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童年趣憶——打彈弓</p><p class="ql-block"> 汪硯秋</p><p class="ql-block"> 勾起對童年打彈弓之事的回憶,還是由下面這件事引起的。</p><p class="ql-block"> 與小區(qū)僅一路之隔,有一個小公園。因公園內(nèi)有一段兩千多年前西漢末年時期王郎修筑的古城墻,故而得名王郎城遺址園。</p><p class="ql-block"> 公園里有許多人在做著各式各樣的健身活動,但有一種活動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幾位六七十歲的大爺,在離城墻十多米處,一字排開,面對著城墻,一邊聊著天,一邊興致勃勃地打著彈弓。城墻根處,兩株小樹之間牽一根繩,繩上懸掛著幾個醒目的易拉罐,做為靶子。土城墻擋住了射出的彈丸,不會危及他人,很安全。每當有人打中靶罐,射友們都發(fā)出鼓勵的叫好聲,場面極為歡快。</p><p class="ql-block"> 打彈弓,是我兒時的最愛,屈指算來,已經(jīng)近六十年沒摸過彈弓了。今天遇到此景,讓我手癢難耐。</p><p class="ql-block"> 我上前主動搭訕, 提出想打幾發(fā)的愿望。大爺們很熱情地遞過彈弓,滿足我的愿望。一位大爺還抓了一把彈丸遞給我。需要說明的是,之所以稱其為大爺,是從大眾口吻角度稱呼的,并非是我的大爺輩兒。我也是大爺級別的,與他們平級。</p><p class="ql-block"> 手握彈弓,一下子仿佛回到了童年。裹彈,拉弓,瞄準,射擊。“老戰(zhàn)士”輕車熟路,一氣呵成。還好,寶刀未老,射擊四彈,中一丸。因為我是新射手,擊中后得到的喝彩聲更為強烈。</p><p class="ql-block"> 剛看到他們打彈弓時我還納悶:現(xiàn)在玩兒彈弓的怎么是六七十歲的大爺們呢?我小時候,打彈弓的可都是十一二歲的淘小子們。但很快我就頓悟到,這些六七十歲的大爺們,就是當年十一二歲的那些淘小子們,是同一撥人,現(xiàn)在他們都老了。</p><p class="ql-block"> 這些打彈弓的大爺們,他們打的不是游戲,不是竟技。他們打的,是對快樂童年的回憶和對歲月的留戀。他們想重拾童年時的歡樂與感受。他們的心情,做為同級別的我,能夠準確理解。</p><p class="ql-block"> 我仔細看了看手中的彈弓,與我當年小時候用過的彈弓相比,簡直是鳥槍換了更高級的鳥槍——還是鳥槍,但是高級了許多。弓架,一看就是機器活兒,美觀,精致,把握舒適,手感極佳;皮條,是氯丁橡膠的,伸展勻,彈力足,長短、寬窄恰到好處;彈裹,是羊皮的,厚實柔軟,裹彈效果無可挑剔。最讓我稱道的,是彈丸,都是標準圓,機制,直徑有6、7、8毫米不同的規(guī)格。據(jù)大爺們講,彈丸在花鳥市場或網(wǎng)上都可買到,以百粒計,價格非常便宜。彈弓,也是買現(xiàn)成的,有不同的價位可選。</p><p class="ql-block"> 到吃飯點兒了,大爺們準備收工。這時,只見兩個大爺各拿出一個手杖長短的桿子,桿子的下頭有一個突出物。他們走到掛靶罐的城墻處,手持桿子在地上觸碰著什么。我好奇,走過去一探究竟。噢,原來他們是在回收打出的彈丸。彈丸被吸在了桿頭的突出物上,吸滿了,用手一把一把地抓下來,裝進“子彈袋”里,然后接著繼續(xù)吸。</p><p class="ql-block"> 原來,這些彈丸的材料,都是用膠泥和鐵礦石粉混合而成的。制成圓丸烘干后便成了打彈弓用的彈丸。因彈丸含有鐵礦粉,所以能被吸鐵石吸附。</p><p class="ql-block"> 收完彈丸的大爺回到“射擊臺”,把“子彈袋”一放說:你們都抓點兒。有的抓兩把,有的說:我剛買了一千粒兒,還多著呢,以后再要吧。</p><p class="ql-block"> 隨后,大爺們騎上各自的“電驢子”,結束了這幫“淘小子”們一天歡樂的相聚。 </p> <h3> 觸景生憶,一下子勾起了我對小時候打彈弓往事的回憶。<br> 我小時候,生活條件很差,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們都有許多玩具。那時,誰要是有把彈弓,那可是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若是誰能有一把用聽診器氯丁橡膠管做的彈弓,那可不得了,他得意的程度就像是現(xiàn)在自己擁有一輛寶馬X6汽車那樣神氣,周邊的小伙伴兒們也都羨慕的直流哈喇子。<br> 那時沒有賣彈弓的,要想玩兒彈弓,就得自己做。家長們怕孩子玩兒彈弓給家里惹事,大多都不會給孩子們做彈弓。淘小子們只能自己動手做。<br> 找來一段八號鐵絲,用鉗子一點兒一點兒地彎,彎成一個中間有個尾巴的U字形,∪字開口處分別向外各彎出一個“小耳朵”?!靶《洹笔怯脕硐灯l的。皮條通常是用廢舊自行車內(nèi)胎,順著車胎的長向,用剪刀剪出兩根皮條。再講究點兒的,是用摩托車內(nèi)胎。記得當時大家都認為黑色皮條為上乘,紅色皮條次之。彈裹大多是帆布的,羊皮的也有,少。用比普通棉線結實的很多的“鞭鞘” 線——簾子線,把∪形架、皮條、彈裹連接起來,一把彈弓就做成了。<br> 有了彈弓,接下來就是準備彈丸了。那時,我們家屬院就位于一條小河邊。順便說一下,這條小河就是產(chǎn)生了“邯鄲學步”成語的那條小河——沁河。初時,我們到河灘上去撿拾適合作彈丸的小石子。后來,我們就挖一些膠泥自己手工搓泥球,將泥球曬干后就成了很好的彈丸。<br> 打彈弓時的瞄準,要比打槍的瞄準難的多。打槍時,是把缺口、準星、目標,三點連成一條直線,手不抖,屏住呼吸,便可射擊。但打彈弓可就不一樣了。因為打彈弓無法實現(xiàn)“三點成一線”的瞄準規(guī)律。打彈弓瞄準時,雙眼只看著目標,持弓架的右手和捏彈裹的左手實際上是在視線的左下方。皮條產(chǎn)生彈力的方向,即彈丸射出的方向,與視線方向既不同軸,也不平行,而是有一個夾角。這兩條線的相交點就是要打的目標。打彈弓時的瞄準,是憑眼力的判斷、手感和經(jīng)驗。<br> 就像現(xiàn)在誰剛買了一輛新車一樣,少不了要在同事面前展示一下。新彈弓做好了,迫不及待地拿給小伙伴兒們看。一把新彈弓,皮條和彈裹雖然也是評判的內(nèi)容,但人們更關注的是弓架的質量如何。鐵絲是否有銹,弓架是否對稱,大小是否正好,握感是否舒適。之后,還要打幾彈試試,測試一下兩根皮條的彈力是否均衡。完成了這些過程,你才能得到“這把彈弓不錯”的評判。從此,在江湖上,你才有底氣說,自己有把好彈弓。<br> 有了彈弓,自然要尋找打彈弓的場合。冬天,到附近農(nóng)村的場上去打麻雀?,F(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場。場是過去農(nóng)村給莊稼脫粒的場所,是一塊軋實的平地。秋收過后,場上會存放一些糠秕、秸稈,里面會殘留一些糧食顆粒。入冬后,野外食物減少,因此鳥兒們常常成群結隊地飛到場上去覓食。這時,場上就成了很好的“獵場”。夏天,常用彈弓打樹上的知了。麻雀被打中后,還能得到一只完整的死麻雀。而知了被打中后,往往是被打爛的,只剩下半個身子。記憶中,自己好像沒有因打彈弓而惹過什么事。<br> 時光荏苒,當年打彈弓的淘小子,轉眼間已年近古稀。歲月,就是在你不知不覺中,從你身邊急馳而過。驀然回首,童年早已遠離而去。<br> 依稀記得,小時候老師和長輩們常說,你們要珍惜你們的現(xiàn)在,不要盼著長大,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小時候了。那時把這些話當作耳旁風,不甚理解?,F(xiàn)在理解了,但已是兩鬢斑白,到了想把這句話說給別人聽的年紀了。<br> 我懷念那永遠回不去的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br> ?。▽懹?024年10月)<br><br><br><br><br><br><br><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