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網(wǎng)絡<div>文:莊生迷蝶</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來,一則某教師讓學生戴小蜜蜂的視頻播放量很高,結(jié)局卻是在網(wǎng)友的質(zhì)疑聲中,老師下架了視頻,并且據(jù)校方說,該老師已經(jīng)離職。對此,爭論仍舊此起彼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眾多的評論中,我看到了一條“新一代教師守則”:“不扶爛泥,不燙死豬,不渡無志,不彈牛琴,不補破罐,不翻咸魚,不雕朽木!放下助人情結(jié),尊重他人命運!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牛馬成為牛馬!園丁只負責修剪枝芽,無法改變品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本來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現(xiàn)在成了“某些人”用以攻擊和獲利的對象,好像教育成為了個別人眼中希望的教育。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國民的受教育水平越來越高,但是否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懂教育?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對教育隨便指手畫腳?很多人知道不應該這樣,但很多人的做法卻是在縱容他人這樣做,甚至推波助瀾。因為“某些人”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至于“新一代教育守則”,雖然我很不贊成這種做法,但在輿論的裹挾下,又有幾個老師敢堅守自己的教育的本心?每個人都有家庭,老師也不例外,沒有多少老師愿意冒著失去工作的風險管教學生、堅守初心。他們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導致敢說敢管的這個群體越來越小,人越來越少,終于成了“某些人”眼中的教育。然而,又有誰會去在乎這樣做的后果?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某些人”的子女成了其中的一員,他們才會重新審視自己當時的所作所為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