這是出自中國山西的一座寺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觀音菩薩像,體態(tài)輪廓優(yōu)美,面相圓潤,神態(tài)安詳。雕像最初帶有彩繪并飾以金箔,如今差不多都脫落沒了,雙手也斷掉,不知菩薩遭受了怎樣的磨難。</span></p> <p class="ql-block">??五代時期的彩繪木雕觀音坐像,多么端莊大氣的菩薩像,面龐豐腴,體態(tài)雍容,座高141厘米,雖然歷經(jīng)一千多年,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雕表面還留存彩繪的痕跡。</span></p> <p class="ql-block">??一尊大肚彌勒佛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端坐窗前,一付大肚能容天下事的氣概。藏品介紹中說,這座彌勒佛為明朝成化年中秋吉日所制,由一對華人佛教信徒夫妻捐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菩薩壁畫》是明朝永樂年山西五臺山寺廟的僧人到河北清涼寺繪制的,畫的是觀世音、普賢和文殊三菩薩。1926年軍閥混戰(zhàn)期間,清涼寺毀壞嚴(yán)重,一名英國收藏家通過當(dāng)?shù)乜h政府買走了這幅壁畫,</span>壁畫高4米,寬3.9米 ,如此巨大面積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切割成12塊運回倫敦,1927年捐贈給大英博物館。在當(dāng)今存世的壁畫中,這幅壁畫當(dāng)屬中國古代之最。因為比它年久的沒它大,比它大的沒它年久。</span></p><p class="ql-block">壁畫雖然千里迢迢流落到這里,但清涼寺后來毀于戰(zhàn)亂,夷為平地,寺廟<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有壁畫文物都遭滅頂之災(zāi),三菩薩</span>壁畫如果還在廟里也早己不復(fù)存在,永無與后人相見之日。后來清涼寺進(jìn)行過重修,但到了196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寺廟被砸,佛像被毀,清涼寺又經(jīng)歷了一次浩劫。三菩薩流落它鄉(xiāng)也算</span>躲過一劫。前幾年河北省博按照大英博物館的壁畫做了等比例臨摹,在多地展出,<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多的人看到了三菩薩壁畫摹本,也得</span>益于真跡幸存于世吧。</p> <p class="ql-block">??一對元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德鎮(zhèn)窯</span>的青花瓶,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國青花瓷中最有名的大瓶,可謂天下第一。首先它有明確的信息,所有要素齊全,包括制作時間,地點,目的,人物等等,寫了一篇小文直接燒制在瓶頸上,這些不可更改的信息極有價值,而且瓷瓶繪制精良,</span>幾乎囊括了元代青花繪畫中除人物外的全部元素,如龍<span style="font-size:18px;">鳳、云紋、</span>海水、花卉、<span style="font-size:18px;">纏枝</span>等等,另外此瓶成對,器型復(fù)雜,形體又大,是精品中的精品,成為最重要的青花瓷<span style="font-size:18px;">打版魁首,瓶上的所有特征和物理化學(xué)指標(biāo),日后全部成為元青花瓷器鑒定的標(biāo)準(zhǔ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說起這對瓷瓶引出一段往事,90多年前的一天,在北京古玩街琉璃廠,有人拿著這對大瓶來詢價并想賣掉,結(jié)果古玩專家高手一致認(rèn)為元代無青花,認(rèn)定是贗品,恰巧一個英國人看到并買了下來,后來瓶子</span>流轉(zhuǎn)<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英國著名的收藏家</span>戴維德<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中,這對花瓶又叫戴維德瓶。當(dāng)年由于專家走眼不僅被打了臉,也使中國痛失了這對寶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亁隆時期的景泰藍(lán)葫蘆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也是清朝乾隆時期的景泰藍(lán)帶蓋瓶。</span></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館藏景泰藍(lán)器物中最著名的藏品,也是亞洲館的鎮(zhèn)館之寶,明代掐絲琺瑯云龍紋蓋罐,馬未都先生見了都單腿下跪膜拜的古董。此類大罐目前存世只有三件,這件是大英博物館1967年收藏的。此罐體型碩大,高達(dá)60多公分,在前朝后世所有景泰藍(lán)罐中都堪稱巨無霸。罐身布滿多種顏色的云紋,黃彩的龍身漂亮威武,最重要的是罐身內(nèi)外有兩處款識“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監(jiān)造”,表明了是宣德皇帝的獨享之物。景泰藍(lán)作坯用的銅在明代是錢幣用材,這個大罐用銅如此之多、體積如此之大,完全就是用錢堆出來的。平時在圖片見到的文物精品,如今能一睹真容,難怪馬先生會如此激動,連我這外行都甚是喜歡。</p> <p class="ql-block">??同樣精美的鎏金景泰藍(lán)琺瑯?biāo)?,底部鐫刻著大清乾隆年制的款識,這又是鑲玉又掛鈴的復(fù)雜擺件,無疑也是豪華版的王室藏品。</p> <p class="ql-block">??一套價值連城的汝窯瓷器。汝窯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天青色說的就是汝窯瓷器的顏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相傳宋徽宗曾做了個夢,醒后吟出“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詩句,讓工匠按照雨后天空的顏色燒造汝窯瓷器,于是就有了天青色的汝瓷。</span>北宋被金滅了后,汝窯也隨之消亡。由于汝窯開窯時間短暫,存世的真品不足百件,已知<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只有65件,這里就有7件。汝瓷具有玉質(zhì)感,似玉非玉勝玉,官用汝瓷為追求玉質(zhì)的溫潤,不惜工本以瑪瑙入釉,又因傳世不多非常稀有,是無價之寶,甚至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的說法。</span></p> <p class="ql-block">??幾年前,我在加拿大二手商店買了一對大碗,也是溫潤如玉的天青色,也有開片紋,通體滿釉,挺喜歡的,二手店的東西也不貴。這倆大海碗后來被我用來盛湯或吃面條,我覺得不是真汝瓷也是挺不錯的東西,好看實用還不貴,對我來說,寧要家財萬貫,不要汝瓷一片。</p> <p class="ql-block">??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瓷器<span style="font-size:18px;">橫貫了歷史各時期,簡直就是一部中國陶瓷的發(fā)展見證史,不少藏品是藝術(shù)品登峰造極的國寶。那對青花瓷瓶和汝窯瓷以及95號展廳里一屋子瓷器,收藏主人就是前面提到的</span>戴維德爵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人是</span>英籍猶太人,在舊北平的古玩行赫赫有名。他是20世紀(jì)世界最有實力和影響力的中國文物收藏家、鑒定家,他收藏的中國瓷器論質(zhì)量品味及學(xué)術(shù)價值是其他收藏家無法比擬的。古玩收藏是最燒錢的,有錢才能任性,戴維德家族是開銀行的,這個富家子弟把收藏中國瓷器當(dāng)成一生摯愛,自學(xué)中文,研讀中國古代文獻(xiàn),只<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讀懂瓷器上的款識。</span>1926年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和家族生意,有了更充足的財富支持,多次來北京收購官窯瓷器。192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末代皇帝溥儀抵押在</span>銀行的皇室珍寶到期了無力贖回,戴維德看到這些精品后全部買下并運回了倫敦。晚年他將所有藏品捐給了倫敦大學(xué),后來大英博物館接手托管了這批中國藏品,并設(shè)立了95號中國瓷器展廳,永久展出戴維德爵士<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存完好的這批珍品。</span></p> <p class="ql-block">??這個碩大漂亮的明朝景德鎮(zhèn)龍盤,在95號中國瓷器展廳很顯眼,這是釉下彩黃釉青龍盤,<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種顏色的器物應(yīng)該屬宮??皇家御用,大龍盤本身也體現(xiàn)了宮廷用器特有的雍容之感,看了真的好喜歡,沒想到淘寶居然有賣這種盤子的,萬能的淘寶真是無所不能。</span></p> <p class="ql-block">??一塊罕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代景德鎮(zhèn)青花陶瓷屏,中間有一段阿拉伯文的《古蘭經(jīng)》,很有異域風(fēng)情,屏板下</span>銘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卻記載著“大明正德年制”,是正宗的中國明朝正德年間官窯瓷器。</span></p> <p class="ql-block">??絲綢之路的文物專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自明代陜西墓葬出土的陶制建筑模型,整套的院落,前面擺放的祭品一共十件套,有葷有素有果,是為某個墓主人生前居住的房屋原型燒制的。</span></p> <p class="ql-block">??明萬歷年琉璃三彩蓮池會水月觀音塑像,該文物的制作匠人后繼有人,此制作技法也被列為山西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依我拙見,后人的作品遠(yuǎn)沒達(dá)到先人水平。</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三彩鬼卒,呲牙咧嘴,滿臉橫肉,怒目圓睜,這架勢非鎮(zhèn)墓獸莫屬。</p> <p class="ql-block">??明琉璃三彩護(hù)法立像,一個渾身披掛的武者,像天庭的守衛(wèi)者。</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薩鎏金銅像,右上角有英文介紹,下圖是手機的英譯漢。</p> <p class="ql-block">??正襟危坐的佛像,手心捧的什么東西斷了。</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御制,銅鎏金無量壽佛。</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一對乾隆年間的銅胎鎏金紅漆壺,宮??御用器物。中間那件鍍金佛塔樣的東西,銘文標(biāo)注里面裝的是孝德皇后的頭發(fā)。</p> <p class="ql-block">??大清慈禧皇太后的御筆手書,字寫得真不錯,其實老佛爺也是能書善畫的。</p> <p class="ql-block">??慈禧用過的象牙御扇,旁邊都是同時期她的物件,右下角有慈禧的兩個指甲套。</p> <p class="ql-block">??一些瓷器雜項,有女人和嬰兒的造像以及幸存下來的制作模具。下面還有個瓷枕,風(fēng)花雪月美夢相伴。</p> <p class="ql-block">??這件漢服裙子造型的展品,是由無數(shù)陶瓷燒制的精致小蝴蝶,再用絲錢手工穿制而成,這功夫真讓人驚嘆不已,有密恐癥的做這種活估計都得暈了。</p> <p class="ql-block">??一套清朝儀式用的甲胄,做工十分精細(xì),<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底人字紋錦面,絨邊,通身布滿銅鍍金釘。袖口及護(hù)肩飾鎏金龍紋銅板,頭盔為銀質(zhì),鑲嵌了許多寶石。</span></p> <p class="ql-block">??乾隆年間的鼎式銅香爐,這也是體積較大的文物,文字介紹它的尺寸和龍飾說明它是皇家寺廟出身。</p> <p class="ql-block">??比真人還大的遼金時期三彩羅漢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容貌逼真表情生動,面部五官和身體比例無限接近真人,是中國寫實主義雕像,堪稱中國佛教造像的巔峰之作。此類羅漢原來有十六尊,藏在河北易縣深山的一個山洞里,民國初期,軍閥混戰(zhàn),</span>動蕩的年代卻是古董交易的旺盛時期,<span style="font-size:18px;">羅漢像的發(fā)現(xiàn)引起國外古董商的關(guān)注,于是內(nèi)外勾結(jié),官商勾結(jié),愚昧村民參與,最終多數(shù)羅漢被販賣至國外。這些精美的羅漢又大又重,是誰以及如何將其藏匿在山路陡峭崎嶇無人煙的深山山洞里?最初又是誰先發(fā)現(xiàn)的?至今是末解之謎。當(dāng)初的16尊羅漢現(xiàn)有10尊被收藏在國外博物館里,國內(nèi)早已蕩然無存,想欣賞中國佛教寫實主義造像的巔峰之作只能在異國它鄉(xiāng)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還有兩座如真人大小的明代陶像,是陰曹地府里閻王爺?shù)膬纱笈泄?。這位慈眉善目,</span>身著綠袍,手持“善薄”的是“賞善司”。賞善司安排生前行善的小鬼們的去處,根據(jù)他們生前行善程度予以獎賞,或安排升天成神或輪回投胎做人。</p> <p class="ql-block">??這個身著紫袍,臉色青綠、怒目圓睜,兇神惡煞,<span style="font-size:18px;">腋下夾著“惡簿”</span>的是“罰惡司”,凡<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前作惡的壞鬼全部由他處置,根據(jù)作惡程度懲罰,或送十八層地獄,或送去輪回變牛變馬變豬變狗。</span></p><p class="ql-block">看塑像發(fā)現(xiàn),“善簿”僅有薄薄的一冊,“惡簿”卻是厚厚的一大捆,難道世間做惡的人多于行善的?人心不古,不可不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座真人大小的金代木質(zhì)觀音像,很瀟脫隨意的樣子,制作精美,源自山西。由于年代久遠(yuǎn),原來的通體彩繪基本脫落了。</span></p> <p class="ql-block">??一座雄偉的隋代漢白玉佛像,將近六米高。<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8年參展在英國舉辦的世界萬國博覽會,曾轟動一時。這</span>是20世紀(jì)初著名的文物販子、中國古董商<span style="font-size:18px;">盧芹齋搗騰到國外的。盧芹齋是古董店學(xué)徒出身,具有超強的文物鑒定能力和敏銳的商業(yè)頭腦,日后成了世界級的古董商人,在20世紀(jì)初古董行業(yè)可謂是呼風(fēng)喚雨、一言九鼎,他</span>把大量國寶級的文物販賣至國外,據(jù)說20世紀(jì)上半葉被販賣到海外的中國文物中,有一半是經(jīng)盧芹齋之手,其中許多是中國藝術(shù)史上最偉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元代鎏金銅佛教守護(hù)神頭像。</p> <p class="ql-block">??一件精美的唐代佛頭像,它似石非石,似玉非玉,用特殊工藝“干漆夾纻胎”制造的,這種工藝<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國佛教造像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藏品是香港何鴻卿先生捐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中國館參觀不得不提到何鴻卿,他是香港著名的富商和古董收藏家,大英博物館中國館就是他全額資助的。何氏家族是港英時代香港第一家族,</span>他祖父何東曾是香港首富,表弟何鴻燊是澳門首富,這樣的家庭背景使他的財富和捐贈都是大手筆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何鴻卿把大量的中國藝術(shù)藏品贈予給大英博物館,包括展廳入口那件漂亮的</span>龍紋琉璃壁,甚至33號中國展廳也被命名為“何鴻卿爵士展廳”。</p> <p class="ql-block">??中國館的玉器展區(qū),這里絕大部分屬于何鴻卿私人所有,他去世后按遺囑也全部捐給了大英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一只會發(fā)光的玉壺。去年一部在中國走紅的網(wǎng)絡(luò)劇<span style="font-size:18px;">《逃離大英博物館》,掀起了網(wǎng)民的民族情緒,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中國文物,主角就是這只“中華纏枝紋薄胎玉壺”,其實這是江蘇非遺傳人2011年創(chuàng)作,2017年被大英博物館購藏的。</span></p> <p class="ql-block">??展廳中央有一隊唐三彩陪葬俑,陣容強大,包括驅(qū)邪獅、護(hù)衛(wèi)、文官、馬伕、馬匹等,是一位唐朝名將的墓葬俑。</p> <p class="ql-block">??展館里還有中國書畫展,但沒看到鎮(zhèn)館之寶《女史箴圖》,可能當(dāng)天就沒展出。</p> <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畫家髡殘的山水四景中秋景和冬景兩幅畫。</p> <p class="ql-block">??趙延年的版畫《阿Q正傳》。</p> <p class="ql-block">??60年代宣傳畫,下面是谷歌即時翻譯。</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埃及館了,這是最熱門的展館。入口矗立著大英博物館<span style="font-size:18px;">鎮(zhèn)館之寶第一名的</span>羅塞塔石碑,這塊二千多年前的石碑是埃及的頂級國寶,但大英館的是真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及國內(nèi)的是復(fù)制品。石碑上刻了一段古埃及王朝的詔書,內(nèi)容不重要,重點是碑文以三種文字寫了同樣一段內(nèi)容,即希臘文、古埃及象形文字、通俗文字,石碑仿佛是一個翻譯器,通過三種語言的文字對比,破譯了失傳千年并一直被視為“天書”的古埃及象形文字,</span>逐漸解開了許多埃及的歷史之謎,<span style="font-size:18px;">羅塞塔石碑因此被稱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鑰匙”,成為</span>奠定研究古埃及歷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p><p class="ql-block">石碑是拿破侖占領(lǐng)埃及時被法軍挖戰(zhàn)壕發(fā)現(xiàn)的,但法軍不久在與英軍的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羅塞塔石碑成為英國的戰(zhàn)利品運回國,最終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p> <p class="ql-block">??很多人來埃及館是看木乃伊的,所以這里的人最多。大英博物館有一百多具木乃伊,<span style="font-size:18px;">數(shù)量超過埃及的博物館。</span>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可以復(fù)生,復(fù)活的靈魂需要原來的身體,因此要保存身體以供來生所用。</p> <p class="ql-block">??絕大部分的木乃伊被包裹完整并施以彩繪,一排排的擺滿了展館。這里沒有異味,沒有恐怖感,游客人頭攢動還盡量往前湊,來參觀的還有小游客。</p> <p class="ql-block">??這里木乃伊種類豐富,裝在精致人型棺里的是有身份地位的富貴之人,棺木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刻畫著他們最理想化的形象,這些人形</span>棺設(shè)計精良繪制精美,有的還使用了黃金鍍于表面。</p> <p class="ql-block">??有的木乃伊被放置在傳統(tǒng)棺木中。展館里的木乃伊都保存得很好,而且不得不說古埃及的防腐技術(shù)真的很厲害,展出的有打開綁帶的木乃伊,人體<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常完整,皮膚</span>依然存在,還能看出清晰的面部,簡直匪夷所思。還有一具沙化保存的五千年古尸,居然還有肌肉和頭發(fā),狀態(tài)相當(dāng)驚人。我不想手機里存這種東西,所有沒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除了人的木乃伊外,還有貓和狗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木乃伊的真實 CT 掃描圖,在不破壞棺木的情況下,透視出每具木乃伊的性別、年齡、身份、健康狀況等。</p> <p class="ql-block">??這里介紹木乃伊的制作過程。臟器和腦組織先被取出來另外保存,然后體內(nèi)填充防腐材料,雙臂交叉保護(hù)軀體,再用特殊香料進(jìn)行防腐處理,最后用綁帶緊緊纏繞尸體全身,如此可保證萬年不腐。古埃及無論窮人富人死后都會被制作成木乃伊,只是王族高官或法老的作法更繁瑣。</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木乃伊既神秘又令人敬畏,但愿他們在這里不要感覺被打擾或冒犯,往生者會受到應(yīng)有的保護(hù)和尊重的,希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世如他們所愿,肉體和靈魂相重逢,得到永恒的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展館盡是重磅文物。這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著名的法老</span>拉美西斯二世的胸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span>在位67年,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過8名王后和近200名妃子以及150個子女,活了93歲,妥妥滴人生贏家,連</span>他的木乃伊都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十大木乃伊排行榜的冠軍。</span></p> <p class="ql-block">??墻上的那幅大型壁畫描繪了拉美西斯二世大戰(zhàn)努比亞人,顯示了這位國王的勇猛。</p> <p class="ql-block">??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巨大花崗巖頭像,來自埃及的一個神廟,公元前1370年被兩個外國探險家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破碎的雕像只剩頭部和手臂,通過埃及尼羅河流域運到了倫敦。這條手臂長3米3,完整的雕像該多么的壯觀。</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極度崇拜的圣甲蟲,就是我們俗稱的屎殼郎。古埃及人認(rèn)為,圣甲蟲能夠推動大自己身體數(shù)倍的糞球,屬于昆蟲界的大力士,那太陽的東升西落也是由一只巨大圣甲蟲推動的,多么逆天的認(rèn)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是中東館,古代美索不達(dá)米亞的強國亞述帝國展館,</span>這對大型石雕人首翼獅像,是古代亞述王國的保護(hù)神,通<span style="font-size:18px;">常被放在王宮的大門旁,保護(hù)王室免遭惡魔的侵害,但是保護(hù)神未能保護(hù)住亞述國,</span>公元前605年亞述帝國滅亡,國家隨之消失?,F(xiàn)在這對石獸成為博物館的保護(hù)對象了。</p> <p class="ql-block">??人面,鷹翅,<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條腿,</span>神一樣的動物。</p> <p class="ql-block">??雕刻精細(xì)的翅膀和身上的小卷卷毛。</p> <p class="ql-block">??亞述王國的雕像都非常大,這個展廳門前的石獅子,威猛兇勇、栩栩如生。亞述帝國時期有許多獅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亞述國王以獵獅為榮,一生能殺死一千頭獅子。</span></p> <p class="ql-block">??這個展廳兩面墻上都是亞述王國尼姆魯?shù)聦m殿的精美浮雕,頌揚了亞述王的豐功偉績。亞述國淪陷后,宮殿變得雜草叢生并最終被完全掩埋,沉寂了兩千多年后被一個英國人發(fā)現(xiàn),挖掘出的石板浮雕大部分運到了英國,但遺址上仍有大量文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又被重新掩埋。上世紀(jì)七十年代,伊拉克在遺址上重建了亞述納西拔宮,宮殿內(nèi)陳列了大量出土的精美雕刻,人們得以近距離感受三千年前興起于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及其文明,但是2015年3月,“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開著推土機夷平了尼姆魯?shù)逻z址,將宮殿內(nèi)文物珍品炸得粉碎,重建的亞述納西拔宮被全部摧毀。惋惜之余不禁想起了被阿富汗塔利班摧毀的巴米揚大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來到了古希臘和古羅馬展館。這是古希臘哈利卡納索斯的王陵遺跡文物。陵墓遺址現(xiàn)屬土耳其境內(nèi)。王陵存在時間長達(dá)16個世紀(jì),</span>曾被認(rèn)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沒人知道是何時淪為廢墟的,只記載在12世紀(jì)一次地震中遭到嚴(yán)重?fù)p壞。后來遺跡的許多雕刻殘件被運到了英國。</span></p> <p class="ql-block">??哈利卡那索斯國王夫婦雕塑。國王建都就著手為自己興建陵墓,但沒建完就病故了,王后繼續(xù)修建,公元前4世紀(jì)陵??建成。</p> <p class="ql-block">??王陵遺址的大理石馬頭雕塑,馬頭加腿差不多有4米多高,青銅馬嚼子是原帶的。</p> <p class="ql-block">??一座古希臘神廟似的大型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span>,令人震撼和驚訝,這是連窩端了?怎么弄回來的?下圖是文物的介紹譯文。這座公元前四世紀(jì)的海之女神紀(jì)念碑,正面有3尊女神塑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間的是希臘神話中海神的女兒,據(jù)說是在暴風(fēng)雨中為水手指引方向。</span>人物雕刻很精美,女神被海風(fēng)吹得裙擺飛揚,<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惜都沒有頭顱,斷臂殘肢的??吹竭@些文物既贊嘆古希臘的藝術(shù)之美,也感嘆一百多年前英國人的搬運能力,為弄回這些東西也真是夠拼的。</span></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第2名,古希臘帕特農(nóng)神廟的殘雕,占整個一展廳,簡直令人目瞪口呆。帕特農(nóng)神廟是古希臘建筑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其雕像裝飾更是藝術(shù)的頂點。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統(tǒng)治希臘時,神廟被當(dāng)作火藥庫并在一場爆炸中嚴(yán)重?fù)p毀,輝煌的神廟淪為廢墟,英國駐奧斯曼大使把這些殘存的雕像運回英國,后來賣給了英國政府,成為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館藏之一。1983年起希臘政府多次要求英國歸還這些雕像,被英國政府拒絕。</p> <p class="ql-block">??雕像雖然殘缺不全,還是能看岀雕刻的精美。帕特農(nóng)神廟是由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塑家菲狄亞斯領(lǐng)導(dǎo)創(chuàng)作的,菲狄亞斯在世界雕塑史上可謂神一般的存在,神廟里原本有一尊用黃金象牙等名貴材料制作的雅典娜雕像,體型巨大,當(dāng)時被奉為最尊貴的神像,就是菲狄亞斯的杰作,可惜早已被毀。</p> <p class="ql-block">??這三位女神雖然頭和四肢都受到了損壞,但豐腴的身軀,飄逸的姿態(tài),仍給人以極其優(yōu)美的形象,薄紗裙及復(fù)雜的濕衣褶子隨著人體的曲線而起伏,很難想象這是由堅硬的大理石雕鑿而成。右側(cè)兩個女神是用一塊石頭雕刻的,一位倚靠在另一位身上,組合自然生動,姿態(tài)隨意又放松,這是2500年前菲狄亞斯的雕刻作品。</p> <p class="ql-block">??一塊比較完整的浮雕,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馬與部落人在博斗。</p> <p class="ql-block">??僅剩殘軀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世上的事就是這么奇怪,有些東西被肆意毀壞棄之荒野時是破爛,買回放到博物館里就是寶貝。就看識不識貨,這要是我發(fā)現(xiàn)這些殘件,可能白給我也不要。</p> <p class="ql-block">??復(fù)制的帕特農(nóng)神廟浮雕,比原版完整多了,可以觸摸的,為盲人游客提供方便。</p> <p class="ql-block">再放幾張其他雕像,有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我傻傻分不清,只記住了古希臘的更寫實更精致細(xì)膩,古羅馬的注重現(xiàn)實和形似,沒有頭也好看的就是古希臘的。</p> <p class="ql-block">??米勒的《擲鐵餅者》</p> <p class="ql-block">??害羞的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也是維納斯,發(fā)現(xiàn)有人偷窺她洗澡,趕緊蹲下遮擋。</p> <p class="ql-block">??維納斯女神和中國大媽。</p> <p class="ql-block">??神王宙斯的兒子太陽神阿波羅。我覺得對于裸體雕像不能用自設(shè)馬賽克的眼睛去看,否則不會發(fā)現(xiàn)雕塑的人體之美藝術(shù)之美,如果接受不了或容易想歪的,可以閉眼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也是宙斯的兒子赫耳墨斯,他發(fā)明了長笛和七弦琴。</p> <p class="ql-block">??有著非州血統(tǒng)的羅馬皇帝,真正國際化的大帝級人物,旁邊是他的繼任者。拿破倫軍隊發(fā)現(xiàn)的雕像,戰(zhàn)敗后也被英國沒收了。</p> <p class="ql-block">????女兒也不管是誰,哐哐一頓照,照完也不看,之后再來一波狂刪。</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阿佛洛狄忒神廟里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太多了,還都是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看不完,根本看不完。</p> <p class="ql-block">??也有沒名沒姓被解放了的奴隸。</p> <p class="ql-block">??大廳里騎白馬的王子。</p> <p class="ql-block">又走馬觀花的看了看別的館。</p> <p class="ql-block">??印度館的舞王濕婆青銅像,濕婆就是印度那個賊會跳舞的大神,但人家不是女人是男神。</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還有一系列鳥類標(biāo)本,跟真的似的。</p> <p class="ql-block">??各國的錢幣。</p> <p class="ql-block">??鐘表館門口的巨大時鐘模型,能清楚看到里面的結(jié)構(gòu),讓人知道時鐘是如何工作的。想起整個參觀過程中女兒問我最多的就是,中國那時是什么朝代,那時在干啥呢。。。</p> <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的鐘,至今仍在走,每小時播放馬丁路德金創(chuàng)作的一首音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區(qū),大英博物館最古老的廳,里面有許多書和文字資料,為文物研究提供理論知識。</span></p> <p class="ql-block">??居然還有復(fù)活節(jié)島上的巨人石像,很難想象當(dāng)初英國人是怎么從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上將這個大家伙倒騰回來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里最高的文物,加拿大一個古老部落的圖騰柱,1903年部落發(fā)生了瘟疫,村子被廢棄,酋長將它賣給了英國。這種圖騰柱在加拿大經(jīng)常會看到。</p> <p class="ql-block">??好多中國導(dǎo)游會帶旅游團(tuán)參觀33號展廳中國館,但大廳入口處立著這樣的一個牌子,難怪中國館都是散客,安靜多了。</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清場了,臺階上的女神仿佛在說:閉館了,請回吧!</p> <p class="ql-block">??依依不舍的徘徊在出入口的大中庭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剛剛還神游在古代文明世界里,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現(xiàn)實。陽光將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在了這里,現(xiàn)實讓人讀懂了歷史,歷史也將續(xù)寫現(xiàn)實。</span></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我買了本介紹博物館的書,女兒買了杯星巴克,這就是代溝。</p> <p class="ql-block">??出來回望大英博物館的建筑,忽然看著有點眼熟,對!就是仿照古希臘海神廟建的。</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大英博物館的感想:</p><p class="ql-block">1,大英博物館館藏豐富,包羅萬象,藏品具有廣泛性和歷史性,時間跨度長,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俗話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覺得逛一天博物館勝行萬里路。</p><p class="ql-block">2,這里也相當(dāng)于一部帝國文化擴張史,彰顯了英國鼎盛時期殖民的掠奪屬性,雖然歷經(jīng)幾百上千年和幾經(jīng)轉(zhuǎn)手,洗白了大部份文物,但不可否認(rèn),溯其源頭肯定有不光彩得來的。</p><p class="ql-block">3,許多文物,在成就它的時候可能付出了幾代人的心血,而毀掉僅在一瞬間。在人類歷史上,文物為什么得不到保護(hù)?甚至在來源國就遭到人為毀壞,所有借口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愚昧和無知。</p><p class="ql-block">4,如果沒有這些文物,人們就無法知道許多歷史原貌,無從了解曾經(jīng)毀滅的國家、消失的種族和失傳的文字,如果沒有這些文物,消失的它們真的會像一顆無聲劃過的流星,沒人知道它們曾存在于這個世界,所以保護(hù)好珍貴的文物是對歷史最好的致敬。</p><p class="ql-block">5,大英館建館之初的“向所有好學(xué)求知者"免費開放的規(guī)定,為眾多接觸不到這些藏品的人提供了一個認(rèn)識世界的窗口,值得每一位參觀者帶著對文化的尊重,走近這些人類的瑰寶,去學(xué)習(xí)、求知和思索。</p> <p class="ql-block">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