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是那一口拉條子與油潑蒜不能辜負(fù)</p><p class="ql-block"> 新疆人的家常飯拉條子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當(dāng)?shù)厝恕2徽撃闶菑暮幽弦泼駚淼?,或者四川移民來的;也不論你是北方人、南方人還是中原人,只要在這片熱土生活,必然傾向于逐漸愛上那一口拉條子。</p><p class="ql-block"> 老新疆人的拉條子飯做起來其實(shí)比較繁瑣,通常都是用牛羊肉炒幾個熱菜,比如肉炒青紅椒,肉炒毛芹菜,肉炒毛白菜,肉炒酸菜,肉炒紅辣皮子,肉炒土豆絲等等,或者再來個西紅柿炒雞蛋,有肉食愛好者還喜歡炒一個過油肉。</p><p class="ql-block"> 除了熱菜,拉條子不可或缺的還有開水焯一兩個綠菜(新疆人稱之為炸菜),比如焯韭菜(或者咸韭菜、鹽揉韭菜),焯毛芹、焯菠菜等等。焯好的綠菜過一下涼水切碎撒鹽裝盤即可。</p><p class="ql-block"> 以上的菜式吃辣條子對于老新疆人來說,還不夠過癮,最是靈魂料汁的就是那道油潑蒜蓉。</p><p class="ql-block"> 老新疆人的櫥柜里通常都有一個搗蒜臼,把剝了皮的大蒜的蒜頭切掉,然后放在蒜臼里撒上鹽搗碎成蒜泥,搗好的蒜泥倒在一個小碗里,待炒菜時用熱油潑上去,一股濃郁的蒜香立刻浸滿廚房,人忍不住會吞咽口水。</p><p class="ql-block"> 人工和制的拉條子面不軟也不硬,因?yàn)樾寻l(fā)的時間足夠,所以拉起來很有彈力,有喜歡吃圓柱狀的,也有喜歡吃寬面;有喜歡吃熟透的,也有喜歡吃有嚼勁的,這就取決于面拉的粗細(xì)寬窄以及煮面的時長了。</p><p class="ql-block"> 煮好的面最好過一下涼水,這樣吃起來滑溜溜勁道適口,吃拉條子的餐具通常會用盤子,端上餐桌的拉條子分別澆上熱菜、綠菜和油潑蒜蓉,單是顏色就紅綠白相間,蒜蓉直沖天靈蓋的香氣更讓人口水奔涌,吞咽著一口一口的口水,耐心細(xì)致地把面、菜和蒜蓉攪拌均勻,然后用筷子夾起盡可能多的飯菜送進(jìn)嘴里,那一刻的滿足啊唯有懂的人自然懂得。</p><p class="ql-block"> 拉條子對于許多當(dāng)?shù)厝硕裕粌H僅是果腹的飯食,更是不辜負(fù)生命的日常,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吃一頓拉條子,以解自己的壓力疲乏與辛苦,若是三天沒有吃拉條子,他們會覺得這三天都沒有吃飯一樣。</p><p class="ql-block"> 對于大西北的曠達(dá)與遼闊來說,拉條子也是應(yīng)運(yùn)而生的。行走于漫無邊際的戈壁,勞作于一眼望不到頭的田野,如果沒有足夠的熱量支撐體能,怎么能熬得住四季的更替,更無法創(chuàng)造出一片片沙漠綠洲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如果你有法律或者心理咨詢需要,請?zhí)砑友琶粑⑿?,專業(yè)的服務(wù)必能助力于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