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漫游中美洲 - 洪都拉斯 ?(330)

愚兵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4日</h1> <h1>  我們驅(qū)車來到開危地馬拉邊境,來到洪都拉斯。洪都拉斯經(jīng)濟不太發(fā)達,人均GDP3,231.7美元,在中美洲各國排名最低。</h1>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洪都拉斯現(xiàn)任總統(tǒng)是希奧瑪拉·卡斯特羅(Xiomara Castro),她丈夫曼努埃爾·塞拉亞(Manuel Zelaya)曾于2006年至2009年擔(dān)任洪都拉斯總統(tǒng)。</span></p> <h1>  辦理好洪都拉斯入境手續(xù),我們驅(qū)車約5小時<span style="font-size:20px;">來到科潘古鎮(zhèn),入住瑪麗娜酒店(Marina Copan Hotel)。</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5日</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科潘遺址</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Copan Ruins)</b></h1> <h1>  今天上午,我們在專業(yè)導(dǎo)游的帶領(lǐng)下穿過熱帶雨林,進入了歷史悠久的科潘遺址。</h1> <h1>  在科潘遺址的大門處,洪都拉斯的國鳥金剛鸚鵡(Guacamaya,學(xué)名Trogon collaris)從樹上飛下來,近距離歡迎我們的到來。</h1> <h1>  科潘遺址,瑪雅文化的發(fā)祥地,198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以精美的石刻和象形文字聞名,常被譽為“瑪雅的羅浮宮”。</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11號神廟</b></h1> <h1>  第11號神廟建造于數(shù)座早期建筑之上,其中包括尚未挖掘的第15任國王卡克·伊皮亞·詹·卡威爾(K'ak' Yipyaj Chan K'awiil)的陵墓。</h1> <h1>  公元769年,第16任國王雅克·帕薩·詹·約帕特(Yax Pasaj Chan Yopaat)在第15任國王的陵墓上方建造了新的王宮。</h1> <h1>  第11號神廟檢閱臺兩側(cè)各有一尊搖動撥浪鼓的大型猿猴雕像,這些被稱為吼猴神(Howler Monkey God)。</h1> <h1>  吼猴神(Howler Monkey God)是古典瑪雅的藝術(shù)神靈,掌管音樂,并作為工匠,特別是抄寫員和雕塑家的守護神。</h1> <h1>  在瑪雅的古典花瓶上,常描繪一對吼猴神,一個在書寫帶有出生標志的書籍,另一個在雕刻人頭,象征生命靈魂。</h1> <h1>  第11號神廟的南門和東門上鑲嵌有八塊象形文字板,記錄了第16任國王登基等重要儀式,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第11號神廟前矗立著一座巨大的石雕——帕瓦圖恩(Pawathuun),在瑪雅神話中,它被視為承載宇宙的神明,背負著浮在水上的大地。</h1> <h1>  在帕瓦圖恩(Pawathuun)旁曾發(fā)現(xiàn)一個無牙老人頭像,現(xiàn)收藏并展出于科潘遺址博物館。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6號神廟</b></h1> <h1><p>  <span style="color: inherit;">第16號神廟是科潘衛(wèi)城中最高的金字塔,供奉王朝創(chuàng)始人——第1任國王金奇·雅赫·庫克·摩(K'inich Yax K'uk' Mo')(公元426年-437年)。</span></p></h1> <h1>  第16號神廟大階梯底部有一座方形石雕——著名的Q祭壇(Altar Q),是科潘最具代表性的紀念碑之一,由第16任國王亞克斯·帕薩吉·錢·約帕特(Yax Pasaj Chan Yopaat)于公元776年放置。</h1> <h1>  俄裔美國考古學(xué)家兼歷史學(xué)家塔蒂亞娜·普羅斯庫里亞科夫(Tatiana Proskouriakoff)最早發(fā)現(xiàn)Q祭壇西側(cè)的銘文,其中記載了第16任統(tǒng)治者放置Q祭壇的日期。</h1> <h1>  Q祭壇頂部刻有銘文,記錄了科潘王朝的建立及其重要歷史事件。</h1> <h1>  Q祭壇四個側(cè)面各雕有四位國王肖像,共16位,代表科潘王朝的全部統(tǒng)治者,每位國王端坐于自己的名字象形文字上方,并按時間順序沿祭壇順時針排列,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第16號神廟西側(cè)臺階上設(shè)有三座骷髏壁龕臺階,由骷髏圖案和雨神面具組成。</h1> <h1>  骷髏壁龕臺階的矩形邊緣四角伸出蛇頭,中央刻有太陽神——科潘王朝第1任國王金奇·雅赫·庫克·摩(K'inich Yax K'uk' Mo'),被認為是對統(tǒng)治者權(quán)力的紀念,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8號神廟</b></h1> <h1>  第18號神廟位于衛(wèi)城東南側(cè),考古發(fā)掘出大量文物和遺跡,包括陶器、石雕及祭祀用具。</h1> <h1>  第18號神廟南側(cè)有一座樓梯通向拱形墓穴,可能為第16任國王的陵墓。</h1> <h1>  第18號神廟的建筑設(shè)計體現(xiàn)了瑪雅晚期的典型風(fēng)格,包括階梯式石制基座,頂部可能曾設(shè)有木結(jié)構(gòu)殿堂。</h1> <h1>  山頂神殿上有四塊雕刻面板,描繪國王手持長矛和盾牌表演戰(zhàn)舞的場景,突顯王朝走向滅亡前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h1> <h1>  神廟中的裝飾與雕刻記錄了當(dāng)時的宗教實踐和神話傳說,對于理解瑪雅時期的信仰體系和禮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第18號神廟后方建有厚實的廟墻,其下方是一道深深的溝壑,形成天然屏障,可能用于防御或排水功能,同時增強了神廟的穩(wěn)固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22號神廟</b></h1> <h1><p>  第22號神廟建于公元715年,為慶祝第13任國王瓦哈克拉胡恩·烏瓦阿·卡威爾(Uaxaclajuun Ub'aah K'awiil)在位期間完成第一個卡通(K'atun)。</p></h1> <h1>  卡通是古代瑪雅歷法中的時間單位,相當(dāng)于20個屯(Tun),每個屯為360天,因此一個卡通為7,200天,約合19.7年。</h1><h1><b></b></h1> <h1>  第22號神廟亦被稱為冥想寺(Temple of the Meditation),被認為是用于舉行放血祭祀儀式的場所。</h1> <h1>  第22號神廟被視為一座圣山,入口被認為是通往地球內(nèi)部或宇宙的門戶。</h1> <h1>  神廟入口處雕刻著一只宇宙怪物,旁邊刻有意為“石山”的象形文字。</h1> <h1>  第22號神廟內(nèi)門的門楣上雕刻著兩個被稱為巴卡布斯(Bacabs)的神話生物,外門則由一個巨大的神像面具框住,裝飾著玩笑山神(Witz)的面具,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這是在第22號神廟西南角挖掘出的怪獸面具,其無肉的面孔和突出的牙齒顯示它是來自地下世界的怪獸,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這只水鳥雕刻曾裝飾在第22號神廟的一塊單獨巖石上,是第13任國王統(tǒng)治高峰時期的杰出作品。鳥的胸部和腹部呈現(xiàn)出一種奇特的人頭形象,稱為“擬人頭”,而鳥兩側(cè)的水流則暗示了鳥的自然棲息地,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26號神廟</b></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第26號神廟位于衛(wèi)城北側(cè),以其象形文字階梯(Hieroglyphic Stairs)而聞名遐邇。</h1> <h1>  象形文字階梯長21米,寬10米,共有62級,每隔12級就有一個真人大小的坐姿國王雕像,共5尊。此外,階梯上還有6個小型坐姿人物雕像,目前尚未確定其具體身份。</h1> <h1>  其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尊國王雕像是科潘第二任國王日光波波爾·霍爾(K'inich Popol Hol)的雕像,原件現(xiàn)保存在大英博物館。(導(dǎo)游手機圖片)</h1> <h1>  這是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的第26號神廟頂部的雕刻樓梯的雕像,展示了一位持心形和矩形盾牌的勇士,象征著統(tǒng)治王朝的強大力量。</h1> <h1>  象形文字階梯由第15任國王雅克斯·帕薩赫·查恩·約帕特(Yax Pasaj Chan Yopaat),又稱煙豹(Smoke Imix),于公元710年開始修建。</h1> <h1>  在公元736年至756年間,第16任國王卡克·提利烏·詹·約帕特(K?ak? Tiliw Chan Yopaat)翻修了象形文字階梯,新增的階梯比原階梯長了一倍。</h1> <h1>  象形文字階梯的銘文記錄了科潘王朝的歷史,詳細描述了煙豹及其祖先的重要歷史事件和儀式活動,是瑪雅歷史中最長的文本記錄之一。</h1> <h1>  現(xiàn)在的古老象形文字階梯共有2200個象形文字,構(gòu)成了已知最長的瑪雅象形文字文本。</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住宅公墓</b></h1> <h1>  在科潘衛(wèi)城南部可見瑪雅經(jīng)典晚期(公元600-900年)保存下來的建筑,考古學(xué)家認為這是第13任國王至第16任國時期王室精英及其隨從的住宅區(qū)。</h1> <h1>  圍繞著矩形庭院,曾有超過25座建筑,考古學(xué)家在此發(fā)現(xiàn)了供品和遺骸。根據(jù)當(dāng)時的習(xí)俗,大多數(shù)人被埋葬在他們生活的地方附近,這也解釋了為何在科潘區(qū)域沒有發(fā)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科潘衛(wèi)城及主廣場</b></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科潘衛(wèi)城總占地面積為600x300米,包括主建筑群和主廣場。</h1> <h1>  站在衛(wèi)城城墻高處,可以俯瞰整個科潘衛(wèi)城的全貌。</h1> <h1>  這是在同一地點俯瞰昔日科潘衛(wèi)城的圖片,展現(xiàn)了其原始狀態(tài)及昔日的輝煌。</h1> <h1>  科潘遺址的導(dǎo)游特地送給我們每人一張洪都拉斯一元紙幣,紙幣背面的圖案為衛(wèi)城主廣場及建筑群。</h1> <h1>  考古學(xué)家在科潘衛(wèi)城地下挖掘了大量隧道,揭示了科潘皇家建筑群在過去幾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h1> <h1>  雅典衛(wèi)城下方的第一批紀念性建筑由石頭和土坯構(gòu)成,建在前王朝時期的土和鵝卵石結(jié)構(gòu)之上,兩種建筑風(fēng)格重疊。</h1> <h1>  衛(wèi)城南側(cè)是一座由階梯金字塔和宮殿組成的大型建筑群,北側(cè)則是一組較小的建筑,包括第26號神廟及其象形文字階梯。</h1> <br><h1>  衛(wèi)城北側(cè)為第三蹴球場(Ballcourt III),呈"H"形布局,兩端設(shè)有得分標志,中間則放置著用于儀式的祭壇。</h1> <h1>  從第1任國王到第13任國王的300年期間,球場先后被重建了四次。</h1> <h1>  蹴球運動不僅是一種體育活動,還象征著光與暗、生與死的神話戰(zhàn)斗,球賽的勝利被視為象征性地擊敗邪惡的力量。</h1> <h1>  在古瑪雅文化中,金剛鸚鵡象征著太陽,蹴球球場中用鸚鵡頭石雕作為球場標記。這些鸚鵡頭石雕的風(fēng)格各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藝術(shù)風(fēng)格的變遷,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紀念碑</b></h1> <h1>  科潘遺址以一系列肖像石碑而聞名,其中第13任國王修建了石碑A、B、C、D、F、H和四座紀念碑,第14任國王修建了石碑M,第15任國王修建了石碑N,這些石碑都是古典期瑪雅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h1> <h1>  科潘王朝第13任國王瓦沙克拉洪·烏巴·卡維爾(Uaxaclajuun Ub?aah K?awiil),又稱十八兔(18 Rabbit),其統(tǒng)治時期從公元695年1月2日到738年5月3日,是科潘政治、經(jīng)濟和藝術(shù)的鼎盛時期。在此期間,建造了許多重要的建筑和雕塑作品。</h1> <h1>  下圖為雕刻在石碑上的十八兔(18 Rabbit),瑪雅文字中的一道代表“5”,一點代表“1”,石碑上的三道和三點即為“18”。</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 石碑A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31年2月3日豎立,碑文刻著:“科潘是瑪雅世界偉大的國度,與卡拉克穆爾(Kaanul)、帕倫克(Lakamha)和蒂卡爾(Tikal)齊名?!?l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石碑A頂部的頭飾設(shè)計為四角飾有蛇的編織草席樣式,類似太陽圓盤,表示十八兔在太陽及四個方位中的中心地位。他手持雙頭蛇杖,象征著賦予太陽神生命,腳邊蹲伏的小雕像以及頭飾上的細節(jié)象征著太陽在其日常和年度周期中不同狀態(tài)的變化。現(xiàn)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石碑B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31年8月2日豎立。。</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石碑C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11年12月5日豎立。</h1> <h1> 石碑F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21年10月13日豎立。 </h1> <h1>  石碑H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26年7月3日。豎立。</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石碑4為十八兔的紀念碑,于公元726年9月17日豎立。</h1> <h1>  公元738年4月,奇里瓜(Quiriguá)的國王卡克·提利烏·查尼奧帕特(K'ak' Tiliw Chan Yopaat)擊敗并俘虜了十八兔(18 Rabbit),6天后在奇里瓜將其斬首。此事件標志著科潘王朝的衰落,科潘的政治和經(jīng)濟地位隨之下滑,直至后來逐漸被邊緣化。</h1> <h1>  石碑M是第15任國王卡克·伊皮亞·詹·卡威爾(K'ak' Yipyaj Chan K'awiil)的紀念碑,于公元756年豎立于第26號神廟的象形文字階梯腳下。</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石碑N為第15任國王卡克·伊皮亞·詹·卡威爾(K'ak' Yipyaj Chan K'awiil)的紀念碑,于公元761年3月17日豎立在第11號神廟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石雕群</b></h1> <h1>  石雕群沿西南方向的堤道延伸至主廣場,包括多件修復(fù)過的精雕細刻——主要是精英住宅的石凳、裝飾雕刻及墓葬品。</h1> <h1>  摩特摩特頂石(Motmot)是一塊刻有銘文的石頭,于公元441年奉獻,放置在第26號神廟的一座墳?zāi)股稀1砻娴窨讨婆送醭谝蝗螄踅鹉崞妗ぱ趴恕炜恕つΓ↘'inich Yax K'uk' Mo')和第二任國王金尼奇·波波爾·霍爾(K'inich Popol Hol)面對面的肖像。</h1> <h1>  修克皮石(Xukpi)是第16號神廟早期階段的奉獻紀念碑,于公元437年奉獻,刻有科潘王朝第一任和第二任國王的名字。</h1> <h1>  阿豪(Ajaw),意指神圣的統(tǒng)治者,是260天儀式日歷中第一天的術(shù)語。其代表性頭飾在科潘遺址的東庭院被發(fā)掘出,并收藏于科潘遺址博物館。</h1> <h1>  東庭院的阿豪面部裝飾類似于異想天開的猴子,象征著靈魂,亦稱為白花(Sac nic-te)。</h1> <h1>  在第32號神廟地板下發(fā)現(xiàn)的這個石魚被用作祭品,表明該建筑可能與宗教或精神儀式有關(guān)。</h1> <h1>  這尊石雕頭像展現(xiàn)了典型的瑪雅美術(shù)風(fēng)格,特征包括突出的眼睛、粗眉、高鼻梁和厚唇,共同營造出一個嚴肅而有力的形象。盡管歲月侵蝕使表面磨損,精細的雕刻技藝仍然明顯可見。</h1> <h1>  太陽神的頭部雕像在第32號神廟西側(cè)被發(fā)掘,反映了科潘人對瑪雅神話中太陽神的崇拜。</h1> <h1>  瑪雅文化與中華文明有諸多相似之處,石碑N邊上的石龜?shù)裣笙笳鏖L壽和保護,在瑪雅文化中可能還與創(chuàng)造神話和宇宙秩序有關(guā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科潘博遺址物館</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The Site Museum of Copán)</b></h1> <h1>  最后,我們仔細參觀了科潘遺址博物館,該館展出了眾多科潘挖掘出的瑪雅文物,特別是著名的瑪雅雕像和象形文字碑石。</h1> <h1>  第17號神廟,也被稱為羅莎莉(Rosalila)神廟,其立面裝飾著鮮艷的紅、黃、綠色彩繪浮雕,展示了統(tǒng)治者與鳥神伊察姆納(Itzamna),這些裝飾經(jīng)過長時間的洗禮仍保留在墻壁上。(科潘遺址博物館內(nèi)復(fù)制品)</h1> <h1>  殺手蝙蝠(Cama Zotz)雕像于1930年在第20號神廟被發(fā)掘,胸部刻有象征死亡的符號,代表通向地下世界洞穴的入口,與地下世界、死亡和祭祀密切相關(guān)。(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紀念圓盤(Motmot),一塊石質(zhì)圓板,作為已知墓碑的一部分,約刻于公元435年。該圓盤置于遺址中心廣場的階梯基座中,上面刻有第一任和第二任國王的對稱圖像,象征科潘早期兩位統(tǒng)治者的歷史輝煌。(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1990年,在隧道16的挖掘中發(fā)現(xiàn)了這個最古老的全身無頭雕塑,描繪了一個身體和胸甲涂有紅色顏料的人物。雕像故意去除頭部是瑪雅文化中一種常見做法,旨在消除雕像的超自然影響力。(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在第29號神廟庭院中發(fā)現(xiàn)了三個小型模型:“小屋”、“石魚”和“太陽神”雕像,屬于“神圣家屋”或家庭祭祀場所的一部分,用于房屋奉獻儀式或作為統(tǒng)治者贈予親屬或朝廷成員的禮物。(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第29號神廟是一處神圣居所,其南立面(El Cenotero)墻內(nèi)設(shè)有凹槽,用于放置儀式用品或象征物,主要裝飾為太陽神的重復(fù)圖案。(科潘博物館館藏)<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第66號神廟,建于公元750年左右的晚經(jīng)典期,可能是一位戰(zhàn)爭首領(lǐng)的住所。其天花板上裝飾有顫音器(rattles)、太陽神的圖像及祭祀用胸墜,這些元素表明該神廟與宗教和祭祀活動密切相關(guān)。(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這是第66號神廟南部墳?zāi)箙^(qū)(Las Sepulturas)的東端議會屋(Popol Nah),立面和屋頂上裝飾著年輕玉米神的形象,門上及模具上則飾有豪華玉米葉和水生植物圖案,象征著生育和生存。(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這些科潘遺址博物館的雕塑作品巧妙融入幽默感,滑稽與嚴肅并存,表情豐富,展示了精湛的雕刻藝術(shù)。</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潘遺址博物館館藏)</h1> <h1>  在此次中美洲五國之旅中,訪問的瑪雅遺址中,最引人入勝的莫過于危地馬拉的蒂卡爾神廟和洪都拉斯的科潘石刻,它們不僅內(nèi)涵豐富,而且具有極高的代表性。</h1> <h1>  在離開科潘前,我在禮品店發(fā)現(xiàn)了一只陶器掛盤,其上的太陽神圖案恰好與我的生辰八字瑪雅圖騰相符,于是買下它作為紀念。</h1> <h1>  參觀完科潘遺址,我們驅(qū)車4 小時前往圣彼得蘇拉(San Pedro Sula),入住希爾頓公主酒店(Hilton Princess Hotel)。</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6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羅阿坦島</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oatan)</b></h1> <h1>  清晨,我們從圣彼得蘇拉出發(fā),飛往加勒比海中的羅阿坦島。這里年平均氣溫最高達32°C,最低維持在25°C,四季如春,堪稱熱帶天堂。</h1> <h1>  羅阿坦島全長77公里,最寬處不足8公里,島上擁有潔白的沙灘、湛藍的海水和繁茂的叢林,自然景色迷人。</h1> <h1>  導(dǎo)游接機后,領(lǐng)我們直接前往島上著名的“天堂海灘度假村”(Paradise Beach Resort)進行入住手續(xù)。</h1> <h1>  度假村坐落在島上風(fēng)景如畫的西灣海灘(West Bay Beach),正對著開闊的大海??腿丝梢灾苯訌亩燃俅迩暗暮┐畛舜磺巴浇母摰攸c。</h1> <h1>  稍事休息后,我們乘船前往潛水點,深入探索那令人嘆為觀止的海底世界。</h1> <h1>  其實,洪都拉斯的羅阿坦島與伯利茲的大藍洞相隔不遠,都位于加勒比海的同一海域中。</h1> <h1>  羅阿坦島位于中美洲堡礁上,是瑪雅珊瑚礁系統(tǒng)(Mesoamerican Barrier Reef System)的一部分。</h1> <h1>  這是地球上第二大珊瑚礁系統(tǒng),從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Yucatan Peninsula)一直延伸到洪都拉斯,覆蓋了包括伯利茲和危地馬拉在內(nèi)的多個國家的海域。</h1> <h1>  這里的海洋生物極其豐富,擁有世界上數(shù)量眾多的活珊瑚,其多彩且充滿生機的海底世界讓人嘆為觀止。</h1> <h1>  接著,我們參觀了當(dāng)?shù)氐囊粋€海豚研究基地。在這里,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海豚,還有機會參與海豚喂食和與海豚一起游泳的互動體驗。</h1> <h1>  海豚們爭先恐后躍出水面,其矯健靈活的動作充分展示了海洋生物的魅力。</h1> <h1>  晚上,我們回到提供全包餐飲的度假村,在音樂伴奏下享用豐盛晚餐,度過了在羅阿坦島上輕松愉快的一天。</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12月7日</h1> <h1>  一早,我們從羅阿坦島乘飛機飛往特古西加爾巴(Tegucigalpa)。</h1> <h1>  特古西加爾巴是洪都拉斯的首都和最大城市,與科馬亞格拉(Comayaguela)緊密相連,形成一對姐妹城市。</h1> <h1>  飛機小且設(shè)施簡陋,倉頂還略有漏水,降落后我與駕駛員合影,慶祝安全到達。</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圣盧西亞小鎮(zhè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Santa Lucia)</b></p> <h1>  我們下飛機后沒有在特古西加爾巴停留,直接開車前往20公里外的洪都拉斯中部山區(qū)小鎮(zhèn)圣盧西亞。</h1> <h1>  圣盧西亞始建于1820年11月12日,面積65平方公里,海拔1,653米,鎮(zhèn)上的街道狹窄且風(fēng)格獨特,兩旁是色彩鮮艷的房屋。</h1> <h1>  圣盧西亞以其保存完好的殖民時期建筑而聞名,包括風(fēng)格獨特的房屋、石質(zhì)街道和教堂,自然風(fēng)光和歷史建筑共同塑造了這個小鎮(zhèn)的美麗風(fēng)貌。</h1> <h1>  慈悲基督主教堂(Cristo Se?or de las Mercedes )位于市政廳和圖書館附近,是小鎮(zhèn)的一個重要地標。</h1> <h1>  我們好奇地走進一家小理發(fā)店,店里的理發(fā)師熱情打招呼,一位本地顧客客氣地讓我先理。</h1> <h1>  既然來了,就體驗一下,我以4美元的價格享受了一次洪都拉斯的洗剪吹理發(fā)全套服務(wù),性價真高。 </h1> <h1>  在圣盧西亞小鎮(zhèn)的這次理發(fā)體驗成為了此次旅行的一大亮點。</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天使谷小鎮(zhèn)</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Valle de Angeles)</b></p> <h1>  接著,我們驅(qū)車大約30公里,前往天使谷小鎮(zhèn)。</h1> <h1>  天使谷小鎮(zhèn)成立于1865年,歷史上是洪都拉斯一個重要的采礦中心,以出產(chǎn)金、銀、銅、錫、鉛和鋅而聞名。</h1> <h1>  天使谷小鎮(zhèn)是探索傳統(tǒng)洪都拉斯文化的絕佳地點,游客可以在此找到各式手工木制品、陶瓷和紡織品。</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天使谷小鎮(zhèn)以其保存良好的殖民時期建筑和石鋪街道而著稱,同時也因手工藝品和附近的生態(tài)旅游活動受到歡迎。</h1> <h1>  天使谷小鎮(zhèn)已轉(zhuǎn)變?yōu)橐粋€受歡迎的旅游和手工藝中心,以其充滿活力和色彩的街頭壁畫而聞名。</h1> <h1>  壁畫遍布天使谷小鎮(zhèn)的各個角落,這些作品生動描繪了自然景觀、當(dāng)?shù)刂参锱c動物,以及反映農(nóng)業(yè)與商業(yè)的日常生活場景。</h1> <h1>  這幅壁畫描繪了三位天使,他們表情平靜,面容細膩,頭巾顏色分別是綠色、紅色和藍色,色彩鮮明。</h1> <h1>  這幅壁畫以鮮明的色彩和抽象風(fēng)格描繪了一場節(jié)日慶典,人們載歌載舞,高蹺舞者仿佛在云中飛舞,這種場景與中國的民俗活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h1> <h1>  晚上我們回到特古西加爾巴,入住了克拉麗奧皇家酒店(Clarion Real Hotel)。第二天一早,我們驅(qū)車穿過洪都拉斯邊境,前往尼加拉瓜(Nicaragua),開始了新的旅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游中美洲五國】未完待續(xù)。</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