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陪哥哥王會平登者陰山主峰是在2012年。那一次,哥帶著另一位哥哥王博文一起回麻栗坡,兩天的行程中,我陪著他們上老山、去董干、走普弄,當(dāng)我們順利地登頂者陰山主峰時,哥告訴我,當(dāng)年收復(fù)者陰山的時候,部隊就是沿著那條狹窄的山道向上沖,由于遭遇到了激烈的抵抗,部隊的傷亡很大,山道上躺滿了將士們的遺體。</p> <p class="ql-block"> 同樣的情況,同樣的一幕又豈止是發(fā)生在者陰山呢?當(dāng)年收復(fù)老山的時候,在那處“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小徑上,有多少年輕的生命在槍彈中戛然而止,又有多少血肉之軀倒在了那片沃土,永遠長眠在了祖國的南疆。</p> <p class="ql-block"> 去老山的行程有點不巧,似乎是老天特意安排的一種節(jié)奏,陰郁的天空中飄灑著綿綿細雨,天有了些微的涼意。但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只要能登上老山,只要能看一看那個他們向往和崇敬的地方,即使困難再大,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腳步。畢竟,盼望這一天,他們已經(jīng)盼了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 者陰山的天氣倒是出奇的好,陽光普照、天高云淡,所有照片的效果都非常好。我當(dāng)時就想,老天爺太關(guān)照了,知道他們曾經(jīng)在這里浴血奮戰(zhàn),知道他們今天回去,特地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歡迎。</p> <p class="ql-block"> 激動難抑,哥哥孫大明、老指導(dǎo)員楊延富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即興寫起了詩。</p> <p class="ql-block"> 回到麻栗坡,最繞不過去的就是陵園這一關(guān),畢竟,長眠在那里的九百多位英烈都是他們的戰(zhàn)友、兄弟,是他們情感中最放不下的思念與牽掛。</p> <p class="ql-block"> 9月19日下午,參加第九偵察大隊一連重返南疆活動的全體人員來到麻栗坡烈士陵園,看望和祭奠了長眠的英烈。這次祭奠,他們送上了一個很大的花圈,挽聯(lián)上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偵察大隊全體官兵敬獻!</p> <p class="ql-block"> 這些已經(jīng)發(fā)黃陳舊的照片,是一份記憶,是一種情感;是印記、是回望、是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