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虹口記憶(2)-新慶里

天高云淡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新慶里前弄堂 (攝于1995年)</h3> <p class="ql-block">我們所居住的弄堂叫叫“新慶里”,前弄堂是天潼路318弄,后弄堂是武昌路409弄,我一直懷疑,這原來是兩條互不相關(guān)的獨立弄堂,不知什么年代打通了。從天潼路進來的前弄堂狀況稍差,還間雜有許多本地房子和私房,沿弄堂有一些煙紙店、小酒鋪、老虎灶,很像一條老街似的,走到底,拐兩個彎,是后弄堂,純石庫門住宅,稍規(guī)范些。</p><p class="ql-block">弄堂里廣東人很多,我的好幾個小學(xué)同學(xué)都是廣東人,小名都叫“阿*”什么的。</p><p class="ql-block">弄堂里有一扇很低矮的窗戶,里面住著一個廣東老頭,窗戶里常年飄出收音機里的粵劇和廣東樂曲,如果是夏天的午后,給人一種昏昏欲睡的感覺。</p><p class="ql-block">我們住后弄堂,老式石庫門,有兩間房,一間客堂,一間后廂房。客堂間連著天井,這是唯一曬得到太陽的地方,也是和鄰居晾曬衣被的地方。</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坐在客堂里抽煙,美滋滋地,其實,那時候我還沒學(xué)會抽煙……(攝于1977年)</h3> 大約是1964年冬天,我媽工作所在的四川北路廣茂香烤鴨店的爐灶間要翻修,可烤鴨如果停止供應(yīng),影響太大。我媽毛遂自薦,把我家的天井貢獻出來,權(quán)且當(dāng)作廣茂香烤鴨的臨時工場間。<br>我家位于廣茂香后面的隔壁弄堂,穿過南仁智里,七轉(zhuǎn)八拐,到我家約三百米左右,石庫門天井約十二個平方,二戶合用,也不像現(xiàn)在的老房子那樣有諸多搭建,平時也就晾曬衣服而已。<br>我的媽呀,可真是一心為公!<br>那天放學(xué)回家,看見天井里豎立著一個二米高、一米直徑的烤鴨爐,廣茂香的烤鴨師傅在爐前忙碌著……。<br>后來,就香飄四鄰了,烤好的鴨子放在托盤里,源源不斷地送往廣茂香店堂里,持續(xù)了一個多月。<br>把這個故事講給現(xiàn)在的人聽,一定都是問:那么那個時候你家吃烤鴨不花錢了?呸!連鴨屁股都沒吃到一個。<br>那時的人,真的可以說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保飨都o(jì)念白求恩》),把自家天井貢獻出來當(dāng)公家的烤鴨工場,不收一分錢場租費,不吃一塊烤鴨肉,甚至自覺地不看一眼香噴噴、亮晶晶、油滋滋的鴨子……?,F(xiàn)在沒有這樣的傻子了。<br>烤鴨爐撤走后,我和父親用石堿水反復(fù)洗涮天井里烤鴨時滴漏在地上的油污跡漬。<br><br><div>烤鴨烤制時,鴨子肚子里是灌滿鹵汁的,開賣時,這鹵汁要放掉的?,F(xiàn)在買烤鴨,店里會給你一小塑料袋的鹵汁,讓你蘸烤鴨吃,那時好像不給的(給不給也不清楚,那個時候好像沒有塑料袋的,反正我家也不買烤鴨,太貴,吃不起),那么,每天收集的鹵汁有好幾大盆,私分是絕對不會的,倒陰溝里嗎?怎么可能呢!<br>這鹵汁是送到當(dāng)時的新慶里居民食堂的,這個居民食堂辦在新慶里82號,我們叫它“82號”,很有名氣,除了供應(yīng)好幾條弄堂的居民外,還供應(yīng)四川北路~武昌路~乍浦路~天潼路地塊街坊的單位職工,每到開飯時刻,菜香氤氳,人頭攢動。<br>把這鹵汁送到82號,用現(xiàn)在的話說,叫“社區(qū)共享”,名正言順。<br>烤鴨烤制時,鴨子肚子里是灌滿鹵汁的,開賣時,這鹵汁要放掉,每天收集的鹵汁有好幾大搪瓷面盆,傍晚時分,烤鴨賣完,這鹵汁就穿弄走巷,送到了82號。<br>這烤鴨鹵汁下的菜湯面,味極鮮美,時隔半個世紀(jì),至今頰間留香。因為價廉物美,每碗僅二兩飯票,二分半菜票,又只在晚餐時供應(yīng),所以每到下午五點左右,買面的窗口便排起了長隊,人頭攢動,香味氤氳,過了五點三刻,鴨鹵面就賣完了。 <br>這鴨鹵面也是我在82號的常年首選,吃到1974年,82號食堂突然關(guān)閉了(后來成了居委會會場)。這么受歡迎的食堂,居然莫名其妙就關(guān)了,一直不清楚關(guān)閉的原因。<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新慶里后弄堂 ,過街樓是上海無線電二十四廠的廠房</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攝于八十年代)</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紅圈里是我家,老式石庫門外表又舊又陋(攝于八十年代初)</h3> 1980年,我在這里結(jié)婚了,新房里的鋪電線、刷墻面、做地坪、部分家具和電器,均自己一手打造,自豪的很。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和妻子在新房里擺拍 (攝于1980年4月)</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蜜月里的妻子在新房(攝于1980年4月)</h3> 1984年,我們搬離了新慶里,來到楊浦區(qū)。<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right">1995年,我重游舊居,已成瓦礫堆,紅圈里是我曾經(jīng)的家</h3><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攝于1995年)</div> 再后來,武昌路和新慶里都動遷了,消逝在城市改造的推土機下,那里現(xiàn)在是星薈雙子塔(見下圖)。 根據(jù)位置判斷,以前的老房子應(yīng)該位于兩幢高樓之間偏右一點,前半生的記憶都留在了那里。