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金七問</p><p class="ql-block">第一問:詢問事實,給孩子講述的機會</p><p class="ql-block">想要解決溝通問題,首先去解決兩個人的關系。</p><p class="ql-block">第二問:你當時有什么感受</p><p class="ql-block">共情,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理解的,通情才能達理。越說出孩子的深層感受,父母就越被理解和溝通。</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受了委屈,你是希望被理解,還是希望被堅強?共情與同情的區(qū)別,共情是被理解,同情是讓感受到自己是可憐的,弱小的,是需要保護的。三個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第三,問問孩子有什么想法,父母不要急于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保持一個原則:不評判,不要去評價孩子的對錯。</p><p class="ql-block">第四問,你有什么解決方案呢?</p><p class="ql-block">第一,注意不要急于給孩子解決方法,否則他會越來越依賴你。</p><p class="ql-block">要注意給出解決方法,而不是答案,更不要硬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處理。能力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講道理講出來的。不要怕孩子受苦,去過多控制孩子。</p><p class="ql-block">第二,無論解決方案多么爛,都不要去否定,而是要去尊重,去先肯定。</p><p class="ql-block">第五,問問這個方案操作之后有什么后果呢?</p><p class="ql-block">要培養(yǎng)孩子自我思考的意識,以及慎重思考的能力。要把自主權交給孩子。要讓選擇權交給孩子。允許孩子去試錯。這需要父母有很強的包容心。一個真正的智慧父母是不怕孩子犯錯,而是從犯錯中成長。為什么害怕孩子失敗哪?因為父母從小從失敗中獲得了打擊和羞辱,所以父母就害怕自己的孩子失敗,也會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去打擊和羞辱。一個害怕失敗的父母,也會培養(yǎng)出一個害怕失敗的孩子。孩子失敗了,要多鼓勵和肯定。</p><p class="ql-block">第六,問一問孩子該怎么選擇呢?</p><p class="ql-block">第七,問一問孩子需要什么支持?</p><p class="ql-block">父母需要擁有什么樣的能力?</p><p class="ql-block">第一,父母需要擁有穩(wěn)定的情緒,允許自已有負面的情緒,情緒是我們的朋友,而不是我們的敵人。</p><p class="ql-block">第二父母需要感受力和共情力。需要靜下來。??</p><p class="ql-block">第三,父母需要強大的內(nèi)心。?</p><p class="ql-block">第四,父母需要耐心,需要我們慢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