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歐洲九國游(3/7)

楊樹人

<p class="ql-block">27日,我們和陳同學夫婦、萬同學夫婦以及萬同學可愛的小孫女一行七人租了兩部汽車離開巴黎。下午到達法國蘭斯市蘭斯大教堂參觀。</p><p class="ql-block">蘭斯大教堂在法國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從1027 年開始一直到法國大革命,幾乎每個法國國王都在這里舉行加冕儀式(自封為皇帝的拿破侖一世除外)。歷史上先后有25位國王在此加冕。巴黎圣母院是仿照它建造的。</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教堂是1211年在原教堂的廢墟上重建的,1241年落成。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的時候,教堂正面的中間拱門正在維修,不能一睹其尊榮。</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拱門上布滿了以圣經(jīng)故事為主題的雕像。這些雕像是13世紀末才完成的。這是大教堂正面的側門。</p> <p class="ql-block">北側的小門。</p> <p class="ql-block">小門上有一尊非常奇特的雕像,這個人把自己的頭拿在手上,他就是Saint Denis。Saint Denis 是法國的守護神,也是巴黎的第一任主教。公元三世紀中期,他在基督教遭受迫害時,依然堅持傳教。他和兩個追隨者在蒙馬特山上被羅馬教皇下令用斧子斬首。據(jù)傳他頭顱被砍下后仍能行走并繼續(xù)傳教,還舉著自己的頭顱一直來到了蘭斯教堂的所在地,并指明了他想埋葬的地方。他的事跡在基督教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象征著即使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基督教依然堅韌不拔。</p><p class="ql-block">以上這段考證是我的美鄰史老師告訴我的。非常感謝史老師的指點。</p> <p class="ql-block">這是教堂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教堂受到德軍炮火的猛烈襲擊,戰(zhàn)后經(jīng)過了20年的修復。這是當年戰(zhàn)爭留下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內部莊嚴,但略顯樸素。</p> <p class="ql-block">28日,我們來到德國亞琛大教堂參觀。</p><p class="ql-block">亞琛大教堂在德國歷史上有特殊的地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936年到1531年的近600年間,有32位德國國王在這里加冕,多次帝國國會和宗教集會在這里舉辦。</span></p><p class="ql-block">教堂修建于公元786年到公元805年。那是查理曼大帝時代。查理曼的法蘭克王國曾控制大半個歐洲版圖,他本人是撲克牌中紅桃K的原型。查理曼死后,王國一分為三,分別由他的三個孫子掌權,即后來的法國、德國和意大利。亞琛是法蘭克王國的首都,查理曼死后就葬于大教堂內。</p><p class="ql-block">亞琛大教堂是德國著名的教堂,是現(xiàn)存加洛林王朝建筑藝術最重要的范例,德國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教堂小展廳里的查理曼大帝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外立面上放置了許多人物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外一個賣藝的中年人。他的付出沒有什么回報,但他眼里沒有憂愁,有的只是享受。</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張照片是大教堂正面的哥特式唱詩班大廳。</p> <p class="ql-block">大廳最里面是黃金包裹的石棺,里面躺著查理曼大帝。</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中部是巨大的日耳曼式穹頂。它將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建筑風格完美融合起來,賦予了民族團結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穹頂以黃色為主調的彩繪,彰顯皇家氣派。</p> <p class="ql-block">穹頂下的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留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內部色彩斑斕的石材建筑和石材鑲嵌。</p> <p class="ql-block">亞琛市掃街。</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們到達著名的科隆大教堂參觀。</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工程時斷時續(xù),至 1880年才宣告完工,歷時642年。東西長145米,南北寬86米,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門兩邊的兩座尖塔高達157.38米(德國第二高,世界第三高),就像兩把鋒利的寶劍直插云霄,因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之美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隆大教堂是德國最大的教堂,</span>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的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建筑,因而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德國天主教通過羅馬教廷提出要求,這座古教堂才免遭轟炸,但也中了盟軍十多枚炸彈,戰(zhàn)后經(jīng)過了20年的修復才對外開放。我們在教堂外面能看多處修復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科隆是歐洲最重要的工業(yè)基地,也是德國最大的褐煤生產基地。由于長期受到工業(yè)廢氣和酸雨的污染、腐蝕,大教堂由原來的銀白色變成了黑褐色。</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是以法國蘭斯大教堂為范本建造的。教堂的正面有三個尖卷型的門,中間的大一點,兩邊的小一點。墻體很厚,門洞很深,一層層的由外向內的凹陷進去,周圍密密麻麻地布置了許多雕像,有圣像,也有故事中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這是旁邊的小門。</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呈十字形分布。內部為罕見的五進建筑,有10個禮拜堂,木制座位共有5700個,圣職人員的座位有104個。中央大禮拜堂穹頂高43米,人一進入大堂不由地抬頭向上看,瞬間就有升騰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四壁的窗戶總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彩色玻璃上均繪有《圣經(jīng)》人物,在陽光的透射下絢麗多彩。</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巨大的管風琴是后期復制的,原物毀于二戰(zhàn)。</p> <p class="ql-block">管風琴前平臺的立柱就像一個大漏斗。其造型、彩繪在教堂里顯得很另類,時代特點顯見。</p> <p class="ql-block">科隆大教堂里收藏著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萬張當時大教堂的設計圖紙。</p><p class="ql-block">另一個文物是安放在圣壇上的圣骨箱,就是照片左上角的純金箱子。它里面安放著從東方去朝拜初生耶穌的“東方三圣王”的尸骨。圣骨箱多次受損或被盜,1973年經(jīng)過精心修復才恢復了它昔日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還有一個文物是座11世紀德國奧托王朝時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它成為哥特藝術的先導,對后世的雕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地面用彩色石材拼出的各種圖案非常優(yōu)美、高雅。144年過去了,不知道有多少雙腳從上面走過,這些圖案還是那么光鮮亮麗。</p> <p class="ql-block">29日,我們到班貝格市區(qū)溜達。班貝格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一個直轄市,建于公元 1007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主教班貝格總教區(qū)的駐地,</span>曾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駐地。這里的建筑幾乎囊括了羅馬時期以來的所有風格。難得的是,班貝格是德國最大的未被戰(zhàn)爭毀壞過的城市,其建筑和城市布局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來,整座城市是世界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兩條河流穿城而過,這里又被稱為“德國的威尼斯”。</p><p class="ql-block">這里也是德國有名的啤酒城,擁有七十多家啤酒廠,其中煙熏啤酒享譽德國??上覀円_車,沒有品嘗美味。</p><p class="ql-block">來班貝格旅游的歐洲游客特別多,我們沒有看見亞洲面孔。</p> <p class="ql-block">班貝格的民居大部分都是巴洛克風格,但也有德國傳統(tǒng)的木珩架結構的,有的木材因年代久遠已經(jīng)彎曲。</p> <p class="ql-block">這是世界上獨特的建筑,也是班貝格的一張名片—老市政廳。市政廳建于1462年,是典型的德式木桁架建筑風格,小巧可愛。<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格尼茨河</span>湍急而過,水質清澈。我們走到這里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些疲憊,但靚麗的墻面讓我們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當年的主教不愿意分割自己的地盤給人民建造市政廳,于是當?shù)厝司驮诤又性斐隽诉@樣一個建筑,沒想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數(shù)百年后成為班貝格的一道亮麗的風景。</span></p> <p class="ql-block">班貝格圣母教堂。建于11世紀,外觀并不是十分耀眼,但內部設施卻非常精致、華麗。</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管風琴。據(jù)說這是中歐最大的管風琴。</p> <p class="ql-block">記錄一下在班貝格發(fā)生的有趣事情。我們停好車后,在不遠處看到這個有趣的胖女人銅像,大家隨手拍了一張。等到我們游玩結束,才發(fā)現(xiàn)我們無法找到汽車了,原來是我們忘記了設置汽車的定位。關鍵時刻我們想到這位胖女人。我們多次向路人出示胖女人的照片。在體力透支、手機即將沒電的時候,無奈地走進一家商店,得到了胖老板娘的熱情幫助,沒想到的是她知道這尊銅像的具體地點,并準確地給我們設置路線。我們與胖女人有緣,胖女人給我們帶來福氣!</p> <p class="ql-block">當天下午我們到達雷根斯堡。雷根斯堡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直轄市,天主教雷根斯堡教區(qū)主教的駐地。雷根斯堡位于多瑙河與雷根河的交匯處。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居住,公元179年正式建城,是羅馬帝國雷蒂安行省最主要的軍事基地,是德國最大的一座中世紀老城。2006年雷根斯堡老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這座橫跨多瑙河的大橋建造于1135年。這座中世紀的建筑奇跡成了后來許多橋梁的范例,也成為越過多瑙河的戰(zhàn)略要沖。</p> <p class="ql-block">跨過大橋就進了雷根斯堡古城的北門。</p> <p class="ql-block">河邊這家烤腸店已經(jīng)經(jīng)營了600年,店面不大,就一層街面房,墻上的招牌寫著“歷史性的火腿面包”。小店生意興隆,門前排起長對。我們倆買了三份面包夾香腸。老婆還喝了一大杯當?shù)禺a的啤酒,她的行為也是“歷史性的”!</p> <p class="ql-block">在多瑙河邊席地而坐,嘗著美味,感覺特別的愜意,久久不愿離去。我不禁想起兒時多次看過的羅馬利亞電影《多瑙河之波》,50年后我終于看到真實的多瑙河,心里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只是沒想到河水這么湍急。</p> <p class="ql-block">河邊的鴨子、小鳥一點也不怕人,我們用面包喂他們,他們開心,我們也開心。</p> <p class="ql-block">6月30日,我們到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西南的美泉宮參觀。美泉宮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美泉宮及其花園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在1612年,圣神羅馬帝國的一位皇帝在此飲用了泉水,覺得清爽甘甜,遂命名此泉為 “美泉”。此后在這里建造的夏季狩獵寢宮也因此而得名。 寢宮一度毀于土耳其人的戰(zhàn)火。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在此建造的美泉宮和花園,總面積達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拿破侖曾在1805年和1809年兩次占領并住在美泉宮。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美泉宮是19世紀初翻修后的樣貌。</p><p class="ql-block">美泉宮的主建筑和凱旋門毀于二戰(zhàn)。戰(zhàn)后奧地利被占領時期,美泉宮未被炸毀的部分曾是英國占領軍的總司令部,此后美泉宮被損毀的部分被逐漸修復。</p> <p class="ql-block">花園的盡頭是一座1780年修建的噴泉,名曰海神噴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組<span style="font-size:18px;">德國藝術家威廉·拜爾</span>根據(jù)希臘海神的故事塑造的雕塑。位于花園最高點的是一座凱旋門,用以紀念帶來和平的正義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花園內招徠游客的馬車。</p> <p class="ql-block">宮內有1441個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供游客參觀。整個宮殿是巴洛克風格的,但是其中有44個房間是洛可可風格的。美泉宮的規(guī)模、建筑和裝潢都不能和凡爾賽宮相比,但依舊顯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氣派。</p> <p class="ql-block">進入美泉宮的大舞廳自然地聯(lián)想到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廊,只是規(guī)模和裝潢都比凡爾賽宮遜色一籌。</p> <p class="ql-block">下面照片中擺放的餐具比較樸素。美泉宮內的中國陶瓷不可勝數(shù),據(jù)專家統(tǒng)計,其收藏的成對的中國瓷器數(shù)量為除中國本土外最多的。</p> <p class="ql-block">美泉宮室內掛著許多畫像,其中最多的是茜茜公主的畫像和照片。下面是茜茜公主和她的丈夫的畫像。</p> <p class="ql-block">下面兩張也是茜茜公主的畫像。茜茜公主無疑是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一位悲劇人物。她遠不是電影中的快樂形象。她是巴伐利亞大公國(1871年并入德國)的女公爵,16歲時無意中成為奧地利皇后,1898年60歲的她在瑞士旅游時被刺身亡。行刺者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名,她成了那個無辜者。她當了 44年的皇后,是奧地利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她促成了“奧匈帝國”的形成,也因此深受匈牙利人民的愛戴,成為匈牙利王后。</p> <p class="ql-block">茜茜公主一生愛美。她身高1.73米,體重只有100斤,腰圍50厘米。能夠保持這樣苗條的身材靠的是殘忍的節(jié)食和瘋狂的運動。她樂于向人展示她高挑的身材和秀美的長發(fā)。她每天要用三個小時來梳理她的一頭秀發(fā)。但她的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沉悶的宮廷生活、不忠的丈夫、刻薄的婆婆都讓她感到窒息,這既損害了她的身體,也扭曲了她的心理。尤其是她的獨子自殺后,她一蹶不振,再也不穿華麗的服飾,只穿黑色的衣服。我在上海博物館見到她的一件黑色長裙和一雙黑色半高跟皮鞋,做工精致。</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歷史上有一位傳奇的女大公,被人尊稱為女皇,她就是下面畫像的主人—瑪麗亞·特蕾西亞。其父皇去世后,她登基成為奧地利大公。因奧地利大公長期壟斷圣神羅馬帝國皇位,作為女大公,她隨即就遭到帝國內部多個公國的反對,并引發(fā)戰(zhàn)爭。彼時朝廷人心渙散,甚至出現(xiàn)反對派,百姓也對朝廷失去信心,哈布斯堡王朝近四百年的壟斷地位岌岌可危。23歲的特蕾西亞攘外安內,表現(xiàn)出非凡的勇氣和智慧。五年后擁戴其夫當上圣神羅馬帝國皇帝,自己則為實際掌權者。在40年的統(tǒng)治期間,她實行開明專制,進行各項改革以增強國力,奠定了奧地利大公國轉變?yōu)閵W地利帝國的基礎。她被公認為哈布斯堡王朝最受歡迎的統(tǒng)治者,歐洲唯一能與伊麗莎白一世媲美的女人。</p><p class="ql-block">特蕾西亞的丈夫是她自己選的。她5歲的時候就喜歡自己的表哥,她和表哥30年的婚姻中生了16個子女。所以她這30年不是懷孕就是升孩子,但這絲毫不影響她的勤政。她倒數(shù)第二的女兒就是被送上斷頭臺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我在《歐洲九國游(二)》中有記述。</p> <p class="ql-block">特蕾西亞死后,大量哈布斯堡王朝領土上的街道、廣場、學校甚至整個城鎮(zhèn),軍艦、軍功章包括許多重要的機構,都以她的名字命名。直至現(xiàn)在,奧地利共和國新當選政府的一切任命、宣誓儀式都在她的巨幅肖像下進行。</p><p class="ql-block">特蕾西亞的紀念碑矗立在維也納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上。麾下的四位元帥分布在其腳下四個方向。紀念碑歷時13年于1887年落成,現(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到不遠處的美景宮參觀。美景宮原來是奧地利元帥歐根親王的夏宮。歐根親王在奧地利歷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曾經(jīng)服務于哈布斯堡的三朝皇帝,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日不落帝國立下了不世功勛。值得玩味的是,他因身材矮小被祖國—法國拒絕參軍,他在奧地利表現(xiàn)出的政治和軍事才能不知道讓法國君主多么后悔。</p> <p class="ql-block">美景宮花園。</p> <p class="ql-block">美景宮內景。</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美景宮是奧地利美景宮美術博物館。館內最著名的作品是這幅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吻》?!段恰烦尸F(xiàn)出一對相擁在一起的戀人,他們的身體借由長袍纏繞在一起。畫家在傳統(tǒng)的油畫上覆蓋金箔,讓畫作的現(xiàn)代感更加突出。這幅畫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金黃色,不知道畫的內容是什么,第二眼落到女人臉上才明白過來。后來我們在維也納的大街上多次看到這幅畫的宣傳畫,商店里還有這幅畫的各種小商品出售。</p> <p class="ql-block">這幅名畫是法國畫家杰克·路易斯·達維特 1801年的作品《拿破侖越過圣貝爾納山》。拿破侖指點江山、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躍然畫面。以前多次看過這幅畫的宣傳品,沒想到在這里與它不期而遇,不禁讓我喜出望外,心中暗暗竊喜。</p> <p class="ql-block">這座雕像讓人聯(lián)想到盧浮宮那個著名的雕像《被丘比特吻醒的普賽克》。雖然人物造型略有差異,尺寸也小一些,但有異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離開美景宮后我們在維也納市區(qū)閑逛。這是維也納標志性建筑—圣史蒂芬大教堂。教堂位于維也納市中心,故也有“維也納心臟”之稱。這座哥特式教堂的前身是一座建于公元1141年的羅馬式教堂,公元14世紀初加以改建,歷時四個世紀才竣工。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最后幾天,教堂遭受嚴重毀壞,戰(zhàn)后經(jīng)歷14年的修復才得以恢復。</p><p class="ql-block">整個教堂的建筑風格呈奇特的混合式,朝西的正門是羅馬風格,尖塔是哥特式,而圣壇是巴羅克風格,將這些不同的建筑風格融為一體,是人們歷時四個多世紀不斷改建的結果,又是維也納人折中調和才能的體現(xiàn)。</p><p class="ql-block">下面的照片是羅馬風格的教堂正門。</p> <p class="ql-block">圣史蒂芬大教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之一。頂部由23萬塊彩色瓦片拼成規(guī)整的圖案。哥特式的南塔建于15世紀中葉,高137米,成錐體形直插云霄,蔚為壯觀,其高度僅次于德國科隆大教堂塔樓。</p> <p class="ql-block">相對于南塔的壯觀,北塔就顯得矮小了許多,原因是當年的財力主要用于抵抗土耳其人的入侵。文藝復興式的圓頂建成于1578年。歪打正著的是,這種不對稱的結構卻成了圣史蒂芬大教堂的獨特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設施極其煩絮,做工精良。可見當年奧地利的財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躋身世界前列。</p> <p class="ql-block">出了大教堂,我們在市區(qū)閑逛。</p> <p class="ql-block">老婆身后的是一家大冰激凌店,橫幅上寫著“世界上最好的冰激凌”。老婆嘗后的感覺是非常的哇塞。</p> <p class="ql-block">下面兩張照片是奧地利國家歌劇院。劇院始建于1861年,1869年落成。它是維也納的地標性建筑,被譽為歐洲三大歌劇院之一,與意大利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和法國巴黎的巴黎歌劇院齊名。歌劇院的演出標準極高,每次上演的世界名作都不相同,是全球藝術家們的夢想舞臺。劇院落成后的首演曲目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這是維也納金色大廳。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xiàn)代化的音樂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這里是維也納愛樂樂團常駐地,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舉辦地。</p> <p class="ql-block">7月1號,我們到達奧地利哈爾施塔特湖游玩。我們居住的民宿就在湖邊,湖水注入小河的水聲不絕于耳。</p> <p class="ql-block">這是離民宿不遠的巴特伊施爾小鎮(zhèn)。特勞恩河從這里穿流而過,這里是奧地利著名的溫泉度假勝地。</p> <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是茜茜公主愛情開始的地方。小鎮(zhèn)有座弗朗茨皇帝的夏宮。弗蘭茨最喜歡這個溫泉療養(yǎng)地,他常在周圍的樹林里盡情地打獵。這里是電影《茜茜公主》的外景拍攝地之一。電影中的茜茜在一條小溪邊釣魚,魚鉤甩到弗蘭茨皇帝身上,一段姻緣由此產生。</p><p class="ql-block">夏宮成為茜茜公主和弗蘭茨皇帝的度假地,皇帝一生中大部分的夏天都是在這里度過的,而茜茜公主大部分時間都游離歐洲,遠離夫君。</p><p class="ql-block">由于我們趕上了下雨天,沒有能欣賞溫馨的小鎮(zhèn)風情。</p><p class="ql-block">下面的夏宮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p> <p class="ql-block">午飯后我們來到戈紹小鎮(zhèn)。戈紹與其說是小鎮(zhèn),不如說是一座村莊更貼切一點。星星點點的民房散布于山腳下,小教堂的尖頂在木屋群中顯得很和諧,牧場綠草如茵,空氣清新,周圍靜謐不見人影,阿爾卑斯山仙氣繚繞,一派世外桃源景象。</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們來到風景秀麗的世界著名小鎮(zhèn)哈爾施塔特。哈爾施塔特是奧地利最古老的小鎮(zhèn),考古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類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這里是歐洲鐵器時代的發(fā)祥地,村莊附近鹽礦的開采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年,歷史上這一地區(qū)就因鹽而致富。因此這里又被稱作 “世界最古老的鹽都”。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這是小鎮(zhèn)廣場上的一座雕像—背著一個大木鹽桶的鹽礦工人。</p> <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坐擁阿爾卑斯山脈的壯麗景色,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畫卷,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難怪這里被稱為“世界上最美小鎮(zhèn)”、“著名愛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由于處于湖邊,每戶人家還在臨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專門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