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0月2日至14日,我們一行七人從首都機場出發(fā),開始了意大利南部之旅。第一站是歐洲文明古城—羅馬。羅馬曾是“世界帝國首都”,建在7座山丘之上,是一座創(chuàng)造過輝煌文明的古城,有世界聞名的古跡和精美的建筑,所以又是一座藝術寶庫。</p> <p class="ql-block"> 經過11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后,下榻羅馬奧雷利亞安提卡賓館。賓館上插著七國國旗:從左向右分別是法國、西班牙、美國、意大利、英國、德國、梵蒂岡。</p> <p class="ql-block"> 3日冒著小雨參覌了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教堂始建于1506年,歷時120年建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信仰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教堂莊嚴而巍峨。查理大帝等幾世皇帝都在這經教皇加冕成為皇帝。據(jù)說地下還有幾代教皇和圣人的墓葬。每逢禮拜天,總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此聆聽教皇播送禱詞,接受教皇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教堂廣場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塊鋪砌而成。中間矗立埃及尖頂方碑石柱,頂端放的是十字架。據(jù)說圣彼得在這里被掛在倒十字架上。</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正面房檐上有耶穌及其使徒13尊雕像。</p> <p class="ql-block"> 廣場石碑左右兩邊各有一處噴泉,泉水從中間向上噴射,下分兩層,上層呈蘑菇狀,水柱落下,從四周形成水簾;下層呈缽形,承接泉水成細流外溢,潺潺有聲。左邊噴泉后面可穿行至梵蒂岡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兩側半園形廣場由四排大理石柱環(huán)抱,共有284根園柱和88根方柱,形成三個走廊,朝廣場一側的每根石柱的柱頂都有一尊大理石雕像,都是歷史上對天主教作出貢獻的殉道者雕像,神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廣場呈橢圓形,可容納50萬人,兩邊的建筑以道路為中軸,對稱聳立。每年,世界各地來這里朝圣的信徒和游者絡繹不絕。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冒雨排大隊,我們即將進入圣堂。賈軍高興得在廣場中央撤了傘!</p> <p class="ql-block"> 精美的圣彼得廣場全景。</p> <p class="ql-block"> 在世界上最對稱、最宏偉的廣場上我們<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姊妹拍張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大教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是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與梵蒂岡羅馬教皇的朝廷,是全世界第一大教堂。教堂以耶穌的門徒之長圣彼得命名。耶穌升天后,彼得以耶穌繼承人的身份傳道,公元64年,他在羅馬被尼祿皇帝在此地殺害。彼得殉教后被后人尊為首任教皇,而之后的天主教皇都作為他的繼承人,被看成基督(救世主)在世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座長方形教堂,造型非常傳統(tǒng)而神圣。內部金壁輝煌,光線幽暗,神秘莫測,全部用大理石砌筑而成,穹頂、立柱和墻壁上所有的畫像都是用不同顏色的大理石拼接成圖,工程浩大,難怪用了整整120年才建成。</p> <p class="ql-block"> 大廳,交錯鑲嵌的彩色大理石地面光亮照人</p> <p class="ql-block"> 大廳中間是出于貝爾尼尼之手的青銅華蓋,由四根螺旋形銅柱支撐著,約15米高,半園形的欄桿上點著99盞燈長明燈。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圣彼得的墳墓。</p> <p class="ql-block"> 拱形殿頂上色彩艷麗的圖案。</p> <p class="ql-block"> 內飾處處精美,讓人們有一種敬畏感,深深地被這座歐洲建筑藝術瑰寶折服!</p> <p class="ql-block"> 穹頂都畫著美妙絕倫的畫,周圍墻壁的彩繪圖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圣經故事。</p> <p class="ql-block"> 高大石柱,每顆方柱的浮雕都精美細致。</p> <p class="ql-block"> 從中心走廊通向各小殿堂的門口。</p> <p class="ql-block"> 里面細分有不少禮拜堂。整體可同時容納6萬人祈禱。</p> <p class="ql-block"> 精湛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頂部的花窗增添了內部光線明暗對比,一束陽光從園穹頂照進殿堂里為肅穆的教堂增加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貝爾尼尼另一作品—鍍金的圣彼得青銅寶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圣光圈,由一群小天使環(huán)繞,下半部分是象牙雕飾的椅子。椅背上有兩位天使,一個手拿開啟天國的鑰匙,另一位握著教皇的三重金冠。</p> <p class="ql-block"> 每一處雕塑都十分逼真,這是教皇與神女。</p> <p class="ql-block"> 教皇加冕。</p> <p class="ql-block"> 文藝復興中的最有影響的大師米開朗琪羅24歲的大理石雕塑名作《圣母悲切》。描述的是圣母瑪麗亞抱著死去的兒子耶穌雖悲痛欲絕,但面部平靜祥和。</p> <p class="ql-block"> 釘死耶穌的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 正面是鍍金的圣彼得寶座,人們正在此祈禱,只能遠遠地錄像,真切感受悲切禮拜堂的肅穆儀式。</p> <p class="ql-block"> 梵蒂岡博物館入口。梵蒂岡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面積只有天安門廣場大。博物館由12座年代不同、風格各異的收藏館組成。整個博物館包括24間美術廳、教堂和圖書館,分為二層樓。</p> <p class="ql-block"> 小型人像雕塑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 博物館內飾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 院景。</p> <p class="ql-block"> 穹頂壁畫。</p> <p class="ql-block"> 古希臘木乃伊。</p> <p class="ql-block"> 體現(xiàn)“缺陷美”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雕刻著狩獵人的棺木。</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藏品是多個世紀以來羅馬天主教會收集、積累的成果。所有這些藝術作品、雕塑、壁畫,精致逼真,金碧輝煌。</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組雕《拉奧孔》。</p> <p class="ql-block"> 從上向下拍博物館的旋轉樓梯。</p> <p class="ql-block"> 從下向上拍的旋轉樓梯,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 梵蒂岡有兩支軍隊。這是由100名瑞士教徒組成的教皇衛(wèi)隊,穿著傳統(tǒng)的紅黃藍制服的衛(wèi)兵在站崗。</p> <p class="ql-block"> 10月4日參覌西班牙廣場,這里是西班牙使館舊址,懸掛著西班牙國旗和國徽。</p> <p class="ql-block"> 使館前聳立的園柱,頂端是耶穌像,下面四角是他忠實的使徒。</p> <p class="ql-block"> 逆光拍的耶穌像。</p> <p class="ql-block"> 柱底座四角之一耶穌得意門徒摩西雕像。</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廣場之所以出名還因為它是電影《羅馬假日》拍攝點。著名的西班牙臺階從廣場一直通向山頂,全由鈣華石砌成。正中央聳立的蕯魯斯天尖頂方碑是從古時有名的薩魯斯天公園挪到這里來的。</p> <p class="ql-block"> 袁萍站在當年奧黛麗?赫本與派克聯(lián)袂拍電影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春梅和賈軍在三圣山教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臺階下的石船名為《破船噴泉》。據(jù)說是當年沉沒的一艘船浮出地面,水從船里潺潺湧出。</p> <p class="ql-block"> 陳躍坐在船邊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特萊維水泉,也叫許愿池,花了30年才建成。據(jù)說,來這兒的游人如能背對噴泉反手向池中投入兩枚硬幣,一枚可保佑自己重回羅馬,另一枚可保佑自己實現(xiàn)一個心愿。清澈如鏡的泉底,堆積了好多硬幣。</p> <p class="ql-block"> 水泉后面是海神宮。左側有《富繞之神》,右側有《康樂之神》,半園宮門中間的海神正做著駕馭馬車的動作,牽著馬的是人魚海妖。整個場面為一片海上礁石。</p> <p class="ql-block"> 東方與韓強站在最下方剛拋硬幣又美美地許了愿!</p> <p class="ql-block"> 意大利的冰激凌種類繁多!</p> <p class="ql-block"> 陳躍來個雙味的!</p> <p class="ql-block"> 當今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斗獸場。這里曾是古羅馬角斗士與猛獸博斗、廝殺以博取皇帝、王公、貴族一笑的地方。它是歐洲也是全世界保存至今最古老、最宏偉的斗獸場、競技場。從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斗獸場外景。</p> <p class="ql-block"> 斗獸場全景。</p> <p class="ql-block"> 斗獸場現(xiàn)在只剩下大半個骨架,但雄偉之氣魄猶存。周邊園洞里有若干塑像。古羅馬最著名的奴隸起義從這里爆發(fā),首領斯巴達克曾是這里的一名角斗士。</p> <p class="ql-block"> 斗獸場內景。平面呈橢圓形。外部由大理石包裹,為四層結構。下面三層有80個園拱,第4層則以小窗和壁柱裝飾。斗獸場建于2000年前,用了8年時間。于公元79年10月24日開業(yè),開業(yè)那天,由3000個奴隸和5000頭獅子、老虎、餓狼等猛獸格斗,互相殺戮,一直持續(xù)了100天,血腥殘忍。</p> <p class="ql-block"> 場中間為角斗臺,相當于一個足球場那么大。角斗臺下是地窖,關押野獸和角斗士。上有活動板,蓋上即為表演臺。</p> <p class="ql-block"> 看臺分為四層。覌眾席是根據(jù)社會階級的高低劃分的。底層第一區(qū)是皇帝和貴族的座席,白色大理石座;第二層為羅馬高階層市民席,第三層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陽臺,一般人只能站在此處??磁_可容納覌眾5萬多人。</p> <p class="ql-block"> 內部構造全貌。想到當年斗獸場竣工慶典上那3000名奴隸、戰(zhàn)俘等與5000頭野獸歐斗無一生還的血腥大廝殺的場面,我們的心情異常沉重!</p> <p class="ql-block"> 底層有80個出入口,可確保15分鐘至30分鐘內把5萬覌眾全部疏散離場。</p> <p class="ql-block"> 位于斗獸場西側的君士坦丁凱旋門是古羅馬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建在公元315年,正在修繕。</p> <p class="ql-block"> 法國巴黎的凱旋門就是以它為藍本加以設計、構建的。</p> <p class="ql-block"> 殘留的威尼斯廣場石柱。</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鐐銬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被囚在獄中帶過的鐐銬。</p> <p class="ql-block"> 圣物箱。</p> <p class="ql-block"> 由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完成的摩西的雕像如真人一樣。</p> <p class="ql-block"> 摩西好像有呼吸。</p> <p class="ql-block"> 教堂編鐘。</p> <p class="ql-block"> 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干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和綠化帶,在放射形干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樣式相同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尖碑下噴水獅子。</p> <p class="ql-block"> 廣場舞。遠端可見雕像。</p> <p class="ql-block"> 5日早離開羅馬古城,去往世界十大古墓之一的龐貝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