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67年夏,7歲的我第一次和同學乘飛機從成都飛拉薩。(因文革西藏駐成都幼兒園及小學解散)老師說我們的家在天上,那里有漂亮的布達拉宮。飛機升空時穿破厚厚云層,機身微顫、左右傾斜、忽上忽下,哦芝啦 。當飛機平穩(wěn)翱翔在湛藍的天空中,仙女般的空姐時而推來美食,時而發(fā)放小吃和紀念品 ,迷迷糊糊的我仿佛走進布達拉宮……</p><p class="ql-block"> “阿媽啦 老師說我們家住在天上?”走進藏式大院時我問阿媽?!笆前?!拉薩在高原?!蔽以趺匆猜牪欢堪尲易〈笳阉履蟼?cè)(桑珠頗章),朝北的舞臺是我童年看樣板戲打卡地。每周末早早爬在阿媽大院三層樓頂?shù)奈覀兏吒咴谏?,俯瞰戲臺四周,漸漸聚集的人們,人聲鼎沸。久盼的演員終于出現(xiàn)了。“白毛女、大春……”激動的我們一一喊出。“提紅燈的阿爸在哪?”扎西哥東張西望,哦芝啦 不是紅燈記。</p> <p class="ql-block"> 物質(zhì)匱乏年代我個不高,阿媽說多睡覺長個子。一早阿媽家北窗外寒風中若隱若現(xiàn)的朝佛聲喚醒我?!鞍尷?早餐有酥油茶嗎?”話音未落,門簾出現(xiàn)一對牧民夫婦。阿媽請他們進屋取暖、喝茶。阿佳皮袍懷中露出嬰兒圓圓的腦袋,一雙大眼卷毛娃,好可愛!臨別時阿覺送出幾串雪白雪白的鮮奶渣,家里又有零食吃了!</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學四年級那年,扎西哥五年級,放學結(jié)伴回家的我們走走玩玩。“扎西 你爬馬車了哈?”一針一線逢褲子的阿媽疑問。那些年,八廓街里蝸牛速度的馬車是我們的最愛!看見身邊膽大孩子乘趕車大叔不注意,跳上馬車車尾,好開心!好想過把癮的我們跟走在車尾,擔心手握馬鞭大叔發(fā)現(xiàn)?悄悄蹭車時雙手低頭爬在車尾,雙腳懸空,書包隨馬車節(jié)奏跳在屁股上,滑下車時常被車尾倒釘勾拉破衣包、褲腿,防不勝防。</p> <p class="ql-block"> 阿媽家一街之隔的電影院,白天放映樣板戲,晚上放映故事片,每晚燈火通明。男孩彈玻璃球,女孩跳皮筋,我們玩到電影散場。一晚電影院傳出《雞毛信》中場,趁守門老頭打瞌睡,我們貓腰低頭沖進電影院。幾束手電筒光追趕在后,嚇得我們藏進后排椅下,滿眼觀眾腿、球鞋異味刺鼻!心跳嗓子眼,屏住呼吸,哦芝啦 電影怎么還不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 稀里糊涂小學畢業(yè)的我走進拉薩二中(現(xiàn)一中),之乎者也的古文背完就忘。開門辦學一聲響,走出教室接受大風大浪考驗,學軍、學工、學農(nóng)。放飛的我們在東郊校農(nóng)場開墾種地,“下農(nóng)場要自帶干糧和行李,還是去工廠好?!卑尦Uf。進工廠不僅白吃白住,還發(fā)工作服。穿工作服的我們走在街上,誤認為走后門招進工廠的小工人?好得意!</p> <p class="ql-block"> 布達拉宮下的初中畢業(yè)照好珍貴!記得75.冬季第一屆畢業(yè)的我們,大多數(shù)同學響應黨號召,奔向拉薩郊外農(nóng)場、牧場上山下鄉(xiāng)當知青。悄悄偷出戶口和米瑪去知青辦報名,被拒(60年以前出生的畢業(yè)生)?!拔覀冞€是當小工,不僅可以掙小錢,也不耽誤考中專。”米瑪建議。當年拉薩城大興土木,我倆很快找到打水泥塊小工活,每天可掙2元、3元,好開心!</p> <p class="ql-block"> 米瑪和我命懸一線的分數(shù)上了衛(wèi)校錄取線,70年代的拉薩衛(wèi)校位于八廓街“瑪吉阿米”網(wǎng)紅店旁,即“邦達侖”藏式大院。幾十人的女生大宿舍曾是貴族家豪華客廳,幾根紅柱自然分隔三人一組、四人一團,晚自習后的無頂圍篷里聊天聲、笑聲、哈欠聲、此起彼伏。不內(nèi)卷的青春歲月,帶來多少快樂時光?!鞍⒉剂_ 醫(yī)院里什么時候飛進這么多蝴蝶小護士?”進院看病的莫啦(花甲婆婆)滿臉堆笑。各科室出入的我們,為醫(yī)院注入了青春活力。</p><p class="ql-block"> 時光飛逝,歲月靜好。80年代末同學相聚常聊起收音機播放的賴世雄英語,電視劇《渴望》。去內(nèi)地進修后我調(diào)母校拉薩一中醫(yī)務室。醫(yī)院同學2000年已成各科室VIP,人到中年相聚的我們提起往事滔滔不絕。成都一西藏后花園,2014十年前退休住成都終于等來2019年醫(yī)院最后一批退休校友阿琳、葉子、卓嘎。她們護齡長達近40年(1981.5-2019.9)。(獲雙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