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馬賽納廣場的太陽之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曲育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定在次日返程,從摩納哥返回尼斯的當天傍晚,我和先生連忙趕到尼斯老城區(qū),游覽了著名的馬塞納廣場。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馬塞納廣場(Place Masséna)是法國尼斯市中心的一個大型廣場,南側是繁華的盎格魯街(Promenade des Anglais,即英國人步行大道)和景色旖旎的藍色海岸((C?te d'Azur) 。廣場地處尼斯老城、新城和藍色海岸三部分的交匯點,將它們連成一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步行穿過尼斯老城就可以到達廣場,從尼斯機場的航站樓乘坐城鐵也能直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城市中心的馬塞納廣場是尼斯最雄偉、最寬廣的廣場。最初這里有兩座相鄰的廣場,一個是位于尼斯老城邊緣,呈半圓形的卡洛·阿貝托廣場,為新古典主義風格,建于1820年—1830年;另外一座是北面的長方形——馬塞納廣場,建于1840年—1852年 。經過改造擴建,兩者已經融為一體,即現在的馬塞納廣場。從空俯瞰馬塞納廣場,南半部為半圓形,北半部為長方形,就像是灑落在地中海岸邊的一顆小螺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馬賽場廣場南側,坐落著尼斯市的地標——“太陽之泉(也稱太陽噴泉)。這是一座巴洛克式噴泉,由一座圓形噴水池和6座精美的雕塑組成。它是法國雕塑家阿爾弗雷德·奧古斯特·詹尼奧 (Alfred Auguste Janniot,1889--1969) 的作品,于 1956 年落成。太陽之泉的四周游客熙熙攘攘,我和先生近距離觀賞了這座藝術杰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組雕塑以古代希臘羅馬神話為題材,用6尊雕塑象征太陽和它的五個行星。位于噴泉水池中央的太陽神阿波羅雕塑,代表的是太陽,環(huán)繞它的5 座青銅雕塑,分別是大地之神蓋亞、農業(yè)之神薩圖恩、愛神維納斯、戰(zhàn)神瑪爾斯和使者之神墨丘里,分別對應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太陽系五大行星——地球、土星、金星、火星和水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阿波羅(Apollō)雕塑位于噴水池的中央。在古希臘神話中,阿波羅是光明之神、文藝之神,在羅馬神話中是太陽神,他在這兩個神話中的名字是相同的。阿波羅在希臘神話中最多才多藝、最俊美,象征著男性之美,號稱“永不衰老的美少年”,雕塑家把它偉岸的身軀塑造得近乎完美無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阿波羅頭上通常戴的是月桂花環(huán),而這尊阿波羅雕塑的頭上頂著是4匹躍起的駿馬。這尊雕塑約7米高,阿波羅身材勻稱,栩栩如生,十分吸睛。它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時被移走,在2011 年 6 月 20 日重新安放在此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蓋亞(Gaia)手捧嬰孩的雕塑位于阿波羅雕塑的右后方(東北)。蓋亞是希臘神話中的大地之神,地位顯赫而且德高望重。她是最早的神,所有天神都是她的后代,被譽為“眾神之王”的宙斯是她的孫子。蓋亞在希臘各地廣受崇拜,西方人至今還常以她的名字代稱地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薩圖恩(Saturn)抬手望天的雕塑位于阿波羅雕塑的左后方(西南)。他是羅馬神話中的農業(yè)之神,代表正義、力量。他在神話中的特征是,左手持鐮刀,右手拿一串麥穗,被描述為一個豐饒與和平的黃金時代的統(tǒng)治者?!巴列恰币辉~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維納斯(Venus)撫頭凝望的坐姿雕塑位于阿波羅雕塑后面(南側)。傳說她誕生在大海里,因而雕塑中的維納斯坐在海豚身上。在羅馬神話中,她是主宰愛情、美麗和生育的女神。在古希臘神話中,她是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女神,象征著愛情、欲望、美麗、快樂、激情、生育?!癆phrodite”是拉丁語的“金星”和“維納斯”的源頭。因此,雕塑家用維納斯代表太陽系中的金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瑪爾斯(Mars)手挽馬頭的雕塑位于阿波羅雕塑的左前方(西北)?,敔査故枪帕_馬神話中的“眾神之王”——朱比特之子。隨著羅馬帝國的不斷擴張,瑪爾斯成為戰(zhàn)爭的象征,是羅馬神話中的戰(zhàn)神。羅馬軍團對他的崇拜,僅次于對他父親朱比特的崇拜。拉丁語的“火星”一詞,正是源自瑪爾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墨丘里(Mercury)低頭思忖的雕塑位于阿波羅雕塑的右前方(東南)。他是古羅馬神話中主掌財富、商業(yè)、雄辯、信息、溝通(包括占卜)、旅行者、邊界、運氣、欺詐和盜賊的神,還負責引導靈魂進入冥界,被稱為“眾神的信使”。他的形象被描繪成頭戴一頂插有雙翅的帽子,手握魔杖,腳穿飛行鞋,因而行走如飛。墨丘里是醫(yī)藥、旅行者、商人和小偷的保護神。他那把纏繞兩條蛇的手杖,被西方藥店用作標志。由于水星在天上運行的速度很快,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太陽之泉是令人稱奇的藝術珍品。將神靈的胴體和宇宙中的天體巧妙結合,體現了雕塑家奇思妙想。噴涌而出的泉水顯現的是大自然的靈動,形象生動逼真的雕塑定格在永恒的瞬間。在陽光的映襯下,兩者形成動與靜的強烈反差。雕塑中的男性陽剛之美和女性陰柔之美,相輔相成,經過藝術家的妙手演繹,得到近乎完美的展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雕塑的創(chuàng)作者阿爾弗雷德·奧古斯特·雅尼奧是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畢業(yè)于巴黎美術學院雕塑專業(yè),以創(chuàng)作城市大型公共作品而聞名。他醉心于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藝術,作品中經常出現宗教神話和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位于紐約洛克菲勒廣場入口處的著名浮雕,也是他的作品。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10月20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