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次出游的美篇有些姍姍來遲,因諸多事宜耽擱至今,不過還是依自己“凡事結(jié)束后必做總結(jié)”的習慣終于完成了。本次出游一行六人(四閨蜜和倆家屬)歷時15天橫跨六個省份,也是歷次自駕出游時間最長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本次規(guī)劃的線路因各種原因兩次調(diào)整,有些地方?jīng)]去成,雖然成了美麗的遺憾,但也為下次出游做好了預(yù)案,總的來說,還是很歡樂圓滿的一次出游。行程:太原-河南洛陽-湖南張家界-貴州雷山-貴陽-四川宜賓-重慶-太原,行程400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此行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佛教石窟的博大壯美、有奇峰怪嶺的雄偉磅礴、有苗鄉(xiāng)民俗的蘆笙歡歌、有茂林深篁的竹影婆娑.......,還有古樸靜謐的古鎮(zhèn)、各具特色的佳肴以及璀璨繽紛的闌珊夜景......,可以說是一次視覺和味覺的饕餮盛旅,收獲和感觸頗多!祖國大好河山、錦繡勝景以及濃郁的民族風俗,留給我們滿滿的美好回憶......</p><p class="ql-block"> 現(xiàn)摘取行程中部分片子,做個回顧——</p> 第一站: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藝術(shù)寶庫,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峰” 盧舍那像龕是龍門石窟中藝術(shù)水平最高、整體設(shè)計最嚴密、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凡是到過龍門的人,都會被盧舍那大佛的博大壯美所震撼,“盧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 視頻:龍門石窟 <p class="ql-block">次日,早飯后出發(fā)湖南途中所遇,天降吉相,鳳凰馱著菩薩越過落日......,也預(yù)祝我們此次出游一路平安順利!??</p> 第二站:張家界武陵源,一早出發(fā)景區(qū) <p class="ql-block">由東門百龍?zhí)焯萆仙椒澹僭医?、楊家界、天子山,最后天子山索道下,上次來是陰雨天大霧,這次是大晴天,<span style="font-size:18px;">獨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景象也不同</span></p> 視頻:張家界武陵源景區(qū)1 <p class="ql-block">隨處可見嬉鬧的野生猴子亂竄,手里最好不要提著塑料袋,更不能打開隨身的包,要不這些“大師兄”冷不丁會攻擊你</p> <p class="ql-block">這些突兀的巖壁峰石,連綿萬頃,每當雨過天晴或陰雨連綿天氣,山谷中生出的云霧繚繞在層巒疊嶂之間,云海時濃時淡,石峰若隱若現(xiàn),景象變幻萬千</p> 武陵源以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等五絕聞名于世,沒經(jīng)過任何的人工雕鑿,到處是石柱石峰、斷崖絕壁、古樹名木,置身其間猶如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藝術(shù)山水長廊 視頻:張家界武陵源景區(qū)2 <p class="ql-block">“七十二奇樓”(七十二只是一個概念意思是:很多)是一個集旅游、購物、餐飲、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景區(qū),奇樓其實就是湘西少數(shù)民族用來議事和防御的沖天吊腳樓,花燈初上的夜景更加璀璨</p> 視頻:七十二奇樓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乘坐索道上天門山,天門山景區(qū)就在市區(qū),很方便,索道入口處就在我們所住酒店背后,繞過去也就十分鐘,索道全長7455米,垂直高度1279米,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索道之一,穿越城市直達山頂</p> 下索道后登上云夢仙頂,是一座天然的暸望臺,奇峰秀嶺層層疊疊,四周天門山十六峰造型各異,北面是福德山,東、西方則分別是青龍山和白虎山,座座遠山就像水墨畫,層巒疊嶂忽隱忽現(xiàn)...... <p class="ql-block">通往天門洞的公路有99道彎,在其間還有超越180度的急轉(zhuǎn)彎,盤山路的兩側(cè)都是懸崖、峭壁,風景也獨美......??</p> 最高點的貼山懸空玻璃棧道,與峽谷底部的相對高度近400米,我上次來是大霧天,看不到下面有多深,這次特意仔細看了下,心里多少還是有些膽顫,不過還是嘻嘻哈哈走過來了,兩位隊友選擇放棄,繞道而行,為我們四位勇士點贊???? 視頻:玻璃棧道 <p class="ql-block">天門山被尊為張家界的文化之魂、精神之魂,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也是李娜為何選擇在此皈依的原因之一,圖為在棧道的完結(jié)處的兩個懸崖之間的一條長160米的懸索吊橋</p> 懸空棧道是張家界天門山景區(qū)的一系列高空步道之一,也是這幾年的網(wǎng)紅打卡點 天門山是張家界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巍然聳立于張家界市區(qū)邊沿,宛然張家界的天然畫屏,成為張家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之一 鬼谷棧道全線都立于萬丈懸崖的中間,給人以與懸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覺,如果是雨前雨后,在棧道上則是身邊霧氣盤繞,腳下云海翻騰,令人抬腿似生霧,邁步如踏云,人間天界世外洞天也就如此 穿山扶梯,從洞的底部直接通往山頂(我們是下行),整座電梯全程都在山體中運轉(zhuǎn),總共有12級,電梯運轉(zhuǎn)的長度近900米,高340多米,而且有近700米的跨度,這項工程創(chuàng)立了全球環(huán)境最惡劣、工程最艱巨、施工難度最大、提高高度最高、梯級長度最長、也最具構(gòu)思等多項紀錄,共計6個全球第一 高海拔天然穿山溶洞天門洞,在1300多米的海拔上,高131.5米,寬50余米,氣勢磅礴,巍峨高絕,有999級臺階的上天梯,是通達天門的途徑,也是許愿祈福的靈地,天門洞被視為“天界之門”和“天界圣境”,是美好和幸福的象征,詩云:“天門洞開云氣通,江東峨嵋皆下風” 第三站:貴州雷山縣,時隔12年再次來到雷山,故地重游,景色依舊靜美,雷山縣以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nèi)涵,被央視等媒體評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和"中國苗族銀飾之鄉(xiāng)"稱號 2024年苗年暨鼓藏節(jié)開幕式在雷山縣民族文化體育中心隆重舉行,龍年至龍年恰好一個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節(jié)也就約定俗成,苗族鼓藏節(jié)是苗族每個支系或片區(qū)民眾按年份屬相過的,有的是申年,有的是丑年,有的是寅年......,雖然年份屬相不同,程序有些差異,但間隔的時間都為13年 雷山苗族至今仍保留“以十月為歲首”的紀年法,每年的農(nóng)歷十月,雷山苗寨一派歡騰,開展極富特色的辭舊迎新活動,過苗年,必須經(jīng)過各村寨德高望重的老人們選定日子才過,所以苗年的時間不是固定的 視頻:祭鼓儀式 苗年是苗族人民展示苗族服飾、信仰、飲食和歌舞等文化的重要節(jié)日,苗族人過苗年,就如同漢族人過春節(jié) <p class="ql-block">當?shù)孛缱逋皝韰⒓用缒昊顒拥乃姆接慰屯蚤L桌宴,坨坨肉、臘肉、酸湯魚……,一道道美味的苗族美食色香味俱全,歡迎各地游客一起過年</p> 我們也入鄉(xiāng)隨俗,加入苗族“千人長桌宴”,苗族同胞唱響苗族敬酒歌,展示苗族的“高山流水”敬酒方式,苗家人有"無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之說,酒用來招待客人自不必說,喝酒當然要唱歌,苗族沒有文字,歌曲是他們文化傳承的載體 視頻:千人長桌宴 銅鑼廣場標志性的三個大小銅鑼,“鼓”是祖先靈魂的象征和氏族的標志,在苗族人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苗族節(jié)日中,苗族鼓藏節(jié)是最隆重、最神圣、最具原生態(tài),時間跨度最長的祭祀節(jié)日,走親戚必帶綠頭鴨、米酒和魚,而挑著豬腿的,都是走完親戚回來的,十二年前我在雷山過鼓藏節(jié),那個家家殺豬的場面......至今還記憶猶新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郎德苗寨,我們剛到寨口,就遇到翩然而至的黃色花斑蝴蝶,煽動雙翅輕落在閨蜜指尖,似在歡迎我們這些遠方客人的到來,美麗的精靈,會飛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青瓦吊腳木樓疏密有致地建在近山麓處的山坳斜坡上,木樓建成懸山頂屋面,曲徑回廊,多數(shù)木樓為清代建筑,五條花街通向寨中</p> <p class="ql-block">郎德苗寨分上下兩自然寨,對外開放的是上寨,所以一般稱"朗德上寨",2008年奧運之火走過的地方,寨子中央大蘆笙場由大小鵝卵石鋪設(shè)的,中間圖案是仿古代銅鼓面十二道太陽光芒和飛奔的駿馬</p> 全寨都是苗族同胞,寨子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環(huán)抱,茂林修竹,襯托著古色古香的吊腳樓,蜿蜒的山路掩映在綠林青蔓中...... 山水林田文物兼有的古樸苗寨,以它傳奇式的色彩和濃郁的民族文化,吸引著中外游客...... <p class="ql-block">郎德苗寨相比西江千戶苗寨來說還是比較安靜些,不至于燈紅酒綠的嘈雜聲彌漫村寨,漫步在苗寨小巷子里,還是蠻安靜的,走累了拾階而坐 ,也是愜意......</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變化真的是太大了......家家開設(shè)了客棧民宿,村民們的生活條件也在日趨改善</p> 郎德苗寨是苗族起義領(lǐng)袖楊大六的故鄉(xiāng),他帶領(lǐng)當?shù)孛缱辶x軍參與苗民反清抗暴運動,輾轉(zhuǎn)鏖戰(zhàn)18年,終是鎩羽而歸,苗寨也幾乎被焚毀 吊腳樓上裝有“美人靠”供來客休息,平時也是姑娘們刺繡的好地方,具有獨特的苗寨風格 苗族是一個不斷被驅(qū)趕甚至被消滅的民族,但他們一直沒有放棄信念,自五千年前開始,從中原到云貴高原和世界各地,朝著太陽落坡的地方尋找故鄉(xiāng),把懸崖峭壁當做家園,梯田依山而建,信仰萬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苗族民諺說:“無銀無花,不成姑娘”,在女兒年幼時就開始打造銀飾,逐年積累,存放于專門的木箱珍藏,待女兒成年,在盛大節(jié)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才會用銀飾裝扮起來 我們四個也熱鬧一下,裝扮起來,一........ <p class="ql-block">二...三...四...五....拍了幾組身著苗族服飾的美照????</p> 每逢民族節(jié)日,苗族姑娘的頭上、頸上、胸前、后背都戴滿了銀飾品,跳起蘆笙,踩起銅鼓,銀佩叮當,銀光閃閃,饒有一番情趣 第五站:從郎德上寨出來,驅(qū)車到了西江千戶苗寨小北門入口處,已是晚上,入駐景區(qū)內(nèi)客棧,放下行李走到1號橋,坐環(huán)保車上最高觀景臺,俯瞰夜景 五光十色、斑斕璀璨的苗寨夜景,像極了城市的不夜城,各種嘈雜聲打破了沉寂的夜,酒吧的喧囂聲和攤位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不絕于耳,往昔西江的寧靜和安詳已無處尋覓...... 苗寨四面環(huán)山,重巒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寨子一分為二,相對晚上來說,白天的寨子反而安靜了許多 西江千戶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徒的主要集結(jié)地,被譽為苗族的大本營,由于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這里的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木結(jié)構(gòu)吊腳樓,千余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早先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fā)展史詩,成為了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tǒng)文化的大看臺 在這里,苗族農(nóng)耕、節(jié)日、銀飾、服飾、飲食、歌舞等民風民俗世代相傳,是領(lǐng)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的首選之地,有"中國苗都"的美譽 沿著石頭小路蜿蜒行走在苗寨各個區(qū)域,幾乎全是客棧酒吧民宿,盤附在高低不平沿山開鑿的小平臺上,狹窄的小巷子彎彎悠悠縱橫交錯,就像走進了迷宮般繞來繞去...... 沿著河水兩岸有木頭棧道和座椅,隨時可以休息觀景,在此直播的形形色色人也很多,雖然是這個季節(jié),但也是淡季不淡,游人很多 <p class="ql-block">第六站:貴陽,休整兩日,放慢腳步,聊聊天喝喝茶,悠閑心情.....,咖啡豆子還是蠻新鮮,味道不錯噠??</p> 臨近傍晚,一行人叫車到青云市集閑逛和覓美食,被導(dǎo)航牽引著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條巷子里面,終于看到了美團5星星的特色小吃----蝦煌烙鍋,不一樣的吃法呦,蠻有特色,生意火爆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睡到自然醒,下午漫步到貴陽“八景之一”的甲秀樓,垂柳輕拂,花色撩人,燈光水色交相輝映,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筑,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實相符,堪稱“甲秀”</p> 隨后又前往噴水池,貴陽市市中心的標志性建筑物,原名"銅像臺",解放后銅像拆除,修建噴水池,后來因交通需要拆除,在路口各修建一個小噴泉,現(xiàn)在基本就是小吃一條街,此圖為小吃街里面一景 貴陽當?shù)靥厣〕越z娃娃,仿佛是用指尖輕輕包裹起來的一個個“娃娃”,薄薄的米皮,包裹著多種時令蔬菜,再淋上特制的酸辣汁,讓人回味無窮 第七站:四川宜賓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竹波萬里,是我國最大的集山水、溶洞、湖泊、瀑布于一體,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最大原始"綠竹公園",植被覆蓋率達87%,是我國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的天然氧吧 視頻:進入蜀南竹海景區(qū) 進入蜀南竹海忘憂谷,入駐紫竹山莊,忘憂谷是一條窄長山谷,這里楠竹長得既密集又粗壯,遮天蔽日,使整個山谷顯得更深幽 晚宴,首餐,必須是全竹宴啊,店家還給燉了一鍋酸湯魚,好吃!這個季節(jié)游人很少,景區(qū)內(nèi)運營環(huán)保車很少,等待時間太久,所以這個時候自駕或者包車游覽竹海比較便捷 吃罷晚飯,愜意休息,蜀南竹海是個非常適合度假的地方,尤其是每年五月份,新竹出土,就能品嘗到新鮮的全竹宴 一早,竹林深處,光線變得柔和,四周安靜得只能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和偶爾傳來的風吹竹葉的聲音,這種靜謐讓人心生安逸,仿佛進入了一個與世隔絕的世界 <p class="ql-block">暢游竹海身心愉悅,感受到久違的松弛感,情不自禁歡愉起來.......??????</p> 走在盤旋彎曲的竹徑上,清風搖曳、竹影婆娑,聽水鳴鳥啾、觀綠竹野花,頓生超凡脫俗、飄飄欲仙之感...... 踏著幽靜的小路拾階而下,游走竹林,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洗滌心靈,微風拂過,竹葉沙沙,如同大自然的輕柔耳語,讓人心曠神怡 乘坐索道游覽竹山,萬竹掀濤,雖然濃霧有些看不清,但是竹海的奇特風光還是漸隱漸現(xiàn),盡在眼底 一湖碧水映翠竹,感覺我們的到來,擾了湖水的寧靜....... 林中溪流縱橫、飛瀑高懸、湖泊如鏡、泉水清澈、空氣清涼,郁香沁人,曲徑通幽的感覺仿佛把人引入一個神秘的世界 最具特色的標志性景觀“翡翠長廊”,路面是由當?shù)靥烊患t色砂石鋪成,兩旁密集的老竹新篁拱列,在這條長廊中漫步,清新的空氣中飽含竹葉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但是感覺好像不如前幾次來的時候翠綠和茂密了 第八站:四川宜賓李莊,錯落有致的木閣樓、青石板鋪就的狹窄的小巷、高大的木門檻和沉重的木門、一座座造型精美保存完好的古宅古廟,使其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在中國有"東有周莊,西有李莊"之說 李莊古鎮(zhèn)有三白:白糕、白肉、白酒,我們也都品嘗了一遍,確實是不錯,白糕香甜軟糯、入口化渣,白肉口感清爽,肥而不膩,白酒清香怡人,有“李莊五糧液”之美稱 <p class="ql-block">李莊距今已有1480年建鎮(zhèn)史,是長江邊上的千年古鎮(zhèn),依長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導(dǎo)岷山,流通楚澤,峰排桂嶺,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觀,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zhèn)”之稱</p> 保存最為完好的是席子巷,這是一條建于清朝初年的老街,這一條青瓦遮擋陽光雨水的小街,也遮擋了外界的喧囂,人們不急不緩地過著悠閑的日子,以前這里是加工、出售草席的地方,席子巷也由此得名 <p class="ql-block">玉佛寺,原名天上宮,復(fù)合式四合院建筑結(jié)構(gòu),寺內(nèi)保存有大量的精美木雕,以深度浮雕為主,輔之以部分鏤空雕刻,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價值</p> <p class="ql-block">李莊的“九宮十八廟”、保存完好的古街古巷、眾多的古民居四合院以及被譽為李莊“四絕”的旋螺殿、奎星閣、九龍石碑、百鶴窗,形成了李莊獨特的古民居文化和獨特的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長江邊的李莊,古色小街巷以及幽靜的庭院,都別有一番意境,適合停下腳步,享受片刻安逸......無奈我們步履匆匆,不能有閑暇多駐足</p> <p class="ql-block">曾被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央電視臺黃金旅游線、四川電視臺、香港鳳凰電視臺等都曾來此拍攝紀錄片《萬里長江第一鎮(zhèn)》<br></p> <p class="ql-block">走進李莊古鎮(zhèn),一股濃濃的酒香撲面而來,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風味,李莊白酒在當?shù)孛麣夂艽?,娶嫁做壽,都用它款待賓客,有朋自遠方來,它也必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月亮田景區(qū)位于李莊古鎮(zhèn)西面,是一個集文化交流、娛樂體驗、游客接待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新文化休閑區(qū)域,有不少網(wǎng)紅打卡的特色景點</p> 以北是滾滾向東的長江,作為身在長江邊、坐擁山水和良田的景區(qū),所以才有“月亮田”這么詩意的名字吧 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不是江南勝似江南,尤其夜景非常旖旎美妙,堪稱四川版“烏鎮(zhèn)”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內(nèi)均是仿古建筑群,讓游客在這里體驗建筑文化、長江文化、民俗風情......,圖為景區(qū)隨拍</p> <p class="ql-block">李莊出來,去參觀了宜賓著名的五糧液酒廠,五糧液酒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與著名民族品牌</p> 五糧液主品牌系列,包括以第八代五糧液為代表的代際系列,以501五糧液為代表的古窖系列,以經(jīng)典五糧液為代表的年份系列,以生肖造型酒為代表的文化定制系列,圖為八代五糧液瓶子外觀 宜賓地處川、滇、黔三省結(jié)合部,因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成長江,素有“長江第一城”之美稱,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的美譽 三江口擁有三江六岸景觀資源,這一資源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往來宜賓的游客,必到三江口觀三江合抱東去的磅礴氣勢并合影留戀 冠英古街,宜賓市的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被譽為長江首城的明珠,也是一條網(wǎng)紅街,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愛去打卡的地方 <p class="ql-block">冠英古街既有古樸之風又有現(xiàn)代之美,既有詩情畫意的恬靜,又有市井生活的氣息......</p> 游人漸少的時候,沉睡的清冷古街和江邊的涼風,會帶給你不同的感覺...... 終于吃到我們一直心心念念的——宜賓傳統(tǒng)小吃“燃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2011年入選四川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確實是好吃!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重慶(雖來過N次,但是都沒有好好欣賞這座美麗的城市),解放碑是重慶市的標志建筑物之一,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座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國家紀念碑,碑頂向街口的四面裝有自鳴鐘</p> 哈哈,感覺我們是風里來雨里去,一會熱一會冷,一會大晴天一會就小雨淅瀝瀝.......,冒雨去朝陽門碼頭的路上,我們從21號碼頭走到7號碼頭,著實有些遠 朝天門碼頭位于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城門原題有“古渝雄關(guān)”四個大字,是重慶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門之一,后時有欽差自長江經(jīng)該城門傳來圣旨,所以才有了朝天門這個名字 第二天,坐城市觀光車開啟一日游,我在重慶總是有方向幻覺,感覺要去的地方就在附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分不清東南西北,只有前后上下一說,坐車不是在繞彎就是在繞彎的路上...... <p class="ql-block">重慶山城步道是只能步行的城市小道,與多數(shù)城市的小街巷不同,山城步道有很多的上下坡的臺階,也就是當?shù)厝苏f的“梯坎”</p> 磁器口古鎮(zhèn),擁有“一江兩溪山四街”的獨特地貌,形成天然良巷,作為嘉陵江邊重要的水路碼頭,曾經(jīng)“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萬盞明燈”繁盛一時,被譽為小重慶,是重溫老重慶舊夢的好去處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被譽為“20世紀新中國十大建筑物之一”,參照了北京天壇的“祈年殿”而設(shè)計的,大禮堂正對著的那一大片廣場就是人民廣場 李子壩車站是重慶輕軌2號線的一個站點,也是我國第一座與商住樓共建共存的軌道交通高架車站,因其“單軌列車穿樓而過”,成為近年來重慶旅游的打卡“網(wǎng)紅車站” WFC會仙樓觀景臺在重慶環(huán)球金融中心的73層、74層,享有“西部之巔”的稱號,建筑高度339米,海拔高度590米,在此可俯瞰兩江交匯及渝中半島大部分景色 受重慶多霧天氣影響,視覺不是很通透,上去后四周白茫一片,不過還是隱約能拍到城市景,“勒”是霧都,名不虛傳!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吊腳樓”風貌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是一個11層的建筑群,每一層都有多個通道相互連接,形成一個迷宮般的結(jié)構(gòu),11層是頂層,也是城市陽臺 入夜,在解放碑,除了30°街吧,最熱鬧的莫過于八一路好吃街,各種美味小吃吸引著你,讓你挪不開眼!吃飽喝足酒店休息。 次日,重慶返太原,各自平安抵家,至此本次行程圓滿結(jié)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 <p class="ql-block"> 在此,要特別感謝宜賓的劉總和劉大哥,兩人專程陪同游覽了宜賓美景并盛宴款待,再次感謝!期待你們“跟著悟空來山西”游覽山西古建,我們在太原再歡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于2024.12.11完結(jié)本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