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p><p class="ql-block">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p><p class="ql-block">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p><p class="ql-block">從此我開始孤單想念”</p><p class="ql-block"> 今天,2024年9月24日,我終于來到你身邊,那么近距離地看清楚你的發(fā)、你的臉和你的衣裙,真真切切感受到你清晰的呼吸伴隨著來自遠(yuǎn)古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高高隆起的小山上,立刻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種只要瞅一眼,心都會顫抖的顏色搭配,令人叫絕。</p> <p class="ql-block"> 紅色、藍(lán)色、綠色,</p><p class="ql-block">白色、黑色……</p> <p class="ql-block"> 大片鮮艷耀眼的紅房子,是這遍天地中的主色調(diào),有橘子紅、玫瑰紅;</p><p class="ql-block"> 左右兩邊的群山,用它草綠色和檸檬綠搭配而成的臂膀擁抱著這一大片的紅;</p><p class="ql-block"> 而矢車菊藍(lán)的天空和海洋藍(lán)的河水將這一大片紅置放在一個水晶體之中;</p><p class="ql-block"> 之上點綴著珍珠白、玉石白以及烏黑的瑪瑙。</p> <p class="ql-block"> 這種強(qiáng)烈的色彩搭配,簡直可以用攝人魂魄來形容。</p><p class="ql-block"> 大腦中閃出一個古老而又現(xiàn)代時尚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它帶著那份與生俱來的叛逆與浪漫,自由灑脫,熱情奔放地向我走來。</p> <p class="ql-block"> 那紅,就如橘子鮮艷水嫩的紅唇,瓣瓣皆香,晶瑩剔透, 輕輕一剝, 清香四溢, 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 那份美好,如詩,如畫。</p><p class="ql-block"> 來自遠(yuǎn)古,來自遙遠(yuǎn)的波西米亞。</p> <p class="ql-block"> 各種各樣的發(fā)型,讓人看得眼花繚亂。</p><p class="ql-block"> 挑起前額的頭發(fā)編織成一縷固定在耳后,再戴上一朵玫瑰花;</p><p class="ql-block"> 用彩線把部分頭發(fā)編成幾辮,留下美麗的流海和辮兒下面一縷縷直發(fā);</p><p class="ql-block"> 或者直接做個大波浪,隨性浪漫。</p><p class="ql-block"> 或者在后面梳個發(fā)髺,再戴上花環(huán)。</p><p class="ql-block"> 體現(xiàn)出一種艷而不俗,冷而不寒,奔放中不缺矜持,灑脫中不乏優(yōu)雅的波西米亞風(fēng)。</p> <p class="ql-block"> 各式各樣的帽子飄蕩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珍珠白的大草帽、黛黑色的尖頂帽、草綠色的蘑菇帽、橘子紅的貝蕾帽……</p> <p class="ql-block"> 有長得窈窈窕窕的,有長得圓圓潤潤的,還有長得纖纖柔柔的。儀態(tài)萬千,楚楚動人。</p><p class="ql-block"> 小巧玲瓏的,高挑骨感的,雍容爾雅的,款款而至,每一步都散發(fā)著芬芳。</p><p class="ql-block"> 玫瑰色的裙裝,輕盈地如同翩翩起舞的精靈,在微風(fēng)中搖曳生姿。</p><p class="ql-block"> 裙擺隨著步伐飄動,仿佛訴說著自由與不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飄過來的,是那個在舒適自在的氛圍之中自然流露出來的、流暢無阻且個性十足的、表現(xiàn)力極強(qiáng)的波西米亞女郎。</p> <p class="ql-block"> 這不就是裙擺上或抽象、或具體的印花圖案,融合了大自然的元素與藝術(shù)的想象,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這種迷幻的印花,可是波西米亞風(fēng)格的靈魂所在,絢麗多彩的圖案,如神秘的圖騰,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這不就是“涂鴉”么?</p><p class="ql-block"> 就像斑駁陳舊的中世紀(jì)宗教油畫。</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涂鴉”更好地詮釋了波西米亞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這不就是“流蘇”么?</p><p class="ql-block"> 就如畢加索晦澀的抽象畫。</p><p class="ql-block"> “流蘇和涂鴉”適當(dāng)?shù)卮钆?,活脫脫的波西米亞風(fēng)呈現(xiàn)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這猶如天然大理石的花紋,在耀眼的橘紅色中顯得驚心動魄。</p> <p class="ql-block"> 海洋藍(lán)的河水,翻卷著一層又一層的波浪,仿佛來自西班牙的層疊波浪裙,上面閃閃熠熠的銀光飾品,似乎是來自遙遠(yuǎn)的印度的刺繡亮片。</p> <p class="ql-block"> 而那些如小草般翠綠的山脈,就如一條條檸檬綠的流蘇,飄逸浪漫,像是一陣來自摩洛哥的清風(fēng),搖動著這里的一切,混搭成綺。</p> <p class="ql-block"> 天空也不甘落后,泛出它最迷人的矢車菊藍(lán),就如一顆巨大的失車菊藍(lán)寶石,想必它是來自地中海以南的北非。</p> <p class="ql-block"> 這顆矢車菊藍(lán)寶石一下子就把這里所有的一切都裝進(jìn)去了。</p> <p class="ql-block"> 藍(lán)色透明的寶石里,橘子紅的房子,玫瑰紅的裙擺,金色的大波浪卷發(fā),珍珠白的大草帽,銀光閃閃的亮片,檸檬綠的流蘇,恰到好處地熔為一爐,晶瑩剔透,五彩斑斕,璀璨奪目。</p> <p class="ql-block"> 讓人如獲至寶,愛不釋手。</p><p class="ql-block"> 竟然忘記了時間,聽不到領(lǐng)隊再三催足,像是被黏住了。</p> <p class="ql-block"> 我決定,把這顆色彩斑斕的矢車菊藍(lán)寶石悄悄地放進(jìn)衣袋里,準(zhǔn)備讓它陪伴我走過下面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打定主意,跟著領(lǐng)隊繼續(xù)游覽下一個景點。</p> <p class="ql-block"> 克魯姆洛夫(Cesky Krumlov)(CK小鎮(zhèn)),位于捷克南部波西米亞的迷人小鎮(zhèn),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幾座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該城市于199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p> <p class="ql-block"> CK小鎮(zhèn)坐落在?伏爾塔瓦河的上游,距離?捷克首都布拉格約160公里?,F(xiàn)有居民1·4萬名左右。</p><p class="ql-block"> 這個小鎮(zhèn)始建于13世紀(jì),由于位于一條重要的貿(mào)易通道上而逐漸繁盛。</p><p class="ql-block"> 小鎮(zhèn)的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紀(jì)到17世紀(jì)之間,主要采用?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CK小鎮(zhèn)的歷史開始于13世紀(jì)南波西米亞豪族維特克家族在此建造城堡之時,1374年時這里只有96幢房子。</p><p class="ql-block"> 公元14世紀(jì)時維特克家族消亡,羅熱姆韋爾克家族成為了當(dāng)?shù)氐慕y(tǒng)治者。</p><p class="ql-block"> 到了16世紀(jì),城市一度繁榮至極點。</p><p class="ql-block"> 而18世紀(jì)施瓦岑貝格家族開始控制該地區(qū),這些家族在當(dāng)?shù)禺a(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 克魯姆洛夫城堡興建于1204年,是捷克除?布拉格城堡之外最大的一個古堡。</p> <p class="ql-block"> 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0年左右,由斯拉夫人建立,后來在?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時期得到了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城堡經(jīng)歷了多個家族的統(tǒng)治,包括?維特克家族、?羅森伯格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艾根伯格家族和?施瓦岑伯格家族,每個家族都傾注了心血進(jìn)行建設(shè)。</p> <p class="ql-block"> 克魯姆洛夫城堡的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哥特式、文藝復(fù)興式和?巴洛克式。城堡的部分外墻采用了彩繪的方式裝飾,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p> <p class="ql-block"> 捷克共和國(捷克語:?eská republika;英語:The Czech Republic),簡稱捷克,地處中歐。</p><p class="ql-block"> 東靠斯洛伐克,南鄰?qiáng)W地利,西接德國,北毗波蘭, 國土面積7.89萬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這個名稱最早來源于“Boii”,公元前500年,波西米亞地區(qū)在羅馬帝國時期為一支叫波西人的凱爾特人的聚居地。</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世紀(jì),日耳曼人遷入占據(jù)了此地,但這個名字卻留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公元6世紀(jì),從東部遷來的斯拉夫人建起波西米亞王國就開始了它漫長而坎坷的歷史,并繁衍出燦爛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公元830年,建立大摩拉維亞公國。</p><p class="ql-block"> 9世紀(jì)末~10世紀(jì)上半葉,大摩拉維亞帝國解體,普熱美斯家族成立以布拉格為中心的捷克公國。</p><p class="ql-block"> 1086年,德意志國王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迪斯夫二世(Vradislav II)以波西米亞(波希米亞是拉丁語、日耳曼語對捷克的稱呼)國王稱號,此后捷克公國臣服于神圣羅馬帝國。</p><p class="ql-block"> 12世紀(jì)后半葉,公國改稱波西米亞王國。</p><p class="ql-block"> 1620年,波西米亞(捷克)長期由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p><p class="ql-block"> 1867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奧匈帝國解體,捷克與斯洛伐克聯(lián)合,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p><p class="ql-block"> 1993年1月1日起與斯洛伐克和平地分離,成為獨立主權(quán)國家。</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波希米亞是拉丁語、日耳曼語對捷克的稱呼),是捷克的一個古老的稱謂。</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格起源于20世紀(jì)60年代,最初由熱愛自然與和平的?嬉皮士通過波西米亞風(fēng)格的輕松與浪漫以及叛逆的生活方式來表達(dá)他們對自由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格不僅代表一種時尚潮流,還象征著自由灑脫、熱情奔放的生活態(tài)度。</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格在服裝設(shè)計上非常多樣化。</p><p class="ql-block"> 可以有著比較繁復(fù)的元素,如印花、流蘇、褶皺和大擺裙。并且在顏色的運用上大膽地采用給人強(qiáng)烈的視覺沖擊和神秘氣氛的大紅、橘紅、玫紅,深藍(lán)、翠綠、黑色等。</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簡約清新,做到古典之中的飄逸灑脫,時尚浪漫。</p> <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格應(yīng)用于?家居裝修設(shè)計中,強(qiáng)調(diào)奢華的另類、個性的高貴。</p><p class="ql-block"> 回歸自然,采用具有質(zhì)感和紋理的材質(zhì)來提升整體的視覺效果。</p><p class="ql-block"> 注重簡潔隨性,崇尚自由。</p><p class="ql-block"> 畫龍點睛之處見古典氣質(zhì),隨性而為之處見浪漫情調(diào)。</p> <p class="ql-block"> 甚至把在建筑和服飾上的風(fēng)格以及民族風(fēng)格,經(jīng)過理念的遷移直接應(yīng)用在生活用品以及家居用品上,使得波希米亞風(fēng)格風(fēng)靡全球。</p><p class="ql-block"> 波西米亞風(fēng)格代表浪漫化,民俗化,自由化。也代表一種藝術(shù)家氣質(zhì),一種時尚潮流,一種反傳統(tǒng)的生活模式,一直被人們推許。</p> <p class="ql-block"> 接下來我們到了斯沃諾斯基廣場。</p><p class="ql-block">這里是小鎮(zhèn)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廣場跟大城市的廣場比起來規(guī)模自然要小得多,但是這里有多種類型的街頭藝術(shù)表演,還有不少的店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看著廣場周圍五彩斑斕的彩繪房子、市政廳,讓人心情愉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應(yīng)該是小鎮(zhèn)最熱鬧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世紀(jì)小鎮(zhèn)的市政廳是一座白色的3層樓建筑物。由于保存完好,游客看到的景色和300年乃至500年前如出一轍。</p> <p class="ql-block"> 沿著寬寬窄窄、直直曲曲的小街往前走,兩邊是鱗次櫛比的小店鋪。</p><p class="ql-block"> 店鋪門面很小,看似關(guān)著門,要按門鈴,就會有人來開。</p><p class="ql-block"> 門面裝飾獨具一格,總是吸引你留足。</p> <p class="ql-block"> 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我們直奔河邊而去。</p><p class="ql-block"> 河水清澈見底,滔滔不絕地流著。</p><p class="ql-block"> 這條河的名字叫伏爾塔瓦河,它源出波希米亞西南部,上游為波希米亞森林中的泰普拉伏爾塔瓦河和斯圖代納伏爾塔瓦河。</p> <p class="ql-block"> 兩條河流匯聚而成的伏爾塔瓦河,流經(jīng)克魯姆洛夫(CK)小鎮(zhèn),然后流向捷克首都布拉格,最后注入易北河。</p><p class="ql-block">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的母親河。</p><p class="ql-block"> CK小鎮(zhèn)位于伏爾塔瓦河的上游。</p> <p class="ql-block"> 河流由兩條小河匯聚成一條大河后,歡天喜地,歡呼雀躍。</p><p class="ql-block"> 要把這天大的喜訊傳遞給所有的人!</p><p class="ql-block"> 它繞著克魯姆洛夫蜿蜓流動,形成了兩個大半圓,宛如一個巨大嶼“S”形狀,手舞足蹈地向小鎮(zhèn)展示著它婀娜多姿的身體,眉飛色舞地向人們炫耀它浩浩蕩蕩、滔滔不絕地一瀉千里的氣勢。</p> <p class="ql-block"> 各式各樣的二到三層的民居建筑,密密層層地分散在伏爾塔瓦河兩岸,錯落有致的建筑與高聳的教堂構(gòu)成了中世紀(jì)獨特的風(fēng)貌。</p> <p class="ql-block"> 河水繞著民居流淌,民居乖巧地躺在河的身旁,相依相偎,安祥寧靜。</p><p class="ql-block"> 我感覺內(nèi)心像彌漫著溫柔,流淌著暖意,心一下變得柔軟綿綿,暖意融融。</p> <p class="ql-block"> 轉(zhuǎn)過一道彎,首先奪走你眼球的是高聳的尖塔,它像一位披著披風(fēng)的紳士,無論你在哪里,都看得到他。</p> <p class="ql-block"> 有時他戴一頂檸檬綠的尖頂帽而披一件象牙白的披風(fēng)。</p><p class="ql-block"> 有時戴一頂金綠色的圓底座的尖頂帽,披一件橘紅色和金黃色混搭而成的披風(fēng)。</p><p class="ql-block"> 總是讓人感覺到昂首挺胸、風(fēng)度翩翩、氣宇軒昂的紳士風(fēng)度。</p> <p class="ql-block"> 就要離開這個小鎮(zhèn)了,摸摸揣兜里的矢車菊藍(lán)寶石,它還在,正安靜地躺在我的衣兜里,感覺它有點溫度,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大巴車載著我們向另一個城市奔去,途中,遇到余暉燦燦。</p><p class="ql-block"> 天空被落日燒得滾燙,就如血紅色的光對著天空噴灑,那個紅?。?lt;/p><p class="ql-block"> 紅得鮮艷,紅得純粹,紅得炫爛!</p> <p class="ql-block">西沉的太陽</p><p class="ql-block">臨近墜幕。</p><p class="ql-block">霞光四溢,大地鋪錦。</p> <p class="ql-block">想起一段話:</p><p class="ql-block"> 夕陽無限好,是因為它接近黃昏。</p><p class="ql-block"> 流星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它的瞬間能打破夜的寂靜。</p><p class="ql-block"> 水珠之所以晶瑩,是因為它的晶瑩能折射陽光。</p> <p class="ql-block"> 殘缺是生命的本質(zhì),也是世間百態(tài)的一種象征。</p><p class="ql-block"> 喜歡大巴車?yán)锏年柟猓﹃柭淠坏臅r候,車窗把它折斷,斜臥在司機(jī)的方向盤上。</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本次東歐+巴爾干19天之旅的行程圖。</p> <p class="ql-block"> 下圖是系列游記《東歐+巴爾干19天之旅(上部)》所包含的地點,箭頭標(biāo)注的是游記已寫過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