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的居家繁忙瑣事暫告一段落,昨天2024年10月10日,抽空又去了一次阿拉上海的隔壁鄰居--江蘇太倉,這次主要是到太倉博物館參觀一個來自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的《西京印跡:大同遼金元文物展》,順帶著citywalk(城市漫步)了一下太倉在瀏河畔以德國羅騰堡小鎮(zhèn)為元素打造的羅騰堡風(fēng)情街 一早來到鐵路上海站,從北廣場進站 乘坐上午7點50分在鐵路上海站始發(fā)的C3852次(上海→江蘇南京)城際動車前往江蘇太倉,網(wǎng)購20元的二等座票價,用了一張3元優(yōu)惠券,實付17元 上午8點38分,C3852次城際動車準時到達鐵路太倉站,出站后拍一張地標留影 順便提示一下從鐵路太倉站去太倉博物館的公交路線:在太倉站的站樓東側(cè)乘坐202或207路公交車至“市政府上海路”站即到,但要注意,公交車正反方向行駛的上車點是挨在一起的,要到我在上圖中用紅色圈圈標出的點(后一個車牌位)去乘車 <p class="ql-block">太倉202路和207路公交車都是城鄉(xiāng)公交,一般要等20分鐘以上才會來車,而且都實行等級制票價(最高7元),前車門上車后刷支付寶中的太倉公交乘車碼,記得下車前在車后門處還要再刷一下碼,這樣全程就是2元票價,如果下車沒刷碼,就要計算從鐵路太倉站到前方終點站的票價</p> 乘坐207路公交車于上午9點40分到達“市政府上海路”站,下車后即見車站旁邊的太倉博物館。。。太倉的“倉”,即為源自春秋時吳國在此建糧倉,太倉博物館的造型就是一座“圓倉”,但它淡化了“糧倉”之意,而是取“容器”之神,融入了“有容乃大”的民族底蘊 現(xiàn)在參觀太倉博物館,無需預(yù)約、無需出示任何證件,絲滑進館即來到中庭的玻璃棧橋邊 抬頭望,是很出片的網(wǎng)倉穹頂 玻璃棧橋下的中庭,原為古太倉城的大型沙盤,現(xiàn)在沙盤已拆除,空出來的場地則被改建成了“太倉元代古船”展區(qū),重點展示了太倉境內(nèi)出土并經(jīng)修復(fù)的二艘古船,其中個體較小的為單帆船 另一艘古船個體較大,為重點展示的“太倉元代古船” 配展文字。。。這一展覽我以前來看過,參見:<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4g8f5gb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太倉元代古船</a> 來“太博”至少五次,這回發(fā)現(xiàn)多了個“鄭和仿生機器人” 江蘇太倉的劉家港,是明朝時期鄭和七下西洋的船隊起錨地,這個仿生機器人,就是模擬與鄭和進行現(xiàn)場對話的場景 仿生機器人的介紹 離開中庭之后,來到“太博”一樓臨展廳參觀《西京印跡:大同遼金元文物展》,該展中的所有文物均來自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館 展覽前言 歷史上,我國共有三個地方被冠以“西京”之名,山西省大同市在遼金時期所稱的西京,曾經(jīng)是代國故址、魏都平城 遼代西京道轄區(qū)圖。。。遼和金都是起源于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因沒有直接繼承漢魏的正統(tǒng),故在法統(tǒng)上沒有繼承自唐朝或其后的朝代,也就是不能算作正統(tǒng)王朝。遼和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漢化,但并沒有完全融入漢文化的傳承中,因此在道統(tǒng)上也未能完全獲得漢人的認同? 展覽共分為5個單元 展覽5單元之1:北方鎖鑰 忍冬紋鎏金銅鋪首銜環(huán)(北魏)一組2件之1 忍冬紋鎏金銅鋪首銜環(huán)(北魏)一組2件之2 獸面紋瓦當(dāng)(遼) 平城瓦當(dāng)(漢) 文物標簽 滴水(遼) 獸面紋筒瓦(遼)一組2件 2件之1獸面紋飾 2件之2獸面紋飾 板瓦(遼) 鐵鏊盤(遼) 展覽5單元之2:民俗風(fēng)情 <p class="ql-block">釉瓷器(遼)一組7件:上左至右--騎馬小瓷人、白釉小瓷羊、黑釉小瓷羊,中-白釉小瓷羊,下左至右--綠釉雙虎蹲座、綠釉虎形蹲座一對</p> 側(cè)視 俯視 躋身五京、邊地風(fēng)云 雙魚紋單耳銅杯(遼)一組2件 瓜棱紋銀碗(遼) 文物標簽 瑤宴芳開、農(nóng)牧生活 葵口鐵熨斗(遼) 鎏金花卉紋銀杯(元) 俯視 云紋銀缽(元) 俯視 葵口銅碟(遼,1987年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郊機車廠遼墓出土)一組9件 鏨花金托盞(元) 導(dǎo)展圖文 導(dǎo)展文字:元朝金銀器 竹節(jié)銅燭臺(遼) 圖左:綠釉陶香爐(元)、圖右:黃綠釉帶座燭臺(金,1988年山西省大同市南郊云大2號金墓出土) 黃綠釉帶座燭臺 導(dǎo)展圖示 葵口折沿銅盆(遼,1987年山西省大同市鐵十七局遼墓出土) 葵口折沿銅盆(遼,1978年山西省大同市鐵路醫(yī)院西側(cè)遼墓出土) 銅跋(遼) 導(dǎo)展圖文 平視 圖左至右:陶托盞(元)、帶座陶瓶(元)、陶柳條紋水斗(金,1990年山西省大同市站東金代徐龜墓出土)一組2件 圓形石套盒(遼,1979年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郊機車廠遼墓出土) 側(cè)視 蓮花紋八角陶盤(遼,1958年山西省大同市新添堡遼墓出土) 陶簸箕(金,1990年山西省大同市站東金代徐龜墓出土) 鳳鳥花卉紋陶方盤(金) 雙耳獸足陶香爐(遼,1987年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郊遼墓出土) 局部:獸足 陶香爐(元)一組2件 梳妝怡樂 金耳飾(元)一組2件 嵌寶石金耳墜(金) 錯金花卉紋銅帶板(遼) 水晶珠串(元) 鏤雕花鳥玉板(元) 遼、金銅鏡展示九件 九件之1:菱花形雙龍紋銅鏡(遼) 導(dǎo)展圖文 九件之2:雙龍紋銅鏡(金) 九件之3:纏枝花卉紋銅鏡(金) 九件之4:四鶴紋銅鏡(遼) 九件之5:雙魚紋銅鏡(金) 導(dǎo)展圖文 九件之6:瑞獸紋銘文銅鏡(金) 局部:銘文 九件之7:嬰戲紋八角銅鏡(金) 九件之8:連珠云龍紋銅鏡(金) <p class="ql-block">九件之9:菱花形纏枝花卉紋銅鏡(金)</p> “家具陳設(shè)”導(dǎo)展文字 方形陶桌(遼) 陶盆架(元) 方形陶桌(遼) 鏤空雕花木托架(元,1958年山西省大同市宋家莊元代馮道真墓出土) 文物標簽。。。馮道真是金元時期西京大同縣玉龍洞七峰山人,道號青云子,曾任龍翔萬壽宮宗主 局部:托架 后續(xù)參觀第3單元:窯火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