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西極后,在烏恰住下,第二天早上九點吃飯,天還黑著,飯后天漸放亮上路,2小時車程到達喀什。今天行程主要游覽高臺民居。</p> <p class="ql-block">高臺民居是新疆喀什老城東北端一處高40余米、長800余米的民居,這個黃土高崖上的維族聚居區(qū),走過了600余年的歷史長河,依崖而建的“高崖上的土陶”作為活化石,是維族民居建筑和民風民俗的歷史見證。</p><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通過空曠壩子,夾街區(qū)兩側建筑左邊叫“高臺時光”,右邊叫“半個月亮”,八個字令人思考,仿佛是在引領人們一起走入高臺時光與半個月亮的故事里。</p><p class="ql-block">進入民居腹地,所經(jīng)過的民居并不是居住原住民,石板路上都是商業(yè)街區(qū),但又和真正的商業(yè)有所不同,主要出售藝術品,有很藝術范的店名,作坊、鐵器、英吉沙小刀、土陶、掛毯等等,都是以高臺民居字樣、圖案以及喀什本土文化為元素,展現(xiàn)濃厚的西域風情文化,也是一種傳承吧,我對用泥巴和楊木搭建的民居更感興趣,包括做舊的門窗都不放過,哪怕斑駁滄桑只是營造時光印記。這些民居是2009年重建的,經(jīng)過了保留、改造、加固等等,呈現(xiàn)于大眾視野。</p><p class="ql-block">走到街區(qū)盡頭,一側是鐵匠鋪,中間一道拱形石門,把高臺民居分成里外兩半,里面是浪漫是今生,外面是滄桑是前世,登上廢墟高臺平頂,眼中全是破敗,能讓人激起聯(lián)想,與歷史產(chǎn)生共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