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讀書,讓教師更加豐富;讀書讓教師更具魅力;讀書可以使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彎路,使我們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多讀方知書中味,勤寫始覺筆有神。"</p> <p class="ql-block">11月7號下午,全體初三英語組教師在寧麗艷組長的帶領下,重溫李鎮(zhèn)西老師的《重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應如童話般美麗》,利用五六節(jié)課進行了讀書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寧麗艷組長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心得,內(nèi)容涵蓋了師生關系、家庭教育、“后進生”轉化、教師素養(yǎng)、勞動教育、愛情教育等內(nèi)容。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強調(diào),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還提到了勞動教育和愛情教育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勞動不僅具有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功能,還有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功能。通過勞動教育,孩子們可以學會尊重勞動、珍惜成果,培養(yǎng)勤勞、勇敢、團結等優(yōu)秀品質(zhì)。而愛情教育則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素養(yǎng)和道德觀念的重要途徑。最后總的來說《重讀蘇霍姆林斯基》這本書給我?guī)砹撕芏鄦⑹竞退伎?。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更加堅定了自己作為一名教育者的信念和追求,也為自己未來的教育實踐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孟慶茹老師從兩個方面分享了讀書體會。一、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教師都可以舉出不止一個例子來說明,某些在校學習期間很不引人注目,不好不壞的"中游"學生,畢業(yè)走向生活后,突然在某方面表現(xiàn)很出眾,很出色?!覀冋J為許多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缺點之一,就是教師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能夠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獨特的能力,潛在的力量和才干,而這些東西正是他們后來能夠取得成就的重要前提條件,是他們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勞動的基礎。二,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積極性,每個孩子都有某種特殊的熏賦,某些自然的素質(zhì)和某方面的傾向性.我們應該發(fā)展孩子們身上的這一切,應該給他的創(chuàng)造條體,讓他們身上最美好的東西得到最充名,最理想的施展。</p> <p class="ql-block">朱偉東老師分享說,讀了李鎮(zhèn)西的《重讀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應如童話般美麗》,讓我們又一次看到一個不平凡的教育家的形象,他學識深厚,誨人不倦,總是用別人想不到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學生,啟迪學生的心靈。書中提到要把教育評價的眼光投向未來。這就要求教師打破對分數(shù)的執(zhí)念,教師絕不能唯分數(shù)高低評價學生,把教育的評價眼光投向未來才會適應學生的眾生發(fā)展,教育才會變得有溫度,有寬容,有耐心。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者說:“”請記住,遠不是你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工程師、醫(yī)生、科學家和藝術家,可是所的人都要成為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假如學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項教育任務的話,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丈夫、妻子、母親、父親,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養(yǎng)未來的工程師或醫(yī)生?!?lt;/p> <p class="ql-block">王艷玲老師分享說,古人云:“開卷有益”。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nèi)省,讀書,能使你的知識變得更豐富。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碧K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讀好書,讀有意義的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教師要學會賞識教育賞識教育,這個思想貫穿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整個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教師還要善于給他們創(chuàng)設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的舞臺和空間,正確地加以引導,讓他獲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王曉來老師分享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獨特的花,各自散發(fā)著不同的香氣,每朵花都有其獨特的綻放時期。只有給予他們充分的希望和信任,陪伴他們經(jīng)歷陽光和風雨,等待他們慢慢成長。歷經(jīng)生命的耕耘、成長、收獲與沉淀,我們才能見證他們最后的美麗。我們一定要時刻記得我們愛的是孩子,而不是他們的表現(xiàn)或分數(shù)。無論他們以后能不能成為棟梁之材,他們都應該擁有幸福的人生。希望我們都能詩意般地棲息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用自己的愛心滋養(yǎng)這片土地。就像這本書的主題:教育應如童話般美麗,事實上教育可以如童話般美麗。</p> <p class="ql-block">高云燕老師分享說,閱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著作《重讀蘇霍姆林斯基》之后,收獲很多,特別是在對學生關懷方面有較深的感受。通過閱讀這本專著,我明白了,在道德教育中起著巨大作用的是敏銳、精細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一定要有一個能讓他們持續(xù)表達愛的機會,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恰恰是人為之人最本質(zhì)的特征之一。蘇霍姆林斯基希望每一位教育者能夠使能表達真情實感,當別人需要時才表現(xiàn)出自己的同情心,對某人憐憫,對某人安撫,對某人保護,對某人關心,因為某種原因焦急不安,為某件事而悲傷,這種培養(yǎng)顯然應該是自然的、常態(tài)的、生活化的。最后我用這樣一句話來總結我的收獲:能夠用心靈感覺出別人的情緒,學生的情感修養(yǎng)就是這樣培養(yǎng)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張波老師分享說,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重讀蘇霍姆林斯基》這本教育著作,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李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思想進行了深刻的解讀和剖析。書中有兩點讓我感觸很深。第一 教育——這首先是人學。一定要堅持以人為本,人是教育的主體。每一個人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都有其獨特的思維,也有其獨特的認知。學生如此,老師亦如此。第二蘇霍姆林斯基說:“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強有力的促進因素——自尊,自信及上進心?!蔽覀冊诮逃⒆拥倪^程中,讓孩子們內(nèi)心覺醒,良心保持清醒,逐步自我認識、自我約束、自我克制,或許才是真正教育的開始。作為一個教育者,我們應該始終牢記: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p> <p class="ql-block">王麗乾老師分享說,《重讀蘇霍姆林斯基》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書中的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涉及教師經(jīng)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深受啟發(fā)。我感受到了一個教師擁有自己的精神空間是多么重要;認識到贊美的神奇作用;體會到了思索的快樂;感悟到寬容也是一種精彩……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夯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最后李占柱校長為本次讀書匯報會做了深入的總結:對于我們來說,本次交流只是一個開端,今后我們會不停的學習。讀書,能促進我們在教學中深度思考。也能啟發(fā)我們在教育中不斷的成長。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孩子和怎樣培養(yǎng)人,是我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不斷思考和探究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