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是河北安國人,母親也是。</p><p class="ql-block"> 他們的村子間隔十二里地。我出生在安徽,從來也沒去過爹娘的故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母親九十歲后常絮叨故鄉(xiāng)、故事,言語中希望我能去看看,又擔心我找不到故里,說那兒阡陌交錯…。我說安國距北京不遠,就在雄安邊上,我有手機導航。母親還是不放心,我便說,要不您跟我車同去???母親知我是說笑話。</p><p class="ql-block"> 今年秋, 我和妻子帶著母親的念想,開啟了北上尋鄉(xiāng)之旅。游歷了泰安、安國、雄安、北京、塞罕壩、烏蘭布統(tǒng)、張家口、開封等,行程3800公里。</p> (河北?壩上草原)↑↓ <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時期,安國是晉察冀邊區(qū)的范圍,父親很小就參加了晉察冀兒童團。1947年底石家莊解放,安國的縣委書記帶了一批子弟隨軍南下。途中陸續(xù)有戀家者脫隊,書記告誡我父親:一直往南走,不要回頭,越往南越需要干部。飲馬長江,父親被分配到安慶軍分區(qū),那位書記一直走到了福建,退休后才歸鄉(xiāng)一一此是后話。</p> <p class="ql-block">(烏蘭布統(tǒng)?紅山軍馬場)↑</p><p class="ql-block"><br></p> (烏蘭布統(tǒng)?旅途中)↑↓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很少回故鄉(xiāng)。1976年冬他回鄉(xiāng)探親,我送他走了十里夜路到輪船碼頭乘船去漢口轉(zhuǎn)車。他想買張二等船票,賣票的說二等艙要縣團級干部才能買。我勸父親就買張三等的,可他不干,又折回去,第二天拿著縣團級的證明才買著票。</p> (河北?雄安)↑↓ <p class="ql-block"> 母親是獨生女,外婆四十歲生她。母親十歲時外公去世了,外婆含辛茹苦獨自拉扯她,供她讀完了初中。外婆是抗戰(zhàn)時期的老黨員,組織有活動時外婆就叫母親在門口放哨,防日本人和漢奸進村。母親瘦弱但機敏,十二歲那年的一天,她在門口玩"抓沙包"游戲放哨,日本人突然進村,她朝屋里喊了聲"鬼子來了"!沒回家而是朝保長家跑過去。日本人將保長一家包括我母親十多口人抓到碉樓里,要村里交出一個叫謝大軍的人,否則殺了這些人。一周后,日本人贏了一一謝大軍挺身而出,用一條命換了這十多口人。</p> <p class="ql-block">(河北安國?平原"青紗帳")↑</p><p class="ql-block">(安國吳莊?收玉米)↓</p> <p class="ql-block"> 1948年母親十六歲,保定解放。人民政府招人,外婆要母親去應招,被保定糧食局錄用。1952年母親調(diào)往安慶,幾年后外婆也從河北來到江南,幫母親照顧我和弟弟。1962年因父親工作調(diào)動,舉家落戶池州。</p><p class="ql-block"> 外婆是1968年去世的,去世那天,文革"造反派"正在武斗,一切都亂了。父親用板車將外婆的棺材拖到齊山腳下草草掩埋,墳前插了一塊木牌,上書"張禮鳳大人之墓"作標記。后來武斗越來越厲害,打死了人,"造反派"將我父親抓去用板車拉尸體游街。我很害怕,全家人正擔心著,父親竟然唱著歌回來了一一"毛主席的戰(zhàn)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p> (北京朝陽?亮馬河)↑↓ <p class="ql-block"> 動亂平息后,父母親去齊山尋找外婆的墳堆,卻了無蹤跡。那塊"張禮鳳大人之墓"的木牌可能被人拿去當柴火了…此后的半個世紀里,我常去齊山游覽,每次都會想到外婆,為她祈禱,愿她在天堂不寂寞。</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世紀初,池州通了高鐵,父親因病行動不便,仍嚷嚷著要去車站,了解開往北方的車次。他想念故鄉(xiāng),但已無力長途跋涉。他在九華山腳下選了一塊歸宿地,不久長眠于斯。</p> <p class="ql-block">(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p> <p class="ql-block"> 在安國,我們找到了父母親的村莊。想為母親拍攝幾張當?shù)靥攸c的地形地貌圖片,以解她的鄉(xiāng)愁,但冀中平原大片玉米地形成的"青紗帳",淹沒了我的鏡頭。我只拍攝了幾張街坊和宅院帶回來給母親看。</p> <p class="ql-block">(安國謝莊?鄉(xiāng)親)↑</p><p class="ql-block">(安國吳莊?農(nóng)家小院)↓</p> <p class="ql-block"> 我對母親說,父親吳莊的村子比母親謝莊的村子要差一些。母親反復細看每一幅圖片,說:"啊,好多了,那時候你父親家的房子是低矮的土墻,院子只有一根扁擔寬…"。</p><p class="ql-block"> 我試著通過母親的目光看世界。世事滄桑,悠悠百年。</p> <p class="ql-block">(河北承德?塞罕壩風光)↑</p><p class="ql-block">(河北承德?塞罕壩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 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