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知行合一 </p><p class="ql-block">圖:電影海報</p> <p class="ql-block"> 賈樟柯的新片《風流一代》是現(xiàn)在正熱映的電影,但卻是從新世紀之初的2001年開始拍攝,一直拍到后疫情時代的2022年,時間跨度長達22年,男女主人公也從青年拍到中年,這在電影界是很罕見的。不說22年的時間,只說電影本身,我認為這算是一部史記,表現(xiàn)這22年的社會變遷,人間悲喜。而這22年正是我親身經(jīng)歷過的時代,再加上與女主人公的感情經(jīng)歷有相似之處,所以我對她有深切的感知和共鳴。</p> <p class="ql-block"> 電影沒有華麗的場景,沒有動人心魄的瞬間,甚至沒有連貫曲折的情節(jié),女主人公連對白都沒有,只是簡單地<b>以女主人公巧巧和男主人公斌哥的愛情為主線,選取他們從故鄉(xiāng)到異鄉(xiāng)再回到故鄉(xiāng)的幾個愛情片斷,同時紀錄了同一時期的社會生活</b>:2001年的大同,2006年的奉節(jié)以及2022年的珠海和大同。電影演繹了每個時期的社會風貌、流行元素和不同地域的人文風情,并伴隨著同一時期的流行歌曲作為插曲,將剛剛過去的這22年生動再現(xiàn)。導演自己說很多鏡頭都是真實紀錄,那些街頭采風都是即興,所以更耐看,更有一種紀念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 <b>時間線與生活變化</b></p><p class="ql-block"> 電影始于千禧年的第一聲電視播報,洋溢著新世紀的歡騰氣氛,人們載歌載舞到后來的北京申奧成功,再到06年的奉節(jié),長江三峽移民工程,終于2022的疫情時代。人們的生活伴隨科技進步不斷變化:從街頭的IC卡電話亭,BP機到互聯(lián)網(wǎng)和機器人,從電視到現(xiàn)在的手機直播;娛樂從練歌廳、迪廳到按摩房;經(jīng)濟從房地產熱到疫情時代等等……</p><p class="ql-block"> 21世紀之初給人的感覺是那樣令人激動,那樣火熱,那樣蓬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火紅的夢想,一片充滿希望的天空。剛剛開始新興的娛樂行業(yè)曾讓人覺得是新事物,比如練歌廳,當年我們那個不大的小城出現(xiàn)第一家練歌房的時候路人都側目猜不透,但是只有一些“有錢人”才可以出入,仿佛是身份的象征。電影中那些最初的通訊設備我也都一一使用過,它的發(fā)展愈來愈高效新奇,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b>那些火熱的歷程是我們共同的回憶,那些科技的變化是我們共同的體會,那些激動人心的時刻是我們共同的見證,那些挫折困境也是我們共同的經(jīng)歷……</b></p> <p class="ql-block">新世紀</p> <p class="ql-block">網(wǎng)吧</p> <p class="ql-block">疫情時期</p> <p class="ql-block"> <b>地域人文和人物情感</b></p><p class="ql-block"> 電影的鏡頭語言很樸素,刻畫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那一閃而過的表情和面孔。開篇是<b>山西大同</b>縣城,一群過“三·八”婦女節(jié)的普通女性即興唱歌,她們臉上洋溢著質樸和熱情,都是現(xiàn)實紀錄,很真實。后來影片又以動感長鏡頭拍攝大同街頭川流不息的車流和人群眾生相,到處都能聽到那別有一番風味的山西話。這一橋段非常動感,甚至看得讓人眩暈,分不清是人在畫中還是在畫外,分不清此刻身在何方。我曾去過大同,這個<b>古老而樸素的城市,被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于觀眾面前,讓人倍感親切,與現(xiàn)實無異。</b></p><p class="ql-block"> 女主人公巧巧此時正與朋友在迪廳熱舞,招蜂引蝶,惹來社會混混的關注。<b>她意氣風發(fā),青春年少,愛情不錯,生活幸福</b>,正如當年的我,奔向這個精彩世界,被它擁抱,人生似乎有一萬種可能。</p> <p class="ql-block">大同</p> <p class="ql-block">大同</p> <p class="ql-block"> 第二個地方<b>四川奉節(jié)</b>縣,三峽大壩移民工程開始,大批人離開故土家園前往他鄉(xiāng)定居,大面積的房屋被拆,遺留下大片廢墟,只剩下瓦礫堆里被丟棄的一些小物件依稀可見:煙盒、日記本、照片……坐在碼頭準備上船的男女老少依依不舍,回望那片曾讓他們揮灑汗水的故土,眼中閃著淚花……<b>三峽移民工程,千千萬萬人都離開故鄉(xiāng),從此告別故土,那份故土難離的感情一定是許多人都刻骨銘心的。</b></p><p class="ql-block"> 而此時,斌哥正混在奉節(jié)一處房地產公司,并和女老板拍拖,巧巧來找他,他玩起人間蒸發(fā),斷聯(lián)了。巧巧徘徊于瓦礫堆中,風餐露宿般地尋找,時隔多日竟換來一個分手的結局。她平靜地走了,又回到了老家大同。<b>她的感情沒有波瀾,沒有愛恨情仇,只有淡淡的哀傷,不纏綿,不依戀,更不驚心,但卻有一種大悲無淚的情緒一直壓抑胸中。</b></p> <p class="ql-block">奉節(jié)</p> <p class="ql-block">尋找斌哥</p> <p class="ql-block">三峽移民</p> <p class="ql-block">在廢墟里漫無目的地穿梭</p> <p class="ql-block">見面又分手</p> <p class="ql-block"> 第三個地方<b>珠海和大同</b>。多年后,斌哥離開奉節(jié)打算去珠海謀生,此時正在疫情時期,這時的他已中風拄拐,在珠海無路可尋,最后只好又回到故鄉(xiāng)大同。在故鄉(xiāng)大同他意外與巧巧邂逅再次相遇,兩人對望,無言。一個男人,為了夢想,從故鄉(xiāng)到異鄉(xiāng),失望歸來人已老,由向往和希望到失落惆悵,這是這個平凡男人的情感歷程。<b>別后悲歡,人生逆旅,他已如行人,此時他方才醒悟那個站在原地的女人是多么珍貴。而她也已人到中年,“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lt;/b></p><p class="ql-block"> 作為同代人,我有著與女主高度相似的情感經(jīng)歷,每一個時期都能與她同頻共振,由心而發(fā)想對她說:時光靜好,與君語;細水流年,與君同;繁華落盡,與君老。</p><p class="ql-block"> 而對男主來說,就是</p><p class="ql-block">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p><p class="ql-block">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山醉亦休。</p><p class="ql-block">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p><p class="ql-block">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保ǔ鲎躁懹巍肚锼肌罚?lt;/p><p class="ql-block"> 影片最后,巧巧低頭幫斌哥把鞋帶系好,之后加入了跑步的人群中,由心發(fā)出 “啊——”的一聲吶喊,仿佛是她積壓內心多年的感情徹底爆發(fā),最后她漸漸融入那人海洪流中……</p> <p class="ql-block">再見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b>音樂插曲</b></p><p class="ql-block"> 片中音樂很豐富,全片共有19首音樂插曲,<b>每一首都對電影中的氛圍作了絕好的烘托。</b>除了賈導一直御用的林強作品也加入了其它音樂:開片是巧巧和斌哥火紅的青春,用了腦濁的《野火》,他們的生命力就像野火一樣旺盛;后來的生活就像萬青的《殺死那個石家莊人》一樣;男主孤獨徘徊異鄉(xiāng),是懷舊金曲《港都夜雨》;人經(jīng)歷一些事,就是五條人的《一模一樣》;最后當一切又回到原點,唯時間改變,這時又是崔健的《繼續(xù)》“僅僅是站立,在出生的土地”正契合男主的心境。<b>每當音樂響起,立刻就帶你穿越回那個時代,當時的一切又歷歷在目,熟悉又有點遙遠,沉浸其中,重溫記憶,久久不愿離去。</b></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部恢宏的全景式紀錄電影,有人說這部電影是“時代影像博物館”一點不為過?!熬阃?,不回頭”,時代大潮褪去,留下一些珍珠,被賈導拾起,它的風流再次被我們這一代人記起。電影落幕,一個時代結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