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覺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陽臺山麓,建于遼代,寺院坐西朝東,體現(xiàn)了遼統(tǒng)治者契丹人"朝日東向"之俗。因寺內(nèi)有清泉流入,故得名"清水院"。</p><p class="ql-block">金代曾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一,后又稱"吳泉寺"。明宣親于宣德三年(1428年)重修,賜"大覺寺"之名。此后經(jīng)明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成化十四年(1478年)及清康熙至乾隆朝不新重新擴建,形成今日之規(guī)模。</p><p class="ql-block">寺院依山而建,自東向西,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無量壽佛殿、大惑壇等建筑,數(shù)字雄偉古樸,布局嚴謹深廣。</p><p class="ql-block">寺內(nèi)現(xiàn)存許多珍貴的文物、《陽臺山清水院創(chuàng)造藏經(jīng)記》石碑記載著寺院修繕及刻經(jīng)的歷史,無量壽佛殿內(nèi)的觀音壁塑,堪稱古代藝術(shù)精品。此外還存有許多清代齋后御制的碑文區(qū)額。</p><p class="ql-block">大覺寺地處群山環(huán)艷之中,林茂泉清,景色幽美,早在遼金時就是有名的風景區(qū)。這里古柏參天,罩竹蔥部,其中又以玉蘭和銀杏名冠京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陽光溫柔地灑在大覺寺的每一個角落,金黃的樹葉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我漫步在這片寧靜的天地間,仿佛走進了一個金色的夢境。</p> <p class="ql-block">大覺寺無量壽佛殿前的那棵銀杏樹,據(jù)說種植于遼代,樹齡已有千年,被譽為西山銀杏之冠。樹干之粗,需要七八個成人才能合抱。乾隆皇帝曾為此樹賦詩:“古柯不計數(shù)人圍,葉茂孫枝綠蔭肥,世外滄桑閱如幻,開山大定記依稀?!泵慨斍镲L吹過,金黃的葉子隨風飄落,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建于明代,面闊35米,進深18米。殿門外懸掛的“無去來處”匾額,是乾隆皇帝的手書。這四個字意為“如來”即如如不動,《金剛經(jīng)》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稱如來?!闭驹诘钋埃曳路鹉芨惺艿侥欠莩撆c寧靜。</p> <p class="ql-block">這棵巨大的銀杏樹,樹葉金黃,樹枝向四面八方伸展,宛如一把巨大的傘蓋,遮蔽了整個庭院。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讓人感到溫暖而寧靜。樹下,人們駐足欣賞,有人拿出手機拍照留念,記錄下這美好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樹下的小徑上,鋪滿了金黃色的落葉。人們漫步其間,不時停下腳步,細細品味這秋天的韻味。孩子們追逐嬉戲,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給這片古老的土地帶來了勃勃生機。</p> <p class="ql-block">喜鵲正啄食山楂秋果。</p> <p class="ql-block">一只小貓蜷縮成一團睡在一棵大樹旁的地面上,它的毛發(fā)呈現(xiàn)出白色與黑色相間的斑點圖案,看起來非??蓯凼孢m。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小貓身上,給它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這只小貓,心中充滿了溫暖與寧靜。</p> <p class="ql-block">寺廟的屋檐下,掛著黃色銀杏葉的大樹顯得格外醒目。樹葉隨風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語,講述著歲月的故事。我沿著小徑緩緩前行,每一步都踏在柔軟的落葉上,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與感激。</p> <p class="ql-block">一棵大樹的黃葉與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棵樹位于一堵灰色磚墻后面,墻上有一些裝飾圖案。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整個場景顯得格外寧靜和諧。</p> <p class="ql-block">一棵巨大的銀杏樹占據(jù)了畫面,它的枝葉茂盛,金黃色的葉子鋪滿了地面。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整個場景顯得格外寧靜和諧。</p> <p class="ql-block">金黃色的銀杏樹葉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仿佛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樹下,落葉鋪成了一條金色的小徑,人們沿著這條小徑緩緩前行,仿佛走進了一個金色的童話世界。我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著秋天的氣息,心中充滿了寧靜與喜悅。</p> <p class="ql-block">人群聚集在一個池塘邊,欣賞或拍攝眼前的美景。這個水體看起來像是人工開鑿出來的,周圍有一些石制欄桿作為防護設(shè)施。一尊龍頭雕塑醒目地矗立在一旁,增添了這個地方的歷史感和藝術(shù)氣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