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科學,人類理性的求索,</p><p class="ql-block">藝術,人類感性的升華。 </p><p class="ql-block">以藝術之美記錄科學之光, </p><p class="ql-block">開創(chuàng)了兩者交匯融合的進階之路。</p> <p class="ql-block">《中國國家地理.探索極致發(fā)現(xiàn)影像大展》,200多幅照片,帶你不出遠門看世界,帶你走進用腳步無法企及的地方,完成一次獨一無二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b><一>深入?yún)擦?lt;/b></p><p class="ql-block">森林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喬木植物密集生長, 灌木叢生其間,菌類悄悄冒頭......無數(shù)野生動物依賴森林繁衍生息,并在此形成了完整而復雜的生態(tài)鏈。神秘而充滿生機。</p> <p class="ql-block">金絲猴的擁抱</p><p class="ql-block">畫面中金色的小猴閉著雙眼依偎蜷縮在家人毛茸茸的懷抱中,享受著安全而又舒適的脈脈溫情。金絲猴</p><p class="ql-block">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愛、平凡的擁抱,也讓世界看到了秦嶺野生動物生活的美好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飛翔的綠孔雀</p><p class="ql-block">不同于動物園常見的藍孔雀,綠孔雀是完完全全的中國本土種群,綠孔雀頸部有閃著綠色光澤的鱗片狀羽毛,這點和藍孔雀區(qū)別很大。雄性綠孔雀高大威猛,最漂亮的尾羽有兩米多長,雌性綠孔雀雖然沒有艷麗的尾巴,但也遍身華彩。中國野生綠孔雀僅存不到500 只,僅生活在云南中部和南部疏落的熱帶雨林中, 2017年5月,綠孔雀進入云南省生物物種紅色名錄, 成為中國最瀕危的物種之一。</p> <p class="ql-block">棕胸藍姬鹟回巢喂食</p><p class="ql-block">高黎貢山森林中,-陣風雨過后,霧尚未散去。攝影師捕捉到了棕胸藍姬鹟雌鳥叼著食物回巢喂雛鳥溫馨瞬間。棕胸藍姬鹟是一種短小精悍的鳥,雌雄羽色不同,會靈活地在樹林里捕捉各種小型蚊蟲。它們常常一動不動站在樹枝上,看到獵物精準出擊。它們的一生很短暫,尋找伴侶、延續(xù)基因是它們年復一年的目標。</p> <p class="ql-block">“寒冰豌豆射手” </p><p class="ql-block">“大果假沙晶蘭”,它被譽為植物界的"小龍女”,外表冰肌玉膚、不染塵埃的狀態(tài),它是一種腐生植物,由于渾身上下沒有葉綠素等色素的存在,花朵晶瑩剔透。 因其腐生植物習性,使其只適宜于山林間陰涼潮濕、 多腐殖質(zhì)的特定氣候環(huán)境,依靠特殊的菌體方能生存,對環(huán)境要求非常高。</p> <p class="ql-block">六不像神獸一高黎貢羚牛</p><p class="ql-block">高黎貢羚牛在當?shù)乇环Q為野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背脊似棕熊、后腿像斑鬣狗、臉如駝鹿、尾似山羊,而兩角長得像角馬,整體外觀又如牛,因此,又稱“六不像神獸”。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江地區(qū)分布有12個羚牛種群,這里也是高黎貢羚牛主要的集中分布區(qū)域。</p> <p class="ql-block">冰雪中涉溪的野生大熊貓</p><p class="ql-block">這張經(jīng)典的老照片記錄了陜西泰嶺的深山之中,一只野生大熊貓在冰雪中涉過一條小溪的場景。和人們普遍認知中憨態(tài)可掬的形象相比,大熊貓實際上是一種強悍的動物,它們濃密厚實的毛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短粗又富于彈性,有抗壓的功能,摸起來略帶油性,在寒冷而潮濕的雪地上可以減少散熱,基本上能夠適應冰雪的天地。 </p> <p class="ql-block">熱帶雨林中的自然寶藏</p><p class="ql-block">作為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云南德宏是我國唯一屬于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熱帶區(qū)域,是我國大陸水熱條件最為優(yōu)越的區(qū)域之一。由于海拔高差達3000米以上,這里的植被垂直帶譜明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植被類型多樣,這也是這個地區(qū)生物多樣性豐富的重要原因。熱帶雨林中高大茂密的榕樹群遮天蔽日, 幾乎看不到陽光直射。</p> <p class="ql-block">粒粒皆精致</p><p class="ql-block">不同植物的成熟花粉大小及形態(tài)差異巨大。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種類紛繁的花粉纖毫畢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細觀每一?;ǚ?,它們大多具有復雜而有序的精細結(jié)構(gòu),花粉大小從幾微米到幾百微米,它們形狀穩(wěn)定,許多微細形態(tài)特征可以明顯地體現(xiàn)出種間差異與生存信息,在遺傳學分類學研究中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p><p class="ql-block">花粉營養(yǎng)豐富但外壁非常堅固,能夠抵抗較大強度的酸、堿、高溫、高壓以及氧化,很難被人體消化吸收。不過從另外角度來看,花粉數(shù)量多、體積微小、外壁堅固,它們在第四紀沉積物中可以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在地層中形成化石。在地質(zhì)考古、古氣候、第四紀古植被等研究領域,花粉類化石具有重要意義。</p> <p class="ql-block">豚草花粉</p><p class="ql-block">Ambrosia長約20微米</p><p class="ql-block">豚草花粉長度僅有20-22微米,樣貌平淡無奇,像干癟的荔枝??伤麄儏s是美國和加拿大最主要的致敏花粉。在20世紀30年代,豚草以入侵物種的身份出現(xiàn)在我國東北地區(qū),近半個世紀來,它們在我國大江南北大肆繁衍,花粉致敏的嚴重程度甚至超過蒿草,成為未來潛在的隱患。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科樹木花粉</p><p class="ql-block">Pinaceae長70至80微米</p><p class="ql-block">松樹種類繁多,幾乎在我國任何城市都可見到。在分類學上,它們大多屬于裸子植物門松科松屬,此類喬木既可以在山地構(gòu)成森林,也被應用于園林綠。每年春末至初夏,松科植物上散發(fā)出的黃色花粉煙霧無限放大之后,花粉形如古代的銀錠,兩側(cè)膨大的結(jié)構(gòu)是微型氣囊,氣囊可以幫助其在空氣中傳播到更遠距離。松科植物的花粉大量飄散在空中,可能引發(fā)過敏者身體不適。在日本,松樹花粉甚至可以使部分獼猴出現(xiàn)眼晴流淚等過敏癥狀。</p> <p class="ql-block"><b><二>深藍秘境</b></p><p class="ql-block">從太空看, 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 </p><p class="ql-block">藍色是海的顏色。地球表面70%左右的面積是海洋,人類生活的大陸被海洋包圍著,這片廣袤而深邃的空間,是地球系統(tǒng)中最大的碳庫,深刻地影響著地球的生態(tài)、氣候與環(huán)境。 </p><p class="ql-block">壯闊的海洋孕育著奇妙的生命,看那巨大鯨類在海洋中穿梭,看那浮游生物每天進行著最大規(guī)模的垂直遷徒......</p> <p class="ql-block">好奇的澳洲海獅</p><p class="ql-block">生活在澳大利亞的海獅相比其他種類,體色要淺很多。澳洲海獅是全球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外形可愛,性格溫順,對人類也很好奇和友善。澳洲海獅的主要天敵是大型鯊魚,大白鯊會捕食其幼崽和成年個體。它們是非常社會性的動物,往往成群結(jié)隊地聚集在一起,通過非常豐富的叫聲變化互相通訊。</p> <p class="ql-block">海底美人魚</p><p class="ql-block">海牛憨厚溫順,擁有圓胖的身體和光滑的皮膚,主要以海草為食,既能在淡水中生存,也能在海水中生存,因此河流內(nèi)、河口處或者近海海域中它們都可以應對。海牛看起來肥壯,實際上脂肪層薄且新陳代謝低,因此身體的保溫能力不強,在美國奧蘭多三姐妹泉冬季溫度適宜,有豐富的海草資源供它們衣食無憂。 </p> <p class="ql-block">與藍鯨相遇</p><p class="ql-block">藍鯨是地球有史以來出現(xiàn)過的最大動物,能長到30 米以上,除北冰洋外,各大洋均有分布。藍鯨的視力不佳,只能看清10-20米外的物體。由于鼻孔在水下關閉,所以也沒有嗅覺。藍鯨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是聽覺。攝影師在15米深的水中與藍鯨相遇,它冷靜地看著眼前的生物,好像在感知著什么。</p> <p class="ql-block">布氏鯨</p><p class="ql-block">布氏鯨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海域,以小型魚類為捕食對象。近年來,在中國廣西北部灣的潿洲島附近,每年都能見到布氏鯨,這也是目前為止發(fā)現(xiàn)的中國近海岸唯一的大型鯨類生活群體。布氏鯨體表有時會附著硅藻反射陽光,呈現(xiàn)出神秘而絢麗的特殊光彩。</p> <p class="ql-block">擱淺的抹香鯨</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沿海,人們發(fā)現(xiàn)了一頭擱淺的抹香鯨,這件事迅速轉(zhuǎn)變?yōu)槟ㄏ泠L大救援行動一這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一次救援,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一直在使用各種方法幫助抹香鯨保持濕潤。 經(jīng)過一個晝夜的持續(xù)努力,最終利用漲潮期將擱淺的抹香鯨重新送歸大海。抹香鯨為何會擱淺,目前還是-個未解之謎。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共生 </p><p class="ql-block">一條躲在??锏男〕篝~被周圍奇怪的海水流動所吸引。??c小丑魚是海洋界常見的“合作聯(lián)盟”,它們默契地達成了共生關系。海葵的觸手可以發(fā)射毒刺保護小丑魚免受天敵傷害;小丑魚則能吸引其他魚類靠近為海葵提供食物,兩者相互依存,展現(xiàn)了自然界中生物間的精妙合作。</p> <p class="ql-block">海扇</p><p class="ql-block">南康暗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這里的海水有著翡翠般的顏色,水中還掩映著如夢如幻的“珊瑚雨林”,海水下面的懸崖從淺到深長滿各式珊瑚,這株樹枝般的柳珊瑚也被潛水員叫做“海扇”,它的神奇之處在于不需要光合作用也可以茁壯生長。這株大的柳珊瑚已經(jīng)死亡,但它全身“脈絡清晰”的干黃枯枝,可以讓我們想象它活著時有多么漂亮。</p> <p class="ql-block">珊瑚礁溶洞</p><p class="ql-block">南沙群島的珊瑚礁美麗卻也脆弱。在中國國家地理組織的一次南??茖W考察中,南薰礁附近的水下攝影師找到了一處被洋流沖蝕的珊瑚礁溶洞。白天,這些礁石洞穴往往是鯊魚的藏匿之所。攝影師小心翼翼地潛入洞穴,記錄下湛藍的海水和樹枝般的珊瑚。</p> <p class="ql-block">綠海龜</p> <p class="ql-block">“雪夜精靈” </p><p class="ql-block">2020年初,菲律賓塔阿爾火山噴發(fā)后,海底沉積物被攪動,在能見度極低的海中,這些懸浮物并沒有展現(xiàn)出自然災害后的混亂,而是喚起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寧靜感,轉(zhuǎn)變成一個雪夜童話的場景。一只趴在漂浮樹枝上的雌性船蛸,分泌出一層紙一樣薄的殼,用于產(chǎn)卵,周圍的懸浮顆粒折射了閃光燈,創(chuàng)造出落雪的幻覺。</p> <p class="ql-block">毛躄魚釣魚</p><p class="ql-block">毛躄魚是海底的偽裝高手,是一種不會游泳只會“走路”的魚,毛茸茸的外表看起來活像一叢珊瑚。攝影師拍下的這條毛躄魚正在等待獵物上門,它自備獵食工具,由背鱈的第一棘轉(zhuǎn)化而成的“釣竿”會模仿蠕蟲在水中移動,以此吸引魚類前來吃餌。更為神奇的是,不同的躄魚“釣竿”形態(tài)也不同,會偽裝成海綿、蝦、管蟲、蠕蟲等生物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藍蛸</p><p class="ql-block">黃昏時分,這只豹紋峭屬的章魚在珊瑚礁上四處游蕩,尋找心儀的獵物。珊湖礁是生物多樣性的樂園,完美的珊瑚礁生境孕育了許許多多的生物,它們互相制約、互相依賴形成一條生物鏈,保持著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的平衡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伊甸園</p><p class="ql-block">珊瑚礁如同一座天然的水質(zhì)凈化器,能夠有效過濾海水中的雜質(zhì)和污染物,同時也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對全球氣候有重要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海南是我國珊瑚分布最典型的地區(qū)之一。攝影師在海南加井島的一片淺海水域,拍下了壯觀的珊瑚礁群落,像長絨毯般的“桌狀”珊瑚,在太陽的照射下茁壯成長,各種魚類蝦蟹穿梭游弋其間,猶如伊甸園。</p> <p class="ql-block"><<b>三>無人之境</b></p><p class="ql-block">中國是一個多山之國,青藏高原上,喜馬拉雅山脈、昆侖山脈、 念青唐古拉山脈、喀喇昆侖山脈等群峰逶迤磅礴,一座座高峰上冰雪覆蓋,一條條巨大的冰川沿著山體懸垂而下,晶瑩剔透, 動人心魄。冰川以雪峰為依托,并以其巨大而晶瑩的冰體,構(gòu)成-種壯麗而神奇的景觀。當我們走近這些雪藏深山的絕美景觀時,你會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當我們俯看冰雪中綻放的花朵,你會驚嘆于生命的美與強韌。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冰川與赤麻鴨</p><p class="ql-block">冰川沖出雪峰之間的山谷后,不僅沒有切下去形成深谷,而是高高浮在冰磧物形成的高臺上面,仿佛要在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一條條冰川仿佛象牙雕刻的藝術品潔白如玉,幾只赤麻鴨飛翔在海拔5800多米的新青峰腳下的冰川上,景色壯美如畫。</p> <p class="ql-block">冰洞</p><p class="ql-block">雅拉香波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市,這里還有一座罕見的宮殿般的冰洞,一個洞廳連接兩個洞口。冰洞是冰川地區(qū)河流轉(zhuǎn)入冰內(nèi)和冰下流動時創(chuàng)造的作品。欣賞冰洞景觀,最直觀的視覺體驗是一種超乎平日認知的冰洞藍。冰川的藍不似湖水藍得那么直接熱烈,它更像是中國傳統(tǒng)色彩中純度、飽和度不那么高的“碧落”或是“月白”之色,有些含蓄、帶點神秘。</p> <p class="ql-block">冰洞藍</p><p class="ql-block">珠峰北坡幽藍的冰洞內(nèi),溫潤如玉的冰壁已經(jīng)美得讓人窒息,偏偏又在洞口望見地球上海拔最高、氣勢最雄偉的山峰。這張圖片拍攝地點是珠峰北坡中絨布冰川冰塔林區(qū)的一座冰洞。攝影師鉆進洞內(nèi)拍攝,一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藍色的冰洞輪廓正好給珠峰作了一個“框景”?,F(xiàn)在,這個畫面已成絕版,因為拍攝完兩年后,這座冰洞已在冰川的消融中不復存在了。</p> <p class="ql-block">曲隆嘎木冰川</p><p class="ql-block">岡底斯山普拉瓊喜(又叫國王峰,海拔6530米),山體呈現(xiàn)金字塔狀,顯得挺拔而銳利。它是岡底斯山最高峰冷布崗日(海拔7095米)的衛(wèi)峰之一,山峰下有一條冰川一曲隆嘎木冰川,冰川未端還發(fā)育了一個冰川湖一曲隆嘎木錯。由于降水稀少,雖然屬于7000米級雪山,但冷布崗日周邊發(fā)育的冰川并不多,只有28 條,面積約88.8平方公里,以冰斗冰川和懸冰川為主。</p> <p class="ql-block">神跡般的冰塔林</p><p class="ql-block">冰塔林是大自然慢慢地精雕細刻的作品,只有在中低緯度地區(qū)的大陸性冰川上才可能出現(xiàn)冰塔林,進入冰塔林仿佛進入了冰雕世界一般,傲立的冰塔呈金字塔形,塔尖如利劍直刺長空。這些天然的冰雕是陽光和時間的杰作,此時的冰塔悄無聲息靜如處子,它在寂靜中飽含張力,積蓄著巨大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b><四>地下世界</b></p><p class="ql-block">“洞穴是人在一生中至少應該去一次的地方, 否則你不會知道自己居住的星球有多么的奇妙。” </p><p class="ql-block">喀斯特,即巖溶地貌,可溶性巖石在水的作用下,千萬年來形成的如溶洞、石筍、鐘乳石等地貌。中國是全球喀斯特地貌分布面積最大的國家,從熱帶到寒溫帶,從濕潤區(qū)到干旱區(qū),各種喀斯特地貌類型齊全、包羅萬象。尤其是中國的西南地區(qū),有著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地下世界:天坑、地縫、洞穴、地下水系.....深入地下、潛入暗流,探洞以及洞潛吸引|著全世界頂尖的洞穴探險者。 </p><p class="ql-block">發(fā)現(xiàn)新的洞穴、抵達更深的深處,往往意味著億萬年來,這里第一次有人類到訪。在通往地心的路上,巨大黑暗將人類吞沒,探索者勇敢前行,感受地球脈動。</p> <p class="ql-block">女神的水罐</p><p class="ql-block">洞中的“水瓶”-廣西樂業(yè)。洞頂一處如水瓶般的鐘乳石倒掛壁頂,顆顆水滴沿瓶壁豎直而下,落入洞底, 日積月累,飽和的碳酸鈣溶液中鈣質(zhì)沉積,形成蓮座般隆起的基座。考察隊員將燈光打入基座,流水在燈光下如銀線般閃閃發(fā)亮,一滴滴洞頂落水形成飛泉般的瀑布,從水瓶中傾瀉而出,冥冥之中,仿佛是女神將清冽甘泉傾瀉賞賜予探索未知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邊石壩群</p><p class="ql-block">邊石壩是坡地或溝谷中的一種石埂邊壩,因大量結(jié)晶型鈣化快速沉積而形成,是一種小型梯田狀地貌。 遵義城東南一個廢棄的采石場周邊,-個洞穴發(fā)育了罕見的邊石壩群景觀。2022年4月,中國國家地理組織考察隊對其進行了初步考察和測繪,其單體邊石壩最長的約21米,壩池深度最深的為2.66米, 面積大于0.5平方米的壩池約有78個。根據(jù)洞穴測繪圖的平面投影長度計算,連續(xù)分布的邊石壩群總長度約140米,是目前中國最長連續(xù)邊石壩群,隨著后續(xù)考察的推進,該長度可能還會增加。</p> <p class="ql-block">潛入未知</p><p class="ql-block">在將軍洞中,探險者準備潛入未知。全世界最佳的洞潛運動場地多集中在廣西、重慶、貴州等地的喀斯特地貌區(qū),最早的洞潛都是外國人參與,我國洞潛起步較晚,一直到2010年后,才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其中,并漸漸出現(xiàn)了一些洞潛高手,經(jīng)過十多年的普及,洞潛在國內(nèi)已經(jīng)有了比較多的受眾。</p> <p class="ql-block">太陽直射的證明</p><p class="ql-block">洞穴探險愛好者伍紅鷹和他的隊員們?yōu)閷ふ姨栔鄙涞淖C明,來到北回歸線附近的廣西南寧市隆安縣屏山鄉(xiāng)。廣西有著世界聞名的喀斯特地貌,其中的天坑以驚險神奇而著稱。隊伍這次并非為了探險而來, 而是為了捕捉到“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這一現(xiàn)象的直觀證據(jù)。</p> <p class="ql-block">勇闖地下河</p><p class="ql-block">要了解天坑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洞穴探險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這條路上有著許多可能致命的難關:旱洞里的暗河口、水洞里的虹吸以及突如其來的地下河洪水。地下河是喀斯特地形中,由于溶蝕作用形成的地下水道或洞穴系統(tǒng)。深度和規(guī)模越大的天坑,往往分布在水動力作用越強烈的地下河道位置上。</p><p class="ql-block">大石圍天坑底下的地下河洞穴通道,旱季河水不足10米寬,然而雨季來臨,洪水甚至可能灌滿整個洞道。</p> <p class="ql-block">世界最高大石筍</p><p class="ql-block">石筍是一種生長在洞穴中的碳酸鈣沉積物,成長非常緩慢,大約每過一百萬年才會長高一米。世界最高石筍一玉龍洞石筍,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鳳山縣,2023年8月中國國家地理組織了一支科考隊伍, 經(jīng)過系統(tǒng)、科學的測量,測得石筍高度為72.6米,以中心軸高計算得出結(jié)果為67.3米,刷新了世界最高石筍的紀錄,原世界最高石筍為古巴圣馬丁洞石筍, 高67.2米。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五>沉入暗夜</b></p><p class="ql-block">“將滿天星斗用快門定格為永恒, 引領人們用科學和詩人的眼光來洞察自然?!?</p><p class="ql-block">每當夜幕降臨,頭頂?shù)暮棋n穹上斗轉(zhuǎn)星移,攝影師們便開始出動, 尋找清澈的夜空,與天空共創(chuàng)出一幅幅嘆為觀止的畫面,滿天璀璨, 星河耿耿,與山川大地交相輝映,綻放出迷人的暗夜之美。 </p> <p class="ql-block">雷電中的魔鬼城</p><p class="ql-block">烏爾禾魔鬼城,它并非城池,亦非魔鬼所建,而是千百萬年來為風力所塑造,因為地處風口,魔鬼城四季狂風不斷,最大風力可達10-12級。烏爾禾魔鬼城自古以來便被當?shù)啬撩穹Q作“魔鬼出沒的地方”,它地處托里老風口的正東方,月黑風高之夜,狂風在城中激蕩回旋,如同魔鬼嚎叫.如果遭遇雷雨天氣,忽明忽滅的閃電、隆隆的巨雷再加上飛沙走石,更為猙獰可怕。</p> <p class="ql-block">掌握濃縮夜晚時間的魔法</p><p class="ql-block">這張延時攝影照片展現(xiàn)了冰島火山銀河倒影,天空中從左至右可見天蝎座、南十字星、大小麥哲倫星云等星體。要拍攝到這樣一幅富有詩意的夜空,需要同時滿足四個條件:無云、無風、無月,以及火山頂部覆蓋有雪.此外,拍攝者需具備足夠的體力,背負拍攝設備,徒步爬行四小時到達小湖邊。這些利于拍攝的條件之難以湊合,進一步突顯了這張照片的珍貴與難得。</p> <p class="ql-block">夜空之鏡</p><p class="ql-block">滄海桑田,在青藏高原形成過程中,部分海水積留在低洼地帶,形成許多鹽湖和池塘,青海的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這里遠離大城市的光污染,有著一流的暗夜條件,高海拔也規(guī)避掉煙霧塵埃的干擾.踏過鹽塊、淤泥,找到一片平靜的淺水,星光就在我們的頭頂和腳下熠熠生輝。攝影師選擇用長時間曝光記錄下星空運行的軌跡,讓斗轉(zhuǎn)星移在天空和湖面同時清晰呈現(xiàn)。</p> <p class="ql-block">貢嘎雪山上的雙子座流星雨</p><p class="ql-block">從四川甘孜的雅哈埡口向東望去,遠方30公里處就是貢嘎雪山,當夜幕降臨,獵戶座和雙子座從貢嘎雪山的方向緩緩升起,在雙子座流星雨輻射點的周圍, 越來越多的流星劃過天空。流星雨極大值來臨之際, 攝影師帶著氧氣瓶頂著零下十幾度的寒風和頭疼欲裂的高反連續(xù)拍攝5個小時,終于在海拔4463米處拍下此景。</p> <p class="ql-block">紅色的火星</p><p class="ql-block">追逐星空的攝影師,能看到和拍到許多普通人看不到的夜空景觀,在西藏山南市的措嘉冰川,得益于海拔5300米的稀薄空氣,即使是過度曝光的月光,也無法掩蓋銀河中心的光芒,在銀河的左側(cè),還可以看到紅色的火星。</p> <p class="ql-block">星云下的長城</p><p class="ql-block">冬季的天空沉靜如水,遠眺長城上方,獵戶座緩緩西沉,仿佛夜空中的玫瑰.獵戶座是冬季星空最引人注目的星座,不僅有紅巨星參宿四、藍巨星參宿七,還有極其壯觀的獵戶座星云系統(tǒng):獵戶座大星云、巴納德環(huán)、馬頭星云,加上不遠處靚麗的玫瑰星云,宛若星空的盛宴。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熒光海</p><p class="ql-block">燦若星河的“熒光海”景象,是由一種微型藻類一夜光藻大量聚集發(fā)光而形成的。夜幕降臨,當夜光藻受到外界的刺激就會發(fā)出藍色熒光,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當大群夜光藻被驚擾時,夜晚的海面上就會出現(xiàn)粼粼藍光。夜光藻無毒,廣泛分布于福州平潭外海,受益于閩江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大量繁殖。夜光藻發(fā)光需要能量支持,因此熒光海只能短暫出現(xiàn)。</p> <p class="ql-block"><b><六>大河之舞</b></p><p class="ql-block">河流是大地的血脈,人類對她有著天生的親近,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一條河。 </p><p class="ql-block">在漫長的生命周期中,河流在大地的舞臺上演繹出一幕幕壯麗的大河之舞。與之共舞者,還有那些被河流滋養(yǎng)與哺育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莫爾格勒河河曲</p><p class="ql-block">彎彎曲曲的莫爾格勒河是黑龍江上源海拉爾河的支流,它像銀鏈般閃亮在內(nèi)蒙古陳巴爾虎草原上最美的地方。這是一條發(fā)育在沖積平原上的蜿蜒河流,河曲發(fā)達,斷續(xù)的積水河道和有植被覆蓋的“隱形”河道、飄帶似的河灣與“廢棄”河道,共同訴說著河流的發(fā)育史。因為河水的滋養(yǎng),莫爾格勒河流域的草原碧綠青翠,和覆蓋著青草的平緩丘陵一起,構(gòu)成一幅淡雅迷人的美麗圖畫。</p> <p class="ql-block">冰川之河</p><p class="ql-block">圖中的冰川河位于巴基斯坦境內(nèi),站在河谷中可以看到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冰川之上也有河流,冰川很少有人去過,看到“冰川河”的人就更少,它的美絲毫不亞于峽谷、草原、沙漠地區(qū)的河流。冰川為河流提供了不同于巖石、土壤的底色,冰川上的河流固態(tài)之水和液態(tài)之水共存,營造出河流的另類之美,這是我們在其他地區(qū)的河流中不曾見到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辮狀水系</p><p class="ql-block">雅魯藏布江有著眾多的頭銜:西藏最大的河流、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藏民族的母親河.....從空中俯瞰, 雅魯藏布江寬闊的河道中復雜的辮狀水系強烈沖擊著視覺神經(jīng),無數(shù)條水流時而相匯時而分離時而交織,構(gòu)成了形似姑娘發(fā)辮的水系,碧水與沙洲交錯,形成了縱橫交錯的線條。</p> <p class="ql-block">星宿海</p><p class="ql-block">黃河南源當曲所在的區(qū)域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這里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屬于唐古拉山的余脈,地形略有起伏,但相對落差很小,水源充足,植被覆蓋率非常高,是很典型的高山草甸帶。區(qū)域下方埋藏著多年凍土,形成了不透水層,降水和冰川融水不能下滲而在地表聚集,匯聚在土丘之間形成了無數(shù)的小水洼,最終呈現(xiàn)出了一片“星宿海”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冰湖項鏈</p><p class="ql-block">三江源地區(qū)位于我國青海省南部,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因水而得名,而水則依賴雪峰和冰川融水的補給,這些冰川融水在山間盆地或低洼處形成諸多高山冰湖,然后再溢出冰湖,繼續(xù)順著山坡向下流淌,灌滿新的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冰湖。它們各自延展、匯聚,成為黃河、長江、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源頭。這些冰湖之間蜿蜒流淌的曲流,則像項鏈一般,把它們連綴在一起,成為源頭之上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鹽堿灘難上的“潮汐樹”</p><p class="ql-block">每年7、8月,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下游暴發(fā)洪水,水流四散,溢流到周圍的河漫灘,由于地下水位的上升,在強烈蒸發(fā)作用下,河漫灘漸漸形成了鹽漬化的景觀。同時,在水位的起落變化中,水流在河漫灘反復沖刷,形成了宛若樹干和樹枝形狀的潮溝,最終呈現(xiàn)干旱區(qū)鹽堿灘上的“潮汐樹”。</p> <p class="ql-block">旭日或星河,城市或田野,一切瞬息萬變卻似乎未曾更迭。跟隨《中國國家地理》的鏡頭發(fā)現(xiàn)這顆藍色星球上更多的美好,感受神秘的遼遠與踏實的親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