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彭文(遺作):我參加南昌起義的點滴回憶

八月桂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人民軍隊女兵故事集《綻放的軍花》文選(三)“戰(zhàn)火青春”之《我參加南昌起義的點滴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圖為群雕《跋涉中的女紅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彭文,原名彭援華(1905-1994),湖南岳陽人 。1926年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經(jīng)組織批準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后到南昌參加了“八一”起義。起義后按組織安排,以教師公開身份多年從事黨的地下斗爭,統(tǒng)戰(zhàn)、工人運動等,抗戰(zhàn)時期擔任中共岳陽中心縣委書記,1944年到解放區(qū)工作,直到全國解放。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北京師大女附中第一任校長、國家教育部副司長、上海市教育學院副院長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圖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歷史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昌起義》(油畫)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參加南昌起義的點滴回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彭文(遺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26年夏,我在家鄉(xiāng)岳陽和眾姐妹們做迎接北伐軍的準備工作。10月,北伐軍解放岳陽,我被選為縣婦聯(lián)主任,進行反惡霸地主、打倒土豪劣紳的斗爭。1927年2月,經(jīng)組織批準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成為中國第一代女兵。7月初,政治形勢惡化,組織決定我和彭漪蘭到蘇聯(lián)學習,這時武漢到上海已經(jīng)不通船,我們就先到九江,等船赴滬。7月中旬,汪精衛(wèi)為首的武漢反動政府叛變,汪蔣合流,到處屠殺共產(chǎn)黨人和革命群眾。我們在九江旅社看到很多軍校的領導和同學紛紛經(jīng)九江往南昌去,知道必有事于南昌。我想,與其到莫斯科去學習,不如先在國內(nèi)參加實際斗爭,邊斗爭邊學習。就這樣我們便隨部隊到了南昌。我向周恩來同志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周恩來同志批準了。就這樣我們參加了武裝反擊反動派的斗爭——八一南昌起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南昌很快投入了起義的準備工作,我們寫好了大量的標語口號、革命委員會布告,等待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8月1日凌晨,街上槍炮聲響成一片。我們心情萬分激動,因為這是向反動派反擊的第一聲槍響。清早,我們走上街頭開展宣傳工作,張貼標語布告,人民群眾喜氣洋洋,個人糾察隊臂戴紅袖章,起義軍戰(zhàn)士領上系著紅領帶,雄赳赳地走在大街上進行巡邏,人民群眾都揚眉吐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快起義軍進行編隊,我被編在軍事委員會參謀團。8月5日隨隊南征,有幸跟隨周恩來、惲代英等領導同志一起行軍。周恩來、惲代英等都有坐騎,但他們不騎,讓給傷病員騎,自己和我們一起步行,一路上我們所受教益匪淺。途中前有敵軍堵截,后有敵兵追擊,連續(xù)與追剿的反動軍隊作戰(zhàn),會昌一戰(zhàn)尤為激烈。因為會昌戰(zhàn)斗很殘酷,傷員很多,部隊組織了女生救護隊,我被指定任救護隊支部書記。在陣地成立救護站時,我負責傷員登記工作。我們盡自己最大努力護理傷病員,鼓勵他們和傷痛作斗爭。后來臨時轉(zhuǎn)移時我們分頭把一些重傷員安排到可靠的老百姓家里,我在安排好傷員后出來,部隊已經(jīng)出發(fā)走光了,我趕緊往前趕,終于趕上了隊伍。我們和男同志一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休息時給部隊進行宣傳鼓動,唱歌,有時還自編自演活報劇。</span></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現(xiàn)存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指揮部舊址“江西大旅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部隊打下汀州后,我們被派護送重傷員,乘船沿汀江轉(zhuǎn)韓江到了潮州,朱德留守三河壩作接應。到潮州立即兵分兩路進軍汕頭。在潮州成立了潮州革命委員會,我和一些女同志就留駐潮州,我被派負責上午的郵政檢查。一天中午下班后,回到韓江邊住所,忽然聽得后山槍聲大作,激戰(zhàn)之后我們部隊紛紛后撤,人們都往江的下游跑。后來反動派的軍隊從潮州后山暗暗地追了上來,因敵我懸殊,部隊撤出潮州。因為天黑下來了,又人生地不熟,部隊走了一夜還在原地打圈子。正在這時,發(fā)現(xiàn)對面山上有動靜,經(jīng)號兵聯(lián)絡,原來是朱德的隊伍接應我們來了。朱德得知潮州汕頭都已經(jīng)失敗,不能去了,就命令部隊北撤,繞道粵北向福建、江西界山間轉(zhuǎn)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于老百姓聽了反動派的宣傳和恫嚇,部隊一路上很難弄到糧食,有時就餓著肚子行軍,甚至有時一天中也只有幾粒炒蠶豆充饑,碰到有小溪水,那就是我們的甘露瓊漿了。記得有一回途中遇到我的堂弟(他在賀龍教導團),進鎮(zhèn)口時給了我一塊菜碗大的芝麻紅糖面餅,我把它分成十塊,我們十個女兵享受了一頓美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主、土豪劣紳的民團也常常騷擾我們。有一次晚上部隊宿營在一個村莊,剛住下,就聽“嗚嗚”的牛角號聲響起,槍就打開了。原來是地主武裝的民團包圍了上來,在軍號聲中我們馬上沖出包圍,緊接著沖上山去,占領了一個山頭,在山頭上露營了一夜,第二天黎明又沖下山,沖跨了民團,又向前走。以后我們再也不住民房,總是在野外或山丘上、橘樹林里露營。這時天氣已經(jīng)轉(zhuǎn)涼了,我們幾個女兵就象疊調(diào)羹似地緊緊靠在一起,互相用體溫取暖。我們部隊紀律是非常嚴明的,盡管常常宿營在橘子林或者香蕉地里,即使饑寒交迫,也沒有一個人去采摘。在反動軍隊的圍追堵截之下,朱德和陳毅同志率領我們頑強地轉(zhuǎn)戰(zhàn)于粵閩贛三省界山的崇山峻嶺之間。在潮汕失敗之后,起義軍損失很大,只剩下一兩千人,為保存實力,盡量避開與敵人正面交戰(zhàn)。有一天晚上,部隊到了粵贛交界的高山腳下,突然發(fā)現(xiàn)對面山上有反動派的軍隊,于是領導立即決定馬上上山,嚴令不許照手電,不許抽煙,不許說話。山高路險,我的眼睛近視,聽說要夜行軍,就撿了一根竹子探路。上山四十里,下山四十里,始終沒有掉隊。有的同志稍一不小心滾到溝里,不敢呼救只是咬著牙忍痛爬起來追趕部隊。一夜走了四十里,天色微明時到了山頂,休息了一會就下山了。到達江西信田,在信田休整了幾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時形勢很緊急,信田靠近贛江,交通比較方便,部隊準備繼續(xù)向西上山,交通將更不方便了。為了便于行軍,部隊決定精簡非戰(zhàn)斗人員,動員女同志和其他一些后勤徒手人員離隊。但是同志們誰也舍不得離開部隊,都要堅持革命。朱德同志就把我找去做思想工作,他動員我說,“哪里都有黨,哪里都有組織,哪里都可以革命?!敝炜偟脑捠刮一砣婚_朗,盡管我心里很難過,還是服從了組織的決定,帶頭報名離了隊。朱總的話幾十年來深深地銘刻在我的心里,一直指導著我的行動。使我不論在什么地方,都充滿信心,即使暫時與組織斷了聯(lián)系,也是到處尋找革命刊物,自覺地探索黨的方針,開展黨的工作,找到組織接上關系。離隊時我們八位同志用在汀州發(fā)的布,自己做了衣裙,化裝成老百姓。組織上把我們介紹到贛江邊吉安縣委,又由吉安介紹我們到了九江特委會。我們告別了共同戰(zhàn)斗數(shù)月之久的戰(zhàn)友,轉(zhuǎn)入地下,繼續(xù)在黨的領導下,配合紅軍同反動派作斗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節(jié)選自中共黨史出版社《縱橫龍?zhí)痘⒀ㄩg——靖任秋回憶錄》中彭文回憶文章,2014年經(jīng)靖任秋、彭文之子靖叔平先生同意,將其編入《綻放的軍花》一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靖任秋(1905—1996),彭文(彭援華,1905—1994)丈夫</span></p><p class="ql-block"> 靖任秋,江蘇銅山人,1926年由組織派遣考入黃埔軍校,任中央軍校武漢分校政治部黨務股長兼特別黨部主任委員。后調(diào)葉挺部隊二十四師政治部任組織部長,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和南昌起義。后受黨的委派,繼續(xù)潛伏在國民黨軍隊上層,從事地下工作,為我黨收集情報,策動反蔣斗爭。靖任秋是中共隱蔽戰(zhàn)線上的傳奇人物之一。上圖為抗戰(zhàn)時期靖任秋擔任新五軍師長時。</p> <p class="ql-block">圖為江西南昌起義紀念館雕塑名錄</p> <p class="ql-block">圖為2017年電影《建軍大業(yè)》中的彭援華(馮文娟飾)</p> <p class="ql-block">圖為南昌起義舊址群雕正面</p> <p class="ql-block">圖為南昌起義舊址群雕右側(cè)面,成為《綻放的軍花》一書封面設計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付惟本設計)</p> <p class="ql-block">《綻放的軍花》封面,主編:羅際明,徐海平,責任編輯:任學剛,設計裝幀:付惟本,封底篆刻:梁建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1日出版,全國發(fā)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全書目錄在此,供讀者參考。我們將選擇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陸續(xù)分別編發(fā)美篇,以饗讀者,感謝您抽時間瀏覽并留下珍貴評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