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日程是從新疆第二大城市庫爾勒到尉犁縣羅布人村寨,9點50從下榻酒店出發(fā),里程82公里。今日霜降,秋天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冬季即將登場出現(xiàn)初霜,庫爾勒天氣特別好,到達羅布人村寨不到12點,太陽升得老高沒有冬意,游人著春裝羽絨服啥都有。游客中心買好觀光車票,7.5元/人出乎意料的便宜,好像有優(yōu)惠。</p> <p class="ql-block">集沙漠、湖泊、河流和胡楊為一體的羅布人村寨,居住著維族的一支,被認為是羅布泊周圍以打魚為生的土著人,他們原本生活在羅布泊,因環(huán)境變化而離開羅布泊向塔里木河上游遷徙,建成村莊,這就是今天的羅布人村寨。</p><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qū),走過阿布旦廣場,近前一輛馬車招呼我們坐馬車游景,了解一番我們欣然上車,我偷偷的打量這位馬車夫:身材高大、皮膚黝黑、五官立體、頭戴氈帽,身穿白色鑲寬邊大褂子,像蒙古人但不是蒙古人。馬車欲啟動,大漢與馬兒溝通,口中“得而~~”指令彈出,馬兒“得得得”的奔跑起來,在馬車的顛簸和馬蹄聲中,我也忍不住顫動舌尖振動喉嚨,微微仰頭,跟著彈出高亢的“得而~~”,愉悅興奮感頓時爆滿,城市生活久了很需要釋放,馬車帶我們跑了一圈,在“打魚人家”掉頭轉(zhuǎn)向另一條道。坐馬車的體驗往往伴隨著對勞碌命的馬兒的同情和喜愛,我就是如此,下馬車后,我望向馬兒的眼睛,沒有悲喜只看到純凈和善良。價錢也是讓人意外的便宜,5元/人。</p> <p class="ql-block">下了馬車,便是徒步村寨。胡楊、紅柳,都是沙漠防風(fēng)、固沙、抗干旱的寶樹,有粗獷的性格又有迷人的美麗,兩種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映襯,粉紅金黃交織,特別是水中胡楊晃動時的倒影,美中更美,心情好像被大自然深深擁抱,讓人不自覺放慢腳步。路邊、樹下、水邊,到處是拍照游客,拍照不僅記錄美景,也是一種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方式,當(dāng)你沉醉在大自然懷抱中,感受清風(fēng)拂面,溫暖陽光,大飽眼福時,又或者是在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中,除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敬畏,通過鏡頭,將這份情感凝聚成一幅幅畫面,亦是一種對大自然美好瞬間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下面圖片是羅布人村寨人比較集中的地方,但一定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土著居住處,那些我們看不到。據(jù)了解,現(xiàn)在居住的羅布人,具體數(shù)字2000余人,依然有從事捕魚為生的。這處觀光點有蘿卜人家、羅布人祭壇、蘿卜人婚房等等,也是入景區(qū)之后我看到的唯一的商業(yè),有很多羅布人自制手工業(yè)品,少量餐館民宿、民族服飾、百魚烤宴,還有一家塔克馬拉干沙漠咖啡。說到咖啡,想起和我們同乘一輛觀光車的一位同伴,懷中抱著小狗,小狗一臉幸福的小樣,和她交談得之,她夫妻倆自駕房車出來走江湖已有兩年,靠賣咖啡賺旅游費用,佩服這種勇氣,房車咖啡現(xiàn)在非常火爆,我們幾次自駕旅行都遇上了,年輕人旅行中愿意享受,品嘗生活,我們則將其看成一道風(fēng)景。說遠了,繼續(xù)回到談商圈,三個維族老人坐在氈床邊,手拿熱瓦普和達甫,為游客演奏新疆樂曲,看他們手舞足蹈,白胡須跟著有節(jié)奏的抖動,很讓人開心,新疆人的熱情與奔放是鑲嵌在骨子里的。</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們走上了塔里木河上的大橋,我拍著照,釋放對塔里木河的向往,這條千百年來養(yǎng)育了南疆的母親河,奔騰的河水穿越沙漠洶涌而去我無法想象,當(dāng)站在晃蕩的鋼架橋上,看到遠處的胡楊林在野性塔里木河邊緣黃成一片,那種磅礴大氣與唯美胡楊的交融畫面,真的讓人走不動路。河堤上寫著:塔里木河第1917公里段。</p><p class="ql-block">離開塔里木河,再次乘坐觀光車到“神女湖,那里有坐雙桅船游湖,我坐在湖水中大傘下,閨蜜拍下我的悠然自得。神女湖娛樂還有騎駱駝、越野車沖浪、滑沙等等戶外活動。羅布人村寨其他一些景點如吉尼斯烤坑、狩獵人家、東沙山等等沒去。</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們向景區(qū)外走去時,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這片綠洲羅布人村寨上空,飛翔著滑翔機,景區(qū)廣播柔美的女聲反復(fù)著:空中看塔克拉瑪干沙漠、空中看塔里木河、空中看胡楊林……一天看胡楊林肯定不盡興,明天繼續(x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