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2024年11月28日至29日,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政協(xié)副主席貫斌等一行10人來略陽考察“傳承創(chuàng)新蜀道文化推動文旅產(chǎn)業(yè)發(fā)展”工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一站 江神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略陽江神廟,位于?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嘉陵南路,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也是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具有?羌文化建筑特色的古代戲院建筑群。江神廟,始建于明代,原是船幫祭祀、聚會的活動場所,清道光年間“重加丹堊,金碧輝煌”。江神廟整座院落依據(jù)地勢高差而建,占地2000余平方米,體現(xiàn)了“由外見墻不見木,由內(nèi)見木不見墻”的建筑特色,注重彩繪和木雕板繪。廟內(nèi)保存了近400幅反映古代民俗民情、神話傳說、傳統(tǒng)禮節(jié)、戲曲故事的彩繪與木雕板繪,具有極高的文物考古研究價值和民俗旅游吸引力。江神廟不僅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也是了解氐羌文化的重要窗口,展現(xiàn)了古代羌族人民的智慧和藝術(shù)成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站 羌文化展示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略陽縣羌文化展示中心位于略陽縣文化館辦公樓一樓,這里展出了羌族文化建設(shè)成果圖片150余張、民俗實物100余件。展示中心分為兩層,一層為羌文化歷史遺存和有關(guān)羌文化元素符號展示區(qū),二層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陳列展示區(qū)。這里全面展示了羌族歷史和文化民俗,從圖騰、服飾、飲食、建筑、生產(chǎn)方式等方面生動地再現(xiàn)了羌族人的生活場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2023年7月28日通過驗收,略陽正式成為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hù)區(qū)。羌族是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是羌族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三站 靈巖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靈巖寺, 位于略陽縣城以南3.5公里,自唐開元年間題記見書,迄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是秦蜀古道上融儒、釋、道于一體的寺觀圣地,素有“故道明珠”“陜南碑林”之美譽。地處嘉陵江東岸的玉文山腰,國家3A級景區(qū),依托山崖兩個天然溶洞,把自然景觀同人文景觀巧妙結(jié)合,自成天趣,寺內(nèi)樓臺殿堂,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洞穴恢弘,懸空凌云。建筑與彩繪別具特色,陜南第一大銅佛--毗廬大佛造像造型獨特,摩崖刻石眾多,達(dá)140余通,靈巖寺內(nèi)豎立著一通“儀制令”石刻——這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早的一個交通規(guī)則;2023年1月3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國《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館藏的《郙閣頌》(漢三頌之一)和《哲宗皇帝御書碑》在其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