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UO 原始項目是基于封面上面分叉的項鏈開展的。其目的是進入二級市場,在前期運用了拆分原理,但以往拆分存在泡沫越吹越大的弊端,而此項目從 175 萬拆到 21 億時會有緊縮回踩,回拆到 2100 萬后進入二級市場,預估 5 - 7 年達成此目標。</p><p class="ql-block">該項目從去年 9 月 11 日開始,至今已 9 次開盤,資金規(guī)模從初始達到 3400 多萬。</p><p class="ql-block">服務器在美國、韓國和新加坡,負責推廣的團隊自己成立了商學院,以團隊運作市場。</p><p class="ql-block">項目一單為 1000 美金,最高可投 8000 元,其進合公開,5 個合約全部公開,無法篡改,如同比特幣。21 億出售的情況、實際操作人和排隊情況均清晰可見。</p><p class="ql-block">此項目被定位為第四代拆分,結(jié)合了前三代的優(yōu)點,通過緊縮消耗泡沫,將規(guī)??刂圃?2100 萬票再進入二級市場。目前會員基數(shù) 1 萬多,資金都在玩家手中,相對安全。</p><p class="ql-block">在收益方面,靜態(tài)投資 1000 美金,8 - 12 個月四倍出局,需復投則重新開戶。動態(tài)方面,50%用于動態(tài)獎勵,包括直推獎、動態(tài)獎和領導獎。領導獎結(jié)合了前三代獎金并進行優(yōu)化,第一代 40%,第二代 5%,第三代 10%,促使大家積極推廣。有人做兩個月賺 60 萬。</p><p class="ql-block">與以往項目的不同之處在于:</p><p class="ql-block"> 1. 資金不蒸發(fā),池子多一美金都無法運作。</p><p class="ql-block"> 2. 以 175 萬票為基數(shù),控制泡沫,最終以 2100 萬票進入二級市場。</p><p class="ql-block"> 3. 合約公開無法篡改,沒有明確的老板,團隊長不為團隊問題擔保,投資者需自行了解清楚再決定是否參與。</p><p class="ql-block">拆分速度約一個多月一次,在 1.3 倍到 1.8 倍之間。</p> <p class="ql-block">可能存在的風險:</p><p class="ql-block"> 1. 政策與法律風險:此類金融投資項目可能面臨政策法規(guī)的不確定性,存在被認定為非法或違規(guī)操作的風險。</p><p class="ql-block"> 2. 市場波動風險:盡管聲稱有一定的控制機制,但市場的不可預測性仍可能導致投資損失。</p><p class="ql-block"> 3. 技術風險:依賴服務器和網(wǎng)絡技術,如果出現(xiàn)技術故障、黑客攻擊或數(shù)據(jù)丟失,可能影響交易和資金安全。</p><p class="ql-block"> 4. 信譽風險:項目缺乏明確的負責人和運營主體,一旦出現(xiàn)問題,投資者可能難以維權(quán)。</p><p class="ql-block"> 5. 信息不對稱風險:投資者可能無法全面、準確地了解項目的真實運營情況和資金流向。</p><p class="ql-block">風險規(guī)避建議:</p><p class="ql-block"> 1. 深入研究政策法規(guī):在參與之前,充分了解相關金融投資領域的政策法規(guī),確保項目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 2. 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資金集中投入到這一個項目,降低單一項目帶來的風險。</p><p class="ql-block"> 3. 關注技術保障:了解項目所采取的技術安全措施,確保個人信息和資金的保護。</p><p class="ql-block"> 4. 謹慎評估信譽:對于缺乏明確主體和信譽背書的項目,要更加謹慎,避免盲目投入。</p><p class="ql-block"> 5. 保持信息暢通:通過多種渠道獲取項目的最新信息,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p><p class="ql-block">需要提醒的是,此類項目通常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投資需謹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