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去西藏最終極的目的地就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偉大美麗的阿里。</p> <p class="ql-block">突吉拉山口海拔4920米,翻過山口穿過仲巴縣,然后就奔阿里了。</p> <p class="ql-block">進入阿里。阿里地區(qū)平均海拔4500米,有“千山之宗,萬山之祖”之稱,有“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qū)”之稱。</p> <p class="ql-block">岡仁波齊(藏語:??????????????),被意為“雪山寶貝”,海拔6656米,雪峰四壁對稱,形如金字塔。岡仁波齊被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藏傳佛教、耆那教、印度教一致認(rèn)定為世界中心,是眾神聚會的香巴拉,素有“阿里之巔”的譽稱,也是世界公認(rèn)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看見岡仁波齊時心情很平靜,但很稀罕,于是在各個不同地方不同角度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同為佛教、苯教、印度教、耆那教所崇拜,不同宗教對瑪旁雍措都有不同的描述,且賦予不同的功能。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錯為內(nèi)陸淡水湖。</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在湖邊一直待到日落,滿天粉色的暮靄把整個世界都給浪漫了。</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湖邊的這個吉吾寺有點像羊湖的日托寺。</p> <p class="ql-block">在寺廟這里看湖很好,比觀景臺好太多了,還省錢。</p> <p class="ql-block">前往札達,一路都是土山土路土林,極致的孤獨和荒涼。</p> <p class="ql-block">路過這里看見黃土中滲出這種奇怪的東西,不知道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札達一帶很久之前曾經(jīng)是一片汪洋,后來土林山漸漸從海里冒了出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遞減,露出水面的山巖經(jīng)風(fēng)雨長期侵蝕雕琢出了這副景象。</p> <p class="ql-block">層林盡染似的土林。</p> <p class="ql-block">金山般的土林。</p> <p class="ql-block">陡峭挺拔,雄偉多姿,這是造物主用刻刀一筆筆雕鑿出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札達土林低低匍匐在蒼穹之下,又高高矗立于大地之上,整個札達無處不在,鬼斧神工,風(fēng)雨侵蝕,形態(tài)各異,任君想象。</p><p class="ql-block">霞義溝:</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國遺址在阿里札達縣札布讓村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占地約18萬平方米,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整個遺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處、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外圍建有城墻,四角設(shè)有碉樓。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可是現(xiàn)在目之所及,都是殘垣斷壁,只有寺廟修葺一新。</p> <p class="ql-block">從古格王朝遺址返回縣城,一路上都能看見被遺棄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前往文布南村。公元5世紀(jì)以前,在青藏高原曾經(jīng)存在一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高度文明的古象雄王國。古象雄的王宮就座落于當(dāng)惹雍措旁邊的文布南村附近。</p> <p class="ql-block">文布南村歷史悠久,還在于它是西藏高原神秘的古老宗教——雍仲苯教的發(fā)詳?shù)兀瑲v史上,這里曾是一個古老的原始宗教部落。</p> <p class="ql-block">直至今天,這個與世隔絕的圣湖湖畔的小山村,全村一百來戶村民,清一色都是苯教信徒。</p> <p class="ql-block">象雄王國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jīng)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本教就形成于此時。公元8世紀(jì)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dāng)惹雍錯并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shù)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象雄產(chǎn)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發(fā)源地,對后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惹雍措,是西藏面積第四大湖,中國第二深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笨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p> <p class="ql-block">離開札達,離開土林,兩天的路上都像馳騁在平原的感覺,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驚訝和心靈感觸,這就是高原,青藏高原。原以為阿里高海拔地勢,崇山峻嶺,原來?卻是一馬平川的,一眼望去儼然一片草地,又似一片收割后的莊稼地,恍然間懷疑身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高原,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神山、圣湖、冰川,一措再措,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視覺盛宴和心靈震撼!</p> <p class="ql-block">此程收尾一站納木錯,天氣陰沉,昨晚下了一場雪。</p> <p class="ql-block">遠遠的看見納木錯三生石。納木錯三生石是納木錯北岸一處象征愛情堅貞與美好愿望的自然奇觀,由三根石柱并列而成,寓意三生三世情緣。</p> <p class="ql-block">納木錯的雪景是稀罕的,圣象天門有了另外一番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盡管天氣不好,湖水也沒遜色多少啊。哈哈!</p> <p class="ql-block">雖然喘著粗氣爬棧道,心里是樂開了花。這一路都有老天眷顧啊,最后送一景——雪中納木錯。</p> <p class="ql-block">天空逐漸晴朗。</p> <p class="ql-block">離開納木錯時天空飄起了雪粉。</p> <p class="ql-block">西藏三大圣湖:</p><p class="ql-block">納木錯,西藏第二大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p><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位于西藏山南地區(qū),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p><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是我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位于阿里地區(qū),湖面海拔4588米。</p> <p class="ql-block">“措”在藏語中是湖的意思,而“雍”是綠松石的意思,因此“雍措”即為碧玉似的湖。在西藏成千上萬個湖泊中,能稱為“雍措”的湖泊只有六個,分別是:瑪旁雍措?,當(dāng)惹雍措?,沖巴雍措?,羊卓雍措?,普莫雍措?,拿日雍措?。這次去了5個,拿日雍措沒去。</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錯位于拉薩以西970公里,尼泊爾和印度邊界附近,普蘭縣境內(nèi)。湖面海拔4572米。</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惹雍措,是西藏面積第四大湖,中國第二深的湖,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湖面海拔4528米。</p> <p class="ql-block">沖巴雍措,被譽為“天使的眼淚”,位于日喀則市的康馬縣,喜馬拉雅山北坡,處于中國不丹邊境,湖面海拔4540米,屬高原淡水湖。它是六個雍措中最小的一個,只有12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藏語意為“碧玉湖”,位于西藏山南貢嘎縣和浪卡子縣,307省道羊湖景區(qū)旁,羊卓雍措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封閉性內(nèi)陸湖泊,湖面海拔4441米。</p> <p class="ql-block">普莫雍措,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被譽為“中國的貝加爾湖”,湖面海拔5010米,被連綿的雪山所圍繞,巍峨的庫拉崗日神山就在湖旁。湖水湛藍清透,湖中小島猶如巨龜,靜靜地守護著這位“少女”。</p> <p class="ql-block">回到拉薩。從酒店餐廳的窗口看見了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上次住的酒店頂層拍的布達拉宮。</p> <p class="ql-block">阿里地區(qū)是西藏自治區(qū)的一個偉大美麗的地區(qū),擁有獨特的地貌、多樣的高原生態(tài)和神秘的人文景觀。</p><p class="ql-block">西藏阿里之行圓滿,完成了自己對自己的挑戰(zhàn)。</p> <p class="ql-block">最后說一下高反的問題,其實除了阿里,有的地方海拔也很高,心慌、喘氣是正常的,只要心平氣和、動作緩慢就好了,別急!別急!而且年齡大的人更容易適應(yīng),不要害怕。</p> <p class="ql-block">朋友們請回看(一)無阿里 不西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