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安,別名長安、鎬京、陜西省省會、特大城市。先后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朝代在此建都。西安市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羅馬、雅典等古城齊名,是中國六大古都中建都歷史最長的一個。</p> <p class="ql-block">華清宮景區(q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城東30公里,與“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相毗鄰,遠在周代時是露天湯池,唐玄宗時,“治湯井為池,環(huán)山列宮殿”,建造了“華清宮”。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建有離宮別苑。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fā)生地而享譽海內外。</p> <p class="ql-block">華清宮景區(qū)入口處</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風光</p> <p class="ql-block">著唐裝的導游</p> <p class="ql-block">溫泉古源之一</p> <p class="ql-block">溫泉古源之二【二號出水口】</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毅然在臨潼對蔣介石實行“兵諫”,扣留來陜督戰(zhàn)的蔣介石,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提出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蔣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等人的努力下,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等六項主張,成為由國內戰(zhàn)爭走向抗日民族戰(zhàn)爭的轉折點。</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p> <p class="ql-block">當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時墻上的彈孔</p> <p class="ql-block">前往【兵諫亭】(以前稱為捉蔣亭)</p> <p class="ql-block">關于【兵諫亭】</p> <p class="ql-block">【兵諫亭】前</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變時蔣介石躲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西安鼓樓,位于古都西安市中心,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鼓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樓之一,是西安的標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西安鼓樓上</p> <p class="ql-block">鼓樓上正在演奏傳統(tǒng)的民樂。</p> <p class="ql-block">在鼓樓上看西安市容</p> <p class="ql-block">西安鐘樓 ,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廣濟街口,與鼓樓相對,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整體遷移于現(xiàn)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西安鐘樓上【景云鐘】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景云鐘】簡介</p> <p class="ql-block">小雁塔,位于唐長安城安仁坊(今陜西省西安市南郊)薦福寺內,又稱“薦福寺塔”,建于唐景龍年間,與大雁塔同為唐長安城保留的重要標志。</p><p class="ql-block">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層,現(xiàn)存13層,高43.4米,塔形秀麗,是唐代佛教建筑藝術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西安古城門【永寧門】</p> <p class="ql-block">登上西安古城墻</p> <p class="ql-block">大雁塔外的廣場上合影</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大雁塔</p> <p class="ql-block">【大唐不夜城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夜游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又見長安(逛美食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再見了西安!這座十三朝古都。它不愧是世界文化名城。既有眾多的古建筑,又有現(xiàn)代大都市的繁華,還有許多傳統(tǒng)的美食。有機會我們還會再來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