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東湖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區(qū)東側,水域面積27公頃。東湖由九條河流匯聚而成,古時喻為“九龍港”,俯瞰猶如一幅“九龍戲珠”圖。</p> <p class="ql-block">2007年2月14日東湖景區(qū)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東湖是一座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與現(xiàn)代旅游設施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以其豐富的水域生態(tài)、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多樣的休閑活動而著稱。</p> <p class="ql-block">古詩贊曰:“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環(huán)碧靄煙生,支流遠帶群龍合,巨浸中開一檻平?!?lt;/p> <p class="ql-block">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于開發(fā)東湖區(qū)的決定》,并提出了“把東湖打造成精品旅游景區(qū)”的發(fā)展目標,在原東湖十景的基礎上規(guī)劃開發(fā)建設新東湖八景,即:“南村書堆”、“含珠凝暉”、“鵡湖春色”、“九龍戲珠”、“西浦魚罾”、“北原牧唱”、“案山曉翠”、“塔影垂虹”。</p> <p class="ql-block">清末會稽名士陶淵明的第45代孫陶浚宣筑堤圍湖,形成東湖。</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數(shù)代百余年的裝點使東湖的山、水、石、洞、橋、堤、舟楫、花木、亭臺樓閣俱全,成為融秀、險、雄、奇于一體的江南園林。東湖屬于紹興市東湖景區(qū)管理處管理。</p> <p class="ql-block">東湖經(jīng)千年開鑿,成峭壁深淵,湖內(nèi)有陶公洞、仙桃洞等景點;碧潭巖影,空谷傳聲,景色奇絕,號稱“天下第一水石盆景”,為浙江三大名湖一。</p> <p class="ql-block">東湖還富有歷史意義,孫中山、陶成章、徐錫麟、魯迅等都曾到過東湖,陶成章遇難后,紹興人民為紀念英烈,在東湖建立了陶社。</p> <p class="ql-block">紹興市地處杭州灣之南,會稽山之北。東湖位于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qū)皋埠街道云東路,在浙江省紹興市東約3千米的山中。</p> <p class="ql-block">東湖周圍的紹興平原海拔不到10米,河網(wǎng)密織,其上散布著一些數(shù)10米至100余米的巖石孤丘。不少孤丘經(jīng)過長朔風化侵蝕和受人為的影響,巖石變突兀崢嶸。</p> <p class="ql-block">岸上遠觀仙桃洞是一座簡單的石框門,近觀仙桃洞,仙桃洞與倒影組合在成一個巨大仙桃,仙桃洞因此而得名。洞門兩側有對聯(lián)曰:“洞五百尺不見底,桃三千年一開花”。</p> <p class="ql-block">烏篷船被稱為“紹興水上三絕”,“紹興三烏”之一,烏篷船歷史悠久,船篷用竹片、竹絲編成半圓形,中間嵌夾箬?;钕裰虚g弄了兩個“半圓”,制成后用煙煤粉和桐油拌攪涂于船篷。</p> <p class="ql-block">烏篷船是水鄉(xiāng)紹興的獨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東湖景區(qū)內(nèi)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觀外,還有如聽湫亭、霞川橋、飲淥亭、桂嶺、秦橋等人工景點點綴。這里曾是《西游記》《智取華山》《胭脂》《筆中情》《紹興師爺》等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基地。</p> <p class="ql-block">民國五年(1916年)8月,孫中山先生親臨陶社致祭。</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到過東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