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區(qū)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國唐代偉大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堂完整保留著清代嘉慶重建時的格局,總面積近300畝。園林是非常獨特的“混“少陵草堂”碑亭合式”中國古典園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堂完整保留著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擴建時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圣地。</p> <p class="ql-block">看到那簡陋的草屋,想象杜甫一家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中生活,會深刻體會到他生活的不易。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顛沛流離來到成都,靠親友接濟才得以修建茅屋居住。在這狹小且破舊的空間里,他經(jīng)歷了風雨吹打、生活物資匱乏等困境,但依然堅持創(chuàng)作,這種堅韌的精神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生動地描繪了他的房屋被秋風破壞后的凄慘景象,讓我們對他的艱難生活有了更直觀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杜甫一生有著遠大的抱負和才華,卻未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他渴望為國家和人民做出貢獻,但仕途坎坷,始終未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p><p class="ql-block">在杜甫草堂,回顧他的生平經(jīng)歷,會讓人不禁為他的懷才不遇感到惋惜。</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是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重要場所,在這里他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些詩歌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參觀杜甫草堂,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他詩歌中的意境和情感。</p><p class="ql-block">《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細膩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對萬物的滋潤,展現(xiàn)了杜甫對自然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p> <p class="ql-block">杜甫始終心懷天下,關(guān)心百姓的疾苦。即使自己生活困苦,他仍然不忘為國家和人民擔憂。</p><p class="ql-block">“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表達了他對廣大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杜甫的詩歌被稱為“詩史”,真實地反映了唐代的社會現(xiàn)實。從他的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百姓的生活狀況、社會的動蕩以及國家的興衰。</p><p class="ql-block">在杜甫草堂,看著那些詩句,仿佛. 對杜甫詩歌成就的贊嘆:能穿越時空,看到唐代的社會風貌,感受到歷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歷經(jīng)千年,依然保存完好,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塊圣地。這體現(xiàn)了后人對杜甫的敬重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p><p class="ql-block">參觀杜甫草堂,會讓人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我們有責任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讓后人能夠繼續(xù)領(lǐng)略到古人的智慧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杜甫草堂不僅是一個歷史遺跡,更是人們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三曹</p> <p class="ql-block">武候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武侯祠現(xiàn)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堪稱卓越。在武侯祠中,仿佛能看到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英姿。他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quán),之后又多次北伐中原,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屢見不鮮,比如空城計,面對司馬懿大軍,僅憑一座空城和淡定自若的姿態(tài)便嚇退敵軍,其智謀令人咋舌。</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對劉備父子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句名言便是他一生忠誠的真實寫照。劉備白帝城托孤后,諸葛亮肩負起興復漢室的重任,盡管蜀漢后期局勢艱難,他依然堅守使命,為蜀漢事業(yè)耗盡心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這份赤膽忠心千古傳頌。</p> <p class="ql-block">諸葛亮在治國方面同樣表現(xiàn)非凡。蜀漢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他推行一系列政策促進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經(jīng)濟,還重視人才選拔和培養(yǎng),使得蜀漢能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中有一席之地,這種全方位的治國智慧著實讓人贊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的陳列和記載也展現(xiàn)著他的廉潔品德。他位高權(quán)重,卻從不為自己謀取私利,生活簡樸,一心為公,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國家的發(fā)展和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中,是為官者的楷模典范。</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歷經(jīng)歲月洗禮,見證了無數(shù)朝代的更迭變遷。從三國時期到如今,它默默矗立在那里,承載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記憶。站在祠中,不禁會聯(lián)想到三國時期的烽火連天、英雄輩出,再對比當下的和平盛世,深感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已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歷經(jīng)千年,武侯祠能較為完好地保存下來實屬不易??粗切┕爬系慕ㄖ?、碑刻,上面的每一道痕跡仿佛都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讓人對歷史的厚重和時間的力量有了更真切的體會。</p> <p class="ql-block">武侯祠作為重要的歷史文化景點,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成了一個傳播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讓更多人了解到三國時期那段精彩的歷史以及諸葛亮這位傳奇人物的偉大之處,對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1961年國務院公布武侯祠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評選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成都武侯祠現(xiàn)占地15萬平方米,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西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