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Citywalk之呼市寺院

可樂

<p class="ql-block">  那天在呼和浩特市辦理完事情后,還剩下大半天的空閑時間,我們決定在有“一半城池一半廟”之稱的呼市進行一次Citywalk,去參觀位于呼市舊城區(qū)的清真大寺、大召寺等幾個寺院。</p><p class="ql-block"> 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呼市建筑年代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占地面積達一萬平方米。因它每天上午12點到下午3點不對外開放,因此我們決定先去參觀清真大寺,于上午10點來到了清真大寺,從一個巷口豎立著牌仿的小巷進入,首先看到的是拔地而起,秀出云外的望月樓。</p> 呈六邊形的望月樓高近四十米,高瘦的塔身頂部建有一座六角攢尖頂式涼亭,綺麗雅致,上面還頂著個彎月,特別醒目。 當然,更讓人眼前一亮的當屬禮拜大殿,它是全寺的主體建筑,一次可供五百余人做禮拜。大殿青磚綠門,顯得典雅清秀??缟先募壟_階,走到正門前的小型月臺,看到大殿迎東而立有三座拱門,拱門的上方浮刻閃閃發(fā)亮的金色阿拉伯文字,墻壁上飾有伊斯蘭特色的花草等紋飾。可惜大殿大門緊閉,未能入內參觀。 清真大寺內還有其它一些建筑,比如講堂、過廳、碑廊等,我們看了一會離開了。從原路走出來,才看到清真大寺的大門原來是在馬路邊,已被鐵欄桿圍繞保護著,但仍可看到大門整體建筑:宮殿式歇山頂,前有廊檐,中間為朱紅色正門,正門上懸“清真大寺”橫匾及“國泰”“民安”四字。 離清真大寺不遠就是寬巷子。成都有以休閑、飲食為主,聞名全國的寬窄巷子,而呼市也有寬巷子。它是一個以回族為主體的城市街區(qū),有濃郁的伊斯蘭文化氛圍,其實就是一條民族食品街,全市最著名的一些老字號和知名店鋪基本都集中于此,尤其以燒麥、羊雜碎、焙子等為代表的回族飲食深受人們的喜愛。 接下來要去看的是位于呼市舊城東南部的五塔寺,因相距有兩公里,我們坐車前往。五塔寺是一處藏傳佛教寺院,清雍正十年(1732年)被賜名為“慈燈寺”,因在寺院的最北面建有五座方形舍利塔,又名“五塔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內蒙古唯一一座壇城寺院,對研究藏傳佛教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遺憾的是當我們趕到那里時,才知寺院閉院,不對外開放,我們自然無緣入內參觀。根據它的平面布置圖,我們沿著高高的紅色圍墻,從南門繞到北門,即從正門繞到后門,隔著馬路終于看到了那五座金剛座舍利塔。 當然,最底下的塔基因圍墻阻礙而看不到,僅看到金剛座和塔頂兩部分,但所見已讓人驚嘆:只見青磚砌筑的金剛座和塔頂線條硬朗,棱角分明,上面密密麻麻布滿浮雕佛像,壯觀恢宏,充滿了強烈的宗教色彩和氣氛,在淡淡的秋陽下,在黃葉的映襯下,莊重肅穆的塔體又顯得和諧和安寧。 據資料介紹,五塔寺中最有價值的當屬緊靠北墻的蒙文天文圖石刻,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用蒙古文標注的一幅天文圖,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不過,對這些我們這次就無法欣賞了。 外觀完五塔寺,準備步行前往相距約900米遠的席力圖召。途中見到一個餐館,剛開始以為是一個來自廣東的順德餐館,細瞧才看清是一個叫“德順源”的餐館。這時已經是上午11點左右了,正好坐下來吃點小吃。雖然在店里等待的時間有點長,但現做的手工羊肉燒麥很是超贊,剛出籠的燒麥形狀如同石榴,皮薄如蟬翼,韌而不破,晶瑩剔透,味道鮮美。店里的蒙古老酸奶也酸甜適中,非常可口。吃完休息一會后,繼續(xù)前行,在席力圖召旁邊又見到一個規(guī)模更大的德順源餐飯,原來它是個連鎖經營的餐館。 席力圖召,又叫延壽寺,始建于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屬于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廟,是中國北方著名的佛剎之一,清代乾隆皇帝曾親臨該召并賜名“延壽寺”。席力圖意為“法座”,席力圖召在歷史上曾是達賴三世和達賴四世的“法座”之地,同時也是該召迄今轉十一代活佛的“坐床”之處。 席力圖召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寺廟建筑宏偉,風格獨特,主要有牌樓、山門、鐘樓、鼓樓、過殿、經堂、佛殿、碑亭、廂房等主體建筑,以及古佛殿、佛爺府、塔院等院落建筑。其中大經堂、長壽塔、古佛殿給我們印象較為深刻。 大經堂是該召最精美的殿堂,建筑風格為漢藏合璧式,經堂外觀絢麗奪目,精美的彩繪圖案、艷麗的琉璃磚瓦,加上殿頂的鎏金飾物,使整個經堂顯得富麗堂皇,瑰麗無比。 長壽塔又稱“白塔”,聳立在寺院中間一側。它建于清乾隆年間,佛塔高15米,用漢白玉壘砌而成,塔身遍布雕刻,有梵文經字、珍寶、瑞獸、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多彩。塔頂置有鎏金傘蓋,日、月二輪和蓋云紋耳飾更是精美絕倫。整個佛塔既有玲瓏秀麗的感覺,又不失雄渾莊嚴的氣魄。見塔要敬畏,虔誠繞佛塔,我們同好些游客一起在塔基上轉塔祈福。 古佛殿位于寺院中軸線的另一側,大經堂的側前方。同樣有艷麗的琉璃磚瓦和鎏金飾物,可惜的是可能因保護不到位,殿頂滲水,里面墻壁上精美的彩繪已顯潮濕,好些彩繪已被損壞,亟需采取措施加以保護。 參觀完席力圖召,再步行去大召寺,兩者間隔著一條大南街,相距也就300米。<br>  大召寺,蒙語稱為“伊克召”,漢語譯為“大廟”,建成于1580年,是呼市最早興建的藏傳佛教寺院(喇嘛教),明代稱“弘慈寺”,1640年,清太宗皇太極擴建了大召寺,并改名為“無量寺”。 大召寺菩提過殿門前高高豎立著兩根用于曬佛的高柱,地面上畫有白線,還有一個大大的白圈,這是跳查瑪舞的站位圈。大召寺經常要舉行查瑪舞、送巴令、曬佛等宗教活動,大召寺是如今呼市少有的還保留著完整宗教活動的寺院。 大召寺內有三絕,即銀佛、壁畫和龍雕,均保存在大雄寶殿里,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銀佛是指用三萬兩純銀打造的,國內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釋迦牟尼坐像。龍雕是指高達十米的二龍戲珠雕塑,它纏繞在佛堂里的兩根通天柱上,工藝精細,栩栩如生。壁畫,主要繪制于明代,布滿大殿內墻壁面,色彩依然鮮艷。這三件寶物清湛的技藝,使得文物歷經了歲月的流逝之后,依然煥發(fā)著活力。只是里面不允許拍照,若想見識,只能移步前往。 于2007年恢復落成的玉佛殿殿內供奉有玉制釋迦牟尼造像,是由二十多噸整塊緬甸玉雕刻而成,高4.4米。此尊玉佛造型面相豐滿,形態(tài)安詳,身著袒右肩式袈裟,袈裟之上鑲嵌有四萬八千顆寶石,在燈光照射下光彩奪目,形象生動,看了讓人嘆為觀止。 大召寺雖然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但布局卻主要用的是漢地的伽藍七堂形式,在主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大雄寶殿、九間樓,兩樓有鐘樓、鼓樓、東西配殿等。再看單體建筑,這里有抬梁式結構、大屋頂這樣的漢地官式建筑風格,也有邊瑪墻、方愣柱為代表的藏式建筑風格,在柱子梁架上也有描金的藏文六字真言,建筑內部回廊也有轉經筒,念經的坐床、供臺等這些藏式風格鮮明的布置,這顯示出大召寺建筑的漢藏結合風格。我們也看到,來這座寺院的游人也相對較多,較為熱鬧。 在大召寺門口的廣場上,有一座阿拉坦汗雕像。?阿拉坦汗是蒙古族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孫,?他通過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統(tǒng)一了蒙古各部落。阿拉坦汗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軍事領袖,還在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皈依佛教,并推動了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qū)的傳播。阿拉坦汗還與明朝保持友好關系,被明朝封為“順義王”。他的開放政策和文化交流促進了蒙古與中原地區(qū)的互市和友誼。? 在這個廣場的邊上,還有建于明萬歷七年(1579年)的大召釋迦八塔,屬于大召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佛一生中的八德而建造的。這八座寶塔均為白色,造型優(yōu)美。每座塔由底座、塔瓶、塔頸、塔叉、塔頂五部分組成,分別代表了地、水、火、風、空五個方面,反映了藏傳佛教的特點。在國內,只有青海塔爾寺和呼和浩特大召寺有釋迦八塔,它是呼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如今成為游客們打卡拍照的圣地。我們看到有不少穿著民族服飾的人在這里留影拍照。 因時間關系,我們沒有走到與廣場相連接的塞上老街去逛了,而是繼續(xù)寺院之行,坐出租車去參觀觀音寺和寶爾汗佛塔。<br>  觀音寺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并于清道光年間重建,是呼市規(guī)模最大、保存完整的一座漢傳佛教寺院。去到時,發(fā)現寺院里面在搞建造,僅留少部分可以參觀,里面的游人很少,顯得很安靜。我們在圓通寶殿看到的千手千眼觀音像高度為21.3米,令人震撼,這是我看到過的最高大的室內觀音像。這座觀音像造型和材質也極具特色,全身呈金黃色,由金粉和金箔貼刷而成,顯得莊嚴而神圣。 站在觀音寺內的一處臺基上,透過寺內建筑可以看到遠處聳立的寶兒汗佛塔。我們在觀音寺呆了一會就走出來了,接著去參觀寶兒汗佛塔。 寶爾汗佛塔與觀音寺隔路相望,相距僅300米左右,坐落于呼市玉泉公園內。這座佛塔由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的龍多活佛親自主持選址、設計、裝藏和開光,他將多年珍藏的稀世圣物釋迦牟尼佛舍利和十大阿羅漢的舍利,以及珍貴經書、佛像等贈予了寶爾汗佛塔。該塔于2006年開工建設,2008年2月14日寶爾汗佛塔建成并舉行了開光儀式。 遠望不覺得塔有多宏偉,走近了,才知人的渺小,塔的高大。這座塔基占地6561平方米,高81.6米的佛塔堪稱世界第一佛塔。該塔主要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呈圓形,塔剎細長高聳,與塔身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整體以白色為主,塔剎呈金黃色,其它圖案、雕刻裝飾為褚紅色,看起來莊重而和諧。 塔剎下面的四個方向各畫有一對大眼睛,代表佛的雙眼時刻在注視著世上的萬物。這種獨特的設計不僅體現了佛教的文化內涵,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很多的市民或游客在轉繞佛塔,體驗佛教文化的魅力,體驗轉塔的功德。我們當然也不例外,一邊轉塔,一邊觀賞。<br> 參觀完寶兒汗佛塔后,已近下午三點半,我們也就結束了此次呼市寺院的Citywalk。<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寫于2024年11月15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