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記得還是在年少時,確切的說,應(yīng)該是在中學(xué)時期,在學(xué)了古文《愛蓮說》后,對蓮花有了愛好,有了理解和欣賞,再后來,閱讀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對蓮花的清艷和高潔有了更深的解讀。</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道是從哪年開始,無論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陽春之時,還是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夏之際,總是愛找到一塘荷花,靜坐在池塘邊觀賞。</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次深秋之際,獨(dú)自漫步在荷塘邊,看到鋪陳在視野里的那有枯有綠的殘荷,不由自主的產(chǎn)生出一種情愫。</p><p class="ql-block"> 看到那些曾經(jīng)亭亭玉立的荷葉,而今變得異乎枯萎,東倒西歪,橫七豎八的垂落在水面上,顯得有幾分殘缺。</p><p class="ql-block"> 忽然,在那些或折或倒的殘荷神韻里,我感覺到那曾經(jīng)“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的殘荷依然在揮灑著靈魂里的質(zhì)潔,愈發(fā)顯現(xiàn)出一種蒼涼壯觀的美。</p><p class="ql-block"> 殘荷這種清美的傲骨,這種不折的氣韻,盡管岑寂無聲,盡管冷峻安詳,與夏日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嬌艷相比,卻是源自靈魂間發(fā)出的一種尊嚴(yán),一種精致,一種優(yōu)雅,一種風(fēng)骨。讓人在盛開與衰敗之間,在繁榮與落寞之中,看到了生命在不同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別樣風(fēng)韻。</p><p class="ql-block"> (本文大部分精美文句引自于朱自清的散文《 殘荷·余韻 》和《美篇》中的網(wǎng)文,不為剽竊,只求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p> <p class="ql-block">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朱自清的散文《殘荷·余韻》</p><p class="ql-block"> 我獨(dú)自在湖邊行走,我的影子也倒映在陽光下的湖面上。</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并沒有體會到“留得殘荷聽雨聲”的凄涼與冷清,相反,我看見了一種生命的悲壯與凄美。</p><p class="ql-block"> 或許是秋天里的陽光給了殘荷最后一抹悲壯的美麗,或許是沒有蕭瑟的秋風(fēng),于是也沒有了哀婉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在盛開與衰敗之間,在繁榮與落寞之中,我看見了生命在不同時間,不同形態(tài)展現(xiàn)出的一種別樣的風(fēng)韻。</p><p class="ql-block"> 陽光下的殘荷,并不凄婉,枯萎的葉片在陽光里堅(jiān)守著重生與希望,固執(zhí)的像是一個布滿滄桑的老人,榕樹下守望著年輕的愛情,殘缺中有了一種生命最燦爛的憂郁之美。</p><p class="ql-block"> 荷,用一生聚集起來的信念穿越著生命的湖水,在守望中演繹著不死的傳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