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憶當年,我們正值少年,青春勃發(fā),緣分讓我們相識在北江中學,成為同學。初中三年,我們一起學習,一起學農(nóng),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留下滿滿的青春印記。</p><p class="ql-block"> 借母校返校日之機,育紅熱心召集和悉心策劃,我們初三(5)班19位同學相約返校,有了一次說聚即聚的活動。</p><p class="ql-block"> 話說我們已相識50年,畢業(yè)47年,從青澀少年到現(xiàn)如今人入暮年,回望過去,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彈指一揮間的感慨。當年的美好一樁樁依然歷歷在目,當年的糗事一件件仍難以忘懷。熱情、活潑、頑皮、單純、幼稚、懵懂、不諳世事也許是那個年代那個年齡的特征。我們有著共同的成長經(jīng)歷,回首往事,忍俊不禁。歲月如歌,青春無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初中畢業(yè)后,我們各奔東西,有人繼續(xù)學業(yè),有人走入社會。有人留在韶關(guān),有人散居各地。雖然不少人斷了音訊,幾十年失了聯(lián)系,但有幸相聚,仍一見如故,同學情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輯錄部分相聚照片,分享美妙時光。以致敬我們相伴走過的青蔥歲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我們一直都以母校為榮!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日上午9點多,在廣州的幾位同學相約在廣州南乘坐高鐵直奔韶關(guān)。順利匯合,開心極了。</p> <p class="ql-block"> 1小時后平安到達韶關(guān),立此存照。</p> <p class="ql-block"> 先平早在等待,很快接上了我們。他打趣地說,他早20多天就做好迎接準備。(哈哈,他現(xiàn)如今立足東莞,比我們早20多天回到了韶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瞧瞧,頗具紳士風度的先平同學,開專車迎接,溫馨畫面躍然照片中。</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們從外地回韶的同學先小聚啦!本地同學幫忙找到一家頗有特色的韶關(guān)飯店撮了一頓。</p><p class="ql-block"> 韶關(guān)味道,一種久違的故鄉(xiāng)味道!</p><p class="ql-block"> 亮點是中間那碟,知道是什么嗎?油罩糍,實在太好吃了。</p> <p class="ql-block"> 午后,入住風釆樓旁的維也納酒店,風采樓是韶關(guān)的地標,必須要打個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育紅陪同下,我們游覽了百年東街,育紅介紹,這里晚上比白天熱鬧、繁華。</p> <p class="ql-block"> 百年東街瀕臨湞江,緩緩流淌的湞江水,猶如一首淺唱低吟的抒情詩,它穿越時光隧道,仿佛向人們訴說著歲月滄桑。</p><p class="ql-block"> 我住東河時,每天上學往來湞江橋,喜歡湞江邊上高高低低的吊腳樓,成為湞江一道不可多得旖旎風景,有著別樣風情,遺憾的是,現(xiàn)在已不復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們班準備參加返校日的同學歡聚一堂,有的同學是畢業(yè)幾十年第一次見,大家回憶起青春年少的往事,難掩內(nèi)心激動,歡聲笑語,氣氛熱烈……</p> <p class="ql-block"> 我和小梅不僅是中學同窗,還是發(fā)小呢。</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學》這首歌,道出了我們的心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無論相隔多遙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仿佛你從未走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無論分別多少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好像你一直在身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是周日,北中返校日,活動安排回母校轉(zhuǎn)轉(zhuǎn),9點大家準時在大門口集中。</p><p class="ql-block"> 北中大門實在太熟悉了,雖然門樓有變化,心中仍留著過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一通狂打卡。</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除了我們初三(5)班同學外,還有其他班的同學。</p> <p class="ql-block"> 簽到,雖然密密麻麻,肯定有自己的大名。</p> 我倆是校友。 同桌你我,相互幫襯。 <p class="ql-block"> 初中同學升上高中后,多次調(diào)班,很多同學都有交集,相互認識。</p><p class="ql-block"> 這張是高一(6)班部分同學照。</p> <p class="ql-block"> 回母校的我們班同學17人。</p> <p class="ql-block"> 大合照加入了(3)班和(6)班的同學,而我們班同學占多數(shù)。</p> <p class="ql-block"> 學校已<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非昔比,校園面積已經(jīng)擴大了N倍,教學樓已經(jīng)煥然一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走在校道上,</span>當年的校貌仍記憶猶新,揮之不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比劃著“一進大門的池塘仍在,但廁所沒有了”、“還記得某年運動會廁所倒塌的事件,笑S了”、“這里的路原來沒有那么寬”、“這里是禮堂,舞臺的位置在這里”、“我們的教室應該是這個位置”、“我們的教室在大斜坡上,每每聽到鈴聲跑了個半死”……我們有太多共同記憶了。</p> <p class="ql-block"> 看了半天,這應該是北中留下的歷史遺跡,當年的教工宿舍沒有拆?</p> <p class="ql-block"> 打上一局,還誰記得當年的石波臺?你爭我搶要霸位。</p> <p class="ql-block"> 幽默搞笑小品上演,成為北中之行的亮點笑點,歡迎解讀。</p> <p class="ql-block"> 中午來了個大聚餐,一共33人,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 兩同學興致勃勃,深情高歌一曲《同桌的你》,將聚會推向高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聚會中發(fā)現(xiàn),輝哥不僅是中學校友,還是小學同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 下午,育紅專門讓韶關(guān)同學帶我們游覽閱丹公路。</p><p class="ql-block"> 這條公路是韶關(guān)市政府為打造大丹霞經(jīng)濟圈,實現(xiàn)丹霞山與韶關(guān)城區(qū)“山城融合”而修建的一條連接市區(qū)與丹霞山的鄉(xiāng)村公路,公路全長54.6公里。</p><p class="ql-block"> 沿路風景如畫,但仍有提升空間。</p> 我們還走進了牛鼻村。 <p class="ql-block"> 在村口,看見了那山的剪影如觀音送子;而看這座山的另一邊,卻變?yōu)椤耙环L順”的造型,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韶關(guān)之行完美,北中返校日圓滿!特別鳴謝育紅熱心發(fā)起,眾同學積極參與,以及輝哥、妹妹跟拍,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瞬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同學情,一生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常聯(lián)系,多珍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