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 梁培國</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02178835</p><p class="ql-block">對我這樣已經(jīng)過了“古來稀”年齡的人,一說到母親的話題,仍然禁不住激動萬分,甚至眼窩里沁滿了淚水,因?yàn)槲?6歲工作、17歲當(dāng)兵就離開了母親,更別說好好孝敬她老人家了。今天翻閱11月8日的《光明日報》,當(dāng)看到第四版署名段羨菊“母親,記者”的文章標(biāo)題,即刻就吸引了我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這位記者的母親今年77歲,為他照看孩子曾在一起生活了短暫的4年時間,然后母親因照顧奶奶,陪護(hù)為肺氣腫困擾的父親,至今一個人在鄉(xiāng)村居住,守護(hù)著她的菜園、小雞等等。為此,記者就每年抽空回鄉(xiāng)探望母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把下邊他的一段文字照錄下來,“在遠(yuǎn)離母親我工作的城市,并非沒有裁縫店,但我把一件襯衣帶回來,放到了她面前。’媽,’,我這衣服有一??圩拥粝聛砹?,你能否幫我補(bǔ)一下?母親有些意外,馬上高興地到里屋找出針線,坐在堂屋的木椅上。我還沒來得及看清楚,她就飛快地穿針引線?!薄八嗣?、扯了扯其他扣子,馬上發(fā)現(xiàn)我沒注意到問題:’你看,這兩??圩与m然沒掉,但線松了’她把五??圩佣加冕樉€加固了,還把衣角翻過來指給我看:’你看,這里還有一粒多余的扣子,以后可用哈。”</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這里,放下報紙思索,記者為什么要讓媽媽給他綴釘扣子呢?不是古語有那句話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彼┲鴭寢屃粲嗅樉€的衣服,即使遠(yuǎn)行千里都會覺得媽媽就在兒子的身邊。記者說,“我和她每年見面的次數(shù)一只手指都算得過來”,我想對這位記者朋友說,“那就趁著母親健在多回去看看老人家,不要留下遺憾!”</p><p class="ql-block">在佩服記者同志獨(dú)到匠心的杰作時,不僅心中猶生感慨:天下的母親們太偉大了!我此時此刻又想起了我的母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