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5日??,中國郵政發(fā)行了TP26《二十四節(jié)氣》特種郵資片,但沒有引發(fā)各地啟用相關郵戳。直到2006年4月5日,江蘇蘇州市老年郵局啟用了“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連體郵戳,至2009年10月23日啟用了“霜降”連體郵戳止,歷時三年半完成了24枚二十四節(jié)氣的連體郵戳。戳圖采用詩句配合相關圖案的設計,風格獨特,設計新穎,深得廣大集郵者的喜歡。 立春:郵戳畫面是一對戲水鴨子、一束蘆葦。蘇軾《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鴨先知。” 雨水:郵戳畫面是可見耕牛、農(nóng)夫、楊柳、飛燕。“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橫吹莎草綠?!? 驚蟄:郵戳畫面是以一農(nóng)夫楊鞭趕著一頭壯實的耕牛正在耕田為圖案。唐代韋應物《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始?!? 春分:郵戳畫面以粉墻黛瓦,桃花為郵戳圖案。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別樣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清明:郵戳畫面為放風箏是我國民間習俗,童兒牽著風箏,在野外放飛。 谷雨:郵戳畫面為雨中山景村落。唐代陸希聲《陽羨雜詠十九首》“二月山家谷雨天,半披芳茗露華鮮,春醒酒病兼消喝,惜取新芽旋摘煎。” 立夏:郵戳畫面為一艘小船,配上二個人蕩漾在水上。元代薛昂夫《山坡羊》“睛云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爭相向?!? 小滿:郵戳畫面為一輪艷陽高掛, 牧童騎在牛背上,手拿草帽,垂柳輕揚,牛在水中嬉戲?!靶M麥漸黃,夏至稻花香?!? 芒種:郵戳畫面為農(nóng)舍旁農(nóng)民在驕陽下辛勤勞作。唐代李紳《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夏至:郵戳畫面為小橋流水人家、小船蕩漾圖。白居易《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水國多臺榭,吳風尚管弦。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小暑:郵戳畫面為西瓜和蒲扇。南宋范成大《西瓜園》“碧蔓凌霜臥軟沙,年來處處食西瓜?!? 大暑:郵戳畫面突出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名句為創(chuàng)意配畫小舟一葉在蓮荷之間,童子一名在其間采蓮。<br> 立秋:郵戳上畫一女子團扇輕搖,在園中納涼。唐代白居易《池上逐涼二首》“青苔地上消殘暑,綠樹陰前逐晚涼。” 處暑:郵戳畫面為二只爭斗的秋蟲,一盆蘭花,一壺好茶。“秋后處暑至,露清蟋蟀生,早起聽鳴聲, 白露沾我衣。” 白露:郵戳描繪了窗外一支蘭,女子獨憑攔。唐代李白《玉階怨》“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秋分:郵戳刻“春華秋實”四字,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西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邢颙傳》。畫面為二條絲瓜,幾只蚱蜢。 寒露:郵戳畫一支菊花,一只蟈蟈,唐代李咸用《題友生叢竹》“菊華寒露濃。” 霜降:郵戳用一片楓樹林楓葉和賞楓人為圖。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立冬:郵戳畫一人一水閣。數(shù)支殘荷二行大雁南飛。唐代白居易《酬夢得窮秋夜做即事見寄》“菊悴籬經(jīng)雨,萍銷水得霜。今冬暖寒酒,先擬共君嘗?!? 小雪:郵戳中雪花飛舞,房舍窗下一人賞雪吟詩。唐戴叔倫《小雪》“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 大雪:郵戳上的圖案為傲雪的一枝寒梅。宋林逋《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喧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池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冬至:郵戳畫面為太陽早歸,窗下的臘梅含苞,屋后大樹葉落盡。唐杜甫《小至》“天中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小寒:郵戳圖為一書齋,有水仙花,如意等,天寒地凍,是寒窗苦讀書的好時光。 大寒:郵戳圖案和詩句均根據(jù)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鈞寒江雪”之意境設計出魚舟蓑笠翁。 一個人的收藏畢竟有限,喜歡的美友,可以曬曬你的心得。另外希望有收集二十四節(jié)氣的老師們提供資料,一起共同打造完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氣,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br> 如您想看更多的二十四節(jié)氣文章,請點擊右下方,來自作品集二十四節(jié)氣資料集,可以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