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好,爽氣動幽情。紅蓼白蘋江岸闊,淡煙疏柳月華清,西風落葉輕”,詩人筆下的江南,不僅是一年春好處,它的秋色也輕柔溫婉,沉靜淡然。在這怡人的秋色里,揚州八怪書畫院成中平工作室的師生一行17人來到了美麗的太湖之濱——江蘇宜興,參加畫家行環(huán)太湖寫生活動。這次寫生以太湖為中心,足跡遍及宜興窯湖小鎮(zhèn)、蘇州甪直古鎮(zhèn)、無錫黿頭渚公園、宜興陽羨溪山以及玉女潭公園。7天的寫生,師生們通過細致觀察和深刻感悟,用飽蘸深情的筆墨勾勒出130多幅具有江南特色的精美圖片,其中有近20幅作品參加了“全國百名畫家環(huán)太湖寫生暨年度作品聯(lián)展”<div><br></div> <div><br></div> <br>寫生不是對所見場景的簡單拷貝,而是融進了繪畫者情緒的一種對現(xiàn)實情境的主觀再現(xiàn)。每一個景物的取舍、每一筆濃淡干濕的變化都是在情感支配下的有意為之,所以每幅畫面的呈現(xiàn)都是畫家的一次心靈獨白。從這次寫生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作者對江南山水的細膩情感和故事 <div><div> 部分參展作品欣賞</div><div>江南的景色總離不開小橋、流水、烏篷船,飛檐翹角的亭臺水榭和白墻灰瓦的尋常民居,它們是構(gòu)成江南美景的主要要素,是畫家和繪畫愛好者筆下的水墨主角。</div><div>成中平老師參展作品</div></div><div>畫面中兩座形態(tài)各異的老石橋緊相毗連,橋的身影靜靜地倒映河中,不遠處的白墻灰瓦被綠樹環(huán)抱,筆墨濃淡處透視出光影的變幻,整個畫面寧靜祥和,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海桑田</div> 黿頭渚是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畫面上,湖岸邊嶙峋怪石靜臥其間,湖面上一葉扁舟正在揚帆啟航,一動一靜相得益彰,淡淡的遠山烘托出深遠意境,巨石上的涼亭閱盡世間滄桑 學員參展作品<div>蔣有娟<div>這幅黿頭渚的風景中多了沙鷗的身影,帆船安靜的停留在湖面,似乎害怕驚擾了鳥兒,一幅和諧共生的太平景象</div></div> 陶平<div>古老的石橋是過往歲月的見證,橋上的窈窕女子恰合青春的代言,又一美好而浪漫的故事正在鋪陳</div> 曹文俊<div>青山不語仍自在,微水無痕亦從容。歲月在時光機中靜靜穿梭,從容不迫<br><div><br></div></div> 徐慶<div>江南的石板橋匯通了東西南北,連接著古往今來,橋上的人來了走了,橋下的水停了流了,石板橋的風情別樣自在</div> 高原<div>蔥蘢的綠樹、靜穆的石橋、悠悠的流水,如此恬淡的美景,直教人欲倚橋上望晴空<br><div><br></div></div> 薛高耀<div>見證過盛世繁花,親歷過歲月苦難,老石橋橫臥在歲月的河流上,絮絮地述說前世今生的傳奇</div> 沈霞<div>小橋、流水、人家,烏篷船靠在青石板的岸邊,沿河民宅商鋪燈籠亮起來的時候,一天中最溫馨的時光便閃亮登場了</div> 周紅<div>古老石橋延伸至綠蔭長廊,白墻灰瓦的民居臨水而建,黑白灰三色使的整個畫面和諧安寧、唯美動人</div> 柴強<div>青山隱隱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未凋。想象中,仲秋時節(jié),漫步水橋,感受水波蕩漾的韻律,悠然自得,猶如置身世外桃源</div> 顧麗萍<div>湖中煙波浩渺,湖邊綠樹環(huán)抱,湖光山色宛若仙境</div> 高存娣<div>回眸青石橋、漫步石板間、枕水聽波聲,世間愜意事——惟此,無他</div> 湯萍<div>“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臨水而居的你,豈不是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div> 栢友山<div>蒼松掩映間,成群沙鷗云中飛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水墨江南夢里千回</div> 金濤<div>江南水鄉(xiāng),輕描淡寫的水墨畫,每一筆都是詩意</div> 開寶貴<div>輕舟曳過,水波蕩漾,墨色山水間訴說著千年的歷史,水墨江南每一幅都是故事</div> 部分未展作品欣賞<div>仔細欣賞,用心體會,每一幅畫面都是故事<br><div>成中平老師范作</div></div> 學員作品<div>蔣有娟</div> 陶平 曹文俊 徐慶 高原 薛高耀 沈霞 周紅 柴強 顧麗萍 高存娣 湯萍 栢友山 金濤 開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