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揚州瓜洲古渡公園一日游

毛節(jié)維

<h1>去年早些時候就想到揚州瓜洲古渡公園一游,但聽說古渡公園南園仍在修繕沒有對外開放,就打消立即成行的念頭。今年從網(wǎng)上了解到古渡公園南園已經(jīng)修繕一新、展露新姿迎接游客的到來。今天(2024年10月9日)從揚州火車站坐16路公交車到瓜洲橋下車,步行一段距離就達到刻有“瓜洲古渡”牌坊。</h1> <h1>看到牌坊的背面有“詩渡瓜州”立刻讓我感覺到瓜洲古渡公園一定處處充滿詩情畫意,歷史上文人墨客夢想的精神家園意境猶存。</h1> <h1>很快來到瓜洲古渡公園北門,只見門的牌匾上寫著“江河天地”四個大字,我想瓜洲處在古運河與長江交匯處,與鎮(zhèn)江三山隔江相望,這里江水浩渺,水云相接,用這四個字,代表這里有水天相接的宏偉氣象??吹奖贝箝T建筑風格應該屬于帶有禪意的唐式門樓,這與“詩渡瓜洲”主題很契合</h1> <h1>北大門兩邊有副楹聯(lián),寫有“空波兩岸明,地分吳楚星辰內(nèi);桂楫中流望,水迫滄溟宇宙間。”聽說是揚州大學華干林先生從唐人吟詠瓜洲的詩句中采集的。楹聯(lián)的書寫者是是全國著名書法家劉金凱先生。<br></h1> <h1>瓜洲是歷史文化古鎮(zhèn)始于晉、盛于唐,有著悠久歷史,很多文化名人在此留下過墨痕印記,宋朝王安石著名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薄0拙右自姟般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便寫于這里。</h1> <h1>古渡公園北園的彤云閣是公園地標性建筑,采用三層重檐官仿古建筑,建筑總高度約26米,結(jié)構(gòu)采用鋼木混合形式,內(nèi)設電梯,可供旅客登高覽勝遠望:可見南面長江如帶,吳山點點;北面綠楊城郭,古今輝映。古老的伊婁河在我們腳下靜靜流淌,向人們講述著這座瓜洲古鎮(zhèn)的千年歷史故事??上Ы裉齑箝T緊閉未能入內(nèi)登高觀景,令人遺憾。</h1><br> <h1>我們看到彤云閣是整個古渡公園中體量最大的建筑,它的建筑特征為官式樓閣,從四個方向看完全是一樣的對稱形式,以突出建筑的莊重巍峨。屋頂采用三重檐十字脊,由兩個歇山頂呈十字相交而成。即四個山面都是歇山式,故又稱“四面歇山頂”,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一種非常特別的屋頂形式。</h1> <h1>根據(jù)瓜洲歷史資料記載,彤云閣始建于宋代,原是瓜洲城東龜山上的一座寺廟,又名龜山寺,后更名為玉皇閣。彤云閣歷史上曾經(jīng)屢建屢廢,據(jù)說在乾隆年間曾經(jīng)修繕過一次,有清代文人王豫的《彤云閣記》為證。</h1> <h1>據(jù)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王豫尚處幼年,他跟著其祖父去游覽彤云閣。他祖父是一位紳士,看到彤云閣已破敗不堪,便捐出銀兩,請來工匠,花了三個月時間,對彤云閣進行了修繕。王豫所撰《彤云閣記》的石刻,就在今彤云閣院子里。我在《彤云閣記》石刻前打開留影。</h1> <h1>筆墨豐潤穩(wěn)重“彤云閣”三個大字是時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蘇士澍先生書寫。彤云閣四周有不少楹聯(lián),最為著名的楹聯(lián)是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寫的“登臨襟抱闊,水影天光前處鏡;吸納氣神清,斜坡石徑那邊橋?!奔o寶成先生是瓜洲人,他出生貧苦,但一生勵志,擔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十二年,是新中國最知名的大學校長之一。</h1> <h1>紀寶成先生對家鄉(xiāng)建設十分關心,尤其是對瓜洲由盛而衰常感痛惜。當他聽說瓜洲建成了古渡公園的消息,十分高興,特地來游,并賦詩一首:</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七律 《游瓜洲古渡公園》</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商旅如云千百載, 齊公改水利生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放翁豪邁瓜洲渡, 太白動情揚子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伊婁河邊桑梓地, 彤云閣外故鄉(xiāng)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攜親結(jié)友園中步, 解得鄉(xiāng)愁重萬鈞。</span></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詩情畫意的樓閣。</h1> <h1>彤云閣北面為廣場,廣場北首置鐵犀一尊。為了馴服經(jīng)常泛濫成災的洪水,常常將鑄有鐵獸動物放置江邊,以鎮(zhèn)水妖。</h1> <h1>稍后我們來到瓜洲古渡公園南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瓜洲古渡公園”匾牌,是當代著名書法家管俊書寫的。</h1> <h1>公園門口有一塊伊婁運河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h1> <h1>伊婁運河開鑿于唐朝開元年間,已靜靜流淌了近1300年,是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大運河世界遺產(chǎn)點。伊婁河的開鑿使瓜洲成為長江與運河交匯點,并把渡口從揚子津移到瓜洲,瓜洲千年古渡的歷史由此開啟。</h1> <h1>從唐至清,瓜洲一直是江南漕運的重要節(jié)點和轉(zhuǎn)運基地。瓜洲渡與鎮(zhèn)江的西津渡也是長江重要的對渡碼頭,加上瓜洲城與鎮(zhèn)江金山、焦山、北固山共同扼守長江門戶,從此瓜洲逐漸繁榮興盛。所以說瓜洲是因長江而生,因運河而盛。</h1> <h1>我在古渡公園南園打卡留影。看到兩邊楹聯(lián)是“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據(jù)說是采用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書憤》中的詩句。</h1> <h1>古代揚州有“園林多是宅,車馬少于船”之說。清代瓜洲有一座著名的私家園林叫錦春園。相傳錦春園原名叫“吳園”,乾隆南巡到瓜洲,曾作為行宮。但乾隆覺得吳園的名字與“無緣”諧音,不吉利,便賜名為“錦春園”,并多次為園林題寫匾額、楹聯(lián)、詩詞。這在《瓜洲續(xù)志》和《揚州畫舫錄》中都有詳細記載。</h1> <h1>古瓜洲在歷史上非常繁華,據(jù)《嘉慶瓜洲志》記載,明清時期瓜洲曾有著名的十景:石橋踏月、天池夜雨、江樓閱武、漕艦乘風、東城柳岸、桃塢早鶯、蘆汀新雁、雪江釣艇、金山塔燈、銀嶺晴嵐??上н@些著名風景在歲月中逐漸消失了。</h1> <h1>銀嶺塔原是一座自來水塔,建于上世紀80年代,為了契合公園意境,在這次改造中,設計人員將它改造成一座景觀塔。取意瓜洲古十景中“銀嶺晴嵐”。銀嶺也正好與鎮(zhèn)江的金山相呼應。登高遠眺,長江如帶,隔岸金焦兩山盡收眼底。</h1> <h1>在上中學的時期我就讀過馮夢龍《警世通言》。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情節(jié)仍在記憶中:“明朝萬歷年間,京城名妓杜十娘,偶遇江南布政司的公子李甲,二人情投意合。李甲為此不顧學業(yè),流連青樓,耗盡了錢財,鴇母將其斥逐。于是杜十娘便設計贖身從良。李甲在好友柳遇春的幫助下,以三百兩紋銀贖出杜十娘。二人擬逃回浙東老家,行至瓜州古渡之時,鄰船新安人富商子弟孫富,窺得杜十娘貌美如花,為之傾倒。次日,孫富假意與李甲接近,飲酒暢談,談到杜十娘時,李甲告知其事情的原委。孫富以倫常利害說服李甲,并允以千金買下杜十娘。杜十娘聞知,如雷轟頂,假意應允。第二天,杜十娘穿上盛裝,在二人交換錢銀之際,打開隨身珍藏的百寶箱,將珍藏的滿箱珠寶展示人前,而后一一拋入江中,隨后投江自盡……”沉箱亭,是為紀念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傳說而建的。</h1> <h1>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沉香亭下面是一艘石化的古船造型,八根廊柱撐起了八角形的飛檐穹頂。揚州著名書法家蔣永義書寫“沉香亭”三個字。</h1> <h1>沉香亭旁邊漢白玉的女子雕像就是杜十娘,是出自揚州雕塑大師常再盛老師之手。</h1> <h1>古渡廣場景區(qū)牌樓上寫有“含江口”,是取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之意。</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古時揚州有廣陵潮,瓜洲有長江潮,登上亭子可以看到長江潮起潮落,所以取名觀潮亭。觀潮亭前留下我的身影。</h1> <h1>觀潮亭前的“瓜洲古渡”石碑,是瓜洲的形象名片,也是游人到瓜洲的打卡點,但題字卻沒有落款。這一塊碑是有故事的。那是1980年,中日外交史上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件——唐代佛學大師鑒真的塑像從日本回中國巡展。按照鑒真東渡線路,需要經(jīng)過瓜洲,有關部門要求樹立“瓜洲古渡”標志。因為事情比較急,一時找不到書法名家題字,于是瓜洲閘管理處就在瓜洲找了個會寫毛筆字的人,這人名字叫張發(fā)清,是瓜洲浴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因嫌當時給他的毛筆小,他便撕開棉襖,用棉絮醮墨,在報紙上寫下“瓜洲古渡”四個大字。雖然他不是專業(yè)書法家,也沒有專業(yè)工具,但字體蒼勁有力,也應了一句話“高手在民間”,由此可見瓜洲的人文底蘊厚重。</h1><br> <h1>洗心堂~因為主持開挖伊婁河的潤州刺史齊浣字洗心,這個堂就是紀念齊浣而建的。瓜洲因運河而興盛,齊浣對于瓜洲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沒有齊浣就沒有伊婁運河,沒有伊婁河就沒有瓜洲渡,就更沒有瓜洲歷史上的繁榮。洗心亭內(nèi),有用揚州漆藝的手法做成的齊浣像。</h1> <h1>公元737年詩仙李白對潤州刺史齊浣開鑿了二十五里的伊婁運河,縮短了運河入江航程,減少了航運風險,更成就了瓜洲的千年繁華。為此專門寫了一首詩,稱贊齊浣的功績:“齊公鑿新河,萬古流不絕。豐功利生人,天地同朽滅……”李白也因此成為宣傳伊婁運河的第一人。<br></h1> <h1>中國歷代著名詩人,如李白、白居易、張若虛、王安石、蘇軾、陸游、楊萬里等,都在瓜洲留下了詩詞歌賦。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歷史上描寫瓜洲的詩詞有近萬首,因此瓜洲也被譽為“詩渡”。</h1> <h1>瓜州古渡公園南園的詩詞石刻上,有不少關于瓜洲的古詩詞,行走其間,感受古代文人們眼中的瓜洲,仿佛與李白、王安石等進行著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h1> <h1>1000多年前,唐代詩人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橫空出世,被譽為“孤篇蓋全唐”。為紀念先賢,傳承文化,全國首家以張若虛和《春江花月夜》為內(nèi)容的主題展館~張若虛紀念館暨春江花月夜藝術(shù)館在瓜洲鎮(zhèn)。</h1> <h1>中午時光我們在此品嘗了古渡鍋蓋面,味道鮮美,價廉物美。</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