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一代海壇英杰高誠學

嵐源文化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原名高名文,平潭縣蘇澳鎮(zhèn)土庫村人,1897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三日生。民國時期的知名愛國進步人士、民主革命者、社會改革家。曾入福州英華中學、福州道學院、福建法政專門學校、北平燕京大學就讀。在燕京大學就讀期間,參加共產(chǎn)黨人領(lǐng)導(dǎo)的愛國學生民主革命活動。1927年,他抱著喚起民眾反帝反封建的信念,返回故鄉(xiāng)就任平潭縣民運特派員,開辦農(nóng)民夜校,學文化,學科技,抵制日貨,組織民團,推廣約克良種豬,實行農(nóng)村改革,禁留辮,禁纏足,禁吸毒,禁賭博,深得當?shù)厝罕姄碜o。但因刺殺縣督學陳學梅而逃往上海,至1933年11月“福建事變”(簡稱“閩變”)時返榕,就任“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農(nóng)民運動委員會主任。</p> <p class="ql-block">  就任后,高誠學特地返回家鄉(xiāng)平潭招收一批青年學生、退伍軍人和進步人士,作為自己麾下的團隊骨干,參加革命政府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34年1月15日,“福建事變”失敗,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蔣光鼐等人出走赴香港避難。高誠學要求留下,繼續(xù)在福建沿海開展抗日反蔣活動,伺機東山再起。陳銘樞、蔡廷鍇欣然同意,委任高誠學為長福平三縣海上游擊隊長,并撥給精良短槍200支。張圣才(廈門雙十中學校長、“閩變”中堅)自告奮勇?lián)胃哒\學海上游擊隊的后勤保障工作。</p> <p class="ql-block">  于是,高誠學率領(lǐng)高飛、李超、林蔭、宋曦、陳常琳、陳常琦、陳常瑜、陳常瑞(陳作雄)、陳紹輝、莊森、薛自成、劉福星等十多位骨干,攜帶200支短槍,前往福清江陰島小麥嶼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收集福清平潭籍舊部200多人,公開成立“福平民眾武裝自救鋤奸團”,自任團長,開展海上反蔣抗日游擊斗爭。</p><p class="ql-block"> 小麥嶼,為島中之島,面積很小,僅有幾十戶漁民,但它地處福清灣和興化灣之間,是海上南北交通之要塞。嶼上巨巖矗然而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p> <p class="ql-block">  鋤奸團進駐小麥嶼后,堅持每天在島嶼上進行嚴格的軍事訓(xùn)練,時不時也在海面上剿除海盜。在高誠學的嚴格管教下,官兵們牢記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訓(xùn),繼承十九路軍愛國愛民傳統(tǒng),發(fā)揚“閩變”革命精神,斗志昂揚,紀律嚴明,不賭博、不酗酒、不嫖妓,與群眾和睦相處,秋毫無犯,深得民心。 </p><p class="ql-block"> 1934年11月,負責后勤保障的張圣才因參加進步活動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鋤奸團的給養(yǎng)斷了來源,連吃飯都成了問題。</p> <p class="ql-block">  正當高誠學為鋤奸團給養(yǎng)問題發(fā)愁之際,突然傳來一個情報,說:藏匿30萬銀元和部分黃金的“鷺江”號輪船近日將由涵江運往廈門。</p>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獲悉大喜,忙派高飛等3位精明骨干乘船潛入涵江,展開細密調(diào)查,確認“鷺江”號輪船有藏匿30萬銀元和部分黃金;確認這筆巨額金銀是日本奸細在福建各地收購的,準備偷運到日本國,為全面侵華戰(zhàn)爭服務(wù);確認該輪船將于兩天后的5月18日早晨6點從涵江碼頭起航赴廈門。</p> <p class="ql-block">  情況明,決心大。聽了高飛的調(diào)查匯報后,高誠學當機立斷,作出“智劫鷺江號日寇銀元”的決定,并召開骨干會議,商定智劫行動計劃。</p><p class="ql-block"> 在高誠學的嚴密組織和英明指揮下,“智劫鷺江號日寇銀元”之戰(zhàn)獲得圓滿成功。</p>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決定在30萬銀元中留10萬銀元作為鋤奸團給養(yǎng)經(jīng)費,其余20萬計劃秘密運送香港,交付給李濟深、陳銘樞、蔡廷鍇、蔣光鼐他們,作為抗日反蔣運動經(jīng)費。但因香港方面巡查太嚴沒法運成。后來這20萬銀元以“康慕松”化名存入日本人的臺灣銀行,本想通過臺灣銀行匯往香港,不料卻被日本人凍結(jié),一直存在那里。黃金分配給隊員骨干隨身保管,以備應(yīng)急使用。大米、黃豆、食油大部分都送給當?shù)刎毧嗳罕姟?lt;/p>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智劫“鷺江”號輪的新聞?wù)痼@中外,國民黨《中央日報》首先登載這個消息,接著上海、南京等地報紙也都紛紛以顯著版面轉(zhuǎn)載。一時間,此事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資。蔣介石獲悉大發(fā)雷霆,急電命令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立即派兵圍剿,務(wù)必緝捕匪首高誠學歸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家一門三英杰</p> <p class="ql-block">  陳儀不敢怠慢,趕忙派遣省水警總隊長李國典率領(lǐng)海鷹、海鶴、海鷗、海鳧、海鹍等5艘警艇,協(xié)同省保安團300多名士兵,圍剿小麥嶼,妄圖一舉殲滅高誠學隊伍。然而,訓(xùn)練有素的高誠學鋤奸團據(jù)險扼守,沉著應(yīng)戰(zhàn),個個奮勇,狠狠反擊,打得水警兵和保安團死傷過半,狼狽逃跑。</p> <p class="ql-block">  初戰(zhàn)潰敗,陳儀大為驚恐,幾天后又調(diào)遣兩個保安團、一個海軍陸戰(zhàn)隊和十多艘警艇,合計1000余兵力,浩浩蕩蕩前去圍剿小麥嶼。他們都以為這次圍剿志在必得,馬到成功,卻沒想到小麥嶼空無一人,撲個空,再次無功而回。</p><p class="ql-block"> 原來,早得陳儀今日將派千余兵力前來圍剿小麥嶼的情報,知道敵我力量懸殊,寡不敵眾,高誠學昨天就遣散部屬,每人發(fā)200銀元各自回家躲避,化整為零,等待時期成熟,東山再起。</p> <p class="ql-block">  遣散后,高誠學身邊只剩下高飛、李超、林蔭、宋曦等4位平潭籍親信。這4位親信崇拜高誠學的人格和才干,同他結(jié)為異姓兄弟,尊他為大哥,誓死相隨。</p> <p class="ql-block">  由于福清小麥嶼空無一人,為了緝捕高誠學及其同伙,福建省保安團海陸空三軍聯(lián)合封鎖高誠學的家鄉(xiāng)平潭島。海軍艦艇在海面上環(huán)島巡邏;空軍飛機在海島上空盤旋;陸軍士兵在各個鄉(xiāng)村作地毯式的搜索。這樣封鎖搜索的日子連續(xù)六、七、八3個月,依然無法擒拿高誠學及其戰(zhàn)友。省保安團沒有寸功,惱羞成怒,居然放火燒毀高誠學的土庫村中西合璧祖宅、高飛的看澳村四扇石頭厝、江樓村高氏宗祠和土庫村的另外8座民房,合計11座房屋化為灰燼。</p> <p class="ql-block">  那么,高誠學和他的戰(zhàn)友躲藏到哪里去呢?</p><p class="ql-block"> 高誠學在長福平三縣有深厚的群眾基礎(chǔ),許多人欽佩他繼承十九路軍愛國愛民和抗日反蔣的革命精神,同情他身陷通緝、東躲西藏的遭遇,都愿意冒著家破人亡的危險,掩護他和他的戰(zhàn)友。通緝剛開始的1935年5月,高誠學和他的肝膽兄弟,就躲藏在福清高山牛尾村鄭寶緒家里。</p> <p class="ql-block">  1935年6月,高誠學等5人,以每人2000銀元的酬金委托臺灣人蔡誠仁料理,前往臺灣基隆避難。但只在臺灣流連一個多月。在這一個多月時間里,高誠學等人在臺灣瀏覽了城市的市容市貌,領(lǐng)略了鄉(xiāng)村的田野風光,參觀了雄奇的阿里山、秀麗的日月潭和古樸的鄭成功王府等名勝古跡。</p> <p class="ql-block">  1935年8月,高誠學和高飛、李超、林蔭、宋曦等人,通過李超在日本經(jīng)商的學生,花錢買通日本臺灣總督府高級參謀土橋敬作擔保,到日本東京避難。順便在日本東京考察,學習日本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shù)和創(chuàng)辦綜合性農(nóng)場的經(jīng)驗。</p><p class="ql-block"> 此時的日本,經(jīng)過“明治維新”運動,國門開放,工業(yè)發(fā)達,農(nóng)業(yè)先進,教育普及,經(jīng)濟繁榮,社會安定,給高誠學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不過,只在日本一年,高誠學就被蔣介石‘邀請’回國了……</p> <p class="ql-block">  世事難料,風向突變。1936年6月,蔣介石獲悉高誠學是燕京大學出身的人才,是農(nóng)村改革的先鋒,并非草莽出身的海盜,一改原先“務(wù)必緝捕匪首高誠學歸案”的命令,親自撰寫“邀請高誠學先生回國任職”的手諭,交付戴笠辦理,并電告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p><p class="ql-block"> 陳儀見蔣介石對高誠學的態(tài)度突然180度轉(zhuǎn)變,雖感驚訝,但他不敢遲疑,忙命省政府諜報股長張超前往海外,千方百計說服高誠學接受邀請,回國任職。</p> <p class="ql-block">  流亡在日本的高誠學時時懷念故鄉(xiāng),早有歸來報効祖國和人民之心,見蔣介石不計前嫌,盛情邀請,便欣然接受,于1936年8月,他帶領(lǐng)高飛等四人一起回國。</p><p class="ql-block"> 陳儀賞識高誠學的德才,一回國,就委任他為省參議員,并準備委任他當尤溪縣長。但高誠學有官不當,卻自愿到福清、平潭筑堤圍海,建設(shè)地方。</p><p class="ql-block"> 高誠學在福清??趪T焯锝f畝,取得驕人成績,陳儀十分贊賞。1938年3月,福清海口圍海造田工程結(jié)束,高誠學接受陳儀的委派,出任福安縣長。</p> <p class="ql-block">  福安縣是福建省的一個重要大縣,古屬福寧府,今改為福安市,隸屬寧德市,總面積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總?cè)丝诹呷f多人。有歷史名茶坦洋工夫茶韻,還有瓜溪“活化石”刺桫欏,柏柱洋明清古民居,溪塔葡萄溝,仙岫畬族風情等形成“紅、茶、古、畬、廉”的傳統(tǒng)福安文化。</p><p class="ql-block"> 1938年3月,春暖花開,萬物復(fù)蘇。這一日,天空正下著蒙蒙細雨,高誠學攜年輕夫人楊堅,秘書鄭叔平、林孝賢及高飛等小麥嶼舊部,躊躇滿志地到福安縣走馬上任,開始了他最后5年為民造福的生涯。此時他有感而發(fā)曰:</p><p class="ql-block"> 出山欲做蒼生雨,</p><p class="ql-block"> 守土當為萬里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誠學出任福安縣長期間創(chuàng)辦的溪柄鎮(zhèn)蕩岐山莊</p>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在福安縣長任上,踐行他的“實業(yè)救國”理念,積極為福安人民謀福利,辦實事,做好事。他重視科學、教育、衛(wèi)生、體育、環(huán)境綠化建設(shè),積極推動農(nóng)村改革。為改變福安縣貧窮落后的面貌,他積極組織墾荒造田,植樹造林。于1940年春廣種桐樹、茶油樹五千多萬株,創(chuàng)造了當時全國種植桐樹記錄。他還通過多方籌資,招募民工,開墾荒地,在福安溪柄創(chuàng)辦現(xiàn)代化農(nóng)場,命名為“歸田農(nóng)場”(現(xiàn)為寧德市農(nóng)科所)。他成功推廣“波中豬”和繁殖推廣雜交良種豬,百姓稱其為“誠學豬”,后成為福建省十大良種豬之一。當時的《中央日報》以“歸田農(nóng)場冠全省”為題作了報道。他在白沙分場內(nèi)創(chuàng)辦“私立福安韓陽初級農(nóng)業(yè)學?!保ㄔ撔楝F(xiàn)寧德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前身)。他引進俄羅斯的來亨雞、英國的丹紅雞、安哥拉兔(長毛兔)等新品種為農(nóng)民家庭增加收入。他還組織創(chuàng)辦了制茶廠、福安茶業(yè)職業(yè)學校。他發(fā)動農(nóng)民修筑蓄水渠,發(fā)展種植各種果樹,引進三年桐、槐樹、漆樹、梧桐、銀樺等綠化樹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高誠學重視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人民健康,他創(chuàng)辦的衛(wèi)生院是現(xiàn)今閩東醫(yī)院的前身,現(xiàn)成為閩東的一流醫(yī)院。他還積極組織群眾體育活動,連續(xù)于1939年、1940年和1941年三次舉辦福安縣民眾體育運動會,他還舉辦閩東第一屆運動會,首開福安體育運動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  高誠學為福安人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汗馬功勞,福安人民無限愛戴他,懷念他。他們懷念“一心想著農(nóng)民,日夜為發(fā)展農(nóng)業(yè),增加農(nóng)民收入而忘我工作”的清廉縣長高誠學。至今一提起高誠學,當?shù)乩先司蜁肫甬斈辍案呖h長一雙草鞋兩條腿,一把鋤頭,一根扁擔,跟著我們一起干”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然而,天公不公。1943年11月29日凌晨,一代海壇英杰,一位愛國愛民的優(yōu)秀縣長,一個民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高誠學先生,未經(jīng)任何法律程序,被無辜錯殺于福安體育場。時年僅46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誠學夫人楊堅和愛女高瞻</p> <p class="ql-block">  特別聲明:本期推送的文章中所使用或引用的個別網(wǎng)絡(luò)下載的圖片和歷史資料,謹鄭重向各位圖片攝影者和文史作者表示誠摯的感謝。文章撰寫中如有不妥之處,也敬請大家見諒。歡迎大家發(fā)言、關(guān)注、收藏、轉(zhuǎn)發(fā)。歡迎鄉(xiāng)親鄉(xiāng)賢及“東嵐人”投稿,稿件內(nèi)容包括word文本+相關(guān)圖片視頻,或已編輯好的美文。聯(lián)系電話:19959370359。</p><p class="ql-block"> 作 者:馮秉瑞/文. 圖</p><p class="ql-block"> 編 輯:念 龍 林清怡</p><p class="ql-block"> 審 核:郭祖興 念孝明</p><p class="ql-block"> 監(jiān) 制:郭祖興 馮秉瑞 楊際嵐</p><p class="ql-block"> 【嵐源文化】《帶您讀平潭》第38期第3篇(共186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