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麥,從最古老的王室,到安徒生;從樂高公園,到華美壯麗的城堡、宮殿;從維京人的后裔,到如同《冰與火之歌》中描繪的的“長夜”……整個國家,都好像是從童話故事中走出來的。</p><p class="ql-block"> 哥本哈根坐落在西蘭島厄勒海峽,與瑞典隔海相望,是丹麥的首都、國家的名片。這個與眾不同的北歐城市,用保存良好的古跡訴說著城市的歷史——王室成員居住的阿美琳堡宮、議會所在地克里斯蒂安堡宮、玫瑰堡宮……每一棟建筑都讓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漫步在充滿古典風(fēng)情的大街小巷,還能邂逅安徒生、美人魚以及那些你不知名的城市雕像,體驗(yàn)藝術(shù)與生活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今天10月16日,晴。我們?nèi)煸诟绫竟?,感受不一樣的秋日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小美人魚</b></p> <p class="ql-block"> 小美人魚銅像,丹麥的象征。它是根據(jù)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始建于1913年。她曾遠(yuǎn)涉重洋、千里迢迢來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我們在丹麥館見過。這次在她的故鄉(xiāng)再次相遇,也算是一種緣分吧。只見美人魚孤身一人坐在海邊巖石上,神情憂郁、冥思苦想。原來美麗的姑娘,曾在大海中救了王子。為了與王子再次相見,她用失去聲音換取雙腿;當(dāng)不知情的王子愛上了別的女孩時,她無法發(fā)聲表達(dá)又心有不甘;她執(zhí)著地坐在岸邊,期盼百年輪回后,她心中的愛人突然現(xiàn)身。</p> <p class="ql-block"> 無論大街小巷,還是綠地海邊,你都能發(fā)現(xiàn)各種人物雕像,用藝術(shù)的表現(xiàn)力來記憶過往、凝固歷史。</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哥本哈根午飯和晚飯的餐點(diǎn)“金滿庭”,一家中國餐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安徒生銅像</b></p> <p class="ql-block"> 在哥本哈根市政廳廣場一側(cè),矗立著童話大師安徒生的雕像。他左手拿拐杖,右手握著一本書,還以食指隔開書頁,頭部朝左微微抬高,仰望著兒童樂園——蒂沃里游樂園,天天陪伴他的是他所愛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他深沉而慈祥的面容,傾倒無數(shù)聽著他故事長大的各國游客,大家無不在此和這個“故事爺爺”合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安徒生是丹麥精神的代表。如果你問一個丹麥人“安徒生是哪一年逝世的?”他很有可能回答你“安徒生沒有離開,在丹麥隨處都是安徒生”。</p> <p class="ql-block"> 這個小教堂據(jù)說是為紀(jì)念為國捐軀的英雄而建。一個倒地不起的戰(zhàn)士,在用生命呼喚正義和和平,我想一定是這樣的。</p> 自行車王國 <p class="ql-block"> 在哥城,馬路上隨處可見疾馳而過的自行車,絕大多數(shù)樸實(shí)無華、半舊不新。不少車子前方還帶有“嬰兒包廂”,小寶寶坐在里面怡然自得。少量顏色鮮艷的網(wǎng)約單車,??吭跉v史雕像、古老教堂旁邊,過往和現(xiàn)代的混搭,看上去也相得益彰。這些年丹麥荷蘭等歐洲國家,已經(jīng)將“自行車王國”的稱號從熊貓國拿了過去,也是名不虛傳。</p> <p class="ql-block"> 哥城也是一個沒有堵車?yán)_、不用擔(dān)心停車難的城市。從明星政要到普通白領(lǐng),大家都喜歡騎自行車出行,還有專為帶娃而生的“倒騎驢”。</p> 市政廳廣場 <p class="ql-block"> 市政廳廣場,有800多年的歷史,它是丹麥縮小版的“天安門”廣場,最盛大的集會在此舉行。歷史上有過兩次10萬人集會,一次是1945年5月,慶祝丹麥從德國的占領(lǐng)中解放和自由的到來;一次是1992年夏天,丹麥國家足球隊(duì)獲得歐洲冠軍時,10萬人在此狂歡慶祝。</p> <p class="ql-block"> 廣場東面的建筑是市政廳,建于1905年。正門上方的鍍金塑像,是哥本哈根的奠基人——阿布薩隆大主教。左側(cè)有高110米的鐘樓,鐘樓的上方是著名的“世界鐘”。該鐘有13套機(jī)械裝置同時運(yùn)行,顯示全球各地時間,是一個鎖匠花費(fèi)了四十年心血的結(jié)果。</p> <p class="ql-block"> 雖然廣場如今是城市的中心,人流如織,但有700年的時間里這里曾是城市的邊緣,即城墻所在的地方。18世紀(jì)中葉約有10萬人生活在擁擠的城內(nèi),直到一場霍亂奪走了三分之一居民的生命,這些城墻才被拆掉。</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中央有丹麥零公路里程碑的石柱,表示所有距哥本哈根的距離都從這里開始測量。它的邊上有個神牛降龍的噴泉,建于1923年。據(jù)說,古時候有一條毒龍,人們每年都要向它進(jìn)貢美麗的少女作為祭品。有一個基督的殉教者,化身為神牛,降伏了毒龍。這似乎是我國西門豹治水的丹麥版故事。</p> 國王花園 <p class="ql-block"> 國王公園也被稱為羅森堡公園 ,是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 (Christian Ⅳ) 于17世紀(jì)初為了便于往返行宮而修建的。國王公園是丹麥最古老的皇家花園之一,大多建筑都采取了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F(xiàn)在,這些花園成了哥本哈根市中心最受歡迎的休閑場所,每年約有250 萬游客前來旅游參觀。</p> <p class="ql-block"> 花園到處都是大型綠化草坪,鳥語花香,沁人心扉,我與LY夫婦一道漫步其間,享受了一份秋日里午后陽光下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 國王花園雖歷經(jīng)幾次重大改建,但其原有的三個入口卻得以保留?;▓@內(nèi),有赫拉克勒斯大力神的塑像,還有著名的丹麥作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公園里面,巧遇了一對帶著小孩遛娃的父子,他們是哥城的市民,主動為我們拍照。于是外文底子不錯的LY就與他們攀談起來。原來,其中小小孩的爸爸,前些年在深圳工作過好幾年,對中國特別有好感。</p> 神農(nóng)噴泉 <p class="ql-block"> 吉菲昂噴泉又稱神牛噴泉,是由丹麥雕塑家昂拉斯·蓬高,根據(jù)西蘭島的傳說,花費(fèi)十年時間,于1908年塑造完成的。它由吉菲昂女神、四條牛和套犁等一組銅塑組成。相傳,古代瑞典有一個國王,答應(yīng)吉菲昂可以從瑞典國土上挖出一塊土地,限時一晝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個兒子化為四條牛,用犁從瑞典國土上挖了一大塊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形成了現(xiàn)在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這位女神也成了開天辟地的“盤古”~丹麥的締造者。</p> 阿美琳堡宮殿 <p class="ql-block"> 阿美琳堡宮是丹麥王室的主要宮殿,在四座外形一樣的宮殿前面形成了一個八邊形的廣場,廣場中央是菲特烈五世國王的騎馬銅像。丹麥女王伉儷每年多半時光在這里度過。每當(dāng)女王住在王宮時,其所在的建筑物上便會升起丹麥國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腓特烈教堂</b></p> <p class="ql-block"> 腓特列教堂標(biāo)志性的銅綠色圓頂,直徑達(dá)31米,是北歐最大的教堂圓頂。這座教堂主要由大理石建造,也被稱為“大理石教堂”,是北歐最經(jīng)典的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建筑,距今已有超過300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教堂內(nèi)部直徑為31米的巨大圓頂是由12根圓柱支撐的,圓頂上繪有耶穌的12個使徒的畫像,整個內(nèi)部裝飾與繪畫莊重、大氣、威嚴(yán),神圣。</p> 哥城名片~新港 <p class="ql-block"> 新港,它是哥本哈根的城市名片,常常能在冰箱貼、明信片上看到它的模樣。運(yùn)河兩岸童話般的彩色房子,如同現(xiàn)實(shí)版樂高。 </p> <p class="ql-block"> 新港其實(shí)不是一個港口,而是開鑿于17世紀(jì)末葉的一條五百多米的人工運(yùn)河。當(dāng)時的建造目的是在厄勒海峽與市中心之間建立一條水運(yùn)通道,使船載的貨物能夠直抵國王新廣場。因當(dāng)年的丹麥國王癡迷阿姆斯特丹的運(yùn)河風(fēng)景,照葫蘆畫瓢在運(yùn)河兩邊建了漂亮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 新港運(yùn)河的北岸,已經(jīng)設(shè)置成特色的步行街。街上是色彩斑斕的臨街房屋、海員酒吧改成的咖啡廳、鱗次櫛比的特色餐館。川流不息的游客,喝著啤酒、曬著太陽、聽著音樂,好不愜意。</p> <p class="ql-block"> 在新港的民宅中,最著名的居民莫過于童話大師安徒生。1834至1838年,安徒生住在20號公寓,寫出了第一部世界著名的童話。1848至1865年,安徒生住到了河對岸的67號。在其生命的最后幾年,1873至1875年又一次住到了新港,是和夏洛特堡宮同一側(cè)的18號。這位偉大的作家出身貧寒,一生未婚,窮困潦倒,甚至可以說居無定所,1875年8月4日客死在哥本哈根朋友的宅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