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西行漫記·第六天</p><p class="ql-block">文/大漠</p><p class="ql-block">今天回家,要開車700公里,又要打卡“秦直道”博物館,和成語“涇渭分明”的誕生地,所以天剛亮,我們就出發(fā)了。</p><p class="ql-block">離開隆德縣,就進入了涇源縣。顧名思義,這里是涇河的發(fā)源地。我們穿過了崆峒山,卻無暇去看崆峒派的圣地,而是沿著涇河谷地,一路向東!中午時分,來到了陜西銅川照金附近的秦直道博物館。有個人在收停車費,還兼賣票。經(jīng)過討價還價,我們最終以每人20元成交,學生免票。</p><p class="ql-block">秦直道博物館很小,就一間,如大雄寶殿一樣。我們在里面很快就環(huán)繞了一周,看了展示的圖片和文字資料,還有一個電子屏,在循環(huán)播放,講述著秦直道的故事。秦直道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車同軌,書同文,統(tǒng)一度量衡的產(chǎn)物。也是秦國為了鞏固國防,建立軍隊快速反應(yīng)機制的歷史見證。</p><p class="ql-block">“秦直道”遺址,就在博物館旁邊,黃土高原的一段溝壑里,就是一段廢棄的公路,路上長滿了地衣和雜草。我們左看右看,也研究不出什么歷史,就把注意力轉(zhuǎn)移到了里面的秋千,梅花樁,獨木橋,旋轉(zhuǎn)蹺蹺板等一些設(shè)施上。大家把歷史考古現(xiàn)場變成了成兒童樂園,就不分男女老幼,一起上陣,玩的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出發(fā)的時候,女生們又開始——路邊購,蘋果,核桃,大包小包的買。我不感興趣,但作為司機兼導(dǎo)游,路上自然不缺吃的。</p><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左右,我們來到了位于西安市高陵區(qū)的,“涇渭分明”觀景臺。這里真真切切的能看到一股渾濁的黃泥湯,流入另一條相對清澈的河流。根據(jù)水量的大小,可以判斷大河為渭河,小河為涇河。涇河水渾濁不堪,大家討論的結(jié)果是,因為涇河流經(jīng)黃土高坡,才特別渾濁。但是問百度,卻發(fā)現(xiàn)乾坤倒轉(zhuǎn)了,說現(xiàn)在是涇河清,渭河黃!可是,看看眼前,明明就是相反的。</p><p class="ql-block">一個安全員過來巡視,我立即求助他。他指著涇河上游說——看,挖掘機在挖河道!原來如此……</p><p class="ql-block">這里是涇渭分明成語的誕生地,附近還有焚書坑儒,鴻門宴成語的遺址公園,但我們已經(jīng)不想去了,出來了六天,歸心似箭!</p><p class="ql-block">連霍高速的車流量很大,我們?nèi)v車混入車流,就走散了。回到新安,天已經(jīng)黑了。我們在高速路口分手,卻忘了拍一張大合影,這是我的失誤。開車久了,就會大腦麻木,反應(yīng)遲鈍。</p><p class="ql-block">國慶節(jié)的騰格里沙漠之行,歷時六天五夜,行程3000公里,跨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內(nèi)蒙,四省二區(qū),人均花費一千。不管其他人感受如何,我對我做的計劃和執(zhí)行情況,很滿意,可以打90分。</p><p class="ql-block">黎明腳步藝文跑團</p><p class="ql-block">2024.1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