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8年11月7日,和碩縣包爾圖牧場一分場發(fā)生了一起特大草場火災,燒毀草場6.7萬多畝,整個分場上萬頭牲畜面臨餓死的厄運。為解決這一困難,和碩縣領導和該分場領導與糖廠聯(lián)系好了甜菜渣,作為牲畜的越冬飼料??墒?,幾百噸甜菜渣,能堆成一座小山,如何運回牧場呢?雇車吧,又會給剛剛受災的牧民增加經(jīng)濟負擔;自己拉,運力不足,那不知要拉到何年何月。挨餓的牛羊在嗷嗷待食,牧民群眾心急如焚,怎么辦?….</p><p class="ql-block">"找解放軍去!"很多同志想到一起了。</p><p class="ql-block">于是,縣領導和牧場負責同志帶著災區(qū)牧民的殷切希望,向駐疆解放軍某基地求援了?;仡I導把救災任務下達給了某汽車團。汽車團領導了解災情后,當即拍板:盡快出車,災區(qū)需要多少車,我們就出多少車!</p><p class="ql-block">汽車二營四連接受了這一具體任務。第二天就是元旦。為了保證圓滿順利地完成任務,營連兩級領導選定了28臺車和47名作風過硬、技術精練的駕駛員組成了車隊。駕駛員們不辭辛苦,不畏嚴寒,放棄了節(jié)日的休息,犧牲了和戰(zhàn)友們一起娛樂慶祝新年的機會,抓緊時間維修保養(yǎng)車輛。他們風趣地說,新年的第一天就有任務,機會難得,是個好兆頭。他們想的就是千方百計不讓車輛出故障,按時順利地把救災物資送到災區(qū)。出發(fā)前,團營連領導做了詳細的動員,說:災區(qū)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搶險救災,是我們軍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論有多么困難,多么艱苦,一定要安全圓滿地完成救災任務。首長是這樣要求的,駕駛員們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用行動做了最好的回答。</p><p class="ql-block">從元月3日到元月10日,車隊分成四個梯隊,晝夜往返作業(yè)。裝貨時間長,約一個小時才能裝好一車;一個梯隊從裝車到出發(fā),要等六七個小時。天寒地凍,為了保護汽車發(fā)動機不致凍壞,駕駛員們堅持定時發(fā)動車輛加溫,有的戰(zhàn)士還不顧已凍感冒了的身體,脫下大衣,蓋在發(fā)動機上。去牧場的路,路況極差,汽車載著六噸多重的東西顛簸地行進著;前前后后,共有19個輪胎被顛爆。頂著凜冽的寒風,駕駛員們麻利地撐上千斤頂,熟練地換上備用輪胎,又前進了。有的地段坎坷不平,車過不去,他們就拿起鐵鍬,艱難地挖來凍土,填平溝坎;手凍僵了,捂一捂又繼續(xù)干。就這樣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終于把第一批甜菜渣送到了牧民家中。</p><p class="ql-block">營長張華忠,率先跟第一梯隊出發(fā),對裝車、行駛路線和卸車全過程都作了考察,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圓滿完成任務提供了可靠的保證。為了這些,他整整兩天沒有合眼。<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連指導員段增輝,不顧自己患了感冒,頂班開車,帶著一支車隊,晝夜兼程。1978年入伍的專業(yè)軍士連巨才,因患胃疾,胃切除了三分之二,傷口還發(fā)著炎,食欲不振,可一聽有任務,就來勁了,他婉言謝絕了領導的勸阻,反而以"車況好,資格老"的優(yōu)越條件,說服了領導,"擠"進了執(zhí)行救災任務的行列。執(zhí)行任務中,他和其他同志一樣嚴格要求自己,起早貪黑,有時還幫著裝車卸車。任務才完成一半,他就連累帶病地住進了醫(yī)院。</span></p><p class="ql-block">執(zhí)行任務的8天里,地方政府安排他們住在招待所。雖然任務時間緊,他們?nèi)匀粓猿周婈牭膬?nèi)務制度,遵守群眾紀律,室內(nèi)東西擺放有序,清潔衛(wèi)生保持良好;每次就餐畢,都幫助服務員收拾碗筷,擦桌掃地;完成任務離開招待所時,戰(zhàn)士們像當年的八路軍一樣,把宿舍和招待所的環(huán)境都認真打掃一遍??h委李書記不住地稱贊"四連的同志作風真過硬!"</p><p class="ql-block">在運輸救災物資的8天7夜里,他們出車145臺次,行車兩萬多公里,運送糖渣870多噸,安全、順利地完成了任務,以他們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履行了人民子弟兵應盡的義務,為精神文明建設又添了一朵美麗之花。</p><p class="ql-block">為了感謝解放軍,牧場贈給汽車團一面綴著"軍民魚水情"五個金燦燦大字的錦旗;四連的榮譽室里增添了一幅匾,上面寫著:"為救災不畏嚴寒,軍民情勝似金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原載《巴音郭楞報》1988 年 2 月2日第 3版,記者吳再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