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來沒有一座城,像云南建水一樣,它真的太老了,一座屬于過去的千年古城。古井、古巷道、古橋、古建筑,還有舊時的火車和車站,舊時的煙火氣。目之所及,不是高樓大廈,而是飛檐斗拱、樓臺亭閣、古建廟宇。街上不是匆忙趕路的人,而是做豆腐的、做米線的、編織筐的、做紫陶的……在這里,時間被放慢了好幾倍。真是時光緩綬,歲月凝香。</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來到建水,我大概永遠不會知道在這座滇南小城,至今還運行著一列浪漫復(fù)古的小火車。</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一座低調(diào)卻魅力非凡的小城。它的歷史可追溯到 1200 多年前,歷經(jīng)歲月洗禮,沉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蘊。</p> <p class="ql-block">一定要來建水感受一下小城的慢節(jié)奏,沒有高樓大廈的擁擠感,走在路上也不再是匆忙的腳步,穿街走巷到處都是歷史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園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一磚一瓦都散發(fā)著昔日的繁華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建水學政考棚創(chuàng)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于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重建,在古代是本地科舉考試的場所,是讀書人實現(xiàn)“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夢想的出發(fā)地。建水學政考棚的維護很不錯,設(shè)置的幾個展覽也還原出了當年考試的情形,以及科舉考試的一些歷史資料。</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臨安古城,青石鋪就的街道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斑駁的城墻見證了歷史的滄桑變遷。</p> <p class="ql-block">臨安府署的大堂,又叫忠愛堂,是重大典禮、儀式或知府復(fù)審州縣民事、刑事案件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德舊居陳列室</p><p class="ql-block">是朱德委員長青年時代在云南從事民主革命活動的又一處寓所。</p> <p class="ql-block">我們沉醉在建水文廟的宏偉與莊嚴中! 這座始建于元朝的圣殿,不僅規(guī)模宏大,更是儒家文化的璀璨明珠。走在這里,仿佛能聽到古代學子的朗朗讀書聲,感受到那份對知識的渴望與敬仰。</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古城西門西正街旁,井欄由六塊石板鑲嵌而成,井口直徑三米有余,井水冬暖夏涼,甘甜潤口,數(shù)百年來滋養(yǎng)孕育著這座古城。建水豆腐也是取用大板井井水制作而成,“建水西門豆腐”因此聲名遠揚。</p> <p class="ql-block">建水雙龍橋」也被稱為“十七孔橋”,橫跨瀘江與塌沖河的交匯處。這座橋是一座三閣十七孔的大石拱橋,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后在清代乾隆年間和道光年間進行了擴建和修復(fù),形成了現(xiàn)在的十七孔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雙龍橋的建筑風格非常獨特,采用典型的廊橋風格,橋上有三座橋廊,中間一座較大,兩邊稍小,整體設(shè)計氣勢恢宏,層次分明。橋身由巨大的石塊拼接而成,寬度約為3至5米,總長度達到148米。</p> <p class="ql-block">建水鄉(xiāng)會橋,重建于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是一座三孔石拱橋,由青石拱券砌置,橋面高7米,橋身長32米,寬7米,加上兩端引橋,全長102米。</p><p class="ql-block">鄉(xiāng)會橋為典型的磚木石結(jié)構(gòu)樓閣式風雨橋,東西向跨于瀘江河上,整座橋呈“L”形。橋上是樓閣,上層建有三屋,中間為文星閣,下層為人馬的通道。</p><p class="ql-block">“鄉(xiāng)會橋”因科舉鄉(xiāng)試、會試而得名,周圍的院落質(zhì)樸卻仍存古韻,夕陽西下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情景就會躍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鄉(xiāng)會橋車站,是一座有著近一百年歷史的建筑,也是個碧石鐵路乃至滇越鐵路上唯一一座中西合璧的車站,既復(fù)古又文藝。</p> <p class="ql-block">石屏的生活節(jié)奏很慢很慢,街道也很安靜,即使整個云南都處于旅游旺季,在這里卻看不到什么游客,也有可能因為這里松弛的氛圍,大家很輕松就融入了這個安逸親切的小城。</p> <p class="ql-block">異龍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也是石屏最標志性的風景名片。在這35平方公里湖水中,有著天然形成的“三島九曲七十二彎”,碧波蕩漾,綠樹成蔭。</p> <p class="ql-block">鄭營村這座古村落不僅歷史悠久,還因保留完整的古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而聞名。這里的建筑被稱為“我國明清名居建筑的博物館”,村中的陳氏宗祠和鄭氏宗祠是必看景點,連我這個建筑小白都為其精湛的木雕技藝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最讓我沉醉和深陷的,還是古城里的玉屏書院的古建筑。玉屏書院是清代石屏古城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書院,由朱雘在1851年捐資所建,至今已有170余年歷史,其建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內(nèi),曾作為不同的學校來辦學,直至今天作為石屏縣博物館,依然在發(fā)揮著它的社會功效。</p> <p class="ql-block">旅行是一次自我放空的機會,遠離一切束縛,釋放內(nèi)心的自由與灑脫。</p> <p class="ql-block">旅行是生活中最美好的調(diào)味劑,它讓我們品嘗到不同文化的滋味,感受到異域風情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旅行不僅是逃離日常的出口,更是心靈的歸宿,每一次出發(fā)都是為了更好的歸來。時光緩緩,歲月凝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