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雁蕩靈峰篇。(2024年11月24日整理。)</p> <p class="ql-block"> 靈峰為雁蕩山的東大門景區(qū),總面積約46平方公里。以懸崖疊嶂,奇峰怪石,古怪石室,碧潭清潤而著稱。與靈巖、大龍湫并稱為雁蕩三絕。景區(qū)內(nèi)層巒疊嶂,奇峰環(huán)繞,千形萬狀,美不勝收。靈峰夜景,移步換形,變幻多姿,妙不可言。兩大奇洞——觀音洞、北斗洞為游人所必至。合掌峰是雁蕩山的代表景觀之一。</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2日下午4點左右直到晚上8點半,我們從靈巖景區(qū)回到住處,補充了能量后,因為我們的住處挨著靈峰景區(qū),接著又前往靈峰景區(qū)觀賞日夜美景;因為時間關(guān)系,第二天早7點到8點和下午17點至20點左右,靈峰的主要景點都留下了我們的是跡。</p> <p class="ql-block"> 靈峰景區(qū)大門入口處崖刻:“吾戀靈峰” 崖刻“吾戀靈峰”的作者是郭沫若。郭沫若在1964年來雁蕩山旅游時,發(fā)現(xiàn)了靈峰夜景“雄鷹斂翅”這一奇景,并為之題詩。他在靈峰招待所的花壇旁散步時,抬頭看到招待所后高山上的山峰像一只碩大的雄鷹,于是詩興大發(fā),揮筆題寫了“吾戀靈峰”四個字,至于是誰所刻尚不知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合掌峰(拍于8月13日17點50分。由靈峰與依天峰構(gòu)成??。靈峰位于左邊,倚天峰位于右邊,兩峰合成形同雙手合十禮拜狀,故名“合掌峰”?。它位于雁蕩山靈峰景區(qū)內(nèi),峰高約270米,在群峰環(huán)拱中直插云天。合掌峰的奇特之處在于其多變的形態(tài),在不同的視角下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例如,站在靈峰飯店西南角仰望,合掌峰恰似一對豐滿的乳房,因此也被稱為“雙乳峰”?。再往前稍移幾步,雙乳峰變成了一位身著旗袍的苗條少女,人稱“相思女”?。如果走到靈峰飯店屋檐前反身仰望,相思女又變成了一只斂翅高蹲的雄鷹?。此外,在夜色朦朧中,合掌峰還會變成一對緊緊偎依的情侶,被稱為“情侶峰”或“夫妻峰”?。</p><p class="ql-block"> 合掌峰不僅是雁蕩山的標(biāo)志性景觀之一,還因其獨特的形態(tài)和豐富的文化背景吸引了大量游客。每年都有許多情侶慕名而來,在合掌峰前合影,期望自己的愛情天長地久?。</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合掌峰之中有一裂縫,遠(yuǎn)看小而窄,其實為雁蕩山的第一大洞,它高113米,深76米,寬14米,清朝時改名為觀音洞。在北斗洞左側(cè),也就是合掌峰的“掌心”中,即為“觀音洞”。觀音洞號稱雁蕩山第一洞天!洞內(nèi)供奉著觀音菩薩坐像和十八羅漢塑像,巖壁上新增了三百應(yīng)真,佛門氣象莊嚴(yán)?。先前原是道教洞天,后被佛教徒鳩占鵲巢。當(dāng)?shù)厝艘缼r勢構(gòu)筑九層樓閣,將如此軒昂的佛寺,塞進一條大石縫里,真可稱得上是巧奪天工,美輪美奐。從山門要經(jīng)歷403級逶迤石磴,才達頂層大殿。觀音洞寺院建造華麗,雕梁畫棟,氣宇不凡,但在洞外觀之,只見洞而不見屋,構(gòu)筑奇妙,巧奪天工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觀音洞對聯(lián)(趙樸初題寫)</p><p class="ql-block">勝境人知游雁蕩</p><p class="ql-block">名山我欲禮觀音</p><p class="ql-block">——謝稚柳</p><p class="ql-block"> 趙樸初(1907-2000),中國著名佛教學(xué)家、居事、社會活動家、愛國宗教領(lǐng)袖、詩人、書法家。安徽省太湖人。曾任上海市政協(xié)委員、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謝稚柳(1910年5月8日—1997年6月1日),出生于江蘇常州,晚號壯暮翁,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家、鑒藏家、詩人。</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樓閣。</p> <p class="ql-block">觀音洞石階。</p> <p class="ql-block">兩峯合掌即仙鄉(xiāng),九疊危樓洞里藏。</p><p class="ql-block">玉液一泓天一線,此中莫問甚炎涼。</p><p class="ql-block"> ——鄧拓1960年</p><p class="ql-block"> ?鄧拓的這首詩描繪了雁蕩山觀音洞的獨特壯麗的景色:兩座山峰如同合掌,觀音洞隱藏在九疊危樓之中,洞中有清澈的泉水,天空如一線,這里不受外界炎涼的影響。詩中充滿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超凡脫俗境界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連云嶂的嶂頂有兩石相對,很像兩只斗雞,因此被稱為斗雞峰。</p> <p class="ql-block"> 金雞峰位于靈峰景區(qū)內(nèi),是駱駝峰的一部分。其形狀像一只金雞,高高揚起的頭頸和栩栩如生的形態(tài)使其在遠(yuǎn)處就能被清晰地辨認(rèn)出來?。金雞峰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形神畢現(xiàn),仿佛一只生靈在那里矗立不倒,注視著人世的洪荒巨變?。</p><p class="ql-block"> 金雞峰的觀賞體驗也非常獨特。從不同的角度觀賞,金雞峰會展現(xiàn)出不同的風(fēng)貌,此外,金雞峰的夜景也非常迷人,晚上看起來如同“鯨魚噴水”,形成獨特的巖石景觀?。</p> <p class="ql-block"> 上圖洞中的紅色房子(即北斗洞)</p><p class="ql-block"> 北斗洞,因面對伏虎峰,古稱伏虎洞,后因道家禮拜北斗元君,故改名為北斗洞。它高70余米,寬80余米,深40余米,為雁蕩山著名道觀之一。</p><p class="ql-block"> 北斗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緒初年,由道人趙至賢始開此洞。在募建凌霄殿未落成時,趙至賢羽化。其后,其徒蔣宗松繼續(xù)經(jīng)營,洞府初具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 北斗洞洞口高大寬敞,洞內(nèi)光線充足,冬暖夏涼,為雁蕩山諸景所不及。洞頂偏左有一塊赭黑色的巖石中嵌著一條虬曲的青色巖石,形似“青石臥龍”。洞內(nèi)還有“金烏玉兔”、“倒掛青蛙”等景觀。洞左下方有石髓泉,俗名“龍井”,泉水清澈甘冽,常年不枯?。</p><p class="ql-block"> 北斗洞不僅是雁蕩山著名的道觀,還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歷史背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信徒。</p> <p class="ql-block">北斗洞大門對聯(lián)(趙樸初題寫)</p><p class="ql-block"> 北斗玄穹眾星共照</p><p class="ql-block"> 東來紫氣大道揚輝 </p> <p class="ql-block">北斗洞。</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北斗洞大羅寶殿及大級圖。</p> <p class="ql-block">雙筍峰:</p><p class="ql-block"> 高80多米,其形如雙筍并立,這是由于流紋巖層中發(fā)育兩個方向的裂縫,在裂縫處巖石較破碎,后經(jīng)風(fēng)化作用和流水侵蝕,巖石崩裂,殘留兩個峰柱。</p> <p class="ql-block"> 白云庵在觀音洞左下方,里面供俸的是觀世音菩薩,有一小小花園。照壁正面書寫“阿彌陀佛”,背面書寫“回頭是岸”。 </p><p class="ql-block"> 白云庵是靈峰景區(qū)內(nèi)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廟,始建于民國二十四年即1935年,由溫州朱卓芳等兩位女居士于興建。其建筑特點為五間一樓一底,包括大雄寶殿、觀音樓、寮房等。其中觀音樓最具特色,一樓供奉釋迦牟尼 ,二樓供奉千手千眼觀音。這尊千眼千手觀世音菩薩塑像,被認(rèn)為是樂清民間藝術(shù)之瑰寶。此外,庵內(nèi)還珍藏一部名為《大正經(jīng)》的經(jīng)典著作。</p><p class="ql-block"> 白云庵不僅在建筑上有獨特之處,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也使其成為雁蕩山的重要景點之一。</p><p class="ql-block"> 白云庵門聯(lián):</p><p class="ql-block"> 白云紅樹土方凈</p><p class="ql-block"> 紫竹蒼松味自清</p> <p class="ql-block"> 白云庵內(nèi)寫有“回頭是岸”的屏風(fēng),這句話出自佛教,意在勸導(dǎo)人們改過自新,強調(diào)在陷入困境或錯誤時,只要能夠意識到并及時回頭,就能找到解脫的道路??。</p><p class="ql-block">“回頭是岸”不僅適用于個人的精神救贖,也適用于各種困境中的抉擇。它強調(diào)行動與內(nèi)心一致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勇敢地面對錯誤,及時悔改,重新開始?。這種思想鼓勵人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yīng)該放棄希望,而應(yīng)該勇于面對錯誤,勇敢地邁出改變的步伐,最終找到屬于自己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白云庵照壁,觀音洞塔。</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的果盒三景包括凝碧潭、果盒橋和果盒亭。??(上圖:果盒橋。橋下是凝碧潭;下圖是果盒亭)</p><p class="ql-block">1.果盒橋?:這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橫跨凝碧潭,橋面鋪筑方形塊石及條石,兩側(cè)設(shè)有欄板、望柱,末端置抱鼓石。果盒橋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但次年即被山洪沖毀,后經(jīng)多次重建。</p><p class="ql-block">?2.凝碧潭?:位于鳴玉溪中,潭水清澈見底,如同碧玉一般。</p><p class="ql-block">3.果盒亭?:位于果盒巖旁,是一個供游客棲息和賞景的好地方。亭子周圍景色優(yōu)美,層巒疊嶂,奇峰環(huán)拱,充滿了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 果盒三景所在的靈峰景區(qū)是雁蕩山的核心景點之一,以其獨特的峰、水、亭、橋景觀著稱,仿佛走進了江南庭院,充滿了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 此外,果盒三景也是熱門玄幻古典電視劇《扶搖》的取景地之一,劇中的玄元山就是以果盒三景為原型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上圖是果盒亭。?</p><p class="ql-block">果盒亭亭聯(lián):</p><p class="ql-block">云飛天外景觀遠(yuǎn),亭立山中小坐閑。</p> <p class="ql-block"> 由此上一張和下一張,是白天拍到的合掌峰。</p> <p class="ql-block">下一張是白天看到的是合掌峰到了晚上拍到的就叫“夫妻峰”了。(拍于8月13日18點48分。)</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臨碧亭(13日17點30拍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臨碧亭亭聯(lián)?</p><p class="ql-block">四壁巖花開太古,一行雁字寫初秋。</p><p class="ql-block">這副對聯(lián)不僅對仗工整,還暗寓雁蕩山“以鳥名山,以花名村”這意,體現(xiàn)了雁蕩山的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2日,雁蕩山靈峰景區(qū)落日時間大約在18點半左右。</p> <p class="ql-block">下圖拍攝時間:18點45分。</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2日,雁蕩山靈峰景區(qū)落日時間大約在18點半左右。</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8點51分。</p> <p class="ql-block">雁蕩山夫妻峰,乃靈峰景區(qū)之瑰寶:</p><p class="ql-block">日間風(fēng)貌?:</p><p class="ql-block"> 夫妻峰于白日被稱為合掌峰,其形態(tài)宛如兩位巨人的手掌輕輕相合。峰間藏著觀音殿九層,巍峨壯觀,因此又有觀音峰之美譽。</p><p class="ql-block">?夜色奇景?:</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夜幕降臨,夫妻峰則化身為深情的伴侶,彼此依偎,訴說著千年的愛戀。在月光的映照下,兩峰的身影更加柔和,仿佛能聽到他們輕聲細(xì)語,情意綿綿。</p><p class="ql-block"> 雁蕩山夫妻峰,無論是白日的莊嚴(yán),還是夜晚的柔情,都令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上張圖拍攝時間:8月12日19點20分。(手機拍攝)</p><p class="ql-block">中間縫隙的亮光就是上面介紹的那個觀音洞。</p> <p class="ql-block">上張拍攝時間:8月12日19點25分。(手機拍攝)</p> <p class="ql-block">雁蕩山這如夢似幻的夫妻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tài),見證著我們多年生活和諧的剪影。星光與月光的交織,為這趟攜手之旅添上一抹永恒的經(jīng)典,鏡頭定格的不僅是風(fēng)景,為我們的多年合作添上一抹不朽的光輝。愿我們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和諧,比夫妻峰更加堅定不移,成為彼此生命中最絢爛的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下面幾張藍(lán)調(diào)照片是白天看到的合掌峰,在夜幕降臨后變成了“情侶峰”或“夫妻峰”的剪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靈峰夜景是沒有燈光的,所以采用拍藍(lán)調(diào)照片,藍(lán)色調(diào)給人帶來清爽、夢幻、神秘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9點12分。</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8點47分。(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 白天看到的合掌峰,在夜色朦朧中,競?cè)蛔兂梢粚o緊偎依的情侶,被稱為“情侶峰”或“夫妻峰”?。左邊的是妻子,燙著微卷的頭發(fā),身穿和服;右也是丈夫,剛剛從遠(yuǎn)方回來,還未來得及放下背上的雙肩包,他們倆相擁著,正竊竊私語訴說著離別后的痛苦和無盡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上兩張圖拍攝時間:2024年8月12日18點54分。</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8點56分。(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8點59分。(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9點04分。(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上圖拍攝時間:19點12分。(8月12日。)</p> <p class="ql-block">下圖的幾張夫妻峰圖拍于8月13日18點45分至18點51分。</p> <p class="ql-block"> 雁蕩山的神奇與奧妙,更體現(xiàn)在移步換景,同一座山,換個角度看,就成了別的樣子,憑你豐富的想像能力,去盡情地想像和描繪。真可以用蘇軾的千古名句:“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眮硇稳萏线m不過了。</p> <p class="ql-block"> 靈峰景區(qū),以其神秘古洞、翠綠危峰,奏響了自然與人文的交響曲。當(dāng)你蜿蜒穿行于鳴玉溪之上,仿佛踏入一幅古老而神秘的畫卷。古洞深邃,危峰疊翠,溪水潺潺,宛如天簌之音,伴你穿越這神奇的境界。夜幕降臨,群峰在朦朧的夜色中勾勒出一片夢幻般的景色:雄鷹斂翅、犀牛望月、相思女、夫妻峰等景觀,美得讓人心動。</p><p class="ql-block"> 總之,靈峰美景是雁蕩山的靈魂,是自然的畫卷,是歲月的史詩。無論你喜歡大自然的寧靜還是歷史的沉淀,你都會在這里找到心中的那份美好。</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月亮升起來了,已近夜晚九點鐘了,我們依依不舍地移動著回往住處的腳步,養(yǎng)精蓄銳,準(zhǔn)備明天的快樂之旅。繼續(xù)觀光拍錄美景,待看巜大龍湫篇》</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攝:山后騎行者。</p><p class="ql-block">視頻錄制:呂 躍。</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4年8月12日、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