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好友相約,從上海乘綠皮列車抵盤錦開啟為期八天的賞秋之旅。遼東秋色宛如色彩斑斕的壯麗畫卷,多么迷人、多么令人難以忘懷。八天行程中先后到達:盤錦紅海灘、大連星海灣及蓮花山、大連黃金海岸、大連威尼斯小城、旅順口、丹東鴨綠江大橋、丹東上河口國門、本溪關(guān)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沈陽故宮等參觀游覽,感受遼東秋色的無限美妙!</p> 盤錦紅海灘 <p class="ql-block"> 盤錦紅海灘位于遼寧省盤錦市,是一處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景觀。 紅海灘以其廣袤而獨特的堿蓬草景觀而聞名于世。每年的秋季,堿蓬草逐漸變得火紅,形成了一片仿佛燃燒著的紅色海洋,與藍色的天空、綠色的蘆葦蕩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 盤錦紅海灘水稻公園位于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qū)內(nèi),是盤錦市第一個以稻田生態(tài)為主體的公園 。</p> 大連星海灣 <p class="ql-block"> 大連蓮花山觀景臺矗立在海岸之濱,海拔259.6米,是欣賞大連風光的第一制高點 。?從這里眺望東北可見大連港、大連灣、金州灣;俯視西南,星海灣風光盡收眼底,可看到星海廣場及周邊建筑、星海灣海水浴場等;放眼東南,付家莊海濱及跨海大橋歷歷在目;目視前方,海濱公路東西蜿蜒,海島散落大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大連星海灣跨海大橋是遼寧省大連市境內(nèi)連接甘井子區(qū)與西港區(qū)的跨海通道,于2011年10月動工興建,2015年10月30日通車運營 。線路全長6千米,主橋長820米,是遼寧省東部城市主干道路的組成部分 。</p> 大連黃金海岸 <p class="ql-block"> 大連黃金海岸,位于大連市金州區(qū)海濱中路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內(nèi) 。?綿延將近5公里,是東北地區(qū)最大的天然海水浴場,沙灘沙質(zhì)金黃、灘軟沙平,浴場水質(zhì)較好 。</p> 大連威尼斯小城 <p class="ql-block"> 大連威尼斯小城即海昌東方水城,位于大連市中山區(qū)東港商務(wù)區(qū) 。?占地面積約40萬平方米,由海昌集團斥資80億元開發(fā)建設(shè) 。小城以意大利威尼斯為藍本,有綿延4公里的海水人工運河,200余座歐式城堡建筑,風格各異,有巴洛克式建筑立面、色彩斑斕的墻面 ??沙俗暥嗬斡[,欣賞沿途歐式建筑和風景;岸邊有世界音樂文化博物館等景點 。</p> 大連旅順口 <p class="ql-block"> 大連海濱旅順口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具有以下特點:處于黃渤海分界線,與山東半島、朝鮮半島隔海相望 。擁有長達30余公里的海岸線,碧海藍天,島嶼礁石錯落有致 。有白云山莊的蓮花狀地質(zhì)構(gòu)造和黑石礁的巖溶地貌,宛如“海上石林” 。</p><p class="ql-block"> 素有“一個旅順口,半部近代史”之說,見證了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 。這里歷史遺跡豐富:有日俄監(jiān)獄舊址博物館、白玉山風景區(qū)、太陽溝風景區(qū)歷史街區(qū)、軍港公園等景點 。</p> <p class="ql-block">旅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旅順中蘇友誼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旅順海洋文化館</p> 丹東上河口國門 <p class="ql-block"> 丹東上河口國門景區(qū)位于寬甸滿族自治縣長甸鎮(zhèn)河口村中朝邊境處 。國門高14米,跨度14米,是我國與朝鮮邊境上唯一一座大型景觀國門 。國門對岸是朝鮮第二大工業(yè)城市清水市 。</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時期:國門下的清水大橋連接中朝兩國,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這里的鐵路運輸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附近有河口斷橋,原名青城橋,是當年志愿軍過江、支援朝鮮戰(zhàn)場物資供應(yīng)的大動脈 。</p> <p class="ql-block">上河口火車站</p> 安東老街 <p class="ql-block"> 安東老街位于丹東市振興區(qū)人民路49號 。?</p><p class="ql-block">“安東”是丹東從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安東老街是這段歷史的縮影 。參照丹東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老街號建筑形式,采用民國時期主要建筑符號做外墻及街景裝飾 。</p><p class="ql-block"> 老安東美食街:有紅運樓等店家,提供地道老菜、大東溝海味及各地美食小吃 。</p> 鴨綠江大橋 <p class="ql-block"> 丹東鴨綠江大橋位于遼寧省丹東市區(qū)內(nèi),是連接中國和朝鮮的橋梁 。1937年日本人在第一座橋上游建橋,1943年交付使用,為雙線鐵路橋。1951年改為鐵路、公路兩用橋 。?</p><p class="ql-block"> 鴨綠江斷橋:1909年動工,1911年竣工,為單線鐵路橋。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經(jīng)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方所剩4孔殘橋保留至今 。?<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抗美援朝滄桑歷史的印記,被國務(wù)院批準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全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qū)名錄》 。</span></p><p class="ql-block"> 新鴨綠江大橋:2010年12月31日動工修建,按雙向四車道標準投入施工,目前尚未開通 。?</p> 沈陽故宮 <p class="ql-block"> 沈陽故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沈陽路,是在沈陽故宮基礎(chǔ)上建立的古代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 。?</p><p class="ql-block"> 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定沈陽為都城,開始修建大政殿和十王亭,為營建沈陽故宮之開端。</p><p class="ql-block"> 明朝天啟七年(1627年),皇太極皇宮開始建造,于崇禎九年(1636年)大體完成 。清朝遷都北京后,沈陽故宮成為陪都宮殿 。乾隆時期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增建和改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基本建成 。</p> 張學(xué)良舊居 <p class="ql-block"> 沈陽張學(xué)良舊居,又稱張氏帥府、大帥府或少帥府,位于沈陽市沈河區(qū)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 。始建于1914年,1916年張作霖入住,之后不斷擴建 。這里曾是東北的政治、軍事中心,見證諸多重大歷史事件 。</p><p class="ql-block"> 舊居建筑融合多種建筑風格,是中國近代建筑藝術(shù)瑰寶 。</p> 沈陽渾河畔 <p class="ql-block"> 沈陽五里河公園是沈陽市最大的城市濱河公園,集文化、休閑、娛樂功能為一體,于2001年4月開始首期工程施工,2002年6月竣工 。</p><p class="ql-block"> </p> 本溪關(guān)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p class="ql-block"> 本溪關(guān)門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秋色堪稱一絕,每年9月末到10月中下旬是最佳賞秋時期 。此時,紅的楓樹、黃的柞樹、綠的松樹交相輝映,構(gòu)成五彩畫卷 。五彩湖更是如打翻的調(diào)色盤,嫣紅楓葉、橙黃柞樹、蒼翠松柏倒映水中,流光溢彩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篇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感謝原作者!</p><p class="ql-block"> <i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感謝觀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