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_msttexthash="1505622417" _msthash="209"> 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是由旅居海南的全國各地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自愿組成,上級主管單位是三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注冊登記單位是三亞市民政局,是海南省攝影家協(xié)會的團體會員單位。</p><p class="ql-block" _msttexthash="2240502173" _msthash="210"> 協(xié)會設(shè)有黨支部、主席團、秘書處、辦公室等機構(gòu),有1500多名攝影師、攝影愛好者,其中有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省級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近500名。經(jīng)常開展線下活動,組織創(chuàng)作采風(fēng)、專題講座、作品展覽、專題賽事、藝術(shù)沙龍等一系列攝影活動。</p><p class="ql-block" _msttexthash="799265064" _msthash="211"> 協(xié)會還設(shè)有《旅瓊攝影美篇期刊》、《旅瓊攝影公眾號》、《旅瓊攝影視頻號》三大自媒體宣傳平臺,相互攜手、共同打造《旅瓊攝影》這張名片。</p><p class="ql-block" _msttexthash="876029063" _msthash="212"> 立足三亞,融入海南,為旅瓊攝影人搭建一個溫馨的家,助力三亞乃至海南的文藝繁榮和經(jīng)濟發(fā)展,為海南自由貿(mào)易港的建設(shè)做出我們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_msttexthash="412497722" _msthash="213"> 《旅瓊攝影美篇期刊》每月1日、16日發(fā)表。 不定期發(fā)表專題集錦、專欄匯總??龋凑堦P(guān)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運動會在三亞開幕</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11月22日,</span>第十二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在三亞盛大開幕,這次運動會<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臺,更是促進民族團結(jié)的重要紐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次盛會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各族運動健兒,他們跨越山海齊聚鹿城三亞。</span>開幕式現(xiàn)場,各族同胞載歌載舞,用絢麗多彩的民族表演歡慶這一體育盛事,盡顯盛世豪情。</p><p class="ql-block"> 賽事期間,豐富多樣的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將逐一展開,充分展現(xiàn)我國多元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推動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邁向新高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來源:三亞日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一、《照片故事匯》攝影專欄</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二、 作品展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自然風(fēng)光 、城市建筑類</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人像、人文、紀(jì)實類</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 生態(tài)、畫意、小品、微距類</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i>三、《我們的攝影師》 趙云龍</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南極探險之旅》</b><span style="font-size:18px;">供稿/鄧萬莉(成都)</span> </p><p class="ql-block"> 我的南極探險之旅,已經(jīng)是十年前的事了,至今回顧,仍然是驚心動魄、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30日,我在長達半年時間的準(zhǔn)備后,打點行囊,開啟了為期一月的世界“第七大陸”(南極三島-??颂m群島、南喬治亞島、南極半島)的探險之旅。</p> <p class="ql-block"> 我們海上的家——“海洋探險號”冰級豪華郵輪,搭載了工作人員和探險隊員70人,旅客114人。 隨船的有植物、鳥類、企鵝、鯨魚和海洋生物等各行專家,還有航海、自然和運動專家等,帶領(lǐng)我們一路乘風(fēng)破浪遠(yuǎn)航,通過了世界之最的魔鬼海峽,美麗的冰川、壯麗的冰山、成群的海豹和各種鳥類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拍攝南極企鵝??是這次行程中極為快樂的事,生長在南極的企鵝共有八種,分別是帝企鵝、王企鵝、馬可羅尼企鵝、帽帶企鵝、阿德利企鵝、跳巖企鵝(也叫喜石企鵝)、麥哲倫企鵝、白眉企鵝。 這次我們共拍到七種,因為帝企鵝大部分生活在南緯90度的周區(qū),是需要單獨行程,這點遺憾是留下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按照南極條約規(guī)定,人與企鵝必須保持5米距離,但企鵝可以走近你。 在南極各島都為企鵝劃出特定區(qū)域,游客只能在區(qū)域外觀看和拍照。 事實上企鵝對游客已經(jīng)習(xí)以為常,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地在游人之間走來走去,甚至主動向你走來,只是你不能觸碰牠們。 在這個“地球上的天堂”與可愛的企鵝零距離交流,實在是我夢寐以求的事! 如今,我也夢想成真啦!</p> <p class="ql-block">▲《瑪嘉溝秋色》 簡世西(四川)</p> <p class="ql-block">▲《天 路》 陳安全(重慶)</p> <p class="ql-block">▲《川流不息》 劉國興(成都)</p> <p class="ql-block">▲《長城晨光》 董建寅(北戴河)</p> <p class="ql-block">▲《格聶之眼》 黃西良(北京)</p> <p class="ql-block">▲《阿利耶夫中心》 孫沛文(河北)</p> <p class="ql-block">▲《玄石逸嶺黑獨山》 賈維遠(yuǎn)(大慶)</p> <p class="ql-block">▲《一船秋色》 錢大勝(北京)</p> <p class="ql-block">▲《壺口瀑布》 金社夫(重慶)</p> <p class="ql-block">▲《霧鎖小山村》 畢耀東(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遠(yuǎn)方的路》 王忠勇(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秋 色》 佟祥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晨 曦》 門 奎(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冰雪載途》 孫曉婷(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珠海航展》 艾世民(上饒)</p> <p class="ql-block">▲《打魚歸來》 姚康銀(重慶)</p> <p class="ql-block">▲《玉樹瓊枝繞碧塔》高志軍(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冬日序曲》 欒 英(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畫中畫》 吳子劍(重慶)</p> <p class="ql-block">▲《仙 境》 譚 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祝賀人民空軍成立75周年》 陳建中(上海)</p> <p class="ql-block">▲《月 夜》 馬 彬(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海》 劉廷明(遵義)</p> <p class="ql-block">▲《日落西山》 王樹海(北京)</p> <p class="ql-block">▲《迷人的夜晚》 王東輝(大慶)</p> <p class="ql-block">▲《三亞市體育中心》 鄭懷志(北京)</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牧場》 金起農(nóng)(重慶)</p> <p class="ql-block">▲《曠野蝕月》 鄧小勇(重慶)</p> <p class="ql-block">▲《雪山秋色》 彭衛(wèi)寧(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馬踏水花》 閆建惠(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云興霞蔚》 張和忠(上饒)</p> <p class="ql-block">▲《今日海頭灣》 張 慧(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暮雪晨光》 王 利(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航拍牛王島》 傅金城(北京)</p> <p class="ql-block">▲《列支敦士登》 祖 毅(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歲 月》 王長軍(西安)</p> <p class="ql-block">▲《霧漫海灘》 王一號(重慶)</p> <p class="ql-block">▲《白琵鷺之家》 馬榮萍(北京)</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斕》 崔 堅(北京)</p> <p class="ql-block">▲《日出云?!? 安豐生(牡丹江)</p> <p class="ql-block">▲《霞光萬道映海闊》 翟明華(長春)</p> <p class="ql-block">▲《色達佛學(xué)院》 張桂香(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羚羊谷》 金蘇敏(南京)</p> <p class="ql-block">▲《落日思?xì)w》 張玉珍(伊春)</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暉映鐵龍》 周 莎(錦州)</p> <p class="ql-block">▲《三亞主體育場》 王孟偉(新疆)</p> <p class="ql-block">▲《水林紅韻蕩扁舟》 蔡 波(長春)</p> <p class="ql-block">▲《大地之脈》 馮桂君(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盤山道》王樂民(吉林)</p> <p class="ql-block">▲《彩蛋生輝》 廖祖謙(重慶)</p> <p class="ql-block">▲《泥林星空》 趙玉明(長春)</p> <p class="ql-block">▲《九龍戲珠》 王洪海(鶴崗)</p> <p class="ql-block">▲《星 空》 紀(jì)忠華(重慶)</p> <p class="ql-block">▲《南昌滕王閣》 萬立群(南昌)</p> <p class="ql-block">▲《交 融》 丁廣珊(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膜拜岡仁波齊》 鄢小敏(成都)</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帕米爾高原》任厚盛(大連)</p> <p class="ql-block">▲《秋到溪江》 全俊子(北京)</p> <p class="ql-block">▲《珠海歌劇院夜色》周永富(重慶)</p> <p class="ql-block">▲《落羽紅杉林》 任邕(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胡楊情懷》 常鳳華(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九龍五虎梯田》 徐 達(上海)</p> <p class="ql-block">▲《彩虹映草原》 段 韜(大慶)</p> <p class="ql-block">▲《黎槎古村》 鐘慶賓(唐山)</p> <p class="ql-block">▲《壩上風(fēng)情》 李慶元(重慶)</p> <p class="ql-block">▲《秋 色》 周 學(xué)(沈陽)</p> <p class="ql-block">▲《秋霧隆山村》 汲建魁(北京)</p> <p class="ql-block">▲《魚鱗云下魚鱗洲》 蒙光忠(北京)</p> <p class="ql-block">▲《日暮澄江》 朱浙川(重慶)</p> <p class="ql-block">▲《鷗來導(dǎo)航》 周蘭亭(滄州)</p> <p class="ql-block">▲《日暮飛鳥歸》 方 建(成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柿柿如意》 邵 冰(杭州)</p> <p class="ql-block">▲《共讀時光》 劉建平(南昌)</p> <p class="ql-block">▲《依 偎》 王親玲(山西)</p> <p class="ql-block">▲《入鄉(xiāng)隨俗》 謝迎建(武漢)</p> <p class="ql-block">▲《屋在人非》 林明鵬(廣州)</p> <p class="ql-block">▲《郎德苗寨圓舞》 王天松(嘉興)</p> <p class="ql-block">▲《榨油坊》 田維義(佳木斯)</p> <p class="ql-block">▲《舞 者》 劉晉年(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嫵媚動人》 王鳳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大小姐》 ??∝S(北京)</p> <p class="ql-block">▲《凝 望》 劉 勛(保定)</p> <p class="ql-block">▲《夢回樓蘭》 任質(zhì)彬(成都)</p> <p class="ql-block">▲《海豚與村姑》 文永躍(重慶)</p> <p class="ql-block">▲《豐收圖》 張躍波(通化)</p> <p class="ql-block">▲《畫中女郎》 張小麟(西安)</p> <p class="ql-block">▲《蘆花情》 黃 平(大慶)</p> <p class="ql-block">▲《葵花叢中》 黃奎萬(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忠犬故事》 賈貴生(北京)</p> <p class="ql-block">▲《勞 作》 吳曉麗(大慶)</p> <p class="ql-block">▲《格 格》 李繼新(吉林)</p> <p class="ql-block">▲《憧 憬》 郭春雨(雙鴨山)</p> <p class="ql-block">▲《柿子紅了》 張海宏(西安)</p> <p class="ql-block">▲《舞之韻》 朱黎明(淮北)</p> <p class="ql-block">▲《婚紗秀》 方仁彬(成都)</p> <p class="ql-block">▲《近距亞青寺》 彭映紅(貴陽)</p> <p class="ql-block">▲《郵差手中的報紙世界》遇 波(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晉商少奶奶》 張廣祥(石家莊)</p> <p class="ql-block">▲《帥 哥》 文 洋(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韻》 陸貴生(上海)</p> <p class="ql-block">▲《雪花飄飄》 李繼高(重慶)</p> <p class="ql-block">▲《芭莎漢子》 明 楊(瀘州)</p> <p class="ql-block">▲《武·鉞》 夏長江(保定)</p> <p class="ql-block">▲《藏家女》 吳太永(鄭州)</p> <p class="ql-block">▲《留守生活》 嚴(yán)躍新(黃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紅嘴藍鵲》 喬紅光(哈爾濱)</p><p class="ql-block"> 紅嘴藍鵲是一種美麗而獨特的鳥類。它體長約 50 - 65 厘米,嘴呈紅色,羽毛以藍色為主,尾羽特長且具黑白相間的斑紋。常棲息于山地森林,性喧鬧,結(jié)小群活動。它們食性較雜,能捕食昆蟲、小型脊椎動物,也吃果實、種子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毛蟲》 熊躍輝(新疆)</p> <p class="ql-block">▲《雀 鷹》 孫 颕(撫順)</p> <p class="ql-block">▲《紅 隼》 季秀芳(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較 量》 賈京年(北京)</p> <p class="ql-block">▲《天鵝之舞》 程愛民(北京)</p> <p class="ql-block">▲《一親芳澤》 劉秀彬(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掠 影》 王長軍(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茅鄉(xiāng)的鸕鶿》 樓 敏(杭州)</p> <p class="ql-block">▲《“柿”在必得》 劉 軍(北京)</p> <p class="ql-block">▲《投 喂》 楊鐵男(烏魯木齊)</p> <p class="ql-block">▲《毛腳鵟》 周 強(沈陽)</p> <p class="ql-block">▲《錦 雞》 李世全(齊齊哈爾)</p> <p class="ql-block">▲《維達奔月》 顏立華(長春)</p> <p class="ql-block">▲《銅藍鹟》 王 瑤(上海)</p> <p class="ql-block">▲《紅嘴藍雀》 李 昕(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守 護》 王 東(長春)</p> <p class="ql-block">▲《比翼雙飛》 喬 恕(青島)</p> <p class="ql-block">▲《雄鷹展翅》 孟慶鋼(重慶)</p> <p class="ql-block">▲《蒼鷺育雛》 洪振成(呼和浩特)</p> <p class="ql-block">▲《追 逐》 李繼紅(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飛 翔》 宋惠東(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鵲事成雙》 史有志(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文須雀》 趙淑英(大慶)</p> <p class="ql-block">▲《黃海鷗歌》 李 燕(大連)</p> <p class="ql-block">▲《為愛起舞》 李金昌(七臺河)</p> <p class="ql-block">▲《大盤尾》 寧東升(呼倫貝爾)</p> <p class="ql-block">▲《等等我……》 許寶山(沈陽)</p> <p class="ql-block">▲《小小啄木鳥》 劉云庫(雞西)</p> <p class="ql-block">▲《白腹鳳鹛》 郗正福(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勢在必得》 吳光(遼寧)</p> <p class="ql-block">▲《畫眉鳥》 張連斌(北京)</p> <p class="ql-block">▲《棕頭鴉雀》 舒 芬(重慶)</p> <p class="ql-block">▲《翹首以盼》 史加龍(山西)</p> <p class="ql-block">▲《栗耳短腳鵯》 范蘭峰(鶴崗)</p> <p class="ql-block">▲《五禽圖》 夏沛云(雞西)</p> <p class="ql-block">▲《中杓鷸》 王繼先(雞西)</p> <p class="ql-block">▲《守 候》 劉波進(鐵嶺)</p> <p class="ql-block">▲《可愛的小鳥》 顧玉璽(大連)</p> <p class="ql-block">▲《哺 育》 李大宏(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繡眼與花兒》 徐建國(長春)</p> <p class="ql-block">▲《花鳥圖》 柳明洙(延吉)</p> <p class="ql-block">▲《紅嘴藍鵲》 張松青(哈爾濱)</p> <p class="ql-block">▲《雀之梅》 李 震(北京)</p> <p class="ql-block">▲《墨 荷》 朱 靜(青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欄目已推出我協(xié)會攝影師127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本期推出的攝影師是:趙云龍</b></p> <p class="ql-block"><b>攝影師簡介:</b></p><p class="ql-block"><b> </b>趙云龍,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昌市藝術(shù)攝影學(xué)會會員。從江西廣播電視臺退休后,2012年9月參加江西老年大學(xué)攝影班學(xué)習(xí)攝影,十余年來,在攝影的路上摸爬滾打,陶冶了精神,鍛煉了身體,收獲了快樂。<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多年來,參加過各種類型的攝影比賽,《勞動者之歌》曾獲全國老年書畫攝影優(yōu)秀獎;《鄉(xiāng)村如畫》獲南昌市“美麗鄉(xiāng)村”攝影大賽一等獎;《銀燕翻飛動洪城》獲南昌市老年攝影大賽二等獎,《章金媛愛心奉獻團》入選“百年影像”大型圖片展。多幅作品在《江西畫報》《南昌晚報》等報利上刊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攝影感悟:</b></p><p class="ql-block"><b> </b>因在新聞單位從業(yè)多年,便形成了關(guān)注世事貼近生活的理念,喜歡人文攝影,經(jīng)常到各地采風(fēng),把鏡頭對準(zhǔn)普通人。十多年的跋涉,相機成了最親密的伙伴,它見證了曾經(jīng)走過的每一寸土地,記錄了眼中的每一道風(fēng)景。在這漫長的攝影之旅中,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張美麗的照片,更是對生活、對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過攝影,學(xué)會了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在喧囂中尋找寧靜,在困難中保持堅韌。</p> <p class="ql-block">▲《儺 神》</p> <p class="ql-block">▲《巧手編織勤致富》</p> <p class="ql-block">▲《虔誠的信教徒》</p> <p class="ql-block">▲《聞香識女人》 趙云龍(南昌)</p> <p class="ql-block">▲《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鋼屑任飛舞》</p> <p class="ql-block">▲《上早課的母親》</p> <p class="ql-block">▲《勞動者之歌》</p> <p class="ql-block">▲《踩高翹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人頭攢動覓商機》</p> <p class="ql-block">▲《河口鎮(zhèn)上的老農(nóng)》</p> <p class="ql-block">▲《羅扇輕搖撲流螢》</p> <p class="ql-block">▲《踏著夕陽拉大網(wǎng)》</p> <p class="ql-block">▲《力與美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鄉(xiāng)村如畫》</p> <p class="ql-block">▲《東關(guān)古街》</p> <p class="ql-block">▲《霧滿小東江》</p> <p class="ql-block">▲《駝鈴聲聲映夕陽》</p> <p class="ql-block">▲《松湖村晨曲》</p> <p class="ql-block">▲《雷山苗年》</p> <p class="ql-block">▲《流光溢彩》</p> <p class="ql-block">▲《古塔逢盛世》</p> <p class="ql-block"><b _msttexthash="568271730" _msthash="1260">聲明:《旅瓊攝影》美篇期刊圖片版權(quán)歸攝影作者所有。 若涉及違規(guī)內(nèi)容,請及時聯(lián)系作者或編輯部進行撤換。</b></p><p class="ql-block"><b _msttexthash="2031062904" _msthash="1261"> 如果您是旅居海南的候鳥型攝影家、攝影愛好者,歡迎您的加入。 請掃描二維碼或添加微信號:19907622784 ,加入三亞市旅瓊攝影家協(xié)會群,借助微信平臺,把您的大片曬出來,分享您的攝影作品,與大家相互學(xué)習(xí)、共同提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